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洄可不管裴光庭有沒有辦法,反正話他是給帶到了,至於按不按惠妃娘娘的意思辦?那就看你裴大人的了。與裴光庭寒喧了幾句,這位未來的駙馬爺顯然也沒什麽太大的興趣,就施禮要起身回府了。裴光庭趕忙將他送出府外,雖然楊洄的身份一般,不過是長公主之子,生下來就封的子爵頭銜,但是卻沒有裴光庭世襲的伯爵高,論官職就更不如了,隻是畢竟是武惠妃派來的人,不看僧麵看佛麵,娘娘的麵子總要照顧一下。
裴光庭看著楊洄騎馬離去,心裏覺得楊洄身上的紈絝氣息太重,也不知鹹宜公主是看上了他哪一點?不過又想起來自己身上還有重擔,自家的事情未了,又哪有心思去管人家短長?想想不由得苦笑一聲,琢磨著究竟讓何人去當這西征大元帥好。
雖然裴光庭為官時間長久,可是真正得勢也就是這幾年的時間,所以手下的黨羽數量還不是很多,畢竟他也就是個丞相,還沒有當到首輔的位子。再說了,當朝皇帝也算是一代英主,想在他的眼皮底下搞多大的動作是不可能的,因為脾氣再好的皇帝都不會允許手底下的大臣們拉幫結黨的,這樣帶來的危害太大了,非出大亂子不可。不說大臣,就是皇子們,曆來皇帝也是防止他們結黨營私的,怕的就是皇位不穩。
隻不過有的時候,臣子們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或者是因為興趣相投而走到一起的,隻要做的不是太過份,皇帝一般情況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除非是事涉謀反、叛逆那樣的大案,否則輕易是不會因此而誅連的。
裴光庭逐一想想手下人才算是不少,也頗有幾個通曉兵法的,可是誰知是不是像趙括一般紙上談兵的呢?這次推薦可不比尋常,若是贏了固然好,若是敗了,隻怕壽王殿下在征戰這一層麵上是永遠也爭不過太子了,這樣將來在民眾心目中的威望就不如太子高,再加上太子本身就是皇位第一繼承人,這接替人的位置就更撼動了。
正好此時裴光庭的夫人武氏從宮中回來,裴武氏是武則天的侄孫女,現在宮中任女官,與武惠妃的關係相當不錯,裴光庭與武惠妃的聯係就是她一手促成的,可以說是裴光庭的首席智囊、幕後軍師。
她見裴光庭正愁眉不展的,柔聲問道:“不知老爺又在為何事心煩?”
“阿九呀,你回來了。”裴武氏在姐妹中排行老九,所以小名叫做阿九,自嫁與裴光庭以來,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賓,在沒有外人時裴光庭也一直稱呼她的小名。
“嗯,妾身剛從宮中當值回來,就見老爺在此愁眉苦臉的,是不是朝中又遇到了什麽煩心事?”阿九走到了裴光庭的身後,給他按了按後背、揉了揉肩膀並關切的問道。
“好多了。”裴光庭享受著妻子的按摩,閉上眼睛說道:“安西四鎮可能又丟了,西域又將有大戰事,娘娘派人傳話來說,讓我們務必要拿到此次出征的統帥一職,千萬不能讓太子黨再露臉了。”
“沒有了?”阿九平靜的問道。
“沒有了!”裴光庭覺得很奇怪。
“就這麽簡單的事情,難道老爺還拿不定主意嗎?”阿九奇怪的問道。
“好阿九!你是不是又想到什麽好主意了?快點告訴為夫吧!為夫現在愁的都快白了頭啦。說出來聽聽,咱們推敲推敲,要是可行的話明天早上朝會我就向皇上稟報。”裴光庭現在心裏是亂如麻團,突然聽得阿九有主意了,那就好像是溺水者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很簡單哪!那就是老爺你親自帶兵出征!以老爺你的威望、資曆和出身,相信沒有比你更適合的人了。”阿九肯定的說。
“夫人,你沒開玩笑吧!你要讓為夫上前線?”裴光庭有些著急了,這哪是我幹的活呀,他向裴武氏解釋道:“阿九,是!我承認,論資曆出身,朝中是沒有幾人能夠比得上我,畢竟家父頂著個行營總管的名頭,可是你也知道你自家老爺的本事,論起行兵打仗隻能算是一般,談不上有大的能耐呀。”
“老爺!妾身知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可是妾身有妾身的道理。首先畢竟吐蕃隻是占了安西四鎮而已,根本不可能打到大唐本土來,所以你不用擔心後方退路會斷;其次來說,打仗也不是光看戰鬥力,人員素質、數量、後勤供給等等都很重要,比拚的是整體實力,若以府庫之富庶,天下無有出大唐右者,雖然這兩年有些損耗,但是大唐畢竟元氣未傷,肯定是比吐蕃強的;再次,吐蕃人凶狠殘暴,西域諸胡想必也不喜,民心還是向著我大唐的,在時機得當的時候,他們也會陰吐蕃人一下子的,這樣就更加方便我們對吐蕃軍的進攻,若是條件得當,我們都可以打到吐蕃本土去。”阿九雖然是一女流,卻當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對事情的剖析竟然相當深刻。
“哎呀!聽夫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為夫這就整理奏折,明早上朝麵聖去,老夫要出征去了!”裴光庭一聽分析也是心懷大暢,剛才陰霾的心情一掃而光,隻是他略有歉意的望著夫人說道:“隻是如此夫人就不能陪在身邊了!”
裴武氏正色說道:“大丈夫建功立業為重!老爺請放心,阿九會為您掌好這個家的!“
“嗯!“夫妻二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本書首發
“殿下,王大人到了!”
岐王李範的府第中,李範正在院子裏練劍,內侍早早帶了王維進來,卻見岐王殿下耍得正在興頭上呢,不敢打擾,就在一旁候著,恰好見李範停下來擦汗,這才瞅了個空上來稟報一聲。
“你這閹貨,怎麽才告知?!”岐王笑罵了一聲,問王維道:“摩詰幾時到的?”
“也就是剛到一會兒,若不然也沒有機會見到殿下如此精妙的劍法,殿下這手劍法當真是出類拔萃,身手不凡哪!”王維雖然本身武藝一般,但是身邊的李白、紅綃等人都是高手,耳濡目染之後,對各種武藝也算是略有所知了,起碼不算是門外漢,能夠分清高低優劣。
“摩詰過譽了!”李範笑道:“這劍法傳自當世第一劍器大家公孫大娘門下,其特點除了攻擊較普通劍法更加犀利之外,對敵時的繁複手段也多一些,眼花繚亂、虛實摻雜,讓人防不勝防。隻是到了本王手上這劍法看起來還行,其實威力一般,強身健體倒是可以,與人過招也還馬馬虎虎,若是想用到戰場上,隻怕是不成的了。”
兩人邊說邊走,不一會兒就到了李範的書房。二人分賓主位坐下,李範自要了碗燕窩,給王維也要了一碗,漱口喝了之後,揮退眾下人,問王維道:“知道本王為何又宣你回來嗎?”
“莫非是為了西域出兵的事情?”王維揣測道,反正這也算是私人場合,就算是猜錯了也沒有什麽關係。
“不錯!”李範看著王維露出了欣賞的表情,心想李瑛果然有些眼光,這王維的詩句本王是聽說過的,文采相當了得,想不到武略也不錯,竟然能夠從街上的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到西域的戰事。李範反問道:“摩詰是如何得知的?”
“臣也不是知道,臣是從街上的一些線索推斷出來的,隻是猜測而已,還沒有得到證實。”王維實話實說。
“果然是後生可畏!”岐王正色說道:“吐蕃國悍然出兵,攻占了安西的於闐和龜茲,據說焉耆也挺不了多長時間,加上已經失守的碎葉鎮,安西都護府隻怕已經全境落入吐蕃之手了。”
“什麽!”王維訝異道,安西四鎮自大唐開國以來也不是沒丟過,隻不過在最近這幾十年來,大唐國日漸昌盛,周邊諸國紛紛來朝,大唐不去欺負別人已經是萬幸了,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隻有這吐蕃國,仗著山高地險,對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屢屢興兵,隻是以往都是小打小鬧的,從來就沒有說安西全境落入賊手的時候呀。
“很驚訝是吧!本王開始也很驚訝,可是白紙黑字的軍情,應該是真的,再說吐蕃一直就狼子野心,幹出這等事情來也不算是奇事。”李範倒是很看得開。
“不知聖上意思如何?是戰是和?”王維問道,他得先知道聖意如何,要不然再多的假設也是無用。
“雖然聖上沒說,但是本王覺得他絕不能容忍此類事情,應該是想與吐蕃一戰。”李範與皇帝手足情深,雖然皇帝沒說,但是他已經隱約猜到皇帝想幹什麽了。
“既然如此,那麽我們就應該占據這個西征軍統帥的位子,隻不過此役較之以往略微凶險,再說了太子殿下才平定了東北,連番出征身體上也有些吃不消,應該另有擔此重任的人物才行。”王維的看法和李範想得差不多,李範連連點頭,表示深得我心。
“那摩詰可有好的人選?”李範問道。
“主將臣倒是不知何人合適,最好是由皇室宗族擔任。副職臣倒是可以保舉一人,此人本身就是西域人氏,對當地的人文、地理皆是非常熟悉。”王維向李範推薦道。
“摩詰之說,猶如劍走偏鋒一般,深入要害!隻是不知這西域人氏姓什名誰?”岐王李範好奇的問道。
“龜茲鎮突厥哥舒部少族長哥舒翰是也!”v
[]
裴光庭看著楊洄騎馬離去,心裏覺得楊洄身上的紈絝氣息太重,也不知鹹宜公主是看上了他哪一點?不過又想起來自己身上還有重擔,自家的事情未了,又哪有心思去管人家短長?想想不由得苦笑一聲,琢磨著究竟讓何人去當這西征大元帥好。
雖然裴光庭為官時間長久,可是真正得勢也就是這幾年的時間,所以手下的黨羽數量還不是很多,畢竟他也就是個丞相,還沒有當到首輔的位子。再說了,當朝皇帝也算是一代英主,想在他的眼皮底下搞多大的動作是不可能的,因為脾氣再好的皇帝都不會允許手底下的大臣們拉幫結黨的,這樣帶來的危害太大了,非出大亂子不可。不說大臣,就是皇子們,曆來皇帝也是防止他們結黨營私的,怕的就是皇位不穩。
隻不過有的時候,臣子們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或者是因為興趣相投而走到一起的,隻要做的不是太過份,皇帝一般情況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除非是事涉謀反、叛逆那樣的大案,否則輕易是不會因此而誅連的。
裴光庭逐一想想手下人才算是不少,也頗有幾個通曉兵法的,可是誰知是不是像趙括一般紙上談兵的呢?這次推薦可不比尋常,若是贏了固然好,若是敗了,隻怕壽王殿下在征戰這一層麵上是永遠也爭不過太子了,這樣將來在民眾心目中的威望就不如太子高,再加上太子本身就是皇位第一繼承人,這接替人的位置就更撼動了。
正好此時裴光庭的夫人武氏從宮中回來,裴武氏是武則天的侄孫女,現在宮中任女官,與武惠妃的關係相當不錯,裴光庭與武惠妃的聯係就是她一手促成的,可以說是裴光庭的首席智囊、幕後軍師。
她見裴光庭正愁眉不展的,柔聲問道:“不知老爺又在為何事心煩?”
“阿九呀,你回來了。”裴武氏在姐妹中排行老九,所以小名叫做阿九,自嫁與裴光庭以來,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賓,在沒有外人時裴光庭也一直稱呼她的小名。
“嗯,妾身剛從宮中當值回來,就見老爺在此愁眉苦臉的,是不是朝中又遇到了什麽煩心事?”阿九走到了裴光庭的身後,給他按了按後背、揉了揉肩膀並關切的問道。
“好多了。”裴光庭享受著妻子的按摩,閉上眼睛說道:“安西四鎮可能又丟了,西域又將有大戰事,娘娘派人傳話來說,讓我們務必要拿到此次出征的統帥一職,千萬不能讓太子黨再露臉了。”
“沒有了?”阿九平靜的問道。
“沒有了!”裴光庭覺得很奇怪。
“就這麽簡單的事情,難道老爺還拿不定主意嗎?”阿九奇怪的問道。
“好阿九!你是不是又想到什麽好主意了?快點告訴為夫吧!為夫現在愁的都快白了頭啦。說出來聽聽,咱們推敲推敲,要是可行的話明天早上朝會我就向皇上稟報。”裴光庭現在心裏是亂如麻團,突然聽得阿九有主意了,那就好像是溺水者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很簡單哪!那就是老爺你親自帶兵出征!以老爺你的威望、資曆和出身,相信沒有比你更適合的人了。”阿九肯定的說。
“夫人,你沒開玩笑吧!你要讓為夫上前線?”裴光庭有些著急了,這哪是我幹的活呀,他向裴武氏解釋道:“阿九,是!我承認,論資曆出身,朝中是沒有幾人能夠比得上我,畢竟家父頂著個行營總管的名頭,可是你也知道你自家老爺的本事,論起行兵打仗隻能算是一般,談不上有大的能耐呀。”
“老爺!妾身知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可是妾身有妾身的道理。首先畢竟吐蕃隻是占了安西四鎮而已,根本不可能打到大唐本土來,所以你不用擔心後方退路會斷;其次來說,打仗也不是光看戰鬥力,人員素質、數量、後勤供給等等都很重要,比拚的是整體實力,若以府庫之富庶,天下無有出大唐右者,雖然這兩年有些損耗,但是大唐畢竟元氣未傷,肯定是比吐蕃強的;再次,吐蕃人凶狠殘暴,西域諸胡想必也不喜,民心還是向著我大唐的,在時機得當的時候,他們也會陰吐蕃人一下子的,這樣就更加方便我們對吐蕃軍的進攻,若是條件得當,我們都可以打到吐蕃本土去。”阿九雖然是一女流,卻當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對事情的剖析竟然相當深刻。
“哎呀!聽夫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為夫這就整理奏折,明早上朝麵聖去,老夫要出征去了!”裴光庭一聽分析也是心懷大暢,剛才陰霾的心情一掃而光,隻是他略有歉意的望著夫人說道:“隻是如此夫人就不能陪在身邊了!”
裴武氏正色說道:“大丈夫建功立業為重!老爺請放心,阿九會為您掌好這個家的!“
“嗯!“夫妻二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本書首發
“殿下,王大人到了!”
岐王李範的府第中,李範正在院子裏練劍,內侍早早帶了王維進來,卻見岐王殿下耍得正在興頭上呢,不敢打擾,就在一旁候著,恰好見李範停下來擦汗,這才瞅了個空上來稟報一聲。
“你這閹貨,怎麽才告知?!”岐王笑罵了一聲,問王維道:“摩詰幾時到的?”
“也就是剛到一會兒,若不然也沒有機會見到殿下如此精妙的劍法,殿下這手劍法當真是出類拔萃,身手不凡哪!”王維雖然本身武藝一般,但是身邊的李白、紅綃等人都是高手,耳濡目染之後,對各種武藝也算是略有所知了,起碼不算是門外漢,能夠分清高低優劣。
“摩詰過譽了!”李範笑道:“這劍法傳自當世第一劍器大家公孫大娘門下,其特點除了攻擊較普通劍法更加犀利之外,對敵時的繁複手段也多一些,眼花繚亂、虛實摻雜,讓人防不勝防。隻是到了本王手上這劍法看起來還行,其實威力一般,強身健體倒是可以,與人過招也還馬馬虎虎,若是想用到戰場上,隻怕是不成的了。”
兩人邊說邊走,不一會兒就到了李範的書房。二人分賓主位坐下,李範自要了碗燕窩,給王維也要了一碗,漱口喝了之後,揮退眾下人,問王維道:“知道本王為何又宣你回來嗎?”
“莫非是為了西域出兵的事情?”王維揣測道,反正這也算是私人場合,就算是猜錯了也沒有什麽關係。
“不錯!”李範看著王維露出了欣賞的表情,心想李瑛果然有些眼光,這王維的詩句本王是聽說過的,文采相當了得,想不到武略也不錯,竟然能夠從街上的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到西域的戰事。李範反問道:“摩詰是如何得知的?”
“臣也不是知道,臣是從街上的一些線索推斷出來的,隻是猜測而已,還沒有得到證實。”王維實話實說。
“果然是後生可畏!”岐王正色說道:“吐蕃國悍然出兵,攻占了安西的於闐和龜茲,據說焉耆也挺不了多長時間,加上已經失守的碎葉鎮,安西都護府隻怕已經全境落入吐蕃之手了。”
“什麽!”王維訝異道,安西四鎮自大唐開國以來也不是沒丟過,隻不過在最近這幾十年來,大唐國日漸昌盛,周邊諸國紛紛來朝,大唐不去欺負別人已經是萬幸了,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隻有這吐蕃國,仗著山高地險,對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屢屢興兵,隻是以往都是小打小鬧的,從來就沒有說安西全境落入賊手的時候呀。
“很驚訝是吧!本王開始也很驚訝,可是白紙黑字的軍情,應該是真的,再說吐蕃一直就狼子野心,幹出這等事情來也不算是奇事。”李範倒是很看得開。
“不知聖上意思如何?是戰是和?”王維問道,他得先知道聖意如何,要不然再多的假設也是無用。
“雖然聖上沒說,但是本王覺得他絕不能容忍此類事情,應該是想與吐蕃一戰。”李範與皇帝手足情深,雖然皇帝沒說,但是他已經隱約猜到皇帝想幹什麽了。
“既然如此,那麽我們就應該占據這個西征軍統帥的位子,隻不過此役較之以往略微凶險,再說了太子殿下才平定了東北,連番出征身體上也有些吃不消,應該另有擔此重任的人物才行。”王維的看法和李範想得差不多,李範連連點頭,表示深得我心。
“那摩詰可有好的人選?”李範問道。
“主將臣倒是不知何人合適,最好是由皇室宗族擔任。副職臣倒是可以保舉一人,此人本身就是西域人氏,對當地的人文、地理皆是非常熟悉。”王維向李範推薦道。
“摩詰之說,猶如劍走偏鋒一般,深入要害!隻是不知這西域人氏姓什名誰?”岐王李範好奇的問道。
“龜茲鎮突厥哥舒部少族長哥舒翰是也!”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