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停頓了一會,又笑道:“朕知道大家平時的工作都很辛苦,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幾無間斷,所以朕決定自即日起,每隔五天讓大家休假一天,當然每個衙門要事先做好安排,保證每天都有人當值。諸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頓時朝中造成嘩然,文武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左都禦史黃敬泰首先跳了出來說道:“皇上!此舉有違祖宗先例,萬萬不可行啊。”
“啊?”江哲不禁感到驚訝,前麵兩件事順順利利的,沒想到在這件事上反倒遇上了阻礙。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讓大家休息,卻還會遭到反對。所以自失地一笑,說道:“黃愛卿,孔聖人曾雲‘變則通,通則久’,守成不變是危道。不能因為和祖宗先例不一樣,就說是不可行。守成不變才是對不起祖宗呢。”
李敏也出班奏道:“皇上,守成不變固然不可取,但是祖宗之法亦不可擅變。誠如皇上這五日一休的提法,臣便認為不可取。”
“哦?說說你的意見。”江哲並非剛愎自用的人,還是很樂於聽大家的意見的。
李敏侃侃說道:“五日一休,固然可以讓臣等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但是也容易使眾官員休息過分,進而滋生懶惰心理,最終給朝廷帶來不可估量的禍害。”
江哲輕鬆一笑說道:“李愛卿有此顧慮自然是好的。但是聖人曾雲,‘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隻有保證了各位的休息,才能更好地為朝廷出力嘛。至於說若有人因此而生了懶惰之心,自有朝廷法度予以製裁。黃愛卿屬下的諸位禦史諒來也都不是白吃朝廷俸祿的,遇有此等事情焉有不上書彈劾之理?”
江哲這一番話,不光反駁了李敏的觀點,順帶還給黃敬泰戴上了緊箍咒。黃敬泰如果要繼續諫言,就有點兒推卸禦史責任的嫌疑了。當下兩位隻好點頭稱是,不再就此問題糾纏。[]
江哲見再無人反對,便接著說道:“接下來,談談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吧。李罡伏法後,三省、吏部、兵部,包括應天府都出了缺,朕知道,大家的心裏都在惦記著空出來的這幾個肥缺。說說吧,大家都怎麽想的,讓朕也有個參考。”
麵對江哲這個問題,大家都選擇了沉默。雖然在這個殿裏的每一個人心裏都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大家也同樣清楚,空出來的這個缺哪一個都是非常重要的崗位,而且又都是曾經被李罡一黨掌握過的衙門,誰敢隨便發表意見啊。
“李敏。”江哲點名道,“現在三省和吏部的主官都空著,你這位地官司徒便是百官之首了,說說你的意見吧。你認為這幾個位置該由誰來坐呢?”
“回皇上。”李敏躬身道,“按我大唐朝律例,四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均需皇上聖裁。此次京師所空出的職位,俱是至關重要的崗位,非臣下所能置喙,皇上應該乾綱獨斷。”
“乾綱獨斷?”江哲笑著念了一句,又站起身來,說道:“你們都是這個意見嗎?”
“請皇上乾綱獨斷!”眾官員齊聲說道,如此風口浪尖的事,誰也不打算做出頭鳥啊。
“好。既然你們都認為朕該自己拿主意,那麽朕就做這個決定。”江哲忽然冷笑道:“可是朕倒現在連這殿裏的人名都還叫不全。所以朕也不知道這空出來的幾個位置,如果論資排輩該給誰。既然不知道該讓誰來坐,那便誰也別坐了。朕決定,自即日起裁撤三省。”
“轟。”江哲此語如同一顆炸彈般,在群臣之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黃敬泰頭一個出班諫道:“皇上此舉萬萬不可啊。”同時,殿中的大臣也紛紛跟著跪倒在地齊聲說道:“皇上此舉萬萬不可啊。[]”
隻有趙普一個人穿著緋色官袍孤零零地站著,更顯得特別的與眾不同。
“哼。”江哲冷笑一下,繼續說道,“朕問你們的意見,你們讓朕乾綱獨斷;現在朕自己做了決定,你們又異口同聲地反對。朕倒要好好請教請教你們,這個皇帝到底該怎麽當。”
“……”底下又是一片沉默,大家這才發現,一開始就掉進了江哲預先設好的陷阱裏麵了。
“就知道跟朕說什麽萬萬不可,真要你們提意見和建議,又都變成啞巴了。”江哲厲聲說道,“原先的三省長官是誰?是李罡。李罡又是誰?是意圖謀反的逆賊。他為什麽敢謀反?因為他手裏的權力足夠大。從這裏麵,你們難道看不出來什麽問題嗎?不裁撤三省,他日還會有王罡和張罡的出現。”
這下,群臣立刻變老實了,因為江哲這頂帽子戴的太大了。其實大家也都明白,李罡謀反跟他身為三省長官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係,但是皇上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擺明了就是鐵了心要裁撤三省了。誰再反對,都有著要謀反的嫌疑啊。
李敏隻好斟酌著詞句說道:“皇上聖明,所思所想,非臣等所能仰副萬一。然皇上若將三省裁撤,又由何人來替皇上分憂?”
江哲見李敏帶頭默認自己裁撤三省的決定,淺淺一笑說道:“既然可以裁撤三省,自然也可以再設立其他的機構。”
“皇上的意思是……?”李敏遲疑地問道。
江哲平靜地回道:“朕的意思很簡單,裁撤三省,同時增設殿閣大學士一職,成立內閣。殿閣大學士班次順序依次為保和殿、文華殿和武英殿三殿,文淵閣、體仁閣和東閣三閣,每位殿閣大學士均為正一品銜。充當朕的顧問,參與機要,起草詔令。”
殿裏的諸位官員也都不是笨人,立刻便明白這殿閣大學士便是今後的宰相了。跟過去所不同的是,原來的一個宰相變為了現在的六個,再也不會形成宰相的權力淩駕於皇帝之上的局麵了。
既然皇上已經把裁撤三省之後的應對措施都想好了,做臣子的還能有什麽話說?所以眾人便又異口同聲地頌道:“皇上聖明。”
江哲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既然大家都認為此舉可行,就這麽定了。以後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都先交到弘德軒,由機要秘書百裏紅玉匯總登記之後,再交到內閣,由內閣負責寫好節略,並草擬處理意見,完了再呈報給朕。”
“至於內閣的辦公場所嘛,就先暫且在這宣政殿的偏殿委屈一下吧,待尚書省那邊重新裝修好了之後,再搬過去。”
江哲故意停頓了一會才說道:“朕知道,你們最關心的還是這大學士的人選問題。因為是新製度,朕就乾綱獨斷了。李敏。”
“臣在。”李敏穩穩地出班肅立。
“朕封你為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管戶部事。”
“謝皇上。”
江哲將目光在群臣之中又來回檢閱了一番,叫出了第二個名字,“李叔正。”
“……臣在。”李叔正沒料想皇上第二個叫的居然是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自江哲登基以來,君臣二人除了在除李罡的時候交流的多一些,其他時間說過的話並不多。李叔正一直認為,論聖寵,黃敬泰肯定在自己之上,所以他剛才還在想封完了李敏,接著就該輪到黃敬泰了。
江哲並不知道李叔正這一會子的功夫就動了那麽多的心思,自顧說道:“朕封你為文淵閣大學士,仍兼禮部事。”
“謝皇上隆恩。”
“趙普。”江哲緊接著叫出了第三個名字。
“臣在。”趙普渾身一激靈,下意識地答道。
江哲侃侃說道:“免去你戶部主事職務,加封你為東閣大學士,一同參讚政務。”
“嘩。”宣政殿內響起一片驚訝的聲音。對於李敏和李叔正進入內閣,群臣都是沒有什麽意見的,畢竟二人的威望、資曆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江哲突然加封趙普為大學士,卻在百官之中扔了一記重磅炸彈。
趙普既不是進士出身,也不是勳貴後裔,幾個月前連官都不是,由小吏封為六品主事,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了,現在居然一步登天,直接進入內閣,官居一品。這樣出格的事情,怎麽能讓這群大臣們繼續安靜下去?當場便紛紛議論了起來。甚至連趙普本人也被江哲的這一決定給驚呆了,竟愣在當場,忘了謝恩。
“肅靜。”江哲一拍龍書案,站了起來說道,“這兒是大唐朝的廷議朝堂,又不是南門外的菜市場,都瞎吵吵什麽?還有沒有做大臣的樣子?為臣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你們像什麽?”
群臣見皇上動了怒氣,忙都斂聲吞氣,靜聽訓斥。
江哲來回快步走了兩趟,又說道:“趙普封了大學士,你們就群情激奮了?可趙普在為朕獻計獻策,安邦定國的時候,你們又在哪兒呢?朕第一次朝會的時候就說過,朕雖年幼,但並不是無知之君。真能為國家社稷和黎民百姓做出貢獻的,朕不吝惜高官厚祿;但如果天天隻想著媚君、饞君,朕也沒什麽情麵可講。這話你們誰還記得?朕告訴你們,這話依然管用,真有本事,朕一樣也會封你為大學士。沒有本事,就老老實實地辦好手頭的差事,別吃著碗裏還看著鍋裏的。”
“好啊,都不說話。跟朕來無聲的抵抗呢?朕知道你們有人想不通,想不通就回去接著想。退朝。”
ps:貴賓加更第一章!還欠3章!
此言一出,頓時朝中造成嘩然,文武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左都禦史黃敬泰首先跳了出來說道:“皇上!此舉有違祖宗先例,萬萬不可行啊。”
“啊?”江哲不禁感到驚訝,前麵兩件事順順利利的,沒想到在這件事上反倒遇上了阻礙。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讓大家休息,卻還會遭到反對。所以自失地一笑,說道:“黃愛卿,孔聖人曾雲‘變則通,通則久’,守成不變是危道。不能因為和祖宗先例不一樣,就說是不可行。守成不變才是對不起祖宗呢。”
李敏也出班奏道:“皇上,守成不變固然不可取,但是祖宗之法亦不可擅變。誠如皇上這五日一休的提法,臣便認為不可取。”
“哦?說說你的意見。”江哲並非剛愎自用的人,還是很樂於聽大家的意見的。
李敏侃侃說道:“五日一休,固然可以讓臣等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但是也容易使眾官員休息過分,進而滋生懶惰心理,最終給朝廷帶來不可估量的禍害。”
江哲輕鬆一笑說道:“李愛卿有此顧慮自然是好的。但是聖人曾雲,‘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隻有保證了各位的休息,才能更好地為朝廷出力嘛。至於說若有人因此而生了懶惰之心,自有朝廷法度予以製裁。黃愛卿屬下的諸位禦史諒來也都不是白吃朝廷俸祿的,遇有此等事情焉有不上書彈劾之理?”
江哲這一番話,不光反駁了李敏的觀點,順帶還給黃敬泰戴上了緊箍咒。黃敬泰如果要繼續諫言,就有點兒推卸禦史責任的嫌疑了。當下兩位隻好點頭稱是,不再就此問題糾纏。[]
江哲見再無人反對,便接著說道:“接下來,談談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吧。李罡伏法後,三省、吏部、兵部,包括應天府都出了缺,朕知道,大家的心裏都在惦記著空出來的這幾個肥缺。說說吧,大家都怎麽想的,讓朕也有個參考。”
麵對江哲這個問題,大家都選擇了沉默。雖然在這個殿裏的每一個人心裏都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大家也同樣清楚,空出來的這個缺哪一個都是非常重要的崗位,而且又都是曾經被李罡一黨掌握過的衙門,誰敢隨便發表意見啊。
“李敏。”江哲點名道,“現在三省和吏部的主官都空著,你這位地官司徒便是百官之首了,說說你的意見吧。你認為這幾個位置該由誰來坐呢?”
“回皇上。”李敏躬身道,“按我大唐朝律例,四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均需皇上聖裁。此次京師所空出的職位,俱是至關重要的崗位,非臣下所能置喙,皇上應該乾綱獨斷。”
“乾綱獨斷?”江哲笑著念了一句,又站起身來,說道:“你們都是這個意見嗎?”
“請皇上乾綱獨斷!”眾官員齊聲說道,如此風口浪尖的事,誰也不打算做出頭鳥啊。
“好。既然你們都認為朕該自己拿主意,那麽朕就做這個決定。”江哲忽然冷笑道:“可是朕倒現在連這殿裏的人名都還叫不全。所以朕也不知道這空出來的幾個位置,如果論資排輩該給誰。既然不知道該讓誰來坐,那便誰也別坐了。朕決定,自即日起裁撤三省。”
“轟。”江哲此語如同一顆炸彈般,在群臣之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黃敬泰頭一個出班諫道:“皇上此舉萬萬不可啊。”同時,殿中的大臣也紛紛跟著跪倒在地齊聲說道:“皇上此舉萬萬不可啊。[]”
隻有趙普一個人穿著緋色官袍孤零零地站著,更顯得特別的與眾不同。
“哼。”江哲冷笑一下,繼續說道,“朕問你們的意見,你們讓朕乾綱獨斷;現在朕自己做了決定,你們又異口同聲地反對。朕倒要好好請教請教你們,這個皇帝到底該怎麽當。”
“……”底下又是一片沉默,大家這才發現,一開始就掉進了江哲預先設好的陷阱裏麵了。
“就知道跟朕說什麽萬萬不可,真要你們提意見和建議,又都變成啞巴了。”江哲厲聲說道,“原先的三省長官是誰?是李罡。李罡又是誰?是意圖謀反的逆賊。他為什麽敢謀反?因為他手裏的權力足夠大。從這裏麵,你們難道看不出來什麽問題嗎?不裁撤三省,他日還會有王罡和張罡的出現。”
這下,群臣立刻變老實了,因為江哲這頂帽子戴的太大了。其實大家也都明白,李罡謀反跟他身為三省長官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係,但是皇上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擺明了就是鐵了心要裁撤三省了。誰再反對,都有著要謀反的嫌疑啊。
李敏隻好斟酌著詞句說道:“皇上聖明,所思所想,非臣等所能仰副萬一。然皇上若將三省裁撤,又由何人來替皇上分憂?”
江哲見李敏帶頭默認自己裁撤三省的決定,淺淺一笑說道:“既然可以裁撤三省,自然也可以再設立其他的機構。”
“皇上的意思是……?”李敏遲疑地問道。
江哲平靜地回道:“朕的意思很簡單,裁撤三省,同時增設殿閣大學士一職,成立內閣。殿閣大學士班次順序依次為保和殿、文華殿和武英殿三殿,文淵閣、體仁閣和東閣三閣,每位殿閣大學士均為正一品銜。充當朕的顧問,參與機要,起草詔令。”
殿裏的諸位官員也都不是笨人,立刻便明白這殿閣大學士便是今後的宰相了。跟過去所不同的是,原來的一個宰相變為了現在的六個,再也不會形成宰相的權力淩駕於皇帝之上的局麵了。
既然皇上已經把裁撤三省之後的應對措施都想好了,做臣子的還能有什麽話說?所以眾人便又異口同聲地頌道:“皇上聖明。”
江哲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既然大家都認為此舉可行,就這麽定了。以後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都先交到弘德軒,由機要秘書百裏紅玉匯總登記之後,再交到內閣,由內閣負責寫好節略,並草擬處理意見,完了再呈報給朕。”
“至於內閣的辦公場所嘛,就先暫且在這宣政殿的偏殿委屈一下吧,待尚書省那邊重新裝修好了之後,再搬過去。”
江哲故意停頓了一會才說道:“朕知道,你們最關心的還是這大學士的人選問題。因為是新製度,朕就乾綱獨斷了。李敏。”
“臣在。”李敏穩穩地出班肅立。
“朕封你為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管戶部事。”
“謝皇上。”
江哲將目光在群臣之中又來回檢閱了一番,叫出了第二個名字,“李叔正。”
“……臣在。”李叔正沒料想皇上第二個叫的居然是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自江哲登基以來,君臣二人除了在除李罡的時候交流的多一些,其他時間說過的話並不多。李叔正一直認為,論聖寵,黃敬泰肯定在自己之上,所以他剛才還在想封完了李敏,接著就該輪到黃敬泰了。
江哲並不知道李叔正這一會子的功夫就動了那麽多的心思,自顧說道:“朕封你為文淵閣大學士,仍兼禮部事。”
“謝皇上隆恩。”
“趙普。”江哲緊接著叫出了第三個名字。
“臣在。”趙普渾身一激靈,下意識地答道。
江哲侃侃說道:“免去你戶部主事職務,加封你為東閣大學士,一同參讚政務。”
“嘩。”宣政殿內響起一片驚訝的聲音。對於李敏和李叔正進入內閣,群臣都是沒有什麽意見的,畢竟二人的威望、資曆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江哲突然加封趙普為大學士,卻在百官之中扔了一記重磅炸彈。
趙普既不是進士出身,也不是勳貴後裔,幾個月前連官都不是,由小吏封為六品主事,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了,現在居然一步登天,直接進入內閣,官居一品。這樣出格的事情,怎麽能讓這群大臣們繼續安靜下去?當場便紛紛議論了起來。甚至連趙普本人也被江哲的這一決定給驚呆了,竟愣在當場,忘了謝恩。
“肅靜。”江哲一拍龍書案,站了起來說道,“這兒是大唐朝的廷議朝堂,又不是南門外的菜市場,都瞎吵吵什麽?還有沒有做大臣的樣子?為臣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你們像什麽?”
群臣見皇上動了怒氣,忙都斂聲吞氣,靜聽訓斥。
江哲來回快步走了兩趟,又說道:“趙普封了大學士,你們就群情激奮了?可趙普在為朕獻計獻策,安邦定國的時候,你們又在哪兒呢?朕第一次朝會的時候就說過,朕雖年幼,但並不是無知之君。真能為國家社稷和黎民百姓做出貢獻的,朕不吝惜高官厚祿;但如果天天隻想著媚君、饞君,朕也沒什麽情麵可講。這話你們誰還記得?朕告訴你們,這話依然管用,真有本事,朕一樣也會封你為大學士。沒有本事,就老老實實地辦好手頭的差事,別吃著碗裏還看著鍋裏的。”
“好啊,都不說話。跟朕來無聲的抵抗呢?朕知道你們有人想不通,想不通就回去接著想。退朝。”
ps:貴賓加更第一章!還欠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