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夕月拿了江哲的親筆書信和貼身玉佩,這才對夏柳和鄒巧來公布了江哲的身份。[]
聽說宇文夕月帶回來的居然是當今的皇帝,二人皆是大吃一驚,但是鄒巧來隻是單純的吃驚,而夏柳在吃驚的同時,還有著更深的考慮。
宇文夕月卻並沒有想的太多,她將書信和玉佩交給鄒巧來,說道:“巧來,你的易容術是一絕,明兒一早你進趟城,想法子將這兩樣東西交到官府手中去。”
腦海中正在快速進行著各種可行性分析的夏柳聞言,急忙說道:“夕月,這信裏是什麽內容?”
宇文夕月雖然對夏柳有些厭惡,但是他好歹也是山寨的三當家和軍師,這麽大的事情確實也不應該瞞著他,便說道:“這是江哲寫的親筆信,是要求朝廷用大當家的來換他的。”
夏柳一雙眼睛滴溜溜的轉了兩轉,沉吟著說道:“大當家的已經落在官府手裏了嗎?”
宇文夕月不疑有他的說道:“江哲連大當家的姓趙都知道,應該是確實已經抓住他了。”
聽到宇文夕月如此說,夏柳心中不由的一喜。自從宇文夕月加入山寨以來,他就無時不刻不在想著怎麽才能將這位能夠迷死人的美女收入懷中,但是山寨有趙正這位文武雙全的大當家的存在,他即便有什麽想法也是不敢擅自行動的,因為他非常清楚大家對趙正的擁護程度。
實際上,這些年來,隨著山寨的慢慢壯大,夏柳的野心也在一天一天的壯大。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幾年隨著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夏柳越來越覺得趙正那一套什麽“三不殺、四不搶、五大戒”之類的太過死板。既然大家已經是賊了,還講究那麽多幹什麽?
夏柳其實早就想取代趙正坐上浮玉山流雲寨的頭把交椅了,可是打又打不過;自己的年齡又要比趙正大上許多,就是熬也是熬不過趙正的;如果搞一場什麽“政變”,山寨中的人絕大部分都還是站在趙正那邊的。
這兩年,夏柳頭發和胡子之所以白的這麽快,跟他天天合計著怎麽幹掉趙正,推倒宇文夕月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現在居然有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擺在麵前,夏柳又怎麽會放棄呢?
本來趙正被抓,他是占山為王的匪首,斷沒有被釋放的道理的;像他這種重刑犯,一般都是秘密關押,而且守衛肯定非常嚴密,想要劫獄也基本上不可能的。但是現在無巧不巧的,居然被宇文夕月抓了皇上做人質,朝廷那邊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答應叫喚的。如此一來,這浮玉山流雲寨的頭把交椅還是趙正的。
“不行,一定不能讓趙正被換回來。”夏柳心中暗自做著計議,“可是怎麽才能不把他換回來呢?毀掉這封信?不行!毀了這封,還可以再寫下一封。最保險的法子,便是將換人的籌碼――江哲――直接殺掉。沒有了換人的籌碼,朝廷無論如何不會將趙正釋放的。而且如此一來,朝廷必然會即刻斬殺趙正為皇帝報仇的。”
“對!就這麽辦!”夏柳激動之下,心中所想居然脫口而出。
“遲鈍!還什麽軍師呢?這麽遲鈍!”鄒巧來在嘴裏嘀咕了一句,並沒有多想,他隻道夏柳是在讚同用江哲換趙正之舉呢,其實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
而宇文夕月卻饒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夏柳。她自然不會認為夏柳會如此遲鈍,她知道夏柳心中肯定是在想著什麽坑人的鬼點子,隻是夏柳不說,她自恃身份,也就不願意問。(.)
第二天,鄒巧來化裝成一位年邁的貨郎,重新換了一張路引,挑著貨郎挑子又走進了南京城。
因為前日宇文夕月三人大鬧太白居,現如今的京城氣氛更是緊張,不時的有一隊隊的官兵經過,但是大家都不會想到這位神情自若、東張西望地尋著生意的老頭,便是前日在太白居一人獨鬥幾十捕役的那名壯漢,所以最多隻是打量幾眼,便走了過去,並沒有人特別注意他,更不用說上前盤問了。
鄒巧來裝作一路叫賣的模樣,慢慢的逛到了內閣的辦公場所――原先的尚書省,現在的中樞府衙門口外,看了看見門口隻有兩名把門的軍士,便又轉頭離開了。
沒過多大一會兒,便見一名小孩蹦蹦跳跳的走到了中樞府門前,將一包東西遞給了門口的軍士,那兩名軍士滿臉疑惑的打開包裹,見裏麵放著一塊質地上好的玉佩和一封上書“李敏親啟”的書信。不敢怠慢,連忙進去回稟去了。
躲在暗處的鄒巧來見此情形,便也不再耽擱,挑起貨郎,急急的離開了。
李敏並不在中樞府裏,實際上三名內閣大臣都不在,他們都在弘德軒呢。從江哲被劫走,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了,雖然宮中和三位內閣大臣及時的封鎖了消息,但是這麽大的事情哪兒那麽容易封鎖的住啊?
元宵剛過,就封鎖了京城,說是抓什麽逃犯,可什麽逃犯需要出動羽林衛和驍騎衛啊?
還有,三位內閣大臣全部被召入宮,這本來沒什麽,可是一去這麽多天不出來,就值得懷疑了。
還有,本來定好的二月二皇帝親耕儀式卻突然在頭一天晚上宣布取消,理由是皇上病了。可皇上既然病了,就應該是召太醫進宮才是,怎麽把內閣大臣們召進去了?
不是李敏他們做的不夠好,隻是他們要隱瞞的事情實在太大,而朝廷中“聰明”的人實在是太多,再加上某些人有意無意的透漏出來的一些信息。雖然事情發生還沒有幾天,但是已經漸漸的有謠言傳了出來――江哲可能駕崩了。
因為三位內閣大臣都進了宮,中樞府坐堂的便是中樞舍人劉清靜,這個中樞舍人的職位是江哲新設的,品秩並不高,僅為正六品,但是卻是可以經常入宮的角色。
本來那名軍士將信拿進來時,劉清靜還沒怎麽放在心上,可是當他看到信封上“李敏親啟”四個字時,腦子裏轟的一下,陡的站了起來。他負責在弘德軒和中樞府之間傳遞奏章、節略,各人的字跡可謂是爛熟於胸,他一眼便認出這四個字是禦筆。再回頭看看那塊玉佩,越看越覺得麵熟,他也是經常麵君的人,沒費什麽勁,便想起來這是皇上身上的。
劉清靜實在是沒法清靜下去了。李敏就在弘德軒,自己這兒卻接到了皇帝寫給李敏的親筆信。這當中到底是怎麽個情況,他真是一點兒也不敢想。
絲毫沒有猶豫,劉清靜撒開腳丫子便朝皇宮方向跑去。天知道這封信裏寫的是什麽,他一個小小六品官實在承擔不起這其中的利害,他隻想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封信交到李敏手上去。
此時的弘德軒中也是愁雲密布,雖然早已過了早飯時間,但是殿中的諸人卻沒有一個人有要先填飽肚子的想法。
尤太後臉色蠟黃、有氣無力的坐在靠椅之上,連續的熬夜加上擔心江哲的安危,本來經過安寶寶之事便經受了沉重打擊的尤太後,這個時候更是身心俱疲了。
百裏紅玉站在尤太後的身後,不時的過去幫著她換一個更加舒適的姿勢。
李敏和李叔正兩個人的臉本就挺長的,現在更是成了名符其實的苦瓜臉,李叔正的頭發經過這幾日,顯得愈發的白了。
趙普則是在聽著張曉和陳紫殤二人的匯報,年紀輕輕的眉間也已現出了川字紋。
隻有皇後張靜姝仿佛渾身上下使不完的力氣,仍是在滿屋子轉圈,焦急萬分的看著眾人。
劉清靜在被侍衛領進來後,連該有的禮數都忘記了,也沒向太後、皇後和本部長官行禮,便急急的說道:“皇上,皇上有消息了!”
“刷!”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這些天盼這句話已經盼的花兒都謝了,終於是給盼來了。
“這是皇上的親筆信!”劉清靜絲毫沒有因受到這麽多高層人士的注目禮而受影響,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噌!”一個人影竄到了劉清靜跟前,一把將那封信搶了過去。這個人既不是張曉,也不是陳紫殤,而是皇後張靜姝。
看著張靜姝那急如閃電的身法,陳紫殤回頭看了看張曉,暗自吐了吐舌頭。張曉仿佛是知道陳紫殤要說什麽,很淡定的說了一句,“皇後娘娘的輕功本來就好,不要驚訝!”
“為什麽是給李敏的?為什麽不是給我的?”張靜姝搶過信來,看了一眼,頓時一臉不相信的說道。
屋中的眾人頓時全部一臉的黑線,沒人搭腔……
(收藏、鮮花、pk來者不拒啊!親們,盡情的投下來吧!)
聽說宇文夕月帶回來的居然是當今的皇帝,二人皆是大吃一驚,但是鄒巧來隻是單純的吃驚,而夏柳在吃驚的同時,還有著更深的考慮。
宇文夕月卻並沒有想的太多,她將書信和玉佩交給鄒巧來,說道:“巧來,你的易容術是一絕,明兒一早你進趟城,想法子將這兩樣東西交到官府手中去。”
腦海中正在快速進行著各種可行性分析的夏柳聞言,急忙說道:“夕月,這信裏是什麽內容?”
宇文夕月雖然對夏柳有些厭惡,但是他好歹也是山寨的三當家和軍師,這麽大的事情確實也不應該瞞著他,便說道:“這是江哲寫的親筆信,是要求朝廷用大當家的來換他的。”
夏柳一雙眼睛滴溜溜的轉了兩轉,沉吟著說道:“大當家的已經落在官府手裏了嗎?”
宇文夕月不疑有他的說道:“江哲連大當家的姓趙都知道,應該是確實已經抓住他了。”
聽到宇文夕月如此說,夏柳心中不由的一喜。自從宇文夕月加入山寨以來,他就無時不刻不在想著怎麽才能將這位能夠迷死人的美女收入懷中,但是山寨有趙正這位文武雙全的大當家的存在,他即便有什麽想法也是不敢擅自行動的,因為他非常清楚大家對趙正的擁護程度。
實際上,這些年來,隨著山寨的慢慢壯大,夏柳的野心也在一天一天的壯大。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幾年隨著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夏柳越來越覺得趙正那一套什麽“三不殺、四不搶、五大戒”之類的太過死板。既然大家已經是賊了,還講究那麽多幹什麽?
夏柳其實早就想取代趙正坐上浮玉山流雲寨的頭把交椅了,可是打又打不過;自己的年齡又要比趙正大上許多,就是熬也是熬不過趙正的;如果搞一場什麽“政變”,山寨中的人絕大部分都還是站在趙正那邊的。
這兩年,夏柳頭發和胡子之所以白的這麽快,跟他天天合計著怎麽幹掉趙正,推倒宇文夕月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現在居然有了這麽好的一個機會擺在麵前,夏柳又怎麽會放棄呢?
本來趙正被抓,他是占山為王的匪首,斷沒有被釋放的道理的;像他這種重刑犯,一般都是秘密關押,而且守衛肯定非常嚴密,想要劫獄也基本上不可能的。但是現在無巧不巧的,居然被宇文夕月抓了皇上做人質,朝廷那邊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答應叫喚的。如此一來,這浮玉山流雲寨的頭把交椅還是趙正的。
“不行,一定不能讓趙正被換回來。”夏柳心中暗自做著計議,“可是怎麽才能不把他換回來呢?毀掉這封信?不行!毀了這封,還可以再寫下一封。最保險的法子,便是將換人的籌碼――江哲――直接殺掉。沒有了換人的籌碼,朝廷無論如何不會將趙正釋放的。而且如此一來,朝廷必然會即刻斬殺趙正為皇帝報仇的。”
“對!就這麽辦!”夏柳激動之下,心中所想居然脫口而出。
“遲鈍!還什麽軍師呢?這麽遲鈍!”鄒巧來在嘴裏嘀咕了一句,並沒有多想,他隻道夏柳是在讚同用江哲換趙正之舉呢,其實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
而宇文夕月卻饒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夏柳。她自然不會認為夏柳會如此遲鈍,她知道夏柳心中肯定是在想著什麽坑人的鬼點子,隻是夏柳不說,她自恃身份,也就不願意問。(.)
第二天,鄒巧來化裝成一位年邁的貨郎,重新換了一張路引,挑著貨郎挑子又走進了南京城。
因為前日宇文夕月三人大鬧太白居,現如今的京城氣氛更是緊張,不時的有一隊隊的官兵經過,但是大家都不會想到這位神情自若、東張西望地尋著生意的老頭,便是前日在太白居一人獨鬥幾十捕役的那名壯漢,所以最多隻是打量幾眼,便走了過去,並沒有人特別注意他,更不用說上前盤問了。
鄒巧來裝作一路叫賣的模樣,慢慢的逛到了內閣的辦公場所――原先的尚書省,現在的中樞府衙門口外,看了看見門口隻有兩名把門的軍士,便又轉頭離開了。
沒過多大一會兒,便見一名小孩蹦蹦跳跳的走到了中樞府門前,將一包東西遞給了門口的軍士,那兩名軍士滿臉疑惑的打開包裹,見裏麵放著一塊質地上好的玉佩和一封上書“李敏親啟”的書信。不敢怠慢,連忙進去回稟去了。
躲在暗處的鄒巧來見此情形,便也不再耽擱,挑起貨郎,急急的離開了。
李敏並不在中樞府裏,實際上三名內閣大臣都不在,他們都在弘德軒呢。從江哲被劫走,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了,雖然宮中和三位內閣大臣及時的封鎖了消息,但是這麽大的事情哪兒那麽容易封鎖的住啊?
元宵剛過,就封鎖了京城,說是抓什麽逃犯,可什麽逃犯需要出動羽林衛和驍騎衛啊?
還有,三位內閣大臣全部被召入宮,這本來沒什麽,可是一去這麽多天不出來,就值得懷疑了。
還有,本來定好的二月二皇帝親耕儀式卻突然在頭一天晚上宣布取消,理由是皇上病了。可皇上既然病了,就應該是召太醫進宮才是,怎麽把內閣大臣們召進去了?
不是李敏他們做的不夠好,隻是他們要隱瞞的事情實在太大,而朝廷中“聰明”的人實在是太多,再加上某些人有意無意的透漏出來的一些信息。雖然事情發生還沒有幾天,但是已經漸漸的有謠言傳了出來――江哲可能駕崩了。
因為三位內閣大臣都進了宮,中樞府坐堂的便是中樞舍人劉清靜,這個中樞舍人的職位是江哲新設的,品秩並不高,僅為正六品,但是卻是可以經常入宮的角色。
本來那名軍士將信拿進來時,劉清靜還沒怎麽放在心上,可是當他看到信封上“李敏親啟”四個字時,腦子裏轟的一下,陡的站了起來。他負責在弘德軒和中樞府之間傳遞奏章、節略,各人的字跡可謂是爛熟於胸,他一眼便認出這四個字是禦筆。再回頭看看那塊玉佩,越看越覺得麵熟,他也是經常麵君的人,沒費什麽勁,便想起來這是皇上身上的。
劉清靜實在是沒法清靜下去了。李敏就在弘德軒,自己這兒卻接到了皇帝寫給李敏的親筆信。這當中到底是怎麽個情況,他真是一點兒也不敢想。
絲毫沒有猶豫,劉清靜撒開腳丫子便朝皇宮方向跑去。天知道這封信裏寫的是什麽,他一個小小六品官實在承擔不起這其中的利害,他隻想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封信交到李敏手上去。
此時的弘德軒中也是愁雲密布,雖然早已過了早飯時間,但是殿中的諸人卻沒有一個人有要先填飽肚子的想法。
尤太後臉色蠟黃、有氣無力的坐在靠椅之上,連續的熬夜加上擔心江哲的安危,本來經過安寶寶之事便經受了沉重打擊的尤太後,這個時候更是身心俱疲了。
百裏紅玉站在尤太後的身後,不時的過去幫著她換一個更加舒適的姿勢。
李敏和李叔正兩個人的臉本就挺長的,現在更是成了名符其實的苦瓜臉,李叔正的頭發經過這幾日,顯得愈發的白了。
趙普則是在聽著張曉和陳紫殤二人的匯報,年紀輕輕的眉間也已現出了川字紋。
隻有皇後張靜姝仿佛渾身上下使不完的力氣,仍是在滿屋子轉圈,焦急萬分的看著眾人。
劉清靜在被侍衛領進來後,連該有的禮數都忘記了,也沒向太後、皇後和本部長官行禮,便急急的說道:“皇上,皇上有消息了!”
“刷!”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這些天盼這句話已經盼的花兒都謝了,終於是給盼來了。
“這是皇上的親筆信!”劉清靜絲毫沒有因受到這麽多高層人士的注目禮而受影響,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噌!”一個人影竄到了劉清靜跟前,一把將那封信搶了過去。這個人既不是張曉,也不是陳紫殤,而是皇後張靜姝。
看著張靜姝那急如閃電的身法,陳紫殤回頭看了看張曉,暗自吐了吐舌頭。張曉仿佛是知道陳紫殤要說什麽,很淡定的說了一句,“皇後娘娘的輕功本來就好,不要驚訝!”
“為什麽是給李敏的?為什麽不是給我的?”張靜姝搶過信來,看了一眼,頓時一臉不相信的說道。
屋中的眾人頓時全部一臉的黑線,沒人搭腔……
(收藏、鮮花、pk來者不拒啊!親們,盡情的投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