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鍾文謹還好奇,聽完崔九懷的解釋之後,才發現半點出奇的地兒都沒有,不過是皇上正騎虎難下,若要治周為安的罪,沒有確鑿的證據,福寧大長公主必不會善罷甘休,若要放了周為安,又恐他是真凶,讓惠安公主死不瞑目,左右為難的當口,崔九懷突然提了讓她驗屍的事兒,可謂是雪中送炭。
至於說開顱開腹令屍身受損什麽的,與這些個比起來,反倒是其次了,崔九懷將前朝景平帝為證實其生母端敏皇貴妃被嫡母孝慈太後謀害,三蒸端敏皇貴妃屍骨的例子搬出來,皇上得了台階,就再沒有不肯的了。
兩人一路說至東華門,崔九懷將她送到等候在門外的崔府馬車上,然後往大理寺去了,鍾文謹一人返回了永定侯府。
才剛進二門,就有婆子上前來傳信:“老太太說了,讓二奶奶一回府,就往鬆鶴園去。”
鍾文謹身上還穿著驗屍的衣裳呢,汗味跟屍臭味交加,哪裏是能見人的?她對那婆子:“麻煩媽媽幫我回老太太,我回去換身衣裳,就過去給她老人家請安。”
那媽媽領命去了,鍾文謹回到靜園,沐浴更衣後,這才急匆匆的趕去鬆鶴園。
*
時值申時,眾人午憩之後,除了有差事的、上學的以及定了親的大姑娘崔九敏、三姑娘崔九芳,這會子都在劉氏跟前湊趣,見鍾文謹進來,五奶奶小王氏立時站了起來,笑道:“二嫂可算回來了,你要再不回來,大嫂的嗓子可就要不成了。”
鍾文謹上前跟老太太並大太太王氏、二太太小劉氏、三太太馬氏以及大奶奶宋氏行了禮,這才問小王氏:“五弟妹這話我倒是聽不懂了,我回不回來的,與大嫂的嗓子有何幹係?”
小王氏笑道:“老太太每隔一刻鍾就要問起二嫂一次,她老人家問了,大嫂能不回答?問一次答一次,問一次答一次,嗓子可不就要不成了?”
劉氏指著小王氏,笑罵道:“你們妯娌情深倒罷了,偏拿我來打趣,仔細我臉上掛不住,罰你去祠堂醒神。”
小王氏才不怕,隻笑嘻嘻道:“我是再不信這個的,您老可不是那樣小氣的人兒。”
劉氏扶額,故作無奈的搖頭歎氣了好一會子,這才收斂起神色,對小王氏道:“正事都被你攪的混忘了,快別鬧我了,一邊老實坐著去。”
說完,抬頭看向鍾文謹,她問道:“皇後娘娘招你進宮所為何事?”
鍾文謹立時作委屈狀,帕子往臉上一蒙,抽抽噎噎的哭道:“快別說這個了,一說起這個我就渾身發抖,都是我們那位好二爺給我攬的事兒,說讓我替了他給惠安公主驗屍……我的天爺啊,我自小膽子是比旁人略大些,可膽子再大,不代表我就敢給死人驗屍啊!可氣的是二爺半點口風都沒露,直接來了個先斬後奏……”
“什麽?叫你給惠安公主驗屍?”劉氏聞言驚的一下站了起來,“你驗了?”
鍾文謹抽噎的聲音更大了幾分:“當著皇上、皇後的麵兒,我能說自個不成麽?二爺已是在皇上、皇後跟前打了包票的,我若這樣說,可不就陷二爺一個欺君罔上的罪過了?說不得隻要現學現賣,硬著頭皮上了……所幸還有個太醫院的汪女醫在,可是幫了我的大忙呢。”
“這個懷哥兒,平素再穩重不過的,這會子怎地這樣胡鬧?你一個閨閣女兒家,平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能懂什麽驗屍?就是現學現賣,還能比的過那些打小就在太醫院學藝的女醫?叫那汪女醫自個來便是了,偏把你扯進去做什麽?簡直是不知所謂!”劉氏聞言氣的拿手直拍桌子,心疼鍾文謹是一方麵,更怕她把事情給搞砸了,帝後怪罪到永定侯府頭上。
想到這裏,忙又追問道:“驗出什麽結果來?周三公子是有罪還是無罪?”
這個問題也正是屋內眾人所關心的,聞言立時都豎起了耳朵。
鍾文謹回道:“按照二爺從古書上學來的法子驗出來的結果,公主確是被人害死的,至於凶手是不是周三公子,卻是不好說的,畢竟惠安公主府裏頭有幾百口子人呢,有嫌疑的不光他一個,究竟如何,還是要靠二爺去查了。”
“古書上看來的法子?可不可靠啊?”劉氏聽的直皺眉,若可靠倒還罷了,若不可靠,回頭查明惠安公主是病死的,可不就把福寧大長公主以及寧國公府一家子全得罪了?
鍾文謹點頭道:“可靠,刑部跟大理寺拿死囚驗證過的,不然皇上、皇後也不能同意給公主驗屍。”
大太太王氏聽鍾文謹左一句驗屍又一句死人的,隻覺十分刺耳,手裏快速撚動著佛珠,嘴上哼道:“法子可靠,人卻未必可靠。”
劉氏卻不這麽想,雖則也擔心會出岔子,但也知道即便真出岔子,都不該怪到鍾文謹頭上。再者,雖她嘴裏說的是被叫去替懷哥兒驗屍,但劉氏卻並不相信,之所以如此說,不過是想在長輩跟前邀功罷了,鍾文謹是個什麽樣的人兒,在把她說給懷哥兒之前,劉氏就打聽的一清二楚了,她能善言辯懂得看眉高眼低,擔個主檢的名頭,當個懷哥兒的應聲蟲罷了,動真格的時候有汪女醫呢,不然她也不會說人家幫了她大忙。
“法子是懷哥兒提出來的,驗屍是懷哥兒媳婦驗的,旁人還沒質疑呢,自家人倒先拆起家自家台來了,若傳出去,豈不叫人笑掉大牙?”這個老大媳婦一把年紀了還這樣不知所謂,若旁的時候,看在她兒子孫子都有了的份兒,也懶得理會,這當口卻顧不得了,劈頭蓋臉的就訓了她一頓。
多少年沒被婆婆尋趁了,且還當著一幹小輩的麵,王氏羞窘萬分,臉蛋脖子脹的通紅。
劉氏點到即止,倒也沒再多說什麽,反而岔開了話題,對鍾文謹道:“汪女醫幫了你的大忙,得好生謝謝人家,不然豈不顯得咱們永定侯府不知禮?”
鍾文謹笑道:“說起這個,正想討老太太、太太的示下呢,我想從嫁妝銀裏拿二百兩出來當作給汪女醫的謝禮,不知老太太、太太覺得可妥當?”
劉氏不讚同的皺起了眉頭:“走官中的帳就是了,怎好叫你自個掏腰包?”
雖事涉皇家,但終究是崔九懷的公事,且驗屍這事兒,做好了便罷,做不好,還會牽連到永定侯府,府裏諸人麵上雖不說,私底下必是有意見的,若連給汪女醫的謝禮都走公帳的話,可不就是火上澆油了?橫豎不過二百兩銀子,鍾文謹又不是拿不出來,何苦占這點子便宜?
她忙分辨道:“汪女醫幫的是我,與府裏並不相幹,哪能走公帳呢,我自個出便成。”
劉氏才剛要開口,那廂三太太馬氏倒先笑起來:“哎呀喂,我的老太太喲,快別為這點子雞零狗碎的跟懷哥兒媳婦磨嘴皮子了,您是不知道,懷哥兒媳婦腰包鼓著呢,前些日子才買了四五千畝地,幾萬兩銀子都灑出去了,不過二百兩銀子罷了,在她眼裏怕還不比芝麻大,且叫她自個出又如何?”
莊子買在京郊,原就沒想過能瞞了人,被馬氏叫嚷出來,鍾文謹也不以為意,隻笑道:“三嬸消息倒是靈通。”
崔九懷油水豐厚,手裏銀錢不知有幾多,新娶了鍾文謹這個比自個小十幾歲的嬌-妻,想要討她的歡心,替她這個原沒什麽嫁妝的小庶女置辦些天產地畝充門麵,倒也甚可奇怪的,故而眾人聽了馬氏這話俱都平常,隻一個王氏不自在起來。
自個這個做母親的都還沒得著他什麽大的孝敬呢,倒先給才進門沒幾個月的填房置辦起莊子來了,置她於何地?王氏才剛恢複正常色澤的臉蛋脖子立時又脹-紅了,隻不過方才是羞的,這會子卻是氣的。
馬氏語氣含酸,劉氏雖不甚在意她一個庶子媳婦如何,但顧慮著興許有旁人也這般想,便也沒再強求,隻笑道:“懷哥兒媳婦要給官中省錢,我又怎好駁你的意?且由著你罷,橫豎花的也是你自個的嫁妝銀,咱們這些婆家人可管不著。”
笑完,又補充了一句:“你是替懷哥兒還人情,回頭我說與懷哥兒,叫他補給你。”
小王氏笑著打趣道:“人家小夫妻之間的帳,該怎麽算人家還沒本譜?要您老巴巴的去提醒?”
“你說的也是。”劉氏一本正經的點頭,然後轉頭看向雨竹,罵道:“午膳那會子,我說不吃那蘿卜吧,你非叫我吃,吃了倒好,可不就操心起來了?”
這等玩笑話,雨竹素日沒少配合劉氏,聞言笑道:“是是是,都是奴婢的錯,不該叫老太太鹹著吃,合該先拿清水衝洗一遍的。”
這說的是一句俚語——鹹吃蘿卜淡操心了,眾人聞言,立時都笑起來。
這當口,突然有小丫鬟進來稟報道:“醉仙樓的人送了桌席麵來給二奶奶,說是二爺叫送的。”
大奶奶宋氏轉頭看向鍾文謹,詫異道:“二弟妹還未用午膳?”
鍾文謹揉了揉空空如也的胃部,回道:“誰還顧得上這個呢?”
宋氏瞪了她一眼,沒好氣道:“你也是的,既沒用膳,好歹說與我知道,我叫大廚房立時替你做了來就是了,偏你又跟我客氣起來,寧可餓著也不說,得虧二弟細心,替你想著,不然豈不餓壞了你?”
鍾文謹哪會跟她客氣,再說也客氣不上,想吃東西,自個拿銀錢出來叫大廚房給做便是了,隻不過才一回府就被叫來了鬆鶴園,還沒騰出空來罷了。
嘴上卻不是這麽說的:“我想著挨上個把時辰,也就到了晚膳的時辰了,何苦再勞動她們呢,所以就沒說……想是二爺自個用膳的時候,記起了這茬吧。”
劉氏心疼的不行,生怕她作踐壞了身子,自個還等著抱重孫子呢,忙擺手將她往外趕:“行了,既然席麵送來了,你就趕緊回去用吧,用完也不必過來了,好生歇一歇罷。”
鍾文謹福身道:“是。”
至於說開顱開腹令屍身受損什麽的,與這些個比起來,反倒是其次了,崔九懷將前朝景平帝為證實其生母端敏皇貴妃被嫡母孝慈太後謀害,三蒸端敏皇貴妃屍骨的例子搬出來,皇上得了台階,就再沒有不肯的了。
兩人一路說至東華門,崔九懷將她送到等候在門外的崔府馬車上,然後往大理寺去了,鍾文謹一人返回了永定侯府。
才剛進二門,就有婆子上前來傳信:“老太太說了,讓二奶奶一回府,就往鬆鶴園去。”
鍾文謹身上還穿著驗屍的衣裳呢,汗味跟屍臭味交加,哪裏是能見人的?她對那婆子:“麻煩媽媽幫我回老太太,我回去換身衣裳,就過去給她老人家請安。”
那媽媽領命去了,鍾文謹回到靜園,沐浴更衣後,這才急匆匆的趕去鬆鶴園。
*
時值申時,眾人午憩之後,除了有差事的、上學的以及定了親的大姑娘崔九敏、三姑娘崔九芳,這會子都在劉氏跟前湊趣,見鍾文謹進來,五奶奶小王氏立時站了起來,笑道:“二嫂可算回來了,你要再不回來,大嫂的嗓子可就要不成了。”
鍾文謹上前跟老太太並大太太王氏、二太太小劉氏、三太太馬氏以及大奶奶宋氏行了禮,這才問小王氏:“五弟妹這話我倒是聽不懂了,我回不回來的,與大嫂的嗓子有何幹係?”
小王氏笑道:“老太太每隔一刻鍾就要問起二嫂一次,她老人家問了,大嫂能不回答?問一次答一次,問一次答一次,嗓子可不就要不成了?”
劉氏指著小王氏,笑罵道:“你們妯娌情深倒罷了,偏拿我來打趣,仔細我臉上掛不住,罰你去祠堂醒神。”
小王氏才不怕,隻笑嘻嘻道:“我是再不信這個的,您老可不是那樣小氣的人兒。”
劉氏扶額,故作無奈的搖頭歎氣了好一會子,這才收斂起神色,對小王氏道:“正事都被你攪的混忘了,快別鬧我了,一邊老實坐著去。”
說完,抬頭看向鍾文謹,她問道:“皇後娘娘招你進宮所為何事?”
鍾文謹立時作委屈狀,帕子往臉上一蒙,抽抽噎噎的哭道:“快別說這個了,一說起這個我就渾身發抖,都是我們那位好二爺給我攬的事兒,說讓我替了他給惠安公主驗屍……我的天爺啊,我自小膽子是比旁人略大些,可膽子再大,不代表我就敢給死人驗屍啊!可氣的是二爺半點口風都沒露,直接來了個先斬後奏……”
“什麽?叫你給惠安公主驗屍?”劉氏聞言驚的一下站了起來,“你驗了?”
鍾文謹抽噎的聲音更大了幾分:“當著皇上、皇後的麵兒,我能說自個不成麽?二爺已是在皇上、皇後跟前打了包票的,我若這樣說,可不就陷二爺一個欺君罔上的罪過了?說不得隻要現學現賣,硬著頭皮上了……所幸還有個太醫院的汪女醫在,可是幫了我的大忙呢。”
“這個懷哥兒,平素再穩重不過的,這會子怎地這樣胡鬧?你一個閨閣女兒家,平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能懂什麽驗屍?就是現學現賣,還能比的過那些打小就在太醫院學藝的女醫?叫那汪女醫自個來便是了,偏把你扯進去做什麽?簡直是不知所謂!”劉氏聞言氣的拿手直拍桌子,心疼鍾文謹是一方麵,更怕她把事情給搞砸了,帝後怪罪到永定侯府頭上。
想到這裏,忙又追問道:“驗出什麽結果來?周三公子是有罪還是無罪?”
這個問題也正是屋內眾人所關心的,聞言立時都豎起了耳朵。
鍾文謹回道:“按照二爺從古書上學來的法子驗出來的結果,公主確是被人害死的,至於凶手是不是周三公子,卻是不好說的,畢竟惠安公主府裏頭有幾百口子人呢,有嫌疑的不光他一個,究竟如何,還是要靠二爺去查了。”
“古書上看來的法子?可不可靠啊?”劉氏聽的直皺眉,若可靠倒還罷了,若不可靠,回頭查明惠安公主是病死的,可不就把福寧大長公主以及寧國公府一家子全得罪了?
鍾文謹點頭道:“可靠,刑部跟大理寺拿死囚驗證過的,不然皇上、皇後也不能同意給公主驗屍。”
大太太王氏聽鍾文謹左一句驗屍又一句死人的,隻覺十分刺耳,手裏快速撚動著佛珠,嘴上哼道:“法子可靠,人卻未必可靠。”
劉氏卻不這麽想,雖則也擔心會出岔子,但也知道即便真出岔子,都不該怪到鍾文謹頭上。再者,雖她嘴裏說的是被叫去替懷哥兒驗屍,但劉氏卻並不相信,之所以如此說,不過是想在長輩跟前邀功罷了,鍾文謹是個什麽樣的人兒,在把她說給懷哥兒之前,劉氏就打聽的一清二楚了,她能善言辯懂得看眉高眼低,擔個主檢的名頭,當個懷哥兒的應聲蟲罷了,動真格的時候有汪女醫呢,不然她也不會說人家幫了她大忙。
“法子是懷哥兒提出來的,驗屍是懷哥兒媳婦驗的,旁人還沒質疑呢,自家人倒先拆起家自家台來了,若傳出去,豈不叫人笑掉大牙?”這個老大媳婦一把年紀了還這樣不知所謂,若旁的時候,看在她兒子孫子都有了的份兒,也懶得理會,這當口卻顧不得了,劈頭蓋臉的就訓了她一頓。
多少年沒被婆婆尋趁了,且還當著一幹小輩的麵,王氏羞窘萬分,臉蛋脖子脹的通紅。
劉氏點到即止,倒也沒再多說什麽,反而岔開了話題,對鍾文謹道:“汪女醫幫了你的大忙,得好生謝謝人家,不然豈不顯得咱們永定侯府不知禮?”
鍾文謹笑道:“說起這個,正想討老太太、太太的示下呢,我想從嫁妝銀裏拿二百兩出來當作給汪女醫的謝禮,不知老太太、太太覺得可妥當?”
劉氏不讚同的皺起了眉頭:“走官中的帳就是了,怎好叫你自個掏腰包?”
雖事涉皇家,但終究是崔九懷的公事,且驗屍這事兒,做好了便罷,做不好,還會牽連到永定侯府,府裏諸人麵上雖不說,私底下必是有意見的,若連給汪女醫的謝禮都走公帳的話,可不就是火上澆油了?橫豎不過二百兩銀子,鍾文謹又不是拿不出來,何苦占這點子便宜?
她忙分辨道:“汪女醫幫的是我,與府裏並不相幹,哪能走公帳呢,我自個出便成。”
劉氏才剛要開口,那廂三太太馬氏倒先笑起來:“哎呀喂,我的老太太喲,快別為這點子雞零狗碎的跟懷哥兒媳婦磨嘴皮子了,您是不知道,懷哥兒媳婦腰包鼓著呢,前些日子才買了四五千畝地,幾萬兩銀子都灑出去了,不過二百兩銀子罷了,在她眼裏怕還不比芝麻大,且叫她自個出又如何?”
莊子買在京郊,原就沒想過能瞞了人,被馬氏叫嚷出來,鍾文謹也不以為意,隻笑道:“三嬸消息倒是靈通。”
崔九懷油水豐厚,手裏銀錢不知有幾多,新娶了鍾文謹這個比自個小十幾歲的嬌-妻,想要討她的歡心,替她這個原沒什麽嫁妝的小庶女置辦些天產地畝充門麵,倒也甚可奇怪的,故而眾人聽了馬氏這話俱都平常,隻一個王氏不自在起來。
自個這個做母親的都還沒得著他什麽大的孝敬呢,倒先給才進門沒幾個月的填房置辦起莊子來了,置她於何地?王氏才剛恢複正常色澤的臉蛋脖子立時又脹-紅了,隻不過方才是羞的,這會子卻是氣的。
馬氏語氣含酸,劉氏雖不甚在意她一個庶子媳婦如何,但顧慮著興許有旁人也這般想,便也沒再強求,隻笑道:“懷哥兒媳婦要給官中省錢,我又怎好駁你的意?且由著你罷,橫豎花的也是你自個的嫁妝銀,咱們這些婆家人可管不著。”
笑完,又補充了一句:“你是替懷哥兒還人情,回頭我說與懷哥兒,叫他補給你。”
小王氏笑著打趣道:“人家小夫妻之間的帳,該怎麽算人家還沒本譜?要您老巴巴的去提醒?”
“你說的也是。”劉氏一本正經的點頭,然後轉頭看向雨竹,罵道:“午膳那會子,我說不吃那蘿卜吧,你非叫我吃,吃了倒好,可不就操心起來了?”
這等玩笑話,雨竹素日沒少配合劉氏,聞言笑道:“是是是,都是奴婢的錯,不該叫老太太鹹著吃,合該先拿清水衝洗一遍的。”
這說的是一句俚語——鹹吃蘿卜淡操心了,眾人聞言,立時都笑起來。
這當口,突然有小丫鬟進來稟報道:“醉仙樓的人送了桌席麵來給二奶奶,說是二爺叫送的。”
大奶奶宋氏轉頭看向鍾文謹,詫異道:“二弟妹還未用午膳?”
鍾文謹揉了揉空空如也的胃部,回道:“誰還顧得上這個呢?”
宋氏瞪了她一眼,沒好氣道:“你也是的,既沒用膳,好歹說與我知道,我叫大廚房立時替你做了來就是了,偏你又跟我客氣起來,寧可餓著也不說,得虧二弟細心,替你想著,不然豈不餓壞了你?”
鍾文謹哪會跟她客氣,再說也客氣不上,想吃東西,自個拿銀錢出來叫大廚房給做便是了,隻不過才一回府就被叫來了鬆鶴園,還沒騰出空來罷了。
嘴上卻不是這麽說的:“我想著挨上個把時辰,也就到了晚膳的時辰了,何苦再勞動她們呢,所以就沒說……想是二爺自個用膳的時候,記起了這茬吧。”
劉氏心疼的不行,生怕她作踐壞了身子,自個還等著抱重孫子呢,忙擺手將她往外趕:“行了,既然席麵送來了,你就趕緊回去用吧,用完也不必過來了,好生歇一歇罷。”
鍾文謹福身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