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屏住了呼吸,連忙打開了劍匣,把尚方劍握在了手中。↗頂點小說,卻見秦明猛地打開了房門,探出腦袋去,不多時又退了回來,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蘇軾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秦明低聲說道:“不過是一個醉漢,此刻才回客棧罷了。”這不能怪秦明神經質,他們此行不說危險重重,也是阻礙頗多的,要想得知真相,非得謹慎小心不可。原先秦明也是一個大老粗,但經過皇家軍校的磨練,他開始注重一切的細節。在他看來,這無疑是一個戰場。戰場上,忽略了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墜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在皇家大學的軍演之中,秦明吃得虧也不是一次了。這樣的教訓,再老實、再粗心的人,也該學會細心了。吃一塹,長一智嘛!
這是過度小心,便是神經質了。在蘇軾看來,秦明就有點神經質了。一路上,他們遇到什麽風吹草動,都要緊張個半天。要不是蘇軾天性豁達,真的很可能被他們搞瘋掉,不瘋掉也得變成像他們一樣的神經質了。
秦明自嘲地笑了笑,說道:“蘇大才子,又嚇到你了……”
蘇軾聞言,苦笑著把尚方劍放回劍匣之中,轉移了話題,說道:“秦大郎,為何你還不睡?”
秦明撓了撓後腦,傻笑一聲,說道:“這不是睡不著嘛,想著回軍校了。”
蘇軾聽著窗外的雨聲,說道:“‘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思鄉情怯啊!”
秦明壞笑道:“蘇大才子,這梓州與眉州相去不過三四百裏,有沒有想回家一看?”
聞得此言。蘇軾的神情一暗,歎聲說道:“自是想過的,嬌妻尚在眉州之中,許久不曾見了。”
秦明聞言一驚,聲調都變了:“名滿京都的蘇大才子都有妻室了?這豈不是要寒了千萬黃花閨秀的心嗎!”
見秦明這般拿自己開心,蘇軾笑罵道:“少來。我今年都二十有六,哪裏能不娶?再說了,榜下捉婿,不過戲談罷了,哪能當真?若是達官貴人,捉到一個已娶妻室的進士,能舍得讓女兒做小?無稽之談!”
秦明笑道:“別人或許不能,但你蘇大才子之詩名,京城誰人不知?便是三妻四妾。也不是不可!”
蘇軾笑罵道:“少來,我與夫人不知多恩愛。隻是她身體虛弱,且留在眉州修養罷了。等夫人身體好轉,自會接到京城之中。”
秦明一臉壞笑道:“這不對了,嫂子還在家中,你生米煮成熟飯,什麽都好解決了!”
蘇軾沒好氣道:“滿嘴胡言,你且出去。我要入眠了!”
秦明嘴上嘟囔道:“睡覺便睡覺,說得那麽文縐縐作甚?出去便出去。有什麽大不了的……”
聽著秦明的嘀咕,蘇軾哭笑不得。他和夫人的感情,相敬如賓來說並不過分。若是旁人,又怎能明白呢?他的夫人王弗,乃是蘇軾姨家的表妹,這段婚姻。是他母親程氏促成的。一向孝順的蘇軾,自然是不能忤逆母親的。不過,娶了王弗之後,蘇軾才發現他的夫人是一個才華姿容兩全的女子,知書達理。明曉事體。蘇軾每當曠達豪放和生人晤談時,王弗都能靜靜傾聽,時不時還給他總結。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所以每每念及妻子,蘇軾都一臉的幸福。在他沒有科舉之前,王弗便時常在蘇軾交友之時,在屏風後麵“垂簾聽政”,事後她能告訴蘇軾要不要和他見麵的這個人深交。蘇軾很尊重她的意見,也避免交了損友。
把秦明“轟”出去之後,蘇軾躺回床上,想著家中嬌妻,竟很快便入睡了。
一夜無事,光陰轉逝,雞鳴之後,蘇軾便醒了。洗漱之後,秦明便又來敲門了。蘇軾開了門之後,沒好氣地說道:“秦大郎,你若再說甚麽鬼話,那我寧願一個人走了。”
秦明聞言便蔫了,低聲求饒道:“別啊,蘇大才子,我隻是嘴貧了點,喜歡開開玩笑,不至於這樣吧?要是你出個什麽差池,日後回京,陛下還能饒得了我?”
蘇軾正色道:“那你便做好自己本分就是了。今日,我們得下到鄉野之中。據我所知,此地農戶大多貧困,你們得換身衣裳,免得露了餡。”
被蘇軾這麽一威脅,秦明果然靠譜多了。其實秦明也不過是想開下玩笑罷了,恐怕蘇軾自己都不知道,他寫的那些詩詞,經過《書社報》這麽一宣傳,莫說長安城,便是大順全國,都有不少他的崇拜者了,以女性居多。畢竟他乃一屆科舉狀元,曆來都是受人追捧的對象。
待得一行人都換了衣裳,便急匆匆地退了客房,出了梓州城。一路上詢問行人,總算來到了梓州路的鄉野之中。看得滿鄉的頹然,良田拋荒,蘇軾不由大驚。他知道梓州貧苦,卻不知竟貧困至此。
好不容易見到一個農戶,還是衣衫襤褸。雖然蘇軾他們都換了衣裳,但在這個農戶身旁,卻還是像富人一樣。蘇軾叫住了這農戶,親切地問道:“這位大哥,能問你個事?”
那農戶聽著他的鄉音,看了看他身後的秦明他們,便知道他們定是富貴人家了。他有些不耐煩,說道:“我不過一農戶,能知道什麽!官人要問,還是去找宋老爺吧。他家便在村頭,最大的宅子,便是他家。”
說罷,他便要走,蘇軾連忙賠笑道:“大哥,莫急著走。我隻是想知道,你們村,有沒有拐賣孩童的人?”
蘇軾話音剛落,那農戶更是惱怒,揚著手中的鋤頭,喝道:“若不是聽你口音,定叫你好看。莫要再問,否則我不會客氣!”
秦明一看,蘇大才子要吃虧,連忙護在他身前,沒好氣地說道:“不問便不問,你這人,喊打喊殺的,還有沒有王法?問你話是看得起你,說不得還有錢銀贈送。你別不知好歹,若是惹惱了這位爺,你吃不了兜著走!”
到底是秦明的賣相要比蘇軾好一些,雖然說著一口長安話,可那農戶明顯是怕了秦明這高大的身材,與他這個瘦弱的身板,有著明顯的差距。
那農戶放低了態度,說道:“我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知道,還不行嗎!”
秦明從他口氣中,聽得出他是知道此事的。於是緩緩地從袖子中掏出一枚銀幣來,說道:“你要是照實說,這錢便是你的了。”(未完待續。)
蘇軾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秦明低聲說道:“不過是一個醉漢,此刻才回客棧罷了。”這不能怪秦明神經質,他們此行不說危險重重,也是阻礙頗多的,要想得知真相,非得謹慎小心不可。原先秦明也是一個大老粗,但經過皇家軍校的磨練,他開始注重一切的細節。在他看來,這無疑是一個戰場。戰場上,忽略了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墜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在皇家大學的軍演之中,秦明吃得虧也不是一次了。這樣的教訓,再老實、再粗心的人,也該學會細心了。吃一塹,長一智嘛!
這是過度小心,便是神經質了。在蘇軾看來,秦明就有點神經質了。一路上,他們遇到什麽風吹草動,都要緊張個半天。要不是蘇軾天性豁達,真的很可能被他們搞瘋掉,不瘋掉也得變成像他們一樣的神經質了。
秦明自嘲地笑了笑,說道:“蘇大才子,又嚇到你了……”
蘇軾聞言,苦笑著把尚方劍放回劍匣之中,轉移了話題,說道:“秦大郎,為何你還不睡?”
秦明撓了撓後腦,傻笑一聲,說道:“這不是睡不著嘛,想著回軍校了。”
蘇軾聽著窗外的雨聲,說道:“‘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思鄉情怯啊!”
秦明壞笑道:“蘇大才子,這梓州與眉州相去不過三四百裏,有沒有想回家一看?”
聞得此言。蘇軾的神情一暗,歎聲說道:“自是想過的,嬌妻尚在眉州之中,許久不曾見了。”
秦明聞言一驚,聲調都變了:“名滿京都的蘇大才子都有妻室了?這豈不是要寒了千萬黃花閨秀的心嗎!”
見秦明這般拿自己開心,蘇軾笑罵道:“少來。我今年都二十有六,哪裏能不娶?再說了,榜下捉婿,不過戲談罷了,哪能當真?若是達官貴人,捉到一個已娶妻室的進士,能舍得讓女兒做小?無稽之談!”
秦明笑道:“別人或許不能,但你蘇大才子之詩名,京城誰人不知?便是三妻四妾。也不是不可!”
蘇軾笑罵道:“少來,我與夫人不知多恩愛。隻是她身體虛弱,且留在眉州修養罷了。等夫人身體好轉,自會接到京城之中。”
秦明一臉壞笑道:“這不對了,嫂子還在家中,你生米煮成熟飯,什麽都好解決了!”
蘇軾沒好氣道:“滿嘴胡言,你且出去。我要入眠了!”
秦明嘴上嘟囔道:“睡覺便睡覺,說得那麽文縐縐作甚?出去便出去。有什麽大不了的……”
聽著秦明的嘀咕,蘇軾哭笑不得。他和夫人的感情,相敬如賓來說並不過分。若是旁人,又怎能明白呢?他的夫人王弗,乃是蘇軾姨家的表妹,這段婚姻。是他母親程氏促成的。一向孝順的蘇軾,自然是不能忤逆母親的。不過,娶了王弗之後,蘇軾才發現他的夫人是一個才華姿容兩全的女子,知書達理。明曉事體。蘇軾每當曠達豪放和生人晤談時,王弗都能靜靜傾聽,時不時還給他總結。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所以每每念及妻子,蘇軾都一臉的幸福。在他沒有科舉之前,王弗便時常在蘇軾交友之時,在屏風後麵“垂簾聽政”,事後她能告訴蘇軾要不要和他見麵的這個人深交。蘇軾很尊重她的意見,也避免交了損友。
把秦明“轟”出去之後,蘇軾躺回床上,想著家中嬌妻,竟很快便入睡了。
一夜無事,光陰轉逝,雞鳴之後,蘇軾便醒了。洗漱之後,秦明便又來敲門了。蘇軾開了門之後,沒好氣地說道:“秦大郎,你若再說甚麽鬼話,那我寧願一個人走了。”
秦明聞言便蔫了,低聲求饒道:“別啊,蘇大才子,我隻是嘴貧了點,喜歡開開玩笑,不至於這樣吧?要是你出個什麽差池,日後回京,陛下還能饒得了我?”
蘇軾正色道:“那你便做好自己本分就是了。今日,我們得下到鄉野之中。據我所知,此地農戶大多貧困,你們得換身衣裳,免得露了餡。”
被蘇軾這麽一威脅,秦明果然靠譜多了。其實秦明也不過是想開下玩笑罷了,恐怕蘇軾自己都不知道,他寫的那些詩詞,經過《書社報》這麽一宣傳,莫說長安城,便是大順全國,都有不少他的崇拜者了,以女性居多。畢竟他乃一屆科舉狀元,曆來都是受人追捧的對象。
待得一行人都換了衣裳,便急匆匆地退了客房,出了梓州城。一路上詢問行人,總算來到了梓州路的鄉野之中。看得滿鄉的頹然,良田拋荒,蘇軾不由大驚。他知道梓州貧苦,卻不知竟貧困至此。
好不容易見到一個農戶,還是衣衫襤褸。雖然蘇軾他們都換了衣裳,但在這個農戶身旁,卻還是像富人一樣。蘇軾叫住了這農戶,親切地問道:“這位大哥,能問你個事?”
那農戶聽著他的鄉音,看了看他身後的秦明他們,便知道他們定是富貴人家了。他有些不耐煩,說道:“我不過一農戶,能知道什麽!官人要問,還是去找宋老爺吧。他家便在村頭,最大的宅子,便是他家。”
說罷,他便要走,蘇軾連忙賠笑道:“大哥,莫急著走。我隻是想知道,你們村,有沒有拐賣孩童的人?”
蘇軾話音剛落,那農戶更是惱怒,揚著手中的鋤頭,喝道:“若不是聽你口音,定叫你好看。莫要再問,否則我不會客氣!”
秦明一看,蘇大才子要吃虧,連忙護在他身前,沒好氣地說道:“不問便不問,你這人,喊打喊殺的,還有沒有王法?問你話是看得起你,說不得還有錢銀贈送。你別不知好歹,若是惹惱了這位爺,你吃不了兜著走!”
到底是秦明的賣相要比蘇軾好一些,雖然說著一口長安話,可那農戶明顯是怕了秦明這高大的身材,與他這個瘦弱的身板,有著明顯的差距。
那農戶放低了態度,說道:“我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知道,還不行嗎!”
秦明從他口氣中,聽得出他是知道此事的。於是緩緩地從袖子中掏出一枚銀幣來,說道:“你要是照實說,這錢便是你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