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都要上京去,全家就這麽幾個人,自然都要帶上了,隻有申氏不願進京,雖有維明同桓氏苦勸亦是無果,申氏心想,自己就一個女兒,還嫁在了本地,人家兄弟兩個是進京做官的,自己一個堂嫂子跟去象個啥樣麽。(.無彈窗廣告)
因此就議定了將左書也留下,做個外管家,申氏管著內宅。每年左家商鋪和田地的出產,都由左書派人送到京中供兩房花用。
這一路上浩浩蕩蕩,行路住宿格外經心,這也是因那年謝昆之事給眾人留下了陰影。這般趕路,用了一個半月,才到了通州城,全家在驛站歇了,兩兄弟先行入京準備見駕,又派精細家人去京中尋找合適的房舍。
那家人細細尋訪,卻是當年曾經住過的府第如今仍無人居住,原來因為這是前相張居正住過的,不僅屈死過人,而且張相從位極人臣落得個死後抄家的下場,頗為做官的人所忌,故而房主雖然把價錢壓得極低,仍然無人問津。
家人自然知道自家大爺並不介意這些,要不然也不會當年在此一住就是四年了。便仍要典下這處宅子,隻是因這宅子比起老家的左府來可是小得很了,如今要住兩家人卻是不夠,恰好那房主以典屋為業,在同一條巷子裏又新買了處大宅,還未典出,兩個宅子離得不遠,走路也不過是盞茶的工夫。(.)若能一同典了,那房主也能給壓些價。
家人回報給兄弟倆,維明思忖一二,覺得京中不比家鄉,要尋到合適趁意的怕是不易,便與致德商量了,兩家就暫且分開住上幾年,日後回鄉仍是一家便了。原來左老夫人死時曾經叮囑他們兄弟二人相互幫扶,能不分家便不分,畢竟家中人丁稀少,能在一處照應些是最好。
致德自然滿口答應,心裏打著小算盤,在襄陽城裏住在家中有大哥看著,自己行事老受拘束,如今住得開了,有事仍然可以尋大哥,無事自己就可以去京中各地鬆快,嘿嘿,豈不是兩全其美?
定了住地,便讓家人去辦賃屋收拾之事,這兄弟二人卻是一同入朝進見皇上。
第二日左家女眷也進了城,大房二房分別而居,這回不光是致德樂意,就是周氏也覺得稱心,沒有了大哥大嫂管束,那自然是無比自在。
大房搬進了原來的府第,因是住過的,輕車熟路,略做收拾便可,永正住了晚翠軒,維明和桓清住在正心堂,德貞住了韻花閣,儀貞則選了海棠軒。慎思堂做了外書房。
維明昨日麵聖,得了萬曆帝一番慰問,仍令官複原先的左都禦史,連致德也沾了光,補了個吏部員外郎的缺兒。
因左家兄弟初來,京中頗有些知交故舊都來相見,府前車馬喧喧,賓朋不斷。
伺候儀貞的本來有一個大丫環,四個二等丫環,八個粗使小丫頭,還有四個粗使婆子,來京城也不用許多人,便隻帶了兩個二等丫環,四個粗使小丫頭和兩個粗使婆子和大丫頭珍珠。其餘人等或是放還回家,或是留在老家看院子。
海棠軒也不過剛收拾齊整,屋中氣味不算太好,儀貞便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樹下,同羅師娘閑聊著京中風物。
遙遙聽得前院隱隱有人聲傳來,儀貞便使了珍珠去打聽下,都有哪些客來。
四個貞的四名心腹丫頭,都是從小培養,每位都有特殊本事,紅雲女紅出眾,錦繡是做衣物十分妥貼,鳳樓梳頭厲害,唯有珍珠的本事,大家都不知,隻有儀貞曉得,那便是打聽消息珍珠卻是個好樣的。
因她生得不算美,態度謙和,嘴甜機靈,跟什麽人都說的上話,穿著也不打眼,眼力耳力極佳,對儀貞忠心耿耿,可謂是她的情報探子。
果然不一會珍珠就不辱使命,帶著情報回來了。
“小姐,聽說是黃、趙、杜、王四位大人來訪了,還帶著五位公子呢。”
瞧,這就是人才啊,梳頭女紅什麽的隻是花架子,它不實用啊。
儀貞滿意地點點頭,正待再問,卻是羅師娘微笑道,“還有五位公子?”
說著還看了儀貞一眼,心想,這幾家交好,想必將來幾位小姐的終身大事也著落在這些公子的身了。
珍珠忙道,“是啊,趙公子十二歲,是趙尚書的獨子,杜公子十三歲,是杜學士的獨子,王公子十二歲也是大理寺卿王大人的獨子,黃禦史的大公子十五,二公子十四,聽說都是相貌堂堂的英俊公子。如今是咱府上的少爺正陪著在書房說話呢。”
哎呀呀,我滴個神啊,聽聽小珍珠這情報細的,人才難得啊!而且從好幾個獨子來看,這古代也不都是姨娘橫行嘛。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從前那些小說裏估計為了富有戲劇性和衝突性,故意誇大了也是有的。
不過,姐怎麽聽著有點窘呢。神馬英俊公子,十二三歲的小正太們,能英俊到哪裏去,頂多是個美形罷了。
再一看羅師娘似笑非笑的神情,就知道師娘定是誤會了。
“師娘~”儀貞拉拉羅師娘的胳膊,撒嬌不已,“儀貞隻是想打聽消息,可沒有別的意思啊。”
羅師娘瞥她一眼,“嗯。”又涼涼地來了句,“就是有別的意思也無妨啊。”
這個小徒弟行事,倒真不象普通的官家小姐,怪異得很,不大喜歡梳妝打扮,衣服首飾女紅這些,反倒是對那江湖與朝堂之事更感興趣些。
不過也虧得是這般性子,若是換了左家其他幾個貞來當自己徒弟,隻怕自己早就辭了這份工不幹了。
想到這裏,羅師娘站起身來,笑道,“這一路上車馬勞頓,都沒怎麽活動筋骨了,走,儀貞陪師娘去練練手去。”
儀貞哀怨地跟在羅師娘身後,她是很喜歡練武沒錯啊,可是你能想象一個隻會三腳貓的小女紙陪著一個招法老辣的老江湖過招那慘烈的情景麽?
珍珠同情地瞧著這一老一少走向後院,自己則善解人意地去給小姐準備跌打藥去了。
因此就議定了將左書也留下,做個外管家,申氏管著內宅。每年左家商鋪和田地的出產,都由左書派人送到京中供兩房花用。
這一路上浩浩蕩蕩,行路住宿格外經心,這也是因那年謝昆之事給眾人留下了陰影。這般趕路,用了一個半月,才到了通州城,全家在驛站歇了,兩兄弟先行入京準備見駕,又派精細家人去京中尋找合適的房舍。
那家人細細尋訪,卻是當年曾經住過的府第如今仍無人居住,原來因為這是前相張居正住過的,不僅屈死過人,而且張相從位極人臣落得個死後抄家的下場,頗為做官的人所忌,故而房主雖然把價錢壓得極低,仍然無人問津。
家人自然知道自家大爺並不介意這些,要不然也不會當年在此一住就是四年了。便仍要典下這處宅子,隻是因這宅子比起老家的左府來可是小得很了,如今要住兩家人卻是不夠,恰好那房主以典屋為業,在同一條巷子裏又新買了處大宅,還未典出,兩個宅子離得不遠,走路也不過是盞茶的工夫。(.)若能一同典了,那房主也能給壓些價。
家人回報給兄弟倆,維明思忖一二,覺得京中不比家鄉,要尋到合適趁意的怕是不易,便與致德商量了,兩家就暫且分開住上幾年,日後回鄉仍是一家便了。原來左老夫人死時曾經叮囑他們兄弟二人相互幫扶,能不分家便不分,畢竟家中人丁稀少,能在一處照應些是最好。
致德自然滿口答應,心裏打著小算盤,在襄陽城裏住在家中有大哥看著,自己行事老受拘束,如今住得開了,有事仍然可以尋大哥,無事自己就可以去京中各地鬆快,嘿嘿,豈不是兩全其美?
定了住地,便讓家人去辦賃屋收拾之事,這兄弟二人卻是一同入朝進見皇上。
第二日左家女眷也進了城,大房二房分別而居,這回不光是致德樂意,就是周氏也覺得稱心,沒有了大哥大嫂管束,那自然是無比自在。
大房搬進了原來的府第,因是住過的,輕車熟路,略做收拾便可,永正住了晚翠軒,維明和桓清住在正心堂,德貞住了韻花閣,儀貞則選了海棠軒。慎思堂做了外書房。
維明昨日麵聖,得了萬曆帝一番慰問,仍令官複原先的左都禦史,連致德也沾了光,補了個吏部員外郎的缺兒。
因左家兄弟初來,京中頗有些知交故舊都來相見,府前車馬喧喧,賓朋不斷。
伺候儀貞的本來有一個大丫環,四個二等丫環,八個粗使小丫頭,還有四個粗使婆子,來京城也不用許多人,便隻帶了兩個二等丫環,四個粗使小丫頭和兩個粗使婆子和大丫頭珍珠。其餘人等或是放還回家,或是留在老家看院子。
海棠軒也不過剛收拾齊整,屋中氣味不算太好,儀貞便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樹下,同羅師娘閑聊著京中風物。
遙遙聽得前院隱隱有人聲傳來,儀貞便使了珍珠去打聽下,都有哪些客來。
四個貞的四名心腹丫頭,都是從小培養,每位都有特殊本事,紅雲女紅出眾,錦繡是做衣物十分妥貼,鳳樓梳頭厲害,唯有珍珠的本事,大家都不知,隻有儀貞曉得,那便是打聽消息珍珠卻是個好樣的。
因她生得不算美,態度謙和,嘴甜機靈,跟什麽人都說的上話,穿著也不打眼,眼力耳力極佳,對儀貞忠心耿耿,可謂是她的情報探子。
果然不一會珍珠就不辱使命,帶著情報回來了。
“小姐,聽說是黃、趙、杜、王四位大人來訪了,還帶著五位公子呢。”
瞧,這就是人才啊,梳頭女紅什麽的隻是花架子,它不實用啊。
儀貞滿意地點點頭,正待再問,卻是羅師娘微笑道,“還有五位公子?”
說著還看了儀貞一眼,心想,這幾家交好,想必將來幾位小姐的終身大事也著落在這些公子的身了。
珍珠忙道,“是啊,趙公子十二歲,是趙尚書的獨子,杜公子十三歲,是杜學士的獨子,王公子十二歲也是大理寺卿王大人的獨子,黃禦史的大公子十五,二公子十四,聽說都是相貌堂堂的英俊公子。如今是咱府上的少爺正陪著在書房說話呢。”
哎呀呀,我滴個神啊,聽聽小珍珠這情報細的,人才難得啊!而且從好幾個獨子來看,這古代也不都是姨娘橫行嘛。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從前那些小說裏估計為了富有戲劇性和衝突性,故意誇大了也是有的。
不過,姐怎麽聽著有點窘呢。神馬英俊公子,十二三歲的小正太們,能英俊到哪裏去,頂多是個美形罷了。
再一看羅師娘似笑非笑的神情,就知道師娘定是誤會了。
“師娘~”儀貞拉拉羅師娘的胳膊,撒嬌不已,“儀貞隻是想打聽消息,可沒有別的意思啊。”
羅師娘瞥她一眼,“嗯。”又涼涼地來了句,“就是有別的意思也無妨啊。”
這個小徒弟行事,倒真不象普通的官家小姐,怪異得很,不大喜歡梳妝打扮,衣服首飾女紅這些,反倒是對那江湖與朝堂之事更感興趣些。
不過也虧得是這般性子,若是換了左家其他幾個貞來當自己徒弟,隻怕自己早就辭了這份工不幹了。
想到這裏,羅師娘站起身來,笑道,“這一路上車馬勞頓,都沒怎麽活動筋骨了,走,儀貞陪師娘去練練手去。”
儀貞哀怨地跟在羅師娘身後,她是很喜歡練武沒錯啊,可是你能想象一個隻會三腳貓的小女紙陪著一個招法老辣的老江湖過招那慘烈的情景麽?
珍珠同情地瞧著這一老一少走向後院,自己則善解人意地去給小姐準備跌打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