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遼的皇太後,遼國皇帝的生母,蕭撻裏的生活還是滿愜意的。耶律良求見的時候,她真正居處縱馬奔馳,打著馬球。遼國皇宮可不像大順那般小家子氣,美曰其名為照顧百姓,皇宮小而精致。遼國的皇宮寬敞得緊,名字可能帶著“院”,其實比大順皇宮一個殿還要大。
而契丹人立國前鞍馬為家,人人皆能縱馬,哪怕是曆代的後妃也不例外。蕭撻裏作為前北院樞密使蕭孝穆的長女,也懂射箭禦馬,軍旅田獵,不輸男兒。即便年紀漸高,也一樣喜歡縱馬。這馬球聽說是從中原傳來的,中原漢人喚作擊鞠,蕭撻裏一見之下就喜愛上了。樂此不疲,甚至還組建了一支馬球隊,天天與他們在院中縱馬奔馳擊球。
剛剛擊入球門,蕭撻裏已然有了些皺紋的臉上,笑得很是開心。恰在此時,宮女稟報說,南院同知,敦睦宮使耶律良求見。蕭撻裏聞言便下了馬,把球杖交給宮女後,奇道:“耶律良怎麽來了,難道今日朝堂之上,出了什麽事不成?”
宮女不敢接話,蕭撻裏作為一代賢後,政治嗅覺是很靈敏的,已經漸漸嗅出了一些不對勁的味道來。作為先帝賜下的敦睦宮使,兼權知皇太後宮諸局事,即便是耶律洪基都沒辦法撤下他的官職。隻要耶律良自己不犯傻,平穩渡過一生是絕對沒問題的。
蕭撻裏也明白,耶律良一旦進宮奏事,肯定是出了什麽大事情才會如此。當即也沒多想,立馬說道:“叫他進來吧!”
說罷,接過宮女遞來的手絹,把臉上的汗水給輕輕抹去後,耶律良便進來了。
“敦睦宮使,你難得來我這一趟,今日來此,是不是有什麽要事稟奏啊?”蕭撻裏不苟言笑,盯著耶律良問道。
耶律良為難地看著蕭撻裏周邊的宮女和內侍,蕭撻裏心如明鏡,自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們都先下去吧!”
“是,太後娘娘。”
等宮女和內侍都退下之後,蕭撻裏端起加了羊奶的茶水,喝了一口,才說道:“耶律良,現在你可以說了吧?”
耶律良當即跪下道:“今日早朝,陛下聽得上京民眾傳聞,欲往太子山獵白虎……”
“哦?”蕭撻裏有些訝異,“此乃好事啊,為何敦睦宮使如此驚慌失措?”
耶律良說道:“奇就奇在,此事由北院同知耶律乙辛提出來,而皇太叔竟要陛下以國事為重,反對陛下出獵。”
蕭撻裏也覺得很正常:“有何不對?北院同知耶律乙辛一向與皇太叔麵和心不和,此事朝中誰人不知?”
耶律良也知道,單憑這一點是說服不了蕭撻裏的。他又不會說謊,於是便原原本本地把皇後蕭觀音對他說的話闡述了一遍。聽得這樣的話語,蕭撻裏也緊張起來了:“想不到皇太叔竟如此狠心,欲置我兒於死地!”
耶律良跪著說道:“太後,陛下寵信皇太叔,不敢遽奏,唯有密言於太後。當今世上,唯有太後方能勸動陛下回心轉意。臣耶律良對大遼一片忠心,日月可鑒,請太後明察!”
蕭撻裏是個極有斷決的人物,當即說道:“若真如蕭胡篤所言,陛下此行定是凶多吉少。哀家身為皇太後,又豈能坐視不理?你且在此候著,我這便讓陛下來此一趟!”
說罷,蕭撻裏高聲喚一宮女入內,說道:“你去開皇殿中找來陛下,就說我因昨日打馬球,感染了風寒。”
宮女領命而去,耶律良則默默地起身站在一旁,不再吱聲。蕭撻裏說道:“若是尋常的事,陛下來得不一定這麽快。以他的性子,做事急衝衝的,說不定晚一些,他便領兵去了太子山了。”
耶律良低頭笑道:“陛下有此孝心,殊為難得。”
兩人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還不到一刻鍾,宮外便傳來一陣馬蹄聲。遼國皇宮是可以跑馬的,但除了遼國皇帝,遼國皇太後外,別人殊無此榮。聽得馬蹄聲,宮內兩人便知道,是耶律洪基到了。
“娘娘,你怎麽了?”
耶律洪基衝入宮中後,才發現蕭撻裏和耶律良談笑甚歡,不像是染疾的模樣。他一時間摸不著頭腦,轉而怒斥耶律良道:“南院同知,你好大膽!”
蕭撻裏連忙說道:“別怪他,是我這麽吩咐的。”
耶律洪基哭笑不得地說道:“娘娘,朕國事一大堆,你怎麽還要開這等玩笑?”
“國事一大堆,為何還要拋卻去圍獵?”都說知子莫若母,耶律洪基翹起尾巴來,蕭撻裏都知道他要耍些什麽心機了。
耶律洪基狠狠地盯了耶律良一眼,才說道:“娘娘,朕此去圍獵,可不是遊玩的,而是為了我大遼。你可知道,太子山那裏,出了一隻……”
“出了一隻白虎對嗎?我說兒啊,你都三十好幾了,怎麽還是想得這般簡單?我大遼境內,除了東邊之外,哪裏有甚麽大蟲出沒,更別說渾身似雪的大蟲了!”蕭撻裏毫不留情地說道。
“可流言終歸不會是空穴來風啊!整個臨潢府的人都知道了此事,甚至那大蟲,還傷了好幾個獵戶哩!那白虎寓意,娘娘想必不知道吧?朕給你說……”
耶律洪基還未說完,蕭撻裏就打斷他的話,冷冷地說道:“我是不知道,可我知道一件事,有人想借此事害你,謀朝篡位!”
耶律洪基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似乎聽到了最好笑的笑話:“大遼之中,居然還有這等心懷不軌之人?朕擁軍百萬,誰敢如此不自量力?”
蕭撻裏看著如此狂妄自大的耶律洪基,又氣又怒,說道:“我兒不要高興得太早,你雖有百萬軍隊,可西北分兵二十萬防著諸族,西南分兵十萬防著回鶻,還有十萬防著大順,再有十萬陳列東北防著女真。臨潢府中的宮帳軍,不過三十萬!便是加上侍衛親軍,禦帳親騎,亦不過三十五萬之數。人家誆你出獵,你定然不會帶三十五萬軍隊在身旁,你身旁不過萬人罷了。屆時人家湊出十萬人在太子山下埋伏你,你……你還能飛出人家的手掌心不成?”
蕭撻裏氣得連話都說不完整了,耶律洪基也知道她說得很對,但還是想不出誰會如此大膽,沉聲問道:“欲圖謀逆之人是誰?”(未完待續。)
而契丹人立國前鞍馬為家,人人皆能縱馬,哪怕是曆代的後妃也不例外。蕭撻裏作為前北院樞密使蕭孝穆的長女,也懂射箭禦馬,軍旅田獵,不輸男兒。即便年紀漸高,也一樣喜歡縱馬。這馬球聽說是從中原傳來的,中原漢人喚作擊鞠,蕭撻裏一見之下就喜愛上了。樂此不疲,甚至還組建了一支馬球隊,天天與他們在院中縱馬奔馳擊球。
剛剛擊入球門,蕭撻裏已然有了些皺紋的臉上,笑得很是開心。恰在此時,宮女稟報說,南院同知,敦睦宮使耶律良求見。蕭撻裏聞言便下了馬,把球杖交給宮女後,奇道:“耶律良怎麽來了,難道今日朝堂之上,出了什麽事不成?”
宮女不敢接話,蕭撻裏作為一代賢後,政治嗅覺是很靈敏的,已經漸漸嗅出了一些不對勁的味道來。作為先帝賜下的敦睦宮使,兼權知皇太後宮諸局事,即便是耶律洪基都沒辦法撤下他的官職。隻要耶律良自己不犯傻,平穩渡過一生是絕對沒問題的。
蕭撻裏也明白,耶律良一旦進宮奏事,肯定是出了什麽大事情才會如此。當即也沒多想,立馬說道:“叫他進來吧!”
說罷,接過宮女遞來的手絹,把臉上的汗水給輕輕抹去後,耶律良便進來了。
“敦睦宮使,你難得來我這一趟,今日來此,是不是有什麽要事稟奏啊?”蕭撻裏不苟言笑,盯著耶律良問道。
耶律良為難地看著蕭撻裏周邊的宮女和內侍,蕭撻裏心如明鏡,自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們都先下去吧!”
“是,太後娘娘。”
等宮女和內侍都退下之後,蕭撻裏端起加了羊奶的茶水,喝了一口,才說道:“耶律良,現在你可以說了吧?”
耶律良當即跪下道:“今日早朝,陛下聽得上京民眾傳聞,欲往太子山獵白虎……”
“哦?”蕭撻裏有些訝異,“此乃好事啊,為何敦睦宮使如此驚慌失措?”
耶律良說道:“奇就奇在,此事由北院同知耶律乙辛提出來,而皇太叔竟要陛下以國事為重,反對陛下出獵。”
蕭撻裏也覺得很正常:“有何不對?北院同知耶律乙辛一向與皇太叔麵和心不和,此事朝中誰人不知?”
耶律良也知道,單憑這一點是說服不了蕭撻裏的。他又不會說謊,於是便原原本本地把皇後蕭觀音對他說的話闡述了一遍。聽得這樣的話語,蕭撻裏也緊張起來了:“想不到皇太叔竟如此狠心,欲置我兒於死地!”
耶律良跪著說道:“太後,陛下寵信皇太叔,不敢遽奏,唯有密言於太後。當今世上,唯有太後方能勸動陛下回心轉意。臣耶律良對大遼一片忠心,日月可鑒,請太後明察!”
蕭撻裏是個極有斷決的人物,當即說道:“若真如蕭胡篤所言,陛下此行定是凶多吉少。哀家身為皇太後,又豈能坐視不理?你且在此候著,我這便讓陛下來此一趟!”
說罷,蕭撻裏高聲喚一宮女入內,說道:“你去開皇殿中找來陛下,就說我因昨日打馬球,感染了風寒。”
宮女領命而去,耶律良則默默地起身站在一旁,不再吱聲。蕭撻裏說道:“若是尋常的事,陛下來得不一定這麽快。以他的性子,做事急衝衝的,說不定晚一些,他便領兵去了太子山了。”
耶律良低頭笑道:“陛下有此孝心,殊為難得。”
兩人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還不到一刻鍾,宮外便傳來一陣馬蹄聲。遼國皇宮是可以跑馬的,但除了遼國皇帝,遼國皇太後外,別人殊無此榮。聽得馬蹄聲,宮內兩人便知道,是耶律洪基到了。
“娘娘,你怎麽了?”
耶律洪基衝入宮中後,才發現蕭撻裏和耶律良談笑甚歡,不像是染疾的模樣。他一時間摸不著頭腦,轉而怒斥耶律良道:“南院同知,你好大膽!”
蕭撻裏連忙說道:“別怪他,是我這麽吩咐的。”
耶律洪基哭笑不得地說道:“娘娘,朕國事一大堆,你怎麽還要開這等玩笑?”
“國事一大堆,為何還要拋卻去圍獵?”都說知子莫若母,耶律洪基翹起尾巴來,蕭撻裏都知道他要耍些什麽心機了。
耶律洪基狠狠地盯了耶律良一眼,才說道:“娘娘,朕此去圍獵,可不是遊玩的,而是為了我大遼。你可知道,太子山那裏,出了一隻……”
“出了一隻白虎對嗎?我說兒啊,你都三十好幾了,怎麽還是想得這般簡單?我大遼境內,除了東邊之外,哪裏有甚麽大蟲出沒,更別說渾身似雪的大蟲了!”蕭撻裏毫不留情地說道。
“可流言終歸不會是空穴來風啊!整個臨潢府的人都知道了此事,甚至那大蟲,還傷了好幾個獵戶哩!那白虎寓意,娘娘想必不知道吧?朕給你說……”
耶律洪基還未說完,蕭撻裏就打斷他的話,冷冷地說道:“我是不知道,可我知道一件事,有人想借此事害你,謀朝篡位!”
耶律洪基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似乎聽到了最好笑的笑話:“大遼之中,居然還有這等心懷不軌之人?朕擁軍百萬,誰敢如此不自量力?”
蕭撻裏看著如此狂妄自大的耶律洪基,又氣又怒,說道:“我兒不要高興得太早,你雖有百萬軍隊,可西北分兵二十萬防著諸族,西南分兵十萬防著回鶻,還有十萬防著大順,再有十萬陳列東北防著女真。臨潢府中的宮帳軍,不過三十萬!便是加上侍衛親軍,禦帳親騎,亦不過三十五萬之數。人家誆你出獵,你定然不會帶三十五萬軍隊在身旁,你身旁不過萬人罷了。屆時人家湊出十萬人在太子山下埋伏你,你……你還能飛出人家的手掌心不成?”
蕭撻裏氣得連話都說不完整了,耶律洪基也知道她說得很對,但還是想不出誰會如此大膽,沉聲問道:“欲圖謀逆之人是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