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公明去得快,回的也快,走到柳明誌麵前徑直將手裏的一本文書遞了過去。


    “陛下,請過目。”


    柳明誌將茶水放在了旁邊的桌案上麵,伸手接過夏公明遞來的文書,倚靠在靠枕上麵打開了手裏文書的封皮。


    “老大人,不用站著了,坐下敘話。”


    “老臣遵命,謝陛下。”


    柳明誌微微扭動了一下腰肢,換了一個更加愜意的姿勢,聚精會神的觀看起了文書上麵的內容。


    心無旁騖的默讀著文書上麵諸位朝中重臣合議以後,擬定出來的兵備種類,以及具體的兵備數目。


    柳明誌時而眉頭微皺,時而抿嘴沉吟,時而陷入思索之中。


    夏公明等人看著柳明誌臉上那變換不停的神色,心裏麵也不由的緊張了一下。


    陛下為何皺眉呢?難道他對我等擬定出來的兵備數目不太滿意嗎?


    隻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麽地方不太滿意。


    是賞賜的多了呢?還是賞賜的少了呢?


    宋煜他們在柳明誌默默的翻看著文書內容的時候,心裏亦是掀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


    當柳明誌剛剛將手裏的文書翻過一頁時,偏殿外忽然響起了有些急促的腳步聲。


    柳明誌目不斜視的繼續觀看著文書上的內容,夏公明等一眾官員則是下意識的側身朝著身後望去。


    “兒臣柳承誌,參見父皇。”


    “嗯,坐吧。”


    “謝父皇。”


    “臣等參見二皇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諸位大人免禮,請坐。”


    “謝殿下。”


    柳承誌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定之後,本能的將目光落在了老爹的身上,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之色。


    他有些疑惑,不知道老爹為何突然找自己前來內閣見他。


    然而柳承誌見到自己老爹正在聚精會神的翻看著手裏的文書,也隻好壓下了心裏的不解之意。


    與夏公明,宋煜他們一眾朝中重臣一樣,靜息屏氣的等候了起來。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柳明誌挺身離開了身後的靠枕,隨手合起了手裏麵的文書。


    柳承誌等人見狀,立即坐直了身體,不約而同的朝著柳明誌看了過去。


    柳大少無聲的籲了口氣,拿著手裏的文書在手心裏輕輕地拍打著。


    “夏老大人。”


    “老臣在。”


    “倭國使團請求的兵備數目是各式刀兵三萬柄,精良甲胄兩萬副,普通甲胄一萬副,各式弓弩八千,連環弩三千,各種箭矢合計五萬支。


    而你們合議之後最終定下的兵備數目,約莫各減去了一半左右。


    對吧。”


    “回陛下,正是如此。


    老臣鬥膽一問,不知陛下以為臣等擬定出來的兵備數目是多了?還是少了?”


    柳明誌微眯著雙眼沉默了一會,起身後背起雙手朝著偏殿外走去。


    “爾等隨朕出去轉一轉吧。”


    “臣等遵命。”


    柳明誌率先除了內閣之後,不疾不徐的朝著台階下走去。


    “列位臣公。”


    跟在柳大少身後的一行人聽到柳大少開口了,馬上加快了自己的腳步。


    “臣等在。”


    “你們最終擬定的兵備數目,有些偏少了。”


    “這!”


    眾人彼此之間相互對視了一眼,用眼神默默的交流了一番。


    柳承誌現在也隱約的猜測到老爹找自己前來所為何事了,輕瞥了一眼正在互相對視的一眾重臣。


    他並未詢問什麽,而是若有所思的沉吟了起來。


    少傾。


    夏公明輕撫著花白的胡須,加快腳步朝著柳大少跟了上去。


    “陛下,臣等將兵備數目擬定出來之前,曾仔細的核算了一下倭國使團進獻的那些歲供價值,與那顆稀世珍寶夜明珠的價值。”


    柳明誌眉頭微微一挑,稍加思索了片刻,大概已經明白了夏公明剛才那番話語的深意了。


    “爾等的意思是,這些兵備加在一起的價值,與倭國使團進獻的歲供以及那顆稀世夜明珠加在一起的價值大致相當?”


    “陛下聖明。”


    “孰高孰低?”


    “回陛下,咱們賞賜兵備的價值,比之倭國使團進獻歲供的價值,略有不如。


    不過,咱們大龍事先已經賞賜給倭國正使酒井賀一批大龍特產了。”


    柳明誌了然的點點頭,側首朝著夏公明他們看了過去。


    “若是加上朕事先賞賜給倭國正使酒井賀的那些特產,孰高孰低?”


    “陛下,臣等多日前就曾經跟陛下匯報過,咱們賞賜給倭國正使的那批大龍特產,咱們大龍固然不算太過貴重。


    然而一旦運回了倭國之後,可能就要翻上幾番了。


    隻是臣等並未去過倭國,也不清楚倭國那邊的情況到底如何。


    所以,這些情況都是臣等根據推測預估出來的價格。


    臣等幾人幾經商議,皆是覺得就算加上陛下事先賞賜給倭國正使的那批特產。


    這批兵備的價值仍然有所不如。”


    “哦?為何?倭國使團進獻的那些歲供,折合成銀兩後價值很多嗎?”


    “回陛下,倭國使團進獻的那些歲供價值雖然不菲,卻也不算太多。


    令臣等那些估算的價值,是那顆三尺夜明珠的價值。


    臣等先後商議了一遍又一遍,最終也沒有定出一個大致的價格出來。


    於是臣等就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什麽辦法?”


    “臣等將那顆夜明珠的價值,估算成了與那些歲供同等的價值。


    兩相合計,然後就得出了這些兵備的數目。”


    “原來是這樣,你們倒是挺省事啊。”


    “臣等慚愧,讓陛下見笑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臣等實在不知道給那顆稀世珍寶定價。”


    柳明誌眼前不由得浮現起那顆在夜色中熠熠生輝,綻放著迷人熒光的夜明珠,眉頭微皺的點了點頭。


    “嗨,說真的,別說是你們幾個了,就算是朕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給那顆夜明珠定價。


    要說它不值多少銀子吧,它畢竟是一顆世所罕見的稀世珍寶。


    可是若說它價值連城吧,它除了照明欣賞之外,其它方麵又沒有什麽太大的用處。


    常言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就看什麽人擁有它了。


    擁有它的人喜歡它,它便價值連城,反之,它充其量就隻是一顆價值不菲的寶物罷了。”


    “陛下高見,臣等佩服。”


    柳明誌聽著眾人口中的恭維之言,隨意的擺了擺手,繼續向前走去。


    “不說這些了,繼續談論兵備的事情吧。”


    “臣等遵命。”穀腒


    “陛下,正是出於這些原因考慮,所以臣等才將兵備定下了這些數目。


    老臣說句心裏話,臣等其實也很清楚,臣等商議之後定下來的這個數目稍微偏少了那麽一些。


    隻是,臣等怕賞賜的數目太多了。


    到時候陛下在怒罵臣等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所以,臣等也隻好擬定出一個適中的數目,然後等陛下過目了以後,再做最終的裁定。”


    榮威候蔡駿笑嘿嘿的湊到了柳大少的旁邊,適時地接過了夏公明的話語。


    “陛下,臣等也是沒有辦法,畢竟數目少了總比數目多了要合適一些。


    陛下明鑒,臣等如此作想也是想為陛下,為朝廷節省銀兩嘛。


    還望陛下能夠體諒臣等的苦心。”


    柳明誌聽到蔡駿故作玩笑的話語,沒好氣的哼笑了幾聲。


    “你們這些老狐狸,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心裏打的什麽主意。


    一個個的不就是害怕若是把數目定的太多了,朕因此感覺到心疼,從而會怪罪伱們嗎?”


    夏公明幾人臉色紛紛一囧,皆是神色悻悻的賠笑了起來。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柳明誌隨手將手裏的文書丟給了旁邊的柳承誌,從袖口裏抽出鏤玉扇輕輕地扇動著涼風。


    “有些銀子可以省,有些銀子則不能省。


    隻要銀子能夠花在刀刃上,多少銀子朕都不會心疼的。


    兵備的數目,再加一加吧。”


    眾人聽到柳大少的話語,目光齊齊的落在了兵部尚書宋煜的身上。


    宋煜感受到一群同僚的目光,沒好氣的搖了搖頭,疾步跟到了柳大少的身旁。


    “陛下,不知再加多少兵備合適?”


    柳明誌眯著眼睛沉默了片刻,側首看向了一旁的宋煜。


    “各加四成吧。”


    “陛下,確定各加四成嗎?要不要再慎重考慮一二?”


    “不必了,朕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就各加四成。”


    “是,老臣明白了。”


    柳明誌嘴角微微揚起,目光深邃的凝望著正前方的亭台樓閣。


    “既然要賞,那就一次性的給他們來個痛快。


    賞賜的兵備太少了,小打小鬧的也沒有什麽意思。


    隻有兵備充足了,才能有足夠的實力。


    而有了實力以後,也就有底氣了。”


    “嗯?老臣糊塗。”


    “老臣也糊塗。”


    “臣等糊塗。”


    “沒什麽,朕不過是想起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爾等無須放在心上。”


    “臣等明白。”


    “太陽下山之前,務必把最終的文書送到鴻臚寺,交到倭國正使酒井賀的手裏麵。


    對了,告訴去送文書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行蹤,不要讓其餘諸國的使者給看到了。”


    “臣等遵命。”


    “陛下,不如直接讓王大人將文書帶回鴻臚寺好了。


    他回去之後,隨便找一個名義讓倭國正使酒井賀趕過去他那裏一趟,然後將文書交給他。”


    “也行,那就王愛卿帶回去吧。”


    “是,老臣遵命。”


    “武義王。”


    “臣在。”


    “朕有件事要交給你去辦理。”


    “是,請陛下吩咐。”


    “等到賞賜兵備的文書交到倭國正使酒井賀的手裏以後,你馬上吩咐大內侍衛,去鴻臚寺裏散布一則消息。


    消息內容為倭國正使多日以前就已經聯係好了城中各坊市裏的鐵匠鋪,並從那些鐵匠鋪裏定製了大量的精良兵備。


    你告訴將士們,一定要想辦法將這些消息傳到其餘諸國使團的使者耳中。”


    “臣遵命。”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鬥膽請陛下解惑。”


    “蔡老侯爺有何不解?”


    “陛下,你剛才還交代臣等要保密賞賜給倭國使團的兵備的事情,為何又要傳令武義王如此行事呢?


    咱們明明可以悄悄地將兵備交付到倭國使團的手裏。


    如此一來,豈不是鬧得人盡皆知了嗎?”


    柳明誌腳步一頓,轉過身後神色玩味的掃視著身邊的眾人。


    “朕就是要搞得人盡皆知。”


    “啊?陛下,這不是前後相悖嗎?”


    “臣等附議,請陛下解惑。”


    “列位臣公,高句麗國調兵支援倭國王室的事情,就不用朕再給你們說一遍了吧?”


    “不用不用,諸國使團入宮覲見的那天,老臣就從兩國正使的口中聽到了。”


    “臣等也是。”


    “嗯,可以說,因為高句麗國出兵支援倭國王室的行為,酒井家族的使團與倭國使團之間的關係可謂是極其不合。”


    鴻臚寺正卿王賀正悶聲訕笑了一聲,神色無奈的搖了搖頭。


    “哪裏是不合這麽簡單呀,若非有鴻臚寺的規矩鎮著,老臣估計他們之間早就已經刀兵相見了。


    這段日子裏他們兩國使者之間雖然沒有鬧出大的幹戈,可是小矛盾,小摩擦卻一天不曾平息過。


    老臣與陸大人一開始還會嗬斥他們一番。


    後來見到他們雖說摩擦不斷,倒也有些分寸,也就聽之任之了。”


    “那你們說,一旦高句麗國使團的正使金泰恩知道了倭國偷偷的購買了大量的精良兵備以後,他會怎麽辦?”


    “自然是心生恐慌之意,畢竟他們之間乃是敵對的關係。”


    “隻是心生恐慌之意就完事了?然後呢?”


    “然後他肯定也……哦……老臣明白了。”


    “嘶——老臣也明白了。”


    能站在這裏的人,都不是傻子,他們稍加思索便明白了柳大少話中的深意了。


    柳明誌看到一群老狐狸恍然大悟的神色,抬手拍了拍鴻臚寺卿王賀正,兵部尚書宋煜二人的肩膀,笑吟吟的轉身向前走去。


    “宋愛卿,王愛卿,國庫能否再豐盈一點,爾等能不能吃上肉,就全看你們兩個的口才了。”


    宋煜他們彼此對視了一眼,急忙朝著已經走出了十幾步之外的柳明誌追了上去。


    “陛下,你就那麽確定高句麗國使團一定會找朝廷購買兵備?”


    “他們不一定會,但是倭國王室卻一定會。


    除非倭國王室想失去自己的江山社稷,以及榮華富貴。


    你們說,倭國王室想失去自己的疆土嗎?”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陛下,賣出多少數目合適?”


    “朕賞賜給倭國使團兵備數目的五成就足夠了。”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娘子天下第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一蚍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一蚍蜉並收藏我娘子天下第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