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到底還是年輕人,受不了這種沉默的折磨,額頭的血管已是嗶嗶地直跳,但是眼前的四人是自己親自選出來的肱骨重臣,他雖然感到很生氣,還是強壓住心頭的怒火,竭力用平和的語氣,衝李叔正說道:“季平,你是文壇領袖,學界泰鬥,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江哲故意突出李叔正文壇領袖的地位,李敏又怎麽能聽不出其中的不滿意味呢?但是他並不緊張,躬身奏道:“臣資質魯鈍,見識短淺,原不敢孟浪進言,幹擾聖聽……”


    “這是禦前會議,就我們幾個人,不用有那麽多的客氣話。直接說你的意見。”江哲不耐煩地打斷了李敏。


    李叔正頓了一頓,複又奏道:“皇上既然問臣的意見,那麽臣就大膽稟奏。我朝太祖、太宗,天縱英明,創建了朝製朝綱,才有了百年太平,才有了大唐王朝的百年輝煌……”


    “百年太平?百年輝煌?還做你的春秋大夢呢?”江哲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怒道,“明明已經是危機四伏,隱患重重,還敢說什麽太平和輝煌?李敏就在這兒,你問問他,國庫裏現在還有幾兩銀子?一年的稅收不過是四千萬兩,半年就能都花出去,這也叫太平?


    全國人口不過才三千萬,光當兵的就有四百萬,每年的軍費高達兩千萬兩,可花了這麽多錢,養的這麽多的兵都是什麽兵啊?大仗大敗,小仗還是敗,簡直就是一幫烏合之眾。這也叫輝煌?


    周邊列強,個個虎視眈眈,朝廷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拿錢換和平,翻開戶部的賬本看看,東突厥歲幣一百二十五萬兩,吐蕃歲幣八十萬兩,吐穀渾歲幣六十萬兩,這在你眼中也是太平?也是輝煌?朕看是奇恥大辱。(.好看的小說)


    還有臃腫的官僚機構,你李叔正也做了四十多年的官了,朕問問你,四十年前,全國多少官員?現在又是多少官員?足足翻了兩番,可全國人口卻並沒有增長,朝廷真用的著那麽多的官嗎?”


    皇上氣成這個樣子,做臣子哪兒還敢安坐不動,早就都跪下了……


    看著麵前跪著的四人,江哲反而氣的樂了出來,笑著說道:“看來這當皇帝的還真是孤家寡人啊,朕真沒想到你們居然會全體反對。”


    “皇上。”趙普發話了,“臣並沒有反對。”


    四人的目光立刻都轉向了趙普,江哲是真樂了,笑道:“好啊,好啊。現在是二對三了,不是一比四了。”


    “可臣也並沒說讚成變法。”趙普又冒出了一句。


    江哲是踹他的心都有了,臉色一冷,說道:“趙普,你尋朕開心呢?”


    趙普忙低頭接道:“臣不敢。”


    “那你這既不讚成又不反對的,到底是什麽意思?”


    “臣的意思是,皇上既然想變法,必然已經是經過一番考慮的。不若,皇上先把方略跟臣等大體說上一說,再來討論可行與否也不遲。”


    江哲這才醒悟自己急著要變法,已經有點兒思維短路了,趙普說到了點子上,自己還沒跟人家說法到底要怎麽變,難怪人家不讚同了。當下笑了笑說道:“朕剛才其實便要說來著,結果被你們一打岔,倒變成了該不該變法的辯論了。”


    四人心道,話都是你說的,反而怪我們,真是無賴啊。但是誰叫人家是皇上呢?乖乖地聽著吧。


    江哲清了清嗓子,說道:“朕其實也明白你們的擔心。一旦變法不成功,便會導致天下大亂。所以這變法一定要謀定而後動,循序漸進,切不可出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種漫無目的的情況。


    所以朕的這次變法的總綱領是富國強兵利民,在這綱領之下,要係統地、自上而下地對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方麵麵進行改革。”


    李敏四人聽到這兒,不自覺地都互相望了望,他們沒有想到江哲想要進行的變法居然包含了這麽多東西。趙普跟江哲相對是最熟的一個,知道這位主子肚子裏是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他現在迫切地想知道江哲到底想這麽進行這場變革,所以搶著說道:“請皇上為臣等細細講解新法。”


    江哲說道:“朕的新法有好多條,不可能一下子便都實行起來。所以我們今天先來討論一下這政治方麵所要進行的改革。”


    喝了口茶水,江哲接著說道:“無好吏則無好法,要想使新法能夠真的實現富國強兵利民這個根本目的,首先必須對現有的官吏製度進行改革。朕今天在朝堂之上罷三省而置內閣,隻是第一步。”


    “第二步想是跟黃大人有關係。”趙普反應的也很快。


    “雖不全是,但是也確有關聯。”江哲讚賞地看了趙普一眼,接著說道,“你們都是朕的心腹,也都是正直之人,所以朕也無需瞞著你們。罷三省是為了削弱相權,下麵所要進行的這一步是為了削弱其他部門和職位的權力。朕想的是將行政權、司法權和監督權分離開來,即司法和監督部門獨立存在,不受行政部門管轄和幹涉。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杜絕某個職位或某個人的權力過大。”


    江哲的這番見解一說出來,連趙普都驚了。自打有了官僚體係以來,行政權與司法權便是合二為一的,自己的這位主子不知道怎麽會突然異想天開要把各級官員的司法權直接給剝奪了,這得在百官之中引起多大的反響啊?當然好的反響肯定不會有,起碼地方官員肯定都是不滿的。


    見四人不出聲,江哲主動問道:“怎麽又都不說話了?是好是壞倒給個話啊。”


    李敏率先反應過來,一字一頓地說道:“皇上的想法,亙古未有,實乃奇思妙想。不過……”


    “公勉在擔心什麽?”江哲看出了李敏的顧慮。


    “請皇上恕臣直言。一則行政司法二權若然分離,豈非要多設近一倍的官員?二則,皇上此舉大幅削弱地方官員權力,臣怕激起動亂。”李敏一字一頓地說出了心中的所想。


    江哲點點頭說道:“公勉所慮甚是,所以這變法才要循序漸進慢慢地來,若是急功冒進,肯定是要出亂子。眼下我們要做的,是先設立起監督機構來。”


    黃敬泰欠身說道:“皇上,我朝已有單獨的監督機構,便是臣所執掌的都察院,專司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也。”


    江哲嗬嗬一笑道:“朕又沒有糊塗,怎麽會不知道你都察院的存在?可問題是你都察院的監督,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監督。”


    聽了江哲的這句考語,黃敬泰忙從凳子上立起身來,跪倒在地,說道:“皇上,臣雖無能,但不敢瀆職啊!”


    江哲一樂,說道:“起來,起來。朕何時說過你瀆職了?朕的意思是,你都察院的人也都是官,是咱們當官的自己人。你們別瞪眼,朕也是當官的,隻不過是這天下最大的官罷了。這自己人監督自己人,能算監督嗎?很顯然不是嘛。”


    江哲的這一說法更令四人聳然動容,因為這種觀點,他們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心裏無不把這話細嚼慢咽。因為自己是監察部門的長官,所以還是黃敬泰先開了口,說道:“如果說不該由官員監督官員,那麽又該由誰來監督呢?百姓嗎?”


    “不錯。正是百姓。”


    ps:三更第二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在懷江山在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鬥並收藏美人在懷江山在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