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深夜裏,求些訂閱吧,哪怕是單章也好,不想成神的寫手不是好的碼字匠,而我隻是一個鍵盤俠而已……)
“王卿現在不行,他尚在皇家軍校,朕不可能因為這些瑣碎之事,讓王卿再一次離開皇家軍校。諸卿還是另選將才吧!”陸承啟否決道。
樞密使薑瑜的提議被否決了,皺著眉頭再次入列。兵部尚書秦怡康突然出列,恭謹地說道:“臣以為,禁軍指揮使盧塵洹,先前力克契丹神射手,武功過人,想必領軍也是一流。臣推薦盧將軍率軍剿匪,定可一舉蕩平賊寇!”
秦怡康一說起盧塵洹,陸承啟的腦子裏就浮現出那個肥肥胖胖,卻膂力極其驚人的盧胖子。說起盧胖子,陸承啟現在鍛煉的吐納功都是他教的。在伴射過後,陸承啟對於獲勝功臣盧胖子也僅僅是賞賜了一些錢財綢緞而已,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獎勵。陸承啟倒是覺得挺對不起這胖子的,人家連最隱秘的功法都對他說了,他卻吝嗇到隻賞賜了一些錢物而已。
想到這,陸承啟有點想要補償一下這個胖子的意思。對付一些散兵遊勇的賊寇,盧胖子還真的是一個好人選。一來,戰事的影響力不怎麽大,就算敗了,後果也不是很嚴重;第二個,盧胖子的能力可以通過監察司的密探,仔細觀察盧胖子在戰場上的作為,得出最為公正的評價。陸承啟從來不啟用沒有能力之人,哪怕有缺點的人,隻要他有能力。陸承啟都敢用。
要是這盧胖子不堪大用的話。陸承啟以後就會少用他了。畢竟陸承啟的誌向不僅僅是蕩平賊寇。他想做一個堪比李世民的千古一帝,自然是要開疆拓土的。盧塵洹不堪大用,他又怎麽敢用?一個不慎,葬送掉的就是幾萬,十幾萬的精兵!
陸承啟仔細衡量了一下,說道:“盧將軍,朕倒是有些個印象。先前在南禦苑親見盧將軍神箭,想必領兵亦是不差。就這麽定了。著令盧將軍率五萬禁軍前去剿匪。同時,廂軍皆趕赴禁軍大營,接受訓練。翰林學士承旨,擬旨吧!”
翰林學士承旨是專門代替皇帝擬旨的官員,以翰林學士中任職最久者擔任。這時候的翰林學士承旨由倪剛擔任,此人亦是兩朝元老,乃是元綬十二年進士。
倪剛當即領旨,已經在內心打起了腹稿了。陸承啟話音落下後,就等於拍板定案了。文官們都不怎麽開心,對於武將被重用。他們都是很防備的。
這不,他們已經想著如何收複陣地了。京兆府尹黃瑋頤出列說道:“陛下。工部尚書黃錫時黃大人已經致仕,工部尚書一職已然空缺。不知道陛下可有心儀人選,補缺工部尚書一職?”
黃瑋頤的話,其實也是諸多文官的心裏話。工部尚書一職他們並不看重,看重的是陸承啟對於文官的態度。畢竟陸承啟太過於重視武將,已經讓他們感覺到了一絲危險了。
陸承啟心道:“果然是來了。”早有準備的他,緩緩的說道:“不知道黃卿可有舉薦之人?”
黃瑋頤一愣,他原本隻是想要測試陸承啟對待文官的態度,卻被他輕輕巧巧地把皮球踢回來。工部尚書乃是工匠的頭,哪怕陸承啟一次又一次提高的匠人的地位,工部尚書還是六部之中,最不顯眼的位置。哪怕是比尚書低官職的黃瑋頤,也不屑於擔任工部尚書一職。畢竟到了工部尚書的位置上,你的仕途的終點幾乎就是到這裏了。作為一朝京都府尹的黃瑋頤,前途無限量,又怎麽會看得起這個位置?他的野心,可是要進入內閣做首輔的。
黃瑋頤呐呐地說道:“臣並無推薦……”
陸承啟微微皺眉,又望向了吏部尚書吳顯祉,問道:“吳卿,你作為吏部尚書,可有人選推薦?”
吏部尚書吳顯祉一愣,當即出列道:“工部侍郎唐勳政績斐然,可升任工部尚書一職。”
陸承啟心中苦笑,他倒是想扶正唐勳,可早就答應了徐崇光,他哪裏能出爾反爾?要是惹惱了徐崇光,引起君臣對抗,那就壞事了。更何況,這關乎陸承啟的誠信問題,要是給出的承諾都辦不到,陸承啟的威嚴就算是掃地了。
“唐卿不行,朕另有重任。工部尚書雜事繁多,唐卿並不適合。吳卿,可還有人選?”陸承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吳顯祉倒是沒想到。他原本以為唐勳是陸承啟看重的人才,舉薦他並沒有過錯。卻不料還是沒有讓陸承啟中意。
吳顯祉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也隻能說道:“除卻唐大人外,臣尚未對其他大人進行考量,並不知道誰能勝任,實在慚愧……”
陸承啟並沒有責怪他,畢竟一部之首,確實需要慎重一點。這時候,禮部尚書馮承平突然出列說道:“寶文待製曹淩曹大人,性情忠厚,可為工部尚書。”
馮承平這裏麵也是打著如意算盤,曹淩乃是他的學生,哪裏有不為學生爭取利益的老師呢!多了一個幫手,六部中他們就占了兩席,權柄就大得多了。黃瑋頤不稀罕工部尚書的位置,還是大把人稀罕的。
徐崇光敏銳地察覺到馮承平的內裏用意,連忙示意戶部尚書林鎮中。林鎮中立時會意,出列說道:“曹大人雖然政績可圈可點,但工部尚書一職,非得有實力之人不能勝任。臣以為,將作監李誡乃是當世良匠,可為工部尚書!”
林鎮中這話,隱隱指出了曹淩的不足之處,那就是沒有專業能力。工部乃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部門,要是工部尚書都不會什麽專業技能,豈不是貽笑大方?
作為從四品的寶文待製的曹淩,雖然知道林鎮中說的是實話,但還是怒目而向。一時間,工部尚書一職成了香餑餑,引起了各個利益集團的爭奪。
陸承啟仔細統計了一下這些官員提出來的候選人,主要有寶文待製曹淩,將作監李誡,太常卿魏雲峰以及協忠大夫袁立超。
這些人無一不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員,但真正的候選人隻有兩個,那就是曹淩和李誡。這兩個人都是一部尚書提名的,加分不少。而太常卿魏雲峰則是右諫議大夫錢宗方提名的,協忠大夫袁立超因為職位隻有五品,算是沒什麽希望的那種。
陸承啟雖然早有定案,心中還是感歎官場內,隱藏著的鬥爭也絕不會少了。這些個提名,每一個都想著為自己的小圈子裏麵的人找到最大的利益。所謂先發製人,如果在官場裏麵連這些個利益都不爭,慢慢的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未完待續。)
“王卿現在不行,他尚在皇家軍校,朕不可能因為這些瑣碎之事,讓王卿再一次離開皇家軍校。諸卿還是另選將才吧!”陸承啟否決道。
樞密使薑瑜的提議被否決了,皺著眉頭再次入列。兵部尚書秦怡康突然出列,恭謹地說道:“臣以為,禁軍指揮使盧塵洹,先前力克契丹神射手,武功過人,想必領軍也是一流。臣推薦盧將軍率軍剿匪,定可一舉蕩平賊寇!”
秦怡康一說起盧塵洹,陸承啟的腦子裏就浮現出那個肥肥胖胖,卻膂力極其驚人的盧胖子。說起盧胖子,陸承啟現在鍛煉的吐納功都是他教的。在伴射過後,陸承啟對於獲勝功臣盧胖子也僅僅是賞賜了一些錢財綢緞而已,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獎勵。陸承啟倒是覺得挺對不起這胖子的,人家連最隱秘的功法都對他說了,他卻吝嗇到隻賞賜了一些錢物而已。
想到這,陸承啟有點想要補償一下這個胖子的意思。對付一些散兵遊勇的賊寇,盧胖子還真的是一個好人選。一來,戰事的影響力不怎麽大,就算敗了,後果也不是很嚴重;第二個,盧胖子的能力可以通過監察司的密探,仔細觀察盧胖子在戰場上的作為,得出最為公正的評價。陸承啟從來不啟用沒有能力之人,哪怕有缺點的人,隻要他有能力。陸承啟都敢用。
要是這盧胖子不堪大用的話。陸承啟以後就會少用他了。畢竟陸承啟的誌向不僅僅是蕩平賊寇。他想做一個堪比李世民的千古一帝,自然是要開疆拓土的。盧塵洹不堪大用,他又怎麽敢用?一個不慎,葬送掉的就是幾萬,十幾萬的精兵!
陸承啟仔細衡量了一下,說道:“盧將軍,朕倒是有些個印象。先前在南禦苑親見盧將軍神箭,想必領兵亦是不差。就這麽定了。著令盧將軍率五萬禁軍前去剿匪。同時,廂軍皆趕赴禁軍大營,接受訓練。翰林學士承旨,擬旨吧!”
翰林學士承旨是專門代替皇帝擬旨的官員,以翰林學士中任職最久者擔任。這時候的翰林學士承旨由倪剛擔任,此人亦是兩朝元老,乃是元綬十二年進士。
倪剛當即領旨,已經在內心打起了腹稿了。陸承啟話音落下後,就等於拍板定案了。文官們都不怎麽開心,對於武將被重用。他們都是很防備的。
這不,他們已經想著如何收複陣地了。京兆府尹黃瑋頤出列說道:“陛下。工部尚書黃錫時黃大人已經致仕,工部尚書一職已然空缺。不知道陛下可有心儀人選,補缺工部尚書一職?”
黃瑋頤的話,其實也是諸多文官的心裏話。工部尚書一職他們並不看重,看重的是陸承啟對於文官的態度。畢竟陸承啟太過於重視武將,已經讓他們感覺到了一絲危險了。
陸承啟心道:“果然是來了。”早有準備的他,緩緩的說道:“不知道黃卿可有舉薦之人?”
黃瑋頤一愣,他原本隻是想要測試陸承啟對待文官的態度,卻被他輕輕巧巧地把皮球踢回來。工部尚書乃是工匠的頭,哪怕陸承啟一次又一次提高的匠人的地位,工部尚書還是六部之中,最不顯眼的位置。哪怕是比尚書低官職的黃瑋頤,也不屑於擔任工部尚書一職。畢竟到了工部尚書的位置上,你的仕途的終點幾乎就是到這裏了。作為一朝京都府尹的黃瑋頤,前途無限量,又怎麽會看得起這個位置?他的野心,可是要進入內閣做首輔的。
黃瑋頤呐呐地說道:“臣並無推薦……”
陸承啟微微皺眉,又望向了吏部尚書吳顯祉,問道:“吳卿,你作為吏部尚書,可有人選推薦?”
吏部尚書吳顯祉一愣,當即出列道:“工部侍郎唐勳政績斐然,可升任工部尚書一職。”
陸承啟心中苦笑,他倒是想扶正唐勳,可早就答應了徐崇光,他哪裏能出爾反爾?要是惹惱了徐崇光,引起君臣對抗,那就壞事了。更何況,這關乎陸承啟的誠信問題,要是給出的承諾都辦不到,陸承啟的威嚴就算是掃地了。
“唐卿不行,朕另有重任。工部尚書雜事繁多,唐卿並不適合。吳卿,可還有人選?”陸承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吳顯祉倒是沒想到。他原本以為唐勳是陸承啟看重的人才,舉薦他並沒有過錯。卻不料還是沒有讓陸承啟中意。
吳顯祉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也隻能說道:“除卻唐大人外,臣尚未對其他大人進行考量,並不知道誰能勝任,實在慚愧……”
陸承啟並沒有責怪他,畢竟一部之首,確實需要慎重一點。這時候,禮部尚書馮承平突然出列說道:“寶文待製曹淩曹大人,性情忠厚,可為工部尚書。”
馮承平這裏麵也是打著如意算盤,曹淩乃是他的學生,哪裏有不為學生爭取利益的老師呢!多了一個幫手,六部中他們就占了兩席,權柄就大得多了。黃瑋頤不稀罕工部尚書的位置,還是大把人稀罕的。
徐崇光敏銳地察覺到馮承平的內裏用意,連忙示意戶部尚書林鎮中。林鎮中立時會意,出列說道:“曹大人雖然政績可圈可點,但工部尚書一職,非得有實力之人不能勝任。臣以為,將作監李誡乃是當世良匠,可為工部尚書!”
林鎮中這話,隱隱指出了曹淩的不足之處,那就是沒有專業能力。工部乃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部門,要是工部尚書都不會什麽專業技能,豈不是貽笑大方?
作為從四品的寶文待製的曹淩,雖然知道林鎮中說的是實話,但還是怒目而向。一時間,工部尚書一職成了香餑餑,引起了各個利益集團的爭奪。
陸承啟仔細統計了一下這些官員提出來的候選人,主要有寶文待製曹淩,將作監李誡,太常卿魏雲峰以及協忠大夫袁立超。
這些人無一不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員,但真正的候選人隻有兩個,那就是曹淩和李誡。這兩個人都是一部尚書提名的,加分不少。而太常卿魏雲峰則是右諫議大夫錢宗方提名的,協忠大夫袁立超因為職位隻有五品,算是沒什麽希望的那種。
陸承啟雖然早有定案,心中還是感歎官場內,隱藏著的鬥爭也絕不會少了。這些個提名,每一個都想著為自己的小圈子裏麵的人找到最大的利益。所謂先發製人,如果在官場裏麵連這些個利益都不爭,慢慢的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