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妃娘娘回來,王上大喜,脾氣平和了許多,而且還赦免天下。一時間,群臣甚喜,天下百姓甚喜,紛紛感念王上的皇恩浩蕩,對孟薑女更是感恩戴德。消息傳到孟薑女耳裏,她心裏稍稍有了些許安慰,如果真能換來天下百姓的太平,而且改變大秦的曆史,那自己呆在這深宮大院裏也算值了。
中午吃完飯以後,孟薑女坐在樹蔭下,捧著一部《九丘》看得津津有味。
半晌,她從書裏抬起頭來,這才發現一直在身邊玩耍的憶風不見了蹤影。她抬頭看向侍立在旁邊的憐兒道:“小公子呢?”
憐兒微微一笑,道:“喏,小公子和小溪子公公正在那邊池子邊垂釣呢。”
“呃!大中午的怎麽想起釣魚來了?”孟薑女直起腰來,看向不遠處的兩個一大一小的身影,嘴角忍不住揚起一抹笑容。
憐兒道:“娘娘,小公子天資聰.穎,每一次和小溪子公公打賭,都是他贏呢。這不剛才兩個人來剪刀石頭布,如果小公子贏了,小溪子公公就陪著他垂釣。如果小溪子公公贏了,小公子就乖乖的去睡晌覺。可是,連賭三次,小溪子公公次次都輸,無奈之下,小溪子公公隻好陪著他去釣魚嘍。”
孟薑女微微一笑:“嗬嗬,憐兒又焉.知不是小溪子讓著他呢?”
“不是,我敢肯定不是,我親眼看.見,小溪子公公急得都冒出汗珠來了。”
“哈哈!這小子!”孟薑女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見主子開心,憐兒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輕聲道:“娘.娘,奴婢總算把你盼回來了。”
“憐兒想我了?”孟薑女睨著她笑道。
“嗯。”憐兒眼底泛起了淚光,聲音也有些哽咽,“不光是.我想,陽起宮裏所有的奴才都想娘娘。特別是我和小秀姐姐,哦,不,現在應該是秀妃了。”
“哦,我走了以後,王上是不是難為你們了?”
“嗯!”憐兒點了點頭,道,“王上知道娘娘離宮出走以.後,大怒。睨著王上暴怒的樣子,我們隻以為這一次怕是再難活命了。誰知王上隻把我們關了幾天,就又放了回來,憤憤的說,‘若不是因為當初答應了娘娘不再亂殺無辜,朕把你們這群不中用的奴才定斬不饒。’我們這才知道,我們在娘娘的庇佑下又逃過一劫。”
孟薑女聞言一.愣,以前沒有細想,現在聽憐兒說來,倒讓她的心裏不禁暗暗尋思起來。
按理說,應該是自己剛離開皇宮的時候,他的怒火最大,那個時候的他能克製住自己的暴怒,竟然沒有殺一個人,可是為什麽後來卻變得如此暴力殘忍?
“娘娘,娘娘,你沒事吧?”見她沉思不語,憐兒輕聲喊道。
“哦,我沒事,”孟薑女抬眼衝她微微一笑,“你接著往下說。”
憐兒點了點頭,接著道:“自從娘娘走後,王上突然間頹廢起來,對朝政也不如以前那般用心。每日早早的就回來,一個人呆在寢宮裏,不準任何人進去。眾人都提心吊膽,生怕王上會抑鬱生病。直到後來,王上突然下了聖旨,要去西山修道。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隻以為王上修道回來以後,就會恢複如常。誰知王上從西山回來以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說到這個,憐兒突然打住了話題。
孟薑女正聽得入神,見她突然打住,不禁奇怪的看著她道:“怎麽不往下說了?”
憐兒臉上lou出一絲懼色,她抬眼四下看了一看,確定周圍沒人,這才低聲道:“王上剛從西山回來那幾天,簡直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怎麽個變法?你且說來聽聽。”
憐兒道:“王上從西山回來以後,頭一天晚上,王上將寢宮的門緊緊關閉,眾人在趙府令的率領下,戰戰兢兢的站在走廊下。到了夜半時分,就聽寢宮裏‘劈裏啪啦’一陣聲響,同時還夾雜著王上的嘶聲嗬斥,就像是在和誰打鬥一樣。眾人不禁都麵麵相覷,因為大家清楚地知道,寢宮裏隻有王上一個人。趙府令心裏害怕,於是吩咐小福子進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誰知小福子推開門還未來得及進去,就聽‘啊’一聲慘叫,宮裏頓時安靜下來,大家連忙跑進去一看,隻見小福子竟然被王上用墨龍劍將他刺死在地。”
孟薑女聞言倏地坐起來,“憐兒,你說什麽?他竟然在這宮裏殺人?”
憐兒點了點頭,又道:“娘娘有所不知,不光小福子喪命。自從那天的事情發生以後,王上不讓任何人kao近他。就連趙府令也得離他三尺以外。過了幾天王上去浴室洗浴,那個服侍洗浴的宮人不知道王上的這個忌諱,將換洗的衣袍給他送了進去,也不知怎麽惹到王上了,竟被王上再一次用墨龍寶劍刺死。就因為這個原因,宮裏一連死了七八個宮人,那一段時間,整個皇宮的人個個心驚膽戰,自身難保。[]”
“不讓人kao近?這是怎麽回事?”孟薑女如墜雲霧裏一般,以前秦王並沒有這個毛病的呀,難道真的是墨龍劍惹得禍?
“對了,還有……”憐兒說著抬起頭來望向宮門處,她突然麵lou懼色不再吱聲。
背對著宮門的孟薑女聽見憐兒突然住嘴,不禁納悶的看向憐兒,問道:“還有什麽?”
“你們在說什麽?”秦王低沉的聲音在身後響了起來。
孟薑女心裏一震,忽然明白憐兒為什麽說到一半就不說了。
“阿紫,中午不在屋裏好好休息,卻在這外麵曬太陽,當心中暑!”秦王走到她麵前,然後訓斥憐兒道:“憐兒,你這個丫頭怎麽也不勸勸你家娘娘?”
“哦,我沒事的啦。”孟薑女淡淡的應道。
秦王看了一眼憐兒,忽然納悶的道:“咦,憐兒的臉色為何這般難看?”
“誒,剛才正被我訓斥呢。”孟薑女斜瞥了一眼臉色難看的憐兒,然後望了望天空有些灼熱的陽光,忍不住嘟囔道,“這個孩子,一會兒該中暑了。憐兒,給小公子送一盅解暑湯去,並吩咐小溪子,一會兒就把他帶回來。”
“是。”憐兒起身匆匆走了開去。
睨著她遠去的背影,秦王陷入了沉思。
見他總盯著憐兒的背影,孟薑女道:“王上,你不在朝堂之上,卻上這兒來做什麽?”
秦王聞言收回視線,一雙深邃的目光看向孟薑女,道:“阿紫自從回來以後,我一直未能好好陪陪阿紫,心中一直有愧,所以今日早早的散了朝堂,回來陪陪阿紫。這暑氣炎炎,阿紫不在寢宮裏歇息,卻在院子裏做什麽?”
孟薑女舉起手裏的《九丘》,道:“喏,我在看書呢。”
“哦,阿紫喜好這個,我的書房裏應有盡有,隻要阿紫喜歡,我就讓奴才們給你搬了來。”
孟薑女聞言道:“阿紫謝謝王上了。”
“嗬嗬,隻要阿紫開心就好。”秦王笑道,“阿紫,你猜今日我給你帶誰來了?”
“誰?”
秦王揚起嘴角,高聲道:“你們過來。”
孟薑女納悶的扭過臉去,乍看之下,她不禁又驚又喜。隻見蒙恬攜著一名女子向她走過來。
她倏地站起身子,喜道:“蒙恬,你什麽時候回來的?這位姑娘是――是誰?”
蒙恬攜著那女子向她施禮道:“蒙恬攜夫人拜見神女娘娘。”
“夫人?”孟薑女驚愕的看向那女子。
隻見那女子膚色白皙,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仿佛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皮膚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布在臉頰兩側。一身深蘭色織錦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梅花,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將烏黑的秀發綰成如意髻,僅cha了一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
那女子也在打量著這個天下聞名的神女,眼底lou出敬慕。對上孟薑女的目光,她落落大方的盈盈下拜,嘴裏道:“民女卜香蓮參見神女娘娘。”
“卜香蓮?!”孟薑女猛地站起身來,
“你哪裏人氏?可精通製筆技藝?”
她這無厘頭的一句話將眾人全部鬧蒙了。
不過卜香蓮隻怔了怔,然後恭恭敬敬的答道:“民女卜香蓮乃善璉西堡人,也略通製筆技藝。”
孟薑女聞言不禁秀眉微皺,她仔細打量著這名清雅的女子。腦子裏卻思緒翻滾,久久難以平息。
想當初蒙恬迎娶榮陽公主的時候,自己還一直以為曆史上的記載是錯誤的,後來見秦王也和曆史記載有所不同,所以對秦國,對這一幹人等的命運也都一直心存僥幸。
但是現在這個卜香蓮出現,而且秦王的暴力殘忍,都和曆史上相符,可見那個曆史記載並沒有錯。難道到了最後,依然逃不過那淒慘的結局嗎?
見她愣神,秦王笑道:“阿紫,蒙內史成親,咱們沒有送賀禮倒也罷了,卻也沒有喝上她們的喜酒,豈不有些遺憾!”
對上他的笑臉,孟薑女心裏不禁再次感慨。猶記得當初榮陽公主死的時候,他這個做父王的傷痛欲絕,誰知才過去三年,女婿娶了別的女人,他卻能做到毫無一點芥蒂,這就是男人啊!
秦王高聲吩咐道:“趙高,吩咐禦膳房設宴,朕和神女娘娘要宴請蒙內史!”
蒙恬看著秦王也是愣了一愣,隨即躬身道:“微臣謝恩!”然後回眸看向卜香蓮,眼眸中透出絲絲縷縷的柔情,將眼前那個小女子牢牢地縛著。
睨著被幸福包圍著的這對夫妻,孟薑女開心的笑了起來。一直感情不順的蒙恬這一次在感情上終於得到幸福了!作為朋友,又怎麽能不替他高興呢!
她閉上眼,將那些困擾拋之腦後,“蒙夫人,走,咱們上殿內敘談去,我還想聽聽你們在北方戎馬生涯的新鮮事呢。”她笑著拉起卜香蓮向殿裏走去。
秦王和蒙恬相視一笑,兩個人也隨後跟了進去。
幾個人剛坐定,就見憶風從外麵跑進來。
“娘親,娘親,你看風兒釣上來的大鯉魚。”憶風在前麵高聲喊道,小溪子手裏捧著一條紅色的鯉魚在後麵跟隨。
秦王臉色一沉,喝道:“小小年紀,卻無絲毫規矩,在宮裏大聲喧嘩,成何體統?”
憶風聞言猛地頓住腳步,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挨過訓斥,風兒一時間有些發蒙,他看了看秦王和蒙恬他們,然後看向娘親,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風兒才三歲的孩子,他竟然這樣訓斥他!孟薑女臉色一變,驀地抬起眼奇怪的看向他。
對上孟薑女複雜的神色,秦王渾身一震,剛硬的臉上浮出一抹笑容,柔聲道:“風兒,父王這裏有客人呢,你過來父王這兒,讓蒙內史他們見見你。”
風兒睜著一雙清澈的眸子看了他一眼,然後搖了搖頭,道:“不,我找我的娘親。”
說完,他挺起胸膛,徑直走到孟薑女身邊。
“風兒乖。”孟薑女將他抱在腿上。
風兒側目看了秦王一眼,然後伏在孟薑女耳邊道:“娘親,我父王為什麽生氣?難道是風兒做錯什麽了嗎?”
孟薑女搖了搖頭道:“風兒沒有錯,風兒最懂事的了。來,讓娘親親親。”說完,在他粉嘟嘟的小臉上親了一口。
本是娘兒兩的悄悄話,誰知卻清晰地傳進了大殿眾人的耳朵裏。
“咳咳。”秦王臉色頗為尷尬,他咳嗽了兩聲,道:“風兒,都是父王不好,風兒最乖了。”
風兒總歸是小孩子,淌不住大人的兩句話就哄得又開心起來。
一直在旁邊看著的蒙恬一愣,仔細看向憶風,然後笑道:“我回來的時候,就聽眾人都誇憶風小公子聰明懂事。想必就是小公子憶風了,眉清目秀,天資聰穎。果然是人中龍鳳呀!”
風兒聽得有人誇他,嘴角揚了起來,他奶聲奶氣的道:“多謝蒙大人誇獎。”
【……第六卷第一六九章心生疑惑--吾--網文字更新最快……】!!
中午吃完飯以後,孟薑女坐在樹蔭下,捧著一部《九丘》看得津津有味。
半晌,她從書裏抬起頭來,這才發現一直在身邊玩耍的憶風不見了蹤影。她抬頭看向侍立在旁邊的憐兒道:“小公子呢?”
憐兒微微一笑,道:“喏,小公子和小溪子公公正在那邊池子邊垂釣呢。”
“呃!大中午的怎麽想起釣魚來了?”孟薑女直起腰來,看向不遠處的兩個一大一小的身影,嘴角忍不住揚起一抹笑容。
憐兒道:“娘娘,小公子天資聰.穎,每一次和小溪子公公打賭,都是他贏呢。這不剛才兩個人來剪刀石頭布,如果小公子贏了,小溪子公公就陪著他垂釣。如果小溪子公公贏了,小公子就乖乖的去睡晌覺。可是,連賭三次,小溪子公公次次都輸,無奈之下,小溪子公公隻好陪著他去釣魚嘍。”
孟薑女微微一笑:“嗬嗬,憐兒又焉.知不是小溪子讓著他呢?”
“不是,我敢肯定不是,我親眼看.見,小溪子公公急得都冒出汗珠來了。”
“哈哈!這小子!”孟薑女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見主子開心,憐兒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輕聲道:“娘.娘,奴婢總算把你盼回來了。”
“憐兒想我了?”孟薑女睨著她笑道。
“嗯。”憐兒眼底泛起了淚光,聲音也有些哽咽,“不光是.我想,陽起宮裏所有的奴才都想娘娘。特別是我和小秀姐姐,哦,不,現在應該是秀妃了。”
“哦,我走了以後,王上是不是難為你們了?”
“嗯!”憐兒點了點頭,道,“王上知道娘娘離宮出走以.後,大怒。睨著王上暴怒的樣子,我們隻以為這一次怕是再難活命了。誰知王上隻把我們關了幾天,就又放了回來,憤憤的說,‘若不是因為當初答應了娘娘不再亂殺無辜,朕把你們這群不中用的奴才定斬不饒。’我們這才知道,我們在娘娘的庇佑下又逃過一劫。”
孟薑女聞言一.愣,以前沒有細想,現在聽憐兒說來,倒讓她的心裏不禁暗暗尋思起來。
按理說,應該是自己剛離開皇宮的時候,他的怒火最大,那個時候的他能克製住自己的暴怒,竟然沒有殺一個人,可是為什麽後來卻變得如此暴力殘忍?
“娘娘,娘娘,你沒事吧?”見她沉思不語,憐兒輕聲喊道。
“哦,我沒事,”孟薑女抬眼衝她微微一笑,“你接著往下說。”
憐兒點了點頭,接著道:“自從娘娘走後,王上突然間頹廢起來,對朝政也不如以前那般用心。每日早早的就回來,一個人呆在寢宮裏,不準任何人進去。眾人都提心吊膽,生怕王上會抑鬱生病。直到後來,王上突然下了聖旨,要去西山修道。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隻以為王上修道回來以後,就會恢複如常。誰知王上從西山回來以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說到這個,憐兒突然打住了話題。
孟薑女正聽得入神,見她突然打住,不禁奇怪的看著她道:“怎麽不往下說了?”
憐兒臉上lou出一絲懼色,她抬眼四下看了一看,確定周圍沒人,這才低聲道:“王上剛從西山回來那幾天,簡直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怎麽個變法?你且說來聽聽。”
憐兒道:“王上從西山回來以後,頭一天晚上,王上將寢宮的門緊緊關閉,眾人在趙府令的率領下,戰戰兢兢的站在走廊下。到了夜半時分,就聽寢宮裏‘劈裏啪啦’一陣聲響,同時還夾雜著王上的嘶聲嗬斥,就像是在和誰打鬥一樣。眾人不禁都麵麵相覷,因為大家清楚地知道,寢宮裏隻有王上一個人。趙府令心裏害怕,於是吩咐小福子進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誰知小福子推開門還未來得及進去,就聽‘啊’一聲慘叫,宮裏頓時安靜下來,大家連忙跑進去一看,隻見小福子竟然被王上用墨龍劍將他刺死在地。”
孟薑女聞言倏地坐起來,“憐兒,你說什麽?他竟然在這宮裏殺人?”
憐兒點了點頭,又道:“娘娘有所不知,不光小福子喪命。自從那天的事情發生以後,王上不讓任何人kao近他。就連趙府令也得離他三尺以外。過了幾天王上去浴室洗浴,那個服侍洗浴的宮人不知道王上的這個忌諱,將換洗的衣袍給他送了進去,也不知怎麽惹到王上了,竟被王上再一次用墨龍寶劍刺死。就因為這個原因,宮裏一連死了七八個宮人,那一段時間,整個皇宮的人個個心驚膽戰,自身難保。[]”
“不讓人kao近?這是怎麽回事?”孟薑女如墜雲霧裏一般,以前秦王並沒有這個毛病的呀,難道真的是墨龍劍惹得禍?
“對了,還有……”憐兒說著抬起頭來望向宮門處,她突然麵lou懼色不再吱聲。
背對著宮門的孟薑女聽見憐兒突然住嘴,不禁納悶的看向憐兒,問道:“還有什麽?”
“你們在說什麽?”秦王低沉的聲音在身後響了起來。
孟薑女心裏一震,忽然明白憐兒為什麽說到一半就不說了。
“阿紫,中午不在屋裏好好休息,卻在這外麵曬太陽,當心中暑!”秦王走到她麵前,然後訓斥憐兒道:“憐兒,你這個丫頭怎麽也不勸勸你家娘娘?”
“哦,我沒事的啦。”孟薑女淡淡的應道。
秦王看了一眼憐兒,忽然納悶的道:“咦,憐兒的臉色為何這般難看?”
“誒,剛才正被我訓斥呢。”孟薑女斜瞥了一眼臉色難看的憐兒,然後望了望天空有些灼熱的陽光,忍不住嘟囔道,“這個孩子,一會兒該中暑了。憐兒,給小公子送一盅解暑湯去,並吩咐小溪子,一會兒就把他帶回來。”
“是。”憐兒起身匆匆走了開去。
睨著她遠去的背影,秦王陷入了沉思。
見他總盯著憐兒的背影,孟薑女道:“王上,你不在朝堂之上,卻上這兒來做什麽?”
秦王聞言收回視線,一雙深邃的目光看向孟薑女,道:“阿紫自從回來以後,我一直未能好好陪陪阿紫,心中一直有愧,所以今日早早的散了朝堂,回來陪陪阿紫。這暑氣炎炎,阿紫不在寢宮裏歇息,卻在院子裏做什麽?”
孟薑女舉起手裏的《九丘》,道:“喏,我在看書呢。”
“哦,阿紫喜好這個,我的書房裏應有盡有,隻要阿紫喜歡,我就讓奴才們給你搬了來。”
孟薑女聞言道:“阿紫謝謝王上了。”
“嗬嗬,隻要阿紫開心就好。”秦王笑道,“阿紫,你猜今日我給你帶誰來了?”
“誰?”
秦王揚起嘴角,高聲道:“你們過來。”
孟薑女納悶的扭過臉去,乍看之下,她不禁又驚又喜。隻見蒙恬攜著一名女子向她走過來。
她倏地站起身子,喜道:“蒙恬,你什麽時候回來的?這位姑娘是――是誰?”
蒙恬攜著那女子向她施禮道:“蒙恬攜夫人拜見神女娘娘。”
“夫人?”孟薑女驚愕的看向那女子。
隻見那女子膚色白皙,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仿佛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皮膚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布在臉頰兩側。一身深蘭色織錦的長裙,裙裾上繡著潔白的點點梅花,用一條白色織錦腰帶將那不堪一握的纖纖楚腰束住.。將烏黑的秀發綰成如意髻,僅cha了一梅花白玉簪,雖然簡潔,卻顯得清新優雅。
那女子也在打量著這個天下聞名的神女,眼底lou出敬慕。對上孟薑女的目光,她落落大方的盈盈下拜,嘴裏道:“民女卜香蓮參見神女娘娘。”
“卜香蓮?!”孟薑女猛地站起身來,
“你哪裏人氏?可精通製筆技藝?”
她這無厘頭的一句話將眾人全部鬧蒙了。
不過卜香蓮隻怔了怔,然後恭恭敬敬的答道:“民女卜香蓮乃善璉西堡人,也略通製筆技藝。”
孟薑女聞言不禁秀眉微皺,她仔細打量著這名清雅的女子。腦子裏卻思緒翻滾,久久難以平息。
想當初蒙恬迎娶榮陽公主的時候,自己還一直以為曆史上的記載是錯誤的,後來見秦王也和曆史記載有所不同,所以對秦國,對這一幹人等的命運也都一直心存僥幸。
但是現在這個卜香蓮出現,而且秦王的暴力殘忍,都和曆史上相符,可見那個曆史記載並沒有錯。難道到了最後,依然逃不過那淒慘的結局嗎?
見她愣神,秦王笑道:“阿紫,蒙內史成親,咱們沒有送賀禮倒也罷了,卻也沒有喝上她們的喜酒,豈不有些遺憾!”
對上他的笑臉,孟薑女心裏不禁再次感慨。猶記得當初榮陽公主死的時候,他這個做父王的傷痛欲絕,誰知才過去三年,女婿娶了別的女人,他卻能做到毫無一點芥蒂,這就是男人啊!
秦王高聲吩咐道:“趙高,吩咐禦膳房設宴,朕和神女娘娘要宴請蒙內史!”
蒙恬看著秦王也是愣了一愣,隨即躬身道:“微臣謝恩!”然後回眸看向卜香蓮,眼眸中透出絲絲縷縷的柔情,將眼前那個小女子牢牢地縛著。
睨著被幸福包圍著的這對夫妻,孟薑女開心的笑了起來。一直感情不順的蒙恬這一次在感情上終於得到幸福了!作為朋友,又怎麽能不替他高興呢!
她閉上眼,將那些困擾拋之腦後,“蒙夫人,走,咱們上殿內敘談去,我還想聽聽你們在北方戎馬生涯的新鮮事呢。”她笑著拉起卜香蓮向殿裏走去。
秦王和蒙恬相視一笑,兩個人也隨後跟了進去。
幾個人剛坐定,就見憶風從外麵跑進來。
“娘親,娘親,你看風兒釣上來的大鯉魚。”憶風在前麵高聲喊道,小溪子手裏捧著一條紅色的鯉魚在後麵跟隨。
秦王臉色一沉,喝道:“小小年紀,卻無絲毫規矩,在宮裏大聲喧嘩,成何體統?”
憶風聞言猛地頓住腳步,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挨過訓斥,風兒一時間有些發蒙,他看了看秦王和蒙恬他們,然後看向娘親,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風兒才三歲的孩子,他竟然這樣訓斥他!孟薑女臉色一變,驀地抬起眼奇怪的看向他。
對上孟薑女複雜的神色,秦王渾身一震,剛硬的臉上浮出一抹笑容,柔聲道:“風兒,父王這裏有客人呢,你過來父王這兒,讓蒙內史他們見見你。”
風兒睜著一雙清澈的眸子看了他一眼,然後搖了搖頭,道:“不,我找我的娘親。”
說完,他挺起胸膛,徑直走到孟薑女身邊。
“風兒乖。”孟薑女將他抱在腿上。
風兒側目看了秦王一眼,然後伏在孟薑女耳邊道:“娘親,我父王為什麽生氣?難道是風兒做錯什麽了嗎?”
孟薑女搖了搖頭道:“風兒沒有錯,風兒最懂事的了。來,讓娘親親親。”說完,在他粉嘟嘟的小臉上親了一口。
本是娘兒兩的悄悄話,誰知卻清晰地傳進了大殿眾人的耳朵裏。
“咳咳。”秦王臉色頗為尷尬,他咳嗽了兩聲,道:“風兒,都是父王不好,風兒最乖了。”
風兒總歸是小孩子,淌不住大人的兩句話就哄得又開心起來。
一直在旁邊看著的蒙恬一愣,仔細看向憶風,然後笑道:“我回來的時候,就聽眾人都誇憶風小公子聰明懂事。想必就是小公子憶風了,眉清目秀,天資聰穎。果然是人中龍鳳呀!”
風兒聽得有人誇他,嘴角揚了起來,他奶聲奶氣的道:“多謝蒙大人誇獎。”
【……第六卷第一六九章心生疑惑--吾--網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