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榆苦笑一聲,道:“將軍因何看出在下滿腹經綸?”
陳方運一愣,詫異地道:“剛剛才見到白兄弟運籌帷幄,想來三國周瑜,亦不過如此。若非滿腹經綸,又何以如此?”
白通榆歎了一聲,道:“將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下不是不想去考科舉,奈何筆下實在無事可寫……”
陳方運頗覺好笑,不解地問道:“怎麽會無事可寫?”
白通榆搖著羽扇,歎聲道:“唉,在下師從鬼穀,學的是縱橫之術,絕不同於儒家綱常。若是天下太平,則無在下用武之地;若天下大亂,則是我輩能人皆出之時……”
陳方運聞言,忍不住心中一顫。眼前這個弱不禁風的書生,居然是這等危險人物,居然唯恐天下不亂。要是以往,這等人絕對是帝皇家所痛恨的,除之而後快。鬼穀是什麽?江湖傳言,這是一個神秘的門派,傳人或文韜蓋世,或武略驚人。鬼穀門人,無一不是世間奇才。世間傳聞,此派門人所學紛雜,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反正就如同神仙一樣,世間門派,有如此奇人的,隻此一家,別無分店。
聽得白通榆是鬼穀傳人。陳方運忍不住吞了吞唾沫。不由地顫聲道:“你們不是亂世才出山的嗎?”
白通榆笑道:“此間不是亂世?”
陳方運幹笑道:“白兄弟笑了。當今天下太平,聖上勵精圖治,有文宗遺風,又如何是亂世?”
白通榆搖頭晃腦地道:“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
陳方運苦笑道:“白兄弟,別掉書袋了。本將看的書還沒一頁,哪裏聽得懂你在甚麽!”
白通榆也笑了。他引用的是《鬼穀子》一書中的第一篇《捭闔》的開篇,若是真的想要******的,這本《鬼穀子》是必看的。這本奇書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等領域,若是隻讀聖賢書而不讀《鬼穀子》,那這個人在官場上必定是碌碌無為的。
白通榆也不解釋,他引用這句話,想的就是,所謂太平盛世,不過是世人誤解罷了。盛極轉衰,是曆代都逃不出的怪圈。
白通榆看著忙碌著的眾多嘍囉,意味深長地道:“在下是元綬年間出山的……”
聽了這話,陳方運突然明白了,為何白通榆要出山了。元綬年間,黃河水災頻發,各地災民甚眾。若不是元綬年間,有範仲淹丞相撐著,恐怕各地民怨四起,在所難免。後來範仲淹去世,先帝駕崩,楊太師執掌朝政,更是烏煙瘴氣,繁華中隱藏著危機。一個不慎,盛極轉衰的狀況又會再現,就像前朝黃巢起義一樣,雖然沒有像正史一樣幹掉了大唐,可也讓前朝一蹶不振,才讓陸家取而代之。
要不是陸承啟異軍突起,以雷霆手段肅清朝綱,賑濟百姓,廣開商路,再設恩科,恐怕大順境內已經亂象叢生。或許不至於亡國,但民不聊生是肯定的。若此刻再有圖謀不軌的,像鬼穀傳人那樣的居心叵測之徒從中攪動天下大勢,或許真的就讓他們成事了。
要知道,先前禁軍、廂軍是怎樣糜爛,陳方運是一清二楚的。就連梁山水泊的水賊都剿滅不了,指望他們平亂,還不如讓他們別去添亂好。要真的烽火四起,恐怕朝廷就得調動邊軍勤王。可這般一來,那些契丹人又豈會放過入侵大順的天賜良機?
想到這裏,陳方運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心道:“萬幸皇帝有如此手腕……”
白通榆卻沒有再什麽,兩人陷入了沉默之中。等了半個時辰,那些嘍囉總算是把這些年搜刮來的金銀財寶搬上了船,白通榆才一收羽扇,道:“將軍,走罷!”
陳方運卻沒有任何動作,而是正經地問道:“白兄弟,此去你有什麽打算?”
白通榆朗笑一聲,道:“我輩中人,雲裏來,風裏去,隻為天下大道,居無定所……”
陳方運追上去,輕聲問道:“那你的朱大哥怎麽辦,你要拋棄他嗎?”
白通榆聞言一愣,陳方運接著道:“朱大哥已被陛下封為禁軍教習,若剿匪之事一了,恐怕便是一個指揮使,吃朝廷軍糧的了。朱大哥勇猛有餘,謀略不足。若日後混跡禁軍,如此龍蛇混雜,他又如何明哲保身?恐怕到時,又是砍翻幾人,亡命天涯,一如之前……本將聽聞,白兄弟與朱大哥是過命的交情,難道白兄弟就這麽忍心看著朱大哥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白通榆卻好似沒有聽到一樣,腳步未曾停過,頭也不回地道:“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陳方運皺眉,接道:“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白通榆哈哈大笑道:“我輩豈是蓬蒿人?”
陳方運不解,正想再什麽的時候,後麵單財抖動著肥胖的身子,追了上來,氣喘籲籲地道:“將軍,莫費心思了,要是白兄弟這麽好勸得動,的早就收服他了。唉,白兄弟誌向高遠,非你我能明了……”
看著白通榆遠去的背影,陳方運知道單財的是實話。要是服白通榆為朝廷做事,難如上青天。鬼穀傳人,以縱橫捭闔為己任,若不是天下將亂,他們都不會出山。現在天下又趨於太平,在陸承啟的治理下,一切事物都欣欣向榮,開始展現又一個盛世的苗頭。如此天下大勢,哪怕鬼穀傳人能逆天,都是推不動的。白通榆身為鬼穀傳人,又如何不知道?看來此間的事情一了,便是他再次閉關之日。
陳方運歎道:“可惜了白兄弟那身王佐之才啊……”(未完待續。)
陳方運一愣,詫異地道:“剛剛才見到白兄弟運籌帷幄,想來三國周瑜,亦不過如此。若非滿腹經綸,又何以如此?”
白通榆歎了一聲,道:“將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下不是不想去考科舉,奈何筆下實在無事可寫……”
陳方運頗覺好笑,不解地問道:“怎麽會無事可寫?”
白通榆搖著羽扇,歎聲道:“唉,在下師從鬼穀,學的是縱橫之術,絕不同於儒家綱常。若是天下太平,則無在下用武之地;若天下大亂,則是我輩能人皆出之時……”
陳方運聞言,忍不住心中一顫。眼前這個弱不禁風的書生,居然是這等危險人物,居然唯恐天下不亂。要是以往,這等人絕對是帝皇家所痛恨的,除之而後快。鬼穀是什麽?江湖傳言,這是一個神秘的門派,傳人或文韜蓋世,或武略驚人。鬼穀門人,無一不是世間奇才。世間傳聞,此派門人所學紛雜,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反正就如同神仙一樣,世間門派,有如此奇人的,隻此一家,別無分店。
聽得白通榆是鬼穀傳人。陳方運忍不住吞了吞唾沫。不由地顫聲道:“你們不是亂世才出山的嗎?”
白通榆笑道:“此間不是亂世?”
陳方運幹笑道:“白兄弟笑了。當今天下太平,聖上勵精圖治,有文宗遺風,又如何是亂世?”
白通榆搖頭晃腦地道:“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
陳方運苦笑道:“白兄弟,別掉書袋了。本將看的書還沒一頁,哪裏聽得懂你在甚麽!”
白通榆也笑了。他引用的是《鬼穀子》一書中的第一篇《捭闔》的開篇,若是真的想要******的,這本《鬼穀子》是必看的。這本奇書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等領域,若是隻讀聖賢書而不讀《鬼穀子》,那這個人在官場上必定是碌碌無為的。
白通榆也不解釋,他引用這句話,想的就是,所謂太平盛世,不過是世人誤解罷了。盛極轉衰,是曆代都逃不出的怪圈。
白通榆看著忙碌著的眾多嘍囉,意味深長地道:“在下是元綬年間出山的……”
聽了這話,陳方運突然明白了,為何白通榆要出山了。元綬年間,黃河水災頻發,各地災民甚眾。若不是元綬年間,有範仲淹丞相撐著,恐怕各地民怨四起,在所難免。後來範仲淹去世,先帝駕崩,楊太師執掌朝政,更是烏煙瘴氣,繁華中隱藏著危機。一個不慎,盛極轉衰的狀況又會再現,就像前朝黃巢起義一樣,雖然沒有像正史一樣幹掉了大唐,可也讓前朝一蹶不振,才讓陸家取而代之。
要不是陸承啟異軍突起,以雷霆手段肅清朝綱,賑濟百姓,廣開商路,再設恩科,恐怕大順境內已經亂象叢生。或許不至於亡國,但民不聊生是肯定的。若此刻再有圖謀不軌的,像鬼穀傳人那樣的居心叵測之徒從中攪動天下大勢,或許真的就讓他們成事了。
要知道,先前禁軍、廂軍是怎樣糜爛,陳方運是一清二楚的。就連梁山水泊的水賊都剿滅不了,指望他們平亂,還不如讓他們別去添亂好。要真的烽火四起,恐怕朝廷就得調動邊軍勤王。可這般一來,那些契丹人又豈會放過入侵大順的天賜良機?
想到這裏,陳方運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心道:“萬幸皇帝有如此手腕……”
白通榆卻沒有再什麽,兩人陷入了沉默之中。等了半個時辰,那些嘍囉總算是把這些年搜刮來的金銀財寶搬上了船,白通榆才一收羽扇,道:“將軍,走罷!”
陳方運卻沒有任何動作,而是正經地問道:“白兄弟,此去你有什麽打算?”
白通榆朗笑一聲,道:“我輩中人,雲裏來,風裏去,隻為天下大道,居無定所……”
陳方運追上去,輕聲問道:“那你的朱大哥怎麽辦,你要拋棄他嗎?”
白通榆聞言一愣,陳方運接著道:“朱大哥已被陛下封為禁軍教習,若剿匪之事一了,恐怕便是一個指揮使,吃朝廷軍糧的了。朱大哥勇猛有餘,謀略不足。若日後混跡禁軍,如此龍蛇混雜,他又如何明哲保身?恐怕到時,又是砍翻幾人,亡命天涯,一如之前……本將聽聞,白兄弟與朱大哥是過命的交情,難道白兄弟就這麽忍心看著朱大哥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白通榆卻好似沒有聽到一樣,腳步未曾停過,頭也不回地道:“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陳方運皺眉,接道:“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白通榆哈哈大笑道:“我輩豈是蓬蒿人?”
陳方運不解,正想再什麽的時候,後麵單財抖動著肥胖的身子,追了上來,氣喘籲籲地道:“將軍,莫費心思了,要是白兄弟這麽好勸得動,的早就收服他了。唉,白兄弟誌向高遠,非你我能明了……”
看著白通榆遠去的背影,陳方運知道單財的是實話。要是服白通榆為朝廷做事,難如上青天。鬼穀傳人,以縱橫捭闔為己任,若不是天下將亂,他們都不會出山。現在天下又趨於太平,在陸承啟的治理下,一切事物都欣欣向榮,開始展現又一個盛世的苗頭。如此天下大勢,哪怕鬼穀傳人能逆天,都是推不動的。白通榆身為鬼穀傳人,又如何不知道?看來此間的事情一了,便是他再次閉關之日。
陳方運歎道:“可惜了白兄弟那身王佐之才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