李曄愣愣的望著眼神透露著執著與堅定的柳大少,他有一種不知道從什麽地方油然而生的錯覺回蕩在心底。


    自己無論同意不同意柳明誌的請旨,自己這位姑父都會帶領大軍赴北戍邊。


    李曄說不出是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或許是因為柳大少那雙決絕堅毅的眼眸,透露出來了某種令自己信服的神采。


    文武百官從柳大少的咆哮聲中回過神來,望著柳大少跪在龍台前的背影,一時之間,心思複雜難耐。


    到底是什麽支撐著並肩王執意北征的。


    文官如是所想,倒是武官一方的不少老大人相視一眼,紛紛的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狂熱之色。


    沒有任何人帶頭,數十個武官聯袂舉著朝笏走了出來,在柳大少身後單膝跪了下來。


    “臣等請陛下降旨北出。”


    “臣等請陛下降旨北出。”


    “臣等請陛下降旨北出。”


    數十名武官的聲音並不帶,卻充斥著豪邁激昂之意,夾雜著想要浴血沙場的戰意。


    潘雲為首的一幹文官望著身旁的這些武官,臉色有些微微的慌亂之意。


    事情似乎出乎了自己等人的預料。


    原來朝堂之上想要再次北出的官員不止並肩王一人。


    老薑默默的歎了口氣,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潘雲,神色說不出的難以捉摸,緩緩起身走了出來。


    “老臣薑遠明請陛下降旨北出,糧草餉銀之事陛下無須擔心,老臣拚了這把老骨頭砸鍋賣鐵也絕不會讓北征將士餓著肚子朔守國門。”


    “老臣宋煜請陛下降旨北出,三日前老臣已經擬定征兵文書,正準備呈給陛下下發各州府準備征召二十萬新兵將士。”


    “一來為了補充此次戰亡的禁衛軍將士,二來為了補充北疆國戰所損失的六衛人馬。”


    “老臣認為並肩王言之有理,內事已平,是該放眼邊疆了!”


    禦史大夫嘀咕了一會,也緩緩走了出來。


    “老臣附議,請陛下降旨北出。”


    夏公明一出來,左相,右相自然也坐不住了,望著柳大少的背影不知道眼神帶著深意的站了出來。


    “老臣附議!”


    “老臣也附議!”


    武官一方雖然靖國公雲陽不在朝堂,可是有這麽多武將鼎力支持,已經成了柳大少最大的助力。


    文官一方三位輔政大臣紛紛附議,此等形態足以說明,再次北征之事已經成了定局。


    李曄見到這種情況,臉上的表情從猶豫變成了堅定,默默的點點頭。


    “朕......朕準了!”


    柳明誌聞言,眼神輕鬆了下來,對著李曄重重的行了一禮。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百官也紛紛附議了起來,潘雲等人臉色複雜的望著周圍的同僚,舉著朝笏行了一禮。


    “陛下聖明!”


    李曄輕輕地站了起來,抽出一張空白的聖旨鋪展開來便開始拿起龍案之上的朱筆蘸墨揮寫起來。


    片刻之後,李曄吹幹了聖旨上的墨汁,拿起一旁的傳國玉璽重重的一蓋。


    李曄拿起聖旨檢查了片刻,遞給了一旁的蘇安,給其一個眼神,示意蘇安給柳大少送去。


    蘇安乃是李曄從小到大的玩伴,一個眼神便領悟了李曄的意思,接過聖旨輕輕地走下龍台停在柳大少麵前。


    “並肩王柳明誌接旨!”


    “臣柳明誌接旨!”


    “大龍皇帝製曰!”


    “突厥,金國,狼子野心之流,虎視我大龍寶地.............”


    “命並肩王柳明誌統兵北出,護佑我北疆國門安寧,護佑我北疆百姓安居樂業!”


    “欽此!”


    “臣柳明誌領旨謝恩,萬歲萬萬歲!”


    蘇安沒有說什麽,李曄倒是率先開口。


    “免禮入座!”


    “謝陛下!”


    柳明誌捧著聖旨緩緩的退回到了自己的地方,收起聖旨的柳大少剛想要取出自己撰寫的兩卷書冊,望著周圍的文武百官柳大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拿出來。


    五卷鎮國書,十卷治國策,乃是自己花費了近乎八天的時間撰寫出來的治國精要,以朝堂今天的情況,還是不要讓百官們知道的為好。


    等散朝之後自己在親自交給李曄好了。


    李曄一直注視著柳大少的一舉一動,見其回到位置之上猶豫不決的神色,眼眸中的好奇之意一閃而逝,轉眼掃視著下麵的一幫朝臣。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啟稟陛下,臣吏部尚書杜成浩有本要奏!”


    “準!”


    “回稟陛下,陛下登基之日便祭天告祖,說要恩科............”


    以杜成浩為先列,六部九寺的大臣一個接一個的上起了奏折。


    吏部自然說的是今年新皇登基,開取恩科取士的事情,杜成浩早早地擬好了章程等著李曄的審閱。


    李曄自然記得登基之時說過的話語,仔細審閱一遍,沒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便準奏了下來。


    戶部的事情不外乎今年的春稅之事,潘雲一個戶部侍郎都清楚國庫目前的情況,何況老薑這位執掌戶部多年的老狐狸了。


    老薑陳明了一下平定叛亂之後的弊端,列出了數十條令李曄頭昏眼花的章程,其本意不離各種恢複國庫以往富庶的種種辦法。


    至於工部,修繕城牆自然要大興土木,工部尚書一陣哭窮,李曄咬緊牙關同意從內務府調撥一批銀子完成修繕城牆之事,這才不了了之。


    兵部的事情宋煜方才已經提了出來,宋煜簡單的說了幾句李曄便同意了下來。


    京城之中如今隻剩三萬多禁衛軍,一萬多兵馬司的武衛。


    守護一個偌大的京師,僅僅四萬多人遠遠不夠,李曄永遠忘不了父皇當初驚慌的神色,以及自己跟著母妃落荒而逃的淒慘境遇。


    當初京城禁衛軍加上兵馬司可是有近乎十五萬的兵馬防守,如今隻剩四萬多人。


    經曆了前事的李曄由心的感覺到一股不安,自然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征兵之事。


    刑部提點了幾下大赦天下的章程,李曄同意之後便算有了結果。


    禮部尚書舉著一本厚厚的奏折,淡笑著望著李曄。


    “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自然不可一日無主。”


    “陛下如今十又有四,已經到了婚配的年齡,太皇太後,太後娘娘已經召見臣入了後宮數次,對臣提及為陛下選後選妃的事情。”


    “如今朝政近乎穩定,請陛下為了江山社稷,早日擇選後,妃之事。”


    李曄聽了禮部尚書的話,臉上竟然有些漲紅,帶著淡淡的扭捏之意。


    “就.....就由禮部擬定章程吧!”


    “老臣遵旨!”


    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娘子天下第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一蚍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一蚍蜉並收藏我娘子天下第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