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能收拾準備的也差不多了,朱管家說了她是以朱家外姓侄兒的身份給送出去的,就在城中心的一家合肥縣數三數四的醫館裏,先做個打雜的下手也是好的。
喜寶自然喜不自勝,能做打雜,以著朱管家的麵子,定不會難看。
於是,幾日裏便是收拾自己的東西,多做了幾件兒男裝衣裳。
喜寶雖然是女兒身,但是好在現在年紀尚幼,雖然麵容已經開始顯了母親的絕色,又更調養的好,隻怕將來要比母親還漂亮,隻是眉毛卻是小劍眉,整齊但是到底帶著點兒英氣。她眼神有不柔弱怯懦,做事爽利毫無女兒態,粗布麻衣,也不容易被人看出身份來。
整理房間時,喜寶在自己小炕前的墊子下找到了一片兒掛在簾子側邊的玉片。喜寶坐在炕頭捏著玉片反複看了,她在現代也是自小穿金戴銀,對這些首飾的成色判斷最是準確不過,一眼便看出這東西絕對是玉色上品,雖然東西不大,卻也絕對便宜不了。
她知道自己母親曾經是有錢有官位的大戶人家的外室小妾,一直養在外院兒裏,算是個沒過門兒的三奶四奶之類的,手裏也有可能有這樣的玉,隻是她對母親給的那些首飾東西記憶並不深,倒不確定這東西到底是不是母親的。
想起前幾日這屋子裏住過的貴人,雖然床褥都換了,但是簾子卻是沒動的……
她捏著下巴,待母親接來了再問吧,總不好去問朱管家。想著便將那玉片收進了母親送的那些首飾裏,轉眼兒便給忘了。
等著朱管家把前後都打點好的日子裏,喜寶除了去朱管家身邊給送寫點心,時常受受教育,便也沒什麽事兒。
可隔壁蘇家卻出了事兒。
蘇老爺平時老實巴交的,但是有點兒錢就燒的慌,總想再納個妾,蘇夫人在街坊鄰居間雖然算熱心,卻也是出了名的母老虎,掌管著家裏財產,凶的攔著,硬攔著不讓納妾。
不想蘇老爺居然也有主意了,自己在外麵用私房錢買了個小院子,學人家金屋藏嬌。居然一直沒讓蘇夫人知道,真是男人有錢就學壞!
所以現代很多老婆把著丈夫的錢還是對的,男人沒錢怎麽請小姑娘吃喝玩?怎麽給二奶買房子?要真有富婆要包養自己男人,那還賺了呢,這也認了……
隻是,蘇老爺要是一直悶不吭聲的養著二奶,也便罷了。不想前幾日蘇老爺日日哭喪著臉,滿嘴的起大泡,蘇夫人見了就知道自己家男人肯定出事兒了。
幾番逼問下來,蘇老爺終於扛不住說了。結果就糟了蘇夫人一頓好打,要說女人打男人那在這個時代能把那夫人捆了侵豬籠還加示眾的,結果蘇老爺居然都認著,老淚縱橫的說著對不起蘇夫人母子女3個。
原來蘇老爺養的那個小妾年紀輕輕,長的也不錯,結果不安於室,偷了蘇老爺的錢,變賣了她住著的那個宅子,跟漢子私奔走了3日了。
蘇老爺不少銀票啥的都是隨身帶的,那日燒包,居然還帶了他們現在住的房地契跑去給小妾顯擺,結果第二日出門也沒注意,待小妾丟了才發現自己兜裏的銀票地契全給掉了包。
也就是說,那小妾卷了蘇老爺的所有私房錢,和他們現在住的老宅子的房地契、布匹行的契子,跟個漢字跑了。
雖然那小妾手裏沒有官府大印,但是這契子都被人給拿走了,以後誰知道會怎樣,萬一走個關係什麽的,那小妾真搞到了大印,那這房子鋪子就都不是他們蘇家的了,這幾乎算是傾家蕩產的禍害。
蘇夫人雖然狠狠收拾了下蘇老爺,這次做的卻著實漂亮,她沒有哭鬧著和離之類,更沒有把事情鬧到外麵,而是立即去衙門告了出去,說那小妾騙了錢,跟著自家親兄弟跑了。雖然也是丟臉,卻保住了蘇老爺的臉麵,沒有讓綠雲滿腦門兒的飄。
蘇夫人往衙門裏塞了錢,又是一直冷靜處理,把持著布鋪子和家裏,蘇老爺一下有了主心骨,唯夫人馬首是瞻,
如今大明朝戶口製度那麽高端,而且不讓流雲四散,就怕動蕩,路引要開個假的也沒那麽容易。
那小妾跑了三天,要想跑出天兒去,還真不容易,她要是有那厲害勁兒,也不至於給蘇老爺一個布匹商人做妾了。
結果沒出四天就給綁回來了,那漢子更慘,抓他的時候拘捕還毆打警官,逮到後立馬給打成了狗樣兒,捉回來的時候跟個血葫蘆似的,真叫一個慘。
契子全部追回,錢財追回大半,那小妾漢子量法便給發配了。
經這一事兒,蘇老爺立馬完全服帖了,再也沒有了納妾的心思,錢財也沒丟了多少。蘇夫人居然沒有像之前那樣得理不饒人,而是立馬將這事兒給放開了,待蘇老爺反而更和順,一家子前所未有的一心和睦。
蘇夫人後來跟喜寶說過,錢財能破災,如今雖然損了些錢財,但是蘇老爺的心思定了,比什麽都好。當時出這事兒,她也慌,可是那時候也意識到了,即便再鬧,老爺到底是他們家裏頭的爺們兒,什麽都還是得靠著他。
真要和離,孤兒寡母以後怎麽過?
蘇夫人過後給衙門送去了牌匾,又重謝了青天大老爺和一眾差役,折損了不少錢財,蘇夫人卻還是高興的。
喜寶看著這起子事兒落了,對蘇夫人倒增加了幾分欽佩。隻是自己心裏又沒了著落。將來她總要嫁人的,這個世道能容她倒幾時?
走出城南,有幾個人能這般和善待她?
姑娘家拋頭露麵那是嫁不出去的,大戶人家的姑娘都不敢往大點兒男人麵前露臉兒,那都是丟人現眼。可她能怎麽辦?
就算是窮人家裏的,稍有點兒錢都想納妾,折騰了半輩子不吃大虧都不消停。
喜寶歎口氣,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這般,人家娶妻納妾輕視女人都是天經地義,她再是命苦,卻無半句可以抱怨,將來自己如何尋出路?如今也十三歲了,十五歲上及笄,再不嫁人,日後難不成真操磨一輩子自己養活自己,四處奔走?
這個時代,女強人可也不像現代那般自在啊。
喜寶抿著嘴唇沉吟了一會兒,突然笑了,船到橋頭自然直,想活著,怎樣還博不得自己一笑嗎?
喜寶自然喜不自勝,能做打雜,以著朱管家的麵子,定不會難看。
於是,幾日裏便是收拾自己的東西,多做了幾件兒男裝衣裳。
喜寶雖然是女兒身,但是好在現在年紀尚幼,雖然麵容已經開始顯了母親的絕色,又更調養的好,隻怕將來要比母親還漂亮,隻是眉毛卻是小劍眉,整齊但是到底帶著點兒英氣。她眼神有不柔弱怯懦,做事爽利毫無女兒態,粗布麻衣,也不容易被人看出身份來。
整理房間時,喜寶在自己小炕前的墊子下找到了一片兒掛在簾子側邊的玉片。喜寶坐在炕頭捏著玉片反複看了,她在現代也是自小穿金戴銀,對這些首飾的成色判斷最是準確不過,一眼便看出這東西絕對是玉色上品,雖然東西不大,卻也絕對便宜不了。
她知道自己母親曾經是有錢有官位的大戶人家的外室小妾,一直養在外院兒裏,算是個沒過門兒的三奶四奶之類的,手裏也有可能有這樣的玉,隻是她對母親給的那些首飾東西記憶並不深,倒不確定這東西到底是不是母親的。
想起前幾日這屋子裏住過的貴人,雖然床褥都換了,但是簾子卻是沒動的……
她捏著下巴,待母親接來了再問吧,總不好去問朱管家。想著便將那玉片收進了母親送的那些首飾裏,轉眼兒便給忘了。
等著朱管家把前後都打點好的日子裏,喜寶除了去朱管家身邊給送寫點心,時常受受教育,便也沒什麽事兒。
可隔壁蘇家卻出了事兒。
蘇老爺平時老實巴交的,但是有點兒錢就燒的慌,總想再納個妾,蘇夫人在街坊鄰居間雖然算熱心,卻也是出了名的母老虎,掌管著家裏財產,凶的攔著,硬攔著不讓納妾。
不想蘇老爺居然也有主意了,自己在外麵用私房錢買了個小院子,學人家金屋藏嬌。居然一直沒讓蘇夫人知道,真是男人有錢就學壞!
所以現代很多老婆把著丈夫的錢還是對的,男人沒錢怎麽請小姑娘吃喝玩?怎麽給二奶買房子?要真有富婆要包養自己男人,那還賺了呢,這也認了……
隻是,蘇老爺要是一直悶不吭聲的養著二奶,也便罷了。不想前幾日蘇老爺日日哭喪著臉,滿嘴的起大泡,蘇夫人見了就知道自己家男人肯定出事兒了。
幾番逼問下來,蘇老爺終於扛不住說了。結果就糟了蘇夫人一頓好打,要說女人打男人那在這個時代能把那夫人捆了侵豬籠還加示眾的,結果蘇老爺居然都認著,老淚縱橫的說著對不起蘇夫人母子女3個。
原來蘇老爺養的那個小妾年紀輕輕,長的也不錯,結果不安於室,偷了蘇老爺的錢,變賣了她住著的那個宅子,跟漢子私奔走了3日了。
蘇老爺不少銀票啥的都是隨身帶的,那日燒包,居然還帶了他們現在住的房地契跑去給小妾顯擺,結果第二日出門也沒注意,待小妾丟了才發現自己兜裏的銀票地契全給掉了包。
也就是說,那小妾卷了蘇老爺的所有私房錢,和他們現在住的老宅子的房地契、布匹行的契子,跟個漢字跑了。
雖然那小妾手裏沒有官府大印,但是這契子都被人給拿走了,以後誰知道會怎樣,萬一走個關係什麽的,那小妾真搞到了大印,那這房子鋪子就都不是他們蘇家的了,這幾乎算是傾家蕩產的禍害。
蘇夫人雖然狠狠收拾了下蘇老爺,這次做的卻著實漂亮,她沒有哭鬧著和離之類,更沒有把事情鬧到外麵,而是立即去衙門告了出去,說那小妾騙了錢,跟著自家親兄弟跑了。雖然也是丟臉,卻保住了蘇老爺的臉麵,沒有讓綠雲滿腦門兒的飄。
蘇夫人往衙門裏塞了錢,又是一直冷靜處理,把持著布鋪子和家裏,蘇老爺一下有了主心骨,唯夫人馬首是瞻,
如今大明朝戶口製度那麽高端,而且不讓流雲四散,就怕動蕩,路引要開個假的也沒那麽容易。
那小妾跑了三天,要想跑出天兒去,還真不容易,她要是有那厲害勁兒,也不至於給蘇老爺一個布匹商人做妾了。
結果沒出四天就給綁回來了,那漢子更慘,抓他的時候拘捕還毆打警官,逮到後立馬給打成了狗樣兒,捉回來的時候跟個血葫蘆似的,真叫一個慘。
契子全部追回,錢財追回大半,那小妾漢子量法便給發配了。
經這一事兒,蘇老爺立馬完全服帖了,再也沒有了納妾的心思,錢財也沒丟了多少。蘇夫人居然沒有像之前那樣得理不饒人,而是立馬將這事兒給放開了,待蘇老爺反而更和順,一家子前所未有的一心和睦。
蘇夫人後來跟喜寶說過,錢財能破災,如今雖然損了些錢財,但是蘇老爺的心思定了,比什麽都好。當時出這事兒,她也慌,可是那時候也意識到了,即便再鬧,老爺到底是他們家裏頭的爺們兒,什麽都還是得靠著他。
真要和離,孤兒寡母以後怎麽過?
蘇夫人過後給衙門送去了牌匾,又重謝了青天大老爺和一眾差役,折損了不少錢財,蘇夫人卻還是高興的。
喜寶看著這起子事兒落了,對蘇夫人倒增加了幾分欽佩。隻是自己心裏又沒了著落。將來她總要嫁人的,這個世道能容她倒幾時?
走出城南,有幾個人能這般和善待她?
姑娘家拋頭露麵那是嫁不出去的,大戶人家的姑娘都不敢往大點兒男人麵前露臉兒,那都是丟人現眼。可她能怎麽辦?
就算是窮人家裏的,稍有點兒錢都想納妾,折騰了半輩子不吃大虧都不消停。
喜寶歎口氣,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這般,人家娶妻納妾輕視女人都是天經地義,她再是命苦,卻無半句可以抱怨,將來自己如何尋出路?如今也十三歲了,十五歲上及笄,再不嫁人,日後難不成真操磨一輩子自己養活自己,四處奔走?
這個時代,女強人可也不像現代那般自在啊。
喜寶抿著嘴唇沉吟了一會兒,突然笑了,船到橋頭自然直,想活著,怎樣還博不得自己一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