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不意外,遊牧民族嘛,騎馬圍獵什麽的不很正常?隻要不是來打草穀就行了,在他們的草原裏,怎麽折騰是他們的事。隻是這契丹大族,一般指的是耶律姓和蕭姓,他們這些貴族圍獵,陸承啟覺得有些不同尋常的意味在裏麵:“那蕭峰呢?”
陸承啟之所以注意蕭峰,是因為《天龍八部》荼毒太深的緣故。沒辦法,金庸把蕭峰寫得太厲害了,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級猛將也不過如此!
監察司也得過授意,要密切注意蕭峰的行蹤舉止。奈何禦帳親騎實在難以靠近,對於蕭峰的消息止於“契丹第一勇士”而已。
“回陛下,蕭峰並未參加圍獵。”
“哦?他不是姓蕭嗎,怎麽會不去圍獵?”
許景淳苦笑道:“本來是要去的,隻是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遣他作為蕭虛烈的先鋒,想必此刻快到越裏吉了……”遼國行軍速度很快,隻要不是打大順,遼**隊幾乎全是騎兵,一人有兩騎以上,輪流騎乘,如何不快?從遼國傳回消息不過四日,四日時間走了近千裏,每日近乎兩百裏的行軍速度,確實不是大順能比擬的。
陸承啟了頭,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天龍八部》裏麵就有記載皇太叔耶律重元造反,陸承啟雖然不知道是在哪一年的事情,可既然遼國還在,耶律重元還是皇太叔,那麽他還是有幾率謀反的。再加上耶律重元的死對頭蕭虛烈已經領軍去了越裏吉,蕭峰也不在,耶律重元怎麽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想到這,陸承啟脫口問道:“耶律重元這幾日,都拜訪了些什麽遼國重臣?”
監察司事無巨細,能記載的都當做情報傳回來了。所以遼國發生的事,陸承啟通過監察司都了如指掌。作為監察司的頭頭,許景淳又怎麽會不知道?當即憑著記憶道:“回陛下,耶律重元這些時日來,結識了陳國王陳六、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衛王西京留守貼不、林牙涅剌溥古、統軍使蕭迭裏得、北院樞密使蕭革、旗鼓拽剌詳穩蕭敵烈、國舅詳穩蕭胡篤、南院副樞密∞∞∞∞,使耶律撒剌竹……”
陸承啟聽著不熟悉的遼國官職和長長的人名,皺起了眉頭,道:“這些人都有些什麽特征?”
這是情報人員的基本功,許景淳當然也會。仔細想了一下,道:“除了國舅詳穩蕭胡篤之外,其餘都或多或少有些兵權。不過蕭胡篤乃是蕭胡睹的族弟,旗鼓拽剌詳穩蕭敵烈的同黨,曾夥同陷害過蕭阿剌……”
陸承啟靜靜聽著遼國內部的矛盾,一時間捉摸不透。按理來,這些人雖然都有軍權,可對比起耶律洪基的四十萬宮帳軍,三萬禦帳親騎和一萬侍衛親軍來,根本不夠看。就算宮帳軍被蕭虛烈帶走十萬,也是有碾壓的優勢。僅憑耶律重元那兵力,根本不夠看。再了,除了宮帳軍之外,其餘軍隊不得進入臨潢府,耶律重元想要謀反,根本不可能。
許景淳著著,自己也醒悟過來了:“陛下,你是耶律重元有反意?”
陸承啟道:“遼國內情,你比朕清楚。耶律重元甘心為皇太叔一輩子?換了朕,朕也不甘心!”
許景淳內心鄙夷道:“你自然不甘心,連自己老師也要奪權……”
嘴上自然不敢這麽,而是道:“可……可耶律重元哪有機會?等等,陛下,遼國皇帝每年都會秋獵!”
君臣兩人對望一眼,都看得明白對方的意思。許景淳沉聲道:“耶律洪基一旦出了臨潢府去秋獵,身旁僅有兩千餘禦帳親騎。而耶律重元一夥,聚合起來的兵力,多達五萬之眾。就算派出三萬阻擋援軍,還有兩萬對禦帳親騎。兩萬對兩千,便是拐子馬能擋得住,也是損失慘重。不管誰輸誰贏,對遼國都是重創。那時真的是天佑陛下,天佑大順,遼國不再是我大順的心腹之患!”
陸承啟倒也沒給喜悅衝昏頭腦,淡淡地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國再不濟,也還有幾十萬精騎。我大順缺乏戰馬,若想跟遼國一戰,非五年後不可。便是遼國分崩離析,國力也還是很強大。朕不敢掉以輕心,一旦決策失誤,我大順將踏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許景淳道:“陛下高瞻遠矚,臣佩服!”
陸承啟瞥了他一眼,道:“耶律重元欲要造反,我等自是樂得袖手旁觀。但能撿漁翁之利,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許景淳是邊軍出身,聞弦而知雅意,立即補充道:“沒錯,一旦耶律重元舉事,蕭虛烈肯定會回援臨潢府。到了那時,隻要女真人從背後一擊,能獲利不少!”
陸承啟滿意地了頭,道:“不錯,朕確有此意。許卿,這事你得上心。”
許景淳連忙道:“臣這便回去安排!”
陸承啟叫住他道:“慢著,此消息一定要保密,若有其他人得知,不定就毀於一旦了!”
許景淳是情報頭子,哪裏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可耶律重元的反意早已暴露,整個遼國官場都知道了,唯獨耶律洪基蒙在鼓裏。現在隻能祈禱耶律洪基沒有察覺過來,不然的話這個黑鍋背在身上,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
想到這,許景淳心裏苦笑一聲,道:“臣遵旨!”
陸承啟抑製住自己的興奮,對許景淳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許景淳一刻也不想停留,這皇帝威勢太足了,簡直伴君如伴虎啊!每回出了垂拱殿後,都如同從水中撈起來一般,冷汗浹背,暗暗慶幸能全身而退。
陸承啟待許景淳離去後,連忙三步作兩步走到龍椅後懸掛著的地圖前,又是一番比對起來。
“臨潢府,越裏吉,契丹,女真……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若有旁人在,看到陸承啟這一番手舞足蹈,定會驚愕得連下巴都掉下來。如此癲狂的皇帝,曆朝曆代有幾個?(未完待續。)
陸承啟之所以注意蕭峰,是因為《天龍八部》荼毒太深的緣故。沒辦法,金庸把蕭峰寫得太厲害了,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級猛將也不過如此!
監察司也得過授意,要密切注意蕭峰的行蹤舉止。奈何禦帳親騎實在難以靠近,對於蕭峰的消息止於“契丹第一勇士”而已。
“回陛下,蕭峰並未參加圍獵。”
“哦?他不是姓蕭嗎,怎麽會不去圍獵?”
許景淳苦笑道:“本來是要去的,隻是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遣他作為蕭虛烈的先鋒,想必此刻快到越裏吉了……”遼國行軍速度很快,隻要不是打大順,遼**隊幾乎全是騎兵,一人有兩騎以上,輪流騎乘,如何不快?從遼國傳回消息不過四日,四日時間走了近千裏,每日近乎兩百裏的行軍速度,確實不是大順能比擬的。
陸承啟了頭,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天龍八部》裏麵就有記載皇太叔耶律重元造反,陸承啟雖然不知道是在哪一年的事情,可既然遼國還在,耶律重元還是皇太叔,那麽他還是有幾率謀反的。再加上耶律重元的死對頭蕭虛烈已經領軍去了越裏吉,蕭峰也不在,耶律重元怎麽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想到這,陸承啟脫口問道:“耶律重元這幾日,都拜訪了些什麽遼國重臣?”
監察司事無巨細,能記載的都當做情報傳回來了。所以遼國發生的事,陸承啟通過監察司都了如指掌。作為監察司的頭頭,許景淳又怎麽會不知道?當即憑著記憶道:“回陛下,耶律重元這些時日來,結識了陳國王陳六、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衛王西京留守貼不、林牙涅剌溥古、統軍使蕭迭裏得、北院樞密使蕭革、旗鼓拽剌詳穩蕭敵烈、國舅詳穩蕭胡篤、南院副樞密∞∞∞∞,使耶律撒剌竹……”
陸承啟聽著不熟悉的遼國官職和長長的人名,皺起了眉頭,道:“這些人都有些什麽特征?”
這是情報人員的基本功,許景淳當然也會。仔細想了一下,道:“除了國舅詳穩蕭胡篤之外,其餘都或多或少有些兵權。不過蕭胡篤乃是蕭胡睹的族弟,旗鼓拽剌詳穩蕭敵烈的同黨,曾夥同陷害過蕭阿剌……”
陸承啟靜靜聽著遼國內部的矛盾,一時間捉摸不透。按理來,這些人雖然都有軍權,可對比起耶律洪基的四十萬宮帳軍,三萬禦帳親騎和一萬侍衛親軍來,根本不夠看。就算宮帳軍被蕭虛烈帶走十萬,也是有碾壓的優勢。僅憑耶律重元那兵力,根本不夠看。再了,除了宮帳軍之外,其餘軍隊不得進入臨潢府,耶律重元想要謀反,根本不可能。
許景淳著著,自己也醒悟過來了:“陛下,你是耶律重元有反意?”
陸承啟道:“遼國內情,你比朕清楚。耶律重元甘心為皇太叔一輩子?換了朕,朕也不甘心!”
許景淳內心鄙夷道:“你自然不甘心,連自己老師也要奪權……”
嘴上自然不敢這麽,而是道:“可……可耶律重元哪有機會?等等,陛下,遼國皇帝每年都會秋獵!”
君臣兩人對望一眼,都看得明白對方的意思。許景淳沉聲道:“耶律洪基一旦出了臨潢府去秋獵,身旁僅有兩千餘禦帳親騎。而耶律重元一夥,聚合起來的兵力,多達五萬之眾。就算派出三萬阻擋援軍,還有兩萬對禦帳親騎。兩萬對兩千,便是拐子馬能擋得住,也是損失慘重。不管誰輸誰贏,對遼國都是重創。那時真的是天佑陛下,天佑大順,遼國不再是我大順的心腹之患!”
陸承啟倒也沒給喜悅衝昏頭腦,淡淡地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遼國再不濟,也還有幾十萬精騎。我大順缺乏戰馬,若想跟遼國一戰,非五年後不可。便是遼國分崩離析,國力也還是很強大。朕不敢掉以輕心,一旦決策失誤,我大順將踏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許景淳道:“陛下高瞻遠矚,臣佩服!”
陸承啟瞥了他一眼,道:“耶律重元欲要造反,我等自是樂得袖手旁觀。但能撿漁翁之利,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許景淳是邊軍出身,聞弦而知雅意,立即補充道:“沒錯,一旦耶律重元舉事,蕭虛烈肯定會回援臨潢府。到了那時,隻要女真人從背後一擊,能獲利不少!”
陸承啟滿意地了頭,道:“不錯,朕確有此意。許卿,這事你得上心。”
許景淳連忙道:“臣這便回去安排!”
陸承啟叫住他道:“慢著,此消息一定要保密,若有其他人得知,不定就毀於一旦了!”
許景淳是情報頭子,哪裏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可耶律重元的反意早已暴露,整個遼國官場都知道了,唯獨耶律洪基蒙在鼓裏。現在隻能祈禱耶律洪基沒有察覺過來,不然的話這個黑鍋背在身上,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
想到這,許景淳心裏苦笑一聲,道:“臣遵旨!”
陸承啟抑製住自己的興奮,對許景淳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許景淳一刻也不想停留,這皇帝威勢太足了,簡直伴君如伴虎啊!每回出了垂拱殿後,都如同從水中撈起來一般,冷汗浹背,暗暗慶幸能全身而退。
陸承啟待許景淳離去後,連忙三步作兩步走到龍椅後懸掛著的地圖前,又是一番比對起來。
“臨潢府,越裏吉,契丹,女真……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若有旁人在,看到陸承啟這一番手舞足蹈,定會驚愕得連下巴都掉下來。如此癲狂的皇帝,曆朝曆代有幾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