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開國一百多年,至江哲已經是第六位皇帝了,卻還沒有一位皇帝享受過大婚的待遇。江哲以十六歲的年齡登上皇位,是大唐朝開國以來最年輕的一位君主,而皇子們一般十五歲就會結婚。江哲之所以十六歲還沒有娶親,主要是因為穆宗皇帝隻喜歡太子江吉一個人,對於其他的皇子都不放在心上所致。
現在江琰提起江哲的婚事,自然讓尤太後想起了之前淒涼的境遇,她不由地歎了口氣說道:“哀家也在著急這事,但是哀家一直身處深宮,實在不知道哪家的女子合適。今兒皇叔既然提起這事兒,少不得還得勞煩您老人家多費費心。”
江琰略一沉思,說道:“太尉張盡忠之女靜姝,年方十六,嫻靜端莊,氣質文雅,德才兼備,依老臣之見,可主後宮。”
尤太後雖然對政治並不精通,但是也知道張盡忠現在身為太尉,掌握著天下兵馬大權,江哲如能娶了他的女兒,對皇位的鞏固是很有好處的,當下點點頭說道:“皇叔既如此說,那自然是不錯的了,哀家沒有意見,隻是諸事還要勞乏皇叔主持。”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太後就帶著人去了弘德軒。江哲因為吃了藥在發汗,還沒起床呢,聽到何真奏報太後駕到,連忙命人伺候穿衣,心裏還在納悶,太後怎麽會突然到弘德軒來了?印象中自己登基以來,太後從來也沒來過,難道是知道自己病了過來探視?
等江哲到了前殿,才發現一群人都在那裏,尤太後在中間坐著,一臉怒色,跟前跪著百裏紅玉,見江哲進來也不理。百裏紅玉因為照顧江哲,連日勞累,如今被人現從床上拉了下來,更顯得蓬頭垢麵,懨懨可憐。
江哲雖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麽事情,但見此情形也明白肯定不是好事,但是太後在上,還得先行問安才是。當下過去給尤太後行了禮,陪笑說道:“母親安好?”
“好。”尤太後黑著臉冷冷地答道。
江哲見不是氣色,又訕笑著說道:“母親有什麽事情,派人叫兒子過去便是,怎麽倒巴巴地跑到弘德軒來了?”
“皇帝這是責問哀家嗎?”尤太後臉上的寒霜又厚了一層。
江哲沒想到自己的低聲下氣倒換來更大的責難,有心出言頂撞,但看看周圍盡是太後的人,且平時一貫趾高氣昂的趙能和何真也都是低眉順目的,便知道眼下還是得先服軟,隻好低頭說道:“兒子不敢。”
尤太後這才說道:“哀家今兒過來是為了幫皇帝整頓整頓下麵的奴才。”
江哲疑惑道:“奴才們雖不懂事,但兒子用著還好,還請母親明示要整頓的地方。”
尤太後冷笑道:“皇帝用著還好?打量我隔得遠,都不知道呢?我人雖然不過來,可我的心思卻時時刻刻都在皇帝這兒呢。今兒我再不過來,皇帝還不知道要被這個、這幫狐狸精們調唆成什麽樣子呢?”
江哲越聽越是疑惑,也越聽越心驚。聽太後話裏的意思,明顯是有人在她那兒告了狀,這倒是在自己意料之中的,但是怎麽會扯到狐狸精上頭去了?自己平日所為並沒有不檢點之處啊?而且看這架勢,百裏紅玉肯定是太後重點處置的對象了。
尤太後見江哲不說話,便又自顧對著弘德軒眾人說道:“皇帝心兒軟,不願處置你們,哀家今天就替皇帝做一回惡人。穆宗皇帝的陵快要修好了,需要有人前去守靈,這殿裏頭除了趙能和何真留下外,其餘的一律發往皇陵。”
江哲見是如此處置,心中倒是感激尤太後幫他把李罡等人的耳目清理了,但是百裏紅玉紅玉他可是舍不得的,所以忙說道:“母親。(.)您先聽兒子跟您解釋……”
“這事我說了算。速速把人都帶出去。”尤太後打斷江哲未說完的話,朝安寶寶吩咐道。太後下了旨,安寶寶等人又是早有準備的,當下便有條不紊地忙活起來,百裏紅玉更是被兩名太監直接架了出去。
尤太後又衝身邊的其他人吩咐道:“你們都退出去。”
眾人都退出去了,殿裏隻剩下尤太後和江哲,相對無言。
良久尤太後才歎了一口氣說道:“哲兒。你不用解釋了,為娘的都知道。別說我們皇家,就是一般的大家庭都有這種事,你今年也已經十六了,為娘也理解。可這個口子不能開,不管你想的開想不開,為娘的都必須這麽處理,何況你還在熱孝之中。不然,但凡有一句半句傳出去,皇家的臉麵可丟不起啊,就是你的皇位都有可能坐不穩。”
尤太後講的雖隱晦,江哲多少也聽出來點影子,貌似是在說自己與宮女之間不大幹淨,但是自己確實是冤枉的啊,剛想出口辯解。
尤太後又說道:“你什麽都不用說了。娘也不是狠心的人,今兒趕出去的人一個都不會死,這你可以放心。另外,娘已經命人籌備你的大婚典禮了,立太尉張盡忠之女為後,再給你選兩個妃子,這下滿意了吧?”
江哲再也憋不住了,急急說道:“此事萬萬不可。”
“什麽?你說什麽?”尤太後站了起來。
“兒子大婚之事,此時未可遽議。”江哲並未因尤太後的責問而低下自己的頭。
“你,你這是為何?要故意和為娘的作對不成?娘這也是為了你著想。你是皇上,掌管天下,可這後宮裏也得有皇後來料理諸事,不然也就沒了規矩。”
“兒子不是這個意思。兒子是說此時不宜討論這個事情。”
“這個時候怎麽了?是雷震三大殿,火燒五鳳樓,實異迭見,皇天示警?還是國有大難,強兵入侵,四夷反叛?”尤太後反問道,頓了一下又將語氣緩和下來說道,“依著為娘的見識,你剛剛舉行過登基大典,大赦了天下,蠲免錢糧,正是普天同慶之時,若再舉行大婚吉禮,不更是喜上加喜嗎?”
江哲心中苦笑,太後光顧著喜上加喜,可不知道這哪一樣喜事也都是離不開錢的,可這些話就是說了估計太後也聽不進去,隻好說道:“兒子已是深思熟慮過了,三年之內不議婚事。常言道強扭的瓜不甜,您又何必讓兒子為難呢?”
“為娘的這麽做全是為了你好,怎麽倒成了為難你了。你想氣死為娘不成?”尤太後見江哲不答應,氣的不停跺腳。旋即她腦海中又閃過一個念頭,回頭說道:“莫非你已有了心上人?沒關係,說出來,為娘的準你立她為妃好了。不過,那個百裏紅玉不行。”為了能讓江哲收心,尤太後已是做了極大的讓步了。
江哲心裏對百裏紅玉確實是一直有好感,但是卻從來也沒往男女情欲方麵去想,畢竟從“前世”所處的社會來講,百裏紅玉這種十五歲的小姑娘還是不便用來性幻想的。
現在聽尤太後竟如此說,當下鬧了個大紅臉,忙說道:“母親,您誤會了。兒子自登基以來,所有心思都用在國事上,自覺才疏學淺愧對天下,又逢現在國事繁雜,百廢待興,兒子正事都忙不過來呢,此時哪還有心思去立後妃呢?”
“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也不可一日無後,立後也是正事和大事。有了皇後幫你管理後宮,你不是更可以安心處理國事了嗎?”
“可是,這畢竟是兒子的終身大事,怎麽也的讓兒子自己做主吧?”江哲發現太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說服,隻好使出緩兵之計。
尤太後長出了一口氣,笑道:“原來是為這個啊。除了皇後,妃子由你自己做主,這下該滿意了吧?”
“可是,可是……”
“可是什麽?你還有什麽不願意的?”尤太後的臉色又拉了下來。
事已至此,江哲隻好歎了一口氣,說出自己真正的擔心,“兒子不敢欺瞞母親。眼下國庫已是一貧如洗,西北戰事需要巨額軍餉,西南旱災也需要賑濟,已經是入不敷出了。如果這時候要給兒子舉辦大婚典禮,花費必然不菲,叫兒子如何能夠高興的起來呢?”
江哲說著說著便想起自己登基以來,便發現諸如兵餉、官俸、王祿以及賑濟、宮費等等耗費巨大,兵窮民困,災旱頻頻,黎民饑寒交迫,田園荒蕪,百業凋敝。等等這一切,都讓自己的雄心壯誌一次一次地接受考驗。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江哲再一次品味到身為帝王的甘苦。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不順心的事情?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煩心哪!說到後來,聲音中已是帶著哽咽。
江哲此番憂國憂民的話令尤太後不禁感覺欣慰,自己的兒子畢竟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是一位勤於國事的好天子。但是這也更激發了她讓江哲立刻完婚的決心,這麽一位好皇帝,是不能沒有皇後輔佐的。
所以尤太後放緩語氣,柔聲說道:“難為哲兒你心懷百姓。為娘的不會令你為難,此次大婚的費用不用全部從國庫出。為娘的還有一萬兩銀子,就拿出來給你操辦大婚各項吉禮好了。”
現在江琰提起江哲的婚事,自然讓尤太後想起了之前淒涼的境遇,她不由地歎了口氣說道:“哀家也在著急這事,但是哀家一直身處深宮,實在不知道哪家的女子合適。今兒皇叔既然提起這事兒,少不得還得勞煩您老人家多費費心。”
江琰略一沉思,說道:“太尉張盡忠之女靜姝,年方十六,嫻靜端莊,氣質文雅,德才兼備,依老臣之見,可主後宮。”
尤太後雖然對政治並不精通,但是也知道張盡忠現在身為太尉,掌握著天下兵馬大權,江哲如能娶了他的女兒,對皇位的鞏固是很有好處的,當下點點頭說道:“皇叔既如此說,那自然是不錯的了,哀家沒有意見,隻是諸事還要勞乏皇叔主持。”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太後就帶著人去了弘德軒。江哲因為吃了藥在發汗,還沒起床呢,聽到何真奏報太後駕到,連忙命人伺候穿衣,心裏還在納悶,太後怎麽會突然到弘德軒來了?印象中自己登基以來,太後從來也沒來過,難道是知道自己病了過來探視?
等江哲到了前殿,才發現一群人都在那裏,尤太後在中間坐著,一臉怒色,跟前跪著百裏紅玉,見江哲進來也不理。百裏紅玉因為照顧江哲,連日勞累,如今被人現從床上拉了下來,更顯得蓬頭垢麵,懨懨可憐。
江哲雖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麽事情,但見此情形也明白肯定不是好事,但是太後在上,還得先行問安才是。當下過去給尤太後行了禮,陪笑說道:“母親安好?”
“好。”尤太後黑著臉冷冷地答道。
江哲見不是氣色,又訕笑著說道:“母親有什麽事情,派人叫兒子過去便是,怎麽倒巴巴地跑到弘德軒來了?”
“皇帝這是責問哀家嗎?”尤太後臉上的寒霜又厚了一層。
江哲沒想到自己的低聲下氣倒換來更大的責難,有心出言頂撞,但看看周圍盡是太後的人,且平時一貫趾高氣昂的趙能和何真也都是低眉順目的,便知道眼下還是得先服軟,隻好低頭說道:“兒子不敢。”
尤太後這才說道:“哀家今兒過來是為了幫皇帝整頓整頓下麵的奴才。”
江哲疑惑道:“奴才們雖不懂事,但兒子用著還好,還請母親明示要整頓的地方。”
尤太後冷笑道:“皇帝用著還好?打量我隔得遠,都不知道呢?我人雖然不過來,可我的心思卻時時刻刻都在皇帝這兒呢。今兒我再不過來,皇帝還不知道要被這個、這幫狐狸精們調唆成什麽樣子呢?”
江哲越聽越是疑惑,也越聽越心驚。聽太後話裏的意思,明顯是有人在她那兒告了狀,這倒是在自己意料之中的,但是怎麽會扯到狐狸精上頭去了?自己平日所為並沒有不檢點之處啊?而且看這架勢,百裏紅玉肯定是太後重點處置的對象了。
尤太後見江哲不說話,便又自顧對著弘德軒眾人說道:“皇帝心兒軟,不願處置你們,哀家今天就替皇帝做一回惡人。穆宗皇帝的陵快要修好了,需要有人前去守靈,這殿裏頭除了趙能和何真留下外,其餘的一律發往皇陵。”
江哲見是如此處置,心中倒是感激尤太後幫他把李罡等人的耳目清理了,但是百裏紅玉紅玉他可是舍不得的,所以忙說道:“母親。(.)您先聽兒子跟您解釋……”
“這事我說了算。速速把人都帶出去。”尤太後打斷江哲未說完的話,朝安寶寶吩咐道。太後下了旨,安寶寶等人又是早有準備的,當下便有條不紊地忙活起來,百裏紅玉更是被兩名太監直接架了出去。
尤太後又衝身邊的其他人吩咐道:“你們都退出去。”
眾人都退出去了,殿裏隻剩下尤太後和江哲,相對無言。
良久尤太後才歎了一口氣說道:“哲兒。你不用解釋了,為娘的都知道。別說我們皇家,就是一般的大家庭都有這種事,你今年也已經十六了,為娘也理解。可這個口子不能開,不管你想的開想不開,為娘的都必須這麽處理,何況你還在熱孝之中。不然,但凡有一句半句傳出去,皇家的臉麵可丟不起啊,就是你的皇位都有可能坐不穩。”
尤太後講的雖隱晦,江哲多少也聽出來點影子,貌似是在說自己與宮女之間不大幹淨,但是自己確實是冤枉的啊,剛想出口辯解。
尤太後又說道:“你什麽都不用說了。娘也不是狠心的人,今兒趕出去的人一個都不會死,這你可以放心。另外,娘已經命人籌備你的大婚典禮了,立太尉張盡忠之女為後,再給你選兩個妃子,這下滿意了吧?”
江哲再也憋不住了,急急說道:“此事萬萬不可。”
“什麽?你說什麽?”尤太後站了起來。
“兒子大婚之事,此時未可遽議。”江哲並未因尤太後的責問而低下自己的頭。
“你,你這是為何?要故意和為娘的作對不成?娘這也是為了你著想。你是皇上,掌管天下,可這後宮裏也得有皇後來料理諸事,不然也就沒了規矩。”
“兒子不是這個意思。兒子是說此時不宜討論這個事情。”
“這個時候怎麽了?是雷震三大殿,火燒五鳳樓,實異迭見,皇天示警?還是國有大難,強兵入侵,四夷反叛?”尤太後反問道,頓了一下又將語氣緩和下來說道,“依著為娘的見識,你剛剛舉行過登基大典,大赦了天下,蠲免錢糧,正是普天同慶之時,若再舉行大婚吉禮,不更是喜上加喜嗎?”
江哲心中苦笑,太後光顧著喜上加喜,可不知道這哪一樣喜事也都是離不開錢的,可這些話就是說了估計太後也聽不進去,隻好說道:“兒子已是深思熟慮過了,三年之內不議婚事。常言道強扭的瓜不甜,您又何必讓兒子為難呢?”
“為娘的這麽做全是為了你好,怎麽倒成了為難你了。你想氣死為娘不成?”尤太後見江哲不答應,氣的不停跺腳。旋即她腦海中又閃過一個念頭,回頭說道:“莫非你已有了心上人?沒關係,說出來,為娘的準你立她為妃好了。不過,那個百裏紅玉不行。”為了能讓江哲收心,尤太後已是做了極大的讓步了。
江哲心裏對百裏紅玉確實是一直有好感,但是卻從來也沒往男女情欲方麵去想,畢竟從“前世”所處的社會來講,百裏紅玉這種十五歲的小姑娘還是不便用來性幻想的。
現在聽尤太後竟如此說,當下鬧了個大紅臉,忙說道:“母親,您誤會了。兒子自登基以來,所有心思都用在國事上,自覺才疏學淺愧對天下,又逢現在國事繁雜,百廢待興,兒子正事都忙不過來呢,此時哪還有心思去立後妃呢?”
“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也不可一日無後,立後也是正事和大事。有了皇後幫你管理後宮,你不是更可以安心處理國事了嗎?”
“可是,這畢竟是兒子的終身大事,怎麽也的讓兒子自己做主吧?”江哲發現太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說服,隻好使出緩兵之計。
尤太後長出了一口氣,笑道:“原來是為這個啊。除了皇後,妃子由你自己做主,這下該滿意了吧?”
“可是,可是……”
“可是什麽?你還有什麽不願意的?”尤太後的臉色又拉了下來。
事已至此,江哲隻好歎了一口氣,說出自己真正的擔心,“兒子不敢欺瞞母親。眼下國庫已是一貧如洗,西北戰事需要巨額軍餉,西南旱災也需要賑濟,已經是入不敷出了。如果這時候要給兒子舉辦大婚典禮,花費必然不菲,叫兒子如何能夠高興的起來呢?”
江哲說著說著便想起自己登基以來,便發現諸如兵餉、官俸、王祿以及賑濟、宮費等等耗費巨大,兵窮民困,災旱頻頻,黎民饑寒交迫,田園荒蕪,百業凋敝。等等這一切,都讓自己的雄心壯誌一次一次地接受考驗。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江哲再一次品味到身為帝王的甘苦。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不順心的事情?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煩心哪!說到後來,聲音中已是帶著哽咽。
江哲此番憂國憂民的話令尤太後不禁感覺欣慰,自己的兒子畢竟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是一位勤於國事的好天子。但是這也更激發了她讓江哲立刻完婚的決心,這麽一位好皇帝,是不能沒有皇後輔佐的。
所以尤太後放緩語氣,柔聲說道:“難為哲兒你心懷百姓。為娘的不會令你為難,此次大婚的費用不用全部從國庫出。為娘的還有一萬兩銀子,就拿出來給你操辦大婚各項吉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