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裏的各地生員為了自己的前途或悲或喜,而大唐的朝局也沒有過一刻的安穩。[]乾偉元年的春天,注定是一個多事的春天。
因為李叔正遲遲不願妥協,內閣隻剩下兩個人,這是江哲不願意看到的。他先是雷厲風行的加封了東方睿做體仁閣大學士,保證了內閣的正常運轉。
然後又毫不吝嗇的將工部尚書楊長青、吏部侍郎曹永利、刑部侍郎章子光、兵部侍郎徐權都加上了議政學士的頭銜,進入中樞。
這些動作不可謂不大,但是這些也都是大家事先所能想到的,所以一眾大臣們也都並沒有感到太意外。真正引起有頭腦的人重視的還是一條不起眼的消息――皇上下旨令嶺南道鶴慶縣知縣陸空海回京述職。
知縣僅為七品,芝麻綠豆般大小的官,居然勞乏皇上親自下旨?這如何不讓人感到疑惑?這個時候,才有一部分有心人突然想到,這位陸空海陸大人當年去嶺南做知縣,好像也是皇上欽點的。
再聯想到陸空海在穆宗朝時便是因為改革變法而一路高升的往事,隻要是腦子不是很笨的,都已經明白,皇上這是要重要這位變法先鋒了。
隻是,大家還都摸不清楚,陸空海回京,到底是做什麽職務?按照皇上的用人風格,直接進內閣當大學士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陸空海人還沒到京城,打算巴結他的人,已經把陸府的門檻都踏破了。
江哲聽著趙普的匯報,輕輕的一笑,並沒有言語。他是要重用陸空海不假,但是他這次調陸空海回京,並沒有馬上讓他做大學士的打算,他給陸空海留著的位置是監察學士。
搖了搖頭,將思緒自陸空海身上身上收回,江哲衝三位內閣大學士說道:“朕的公地放領方略,你們中樞府議的怎麽樣了?”
江哲所說的公地放領是他苦心積慮想出來的土地改革的第二步。在這一步,江哲要將可供耕種的無主公地陸續賣給無地的農民,地價為耕地產品三年的收獲量,以實物計算,全部地價由農民在十年內分期償付,不負擔利息。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對地主和士人階級的利益也都沒有影響,按照江哲的設想,這個方略放到中樞府討論,也就是走走過場的事情,可是沒想到,過去了好幾天了,這幫子大小學士們也沒給自己個回話,逼的他還得自己問。
其實三位大學士也一直在尋思著怎麽回這個事兒呢。因為這個方略在中樞府討論的時候,並沒有一致通過,這種打皇帝臉的事情,也著實讓他們難以開口。
現在眼見江哲開口問了,再不回話也不行了,李敏隻好斟酌著詞句說道:“公地放領,可令無主之地有物可出,可令無地之農有物可收,於國家社稷而言,實屬良法……”
“好了,公勉,這頌聖不是你的強項。你就直接說但是之後的內容吧!”江哲嗬嗬一笑說道。從李敏等人的神情之中,他已經看出,這些人肯定有意見要說。
李敏的老臉不由的微微一紅,略低了低頭,接著說道:“但是臣等對方略中的每年九月丈量土地,驗其肥瘠,定其色號,次年三年造冊之舉存有疑義,故而……”
“這幫家夥,沒有一個好對付的。”江哲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但是表麵上還繼續裝傻說道:“為了要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分地,自然要先將這天下的土地重新測量一下嘛,而且這地是有貧瘠之分的,不分出個三六九等來,分的時候也難以做到公平嘛。不知道這一條,大家有什麽不明白的?”
江哲可以裝傻,但是李敏等人卻不好裝傻的。可是他們反對的意見也是不好明說的。
這公地放領方略,如果隻是將無主公地賣給無地的佃戶,他們自然是不會反對的,可是江哲卻要趁機厘清天下土地,這就值得尋味了。上次親耕儀式的時候,江哲便已經露出了對土地兼並不滿的意思來了,現在又要將天下的土地登記造冊,這麽做的實際目的是什麽,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江哲此前所做的改革之所以基本沒有遇到什麽反對,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作為士人階級的官員們的利益並沒有受到損害,或是隻受到了很輕的損害。
而這次卻不同了,江哲擺明是要對地主階級動手了,而士人階級本身就是地主階級的代表,這些當官的,包括他們的一些親戚家屬,哪一個沒有多處田產的?皇上如果要進行大力度的土地改革,他們的利益全部都要受到損害,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是不願意支持這個新法了。
包括李敏都覺得不自在,因為他雖然是既為清廉,但是貴為一品,那家產也是不在少數的,如李叔正之流,更是富不可言。這些個重臣裏麵,真正沒有什麽田產的,隻有趙普一人而已。
所以李敏隻有硬著頭皮說道:“臣等的第一個疑問是,皇莊是否也需要進行重新丈量?還有王莊!”
“皇莊?”江哲不由地一愣,“你是說朕的皇莊?”
“對!皇莊目前已有不下二百餘萬畝,各位王爺名下的土地也都在上百萬畝!”
江哲算是搞明白了,這些人是在拿自己當擋箭牌呢,他心中暗自冷笑:你們以為這麽著就能攔住我改革嗎?妄想!
冷笑了一聲,江哲沉聲說道:“你們不懂什麽叫厘清天下土地嗎?丈量土地,先從朕的皇莊開始,然後是王莊,再然後量你們這些一品大員,再然後三品五品,量完當官的,再量其他人的。”
大家見皇上帶頭拿自己開刀,還有什麽可說的?李敏隻好說出第二個所謂的疑問:“皇上,這丈量土地是由中央派員,還是由地方胥吏完成?如果是中央派員,必然耗時良久,如果是由地方胥吏完成,如何保證他們不弄虛作假?”
江哲聽了這話,鼻子都差點兒氣歪,心說,什麽都交給我想,那我要你們幹什麽?
想了一下,江哲決定還是先開誠布公的將自己的內閣大臣們說服,於是沉聲說道:“你們也不用跟朕兜彎子了,不錯,朕這麽做,是為了下一步從地主們手裏往外分田地做準備。朕知道你們心裏有抵觸情緒,因為你們自己就是地主。
可是你們想過官戶富室,兼並土地,卻故意虛報土地,逃避稅收的後果沒有?結果便是農民破產,豪強得利。百姓困苦不堪,但是兼並之風至今愈演愈烈,如果放任展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不要以為老百姓就好欺負。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來幾多王朝,誰個長治久安興衰更替不與民心息關?夏湯之始,其行眾詠,桀紂之虐,其行終滅。真把老百姓逼急了,倒戈相向,兵臨城下,土崩瓦解,金鑾易主,國號更名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江哲這話說的是很重了,李敏等人也坐不住了,撲通撲通全跪下了。
江哲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其實朕又何嚐不知道,這土地改革,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李敏剛才所說的問題,確實值得慎重考慮,但是你們既然也都認為這土地改革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那麽中間的問題,我們可以再詳定條例,加以解決,但是法令的推行,卻是不能停止的。我們不能因為困難而不敢有所作為。”
李敏等人都知道,江哲的倔脾氣這是又犯了。這個時候,說什麽也是沒用的,而且他們確實也都明白,江哲的這個新法利大於弊,他們也確實沒有什麽好理由來阻攔,隻好選擇同意。
於是,江哲的土地新政第二招“公地放領”便這麽出台了。
因為李叔正遲遲不願妥協,內閣隻剩下兩個人,這是江哲不願意看到的。他先是雷厲風行的加封了東方睿做體仁閣大學士,保證了內閣的正常運轉。
然後又毫不吝嗇的將工部尚書楊長青、吏部侍郎曹永利、刑部侍郎章子光、兵部侍郎徐權都加上了議政學士的頭銜,進入中樞。
這些動作不可謂不大,但是這些也都是大家事先所能想到的,所以一眾大臣們也都並沒有感到太意外。真正引起有頭腦的人重視的還是一條不起眼的消息――皇上下旨令嶺南道鶴慶縣知縣陸空海回京述職。
知縣僅為七品,芝麻綠豆般大小的官,居然勞乏皇上親自下旨?這如何不讓人感到疑惑?這個時候,才有一部分有心人突然想到,這位陸空海陸大人當年去嶺南做知縣,好像也是皇上欽點的。
再聯想到陸空海在穆宗朝時便是因為改革變法而一路高升的往事,隻要是腦子不是很笨的,都已經明白,皇上這是要重要這位變法先鋒了。
隻是,大家還都摸不清楚,陸空海回京,到底是做什麽職務?按照皇上的用人風格,直接進內閣當大學士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陸空海人還沒到京城,打算巴結他的人,已經把陸府的門檻都踏破了。
江哲聽著趙普的匯報,輕輕的一笑,並沒有言語。他是要重用陸空海不假,但是他這次調陸空海回京,並沒有馬上讓他做大學士的打算,他給陸空海留著的位置是監察學士。
搖了搖頭,將思緒自陸空海身上身上收回,江哲衝三位內閣大學士說道:“朕的公地放領方略,你們中樞府議的怎麽樣了?”
江哲所說的公地放領是他苦心積慮想出來的土地改革的第二步。在這一步,江哲要將可供耕種的無主公地陸續賣給無地的農民,地價為耕地產品三年的收獲量,以實物計算,全部地價由農民在十年內分期償付,不負擔利息。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對地主和士人階級的利益也都沒有影響,按照江哲的設想,這個方略放到中樞府討論,也就是走走過場的事情,可是沒想到,過去了好幾天了,這幫子大小學士們也沒給自己個回話,逼的他還得自己問。
其實三位大學士也一直在尋思著怎麽回這個事兒呢。因為這個方略在中樞府討論的時候,並沒有一致通過,這種打皇帝臉的事情,也著實讓他們難以開口。
現在眼見江哲開口問了,再不回話也不行了,李敏隻好斟酌著詞句說道:“公地放領,可令無主之地有物可出,可令無地之農有物可收,於國家社稷而言,實屬良法……”
“好了,公勉,這頌聖不是你的強項。你就直接說但是之後的內容吧!”江哲嗬嗬一笑說道。從李敏等人的神情之中,他已經看出,這些人肯定有意見要說。
李敏的老臉不由的微微一紅,略低了低頭,接著說道:“但是臣等對方略中的每年九月丈量土地,驗其肥瘠,定其色號,次年三年造冊之舉存有疑義,故而……”
“這幫家夥,沒有一個好對付的。”江哲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但是表麵上還繼續裝傻說道:“為了要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分地,自然要先將這天下的土地重新測量一下嘛,而且這地是有貧瘠之分的,不分出個三六九等來,分的時候也難以做到公平嘛。不知道這一條,大家有什麽不明白的?”
江哲可以裝傻,但是李敏等人卻不好裝傻的。可是他們反對的意見也是不好明說的。
這公地放領方略,如果隻是將無主公地賣給無地的佃戶,他們自然是不會反對的,可是江哲卻要趁機厘清天下土地,這就值得尋味了。上次親耕儀式的時候,江哲便已經露出了對土地兼並不滿的意思來了,現在又要將天下的土地登記造冊,這麽做的實際目的是什麽,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江哲此前所做的改革之所以基本沒有遇到什麽反對,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作為士人階級的官員們的利益並沒有受到損害,或是隻受到了很輕的損害。
而這次卻不同了,江哲擺明是要對地主階級動手了,而士人階級本身就是地主階級的代表,這些當官的,包括他們的一些親戚家屬,哪一個沒有多處田產的?皇上如果要進行大力度的土地改革,他們的利益全部都要受到損害,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是不願意支持這個新法了。
包括李敏都覺得不自在,因為他雖然是既為清廉,但是貴為一品,那家產也是不在少數的,如李叔正之流,更是富不可言。這些個重臣裏麵,真正沒有什麽田產的,隻有趙普一人而已。
所以李敏隻有硬著頭皮說道:“臣等的第一個疑問是,皇莊是否也需要進行重新丈量?還有王莊!”
“皇莊?”江哲不由地一愣,“你是說朕的皇莊?”
“對!皇莊目前已有不下二百餘萬畝,各位王爺名下的土地也都在上百萬畝!”
江哲算是搞明白了,這些人是在拿自己當擋箭牌呢,他心中暗自冷笑:你們以為這麽著就能攔住我改革嗎?妄想!
冷笑了一聲,江哲沉聲說道:“你們不懂什麽叫厘清天下土地嗎?丈量土地,先從朕的皇莊開始,然後是王莊,再然後量你們這些一品大員,再然後三品五品,量完當官的,再量其他人的。”
大家見皇上帶頭拿自己開刀,還有什麽可說的?李敏隻好說出第二個所謂的疑問:“皇上,這丈量土地是由中央派員,還是由地方胥吏完成?如果是中央派員,必然耗時良久,如果是由地方胥吏完成,如何保證他們不弄虛作假?”
江哲聽了這話,鼻子都差點兒氣歪,心說,什麽都交給我想,那我要你們幹什麽?
想了一下,江哲決定還是先開誠布公的將自己的內閣大臣們說服,於是沉聲說道:“你們也不用跟朕兜彎子了,不錯,朕這麽做,是為了下一步從地主們手裏往外分田地做準備。朕知道你們心裏有抵觸情緒,因為你們自己就是地主。
可是你們想過官戶富室,兼並土地,卻故意虛報土地,逃避稅收的後果沒有?結果便是農民破產,豪強得利。百姓困苦不堪,但是兼並之風至今愈演愈烈,如果放任展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不要以為老百姓就好欺負。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來幾多王朝,誰個長治久安興衰更替不與民心息關?夏湯之始,其行眾詠,桀紂之虐,其行終滅。真把老百姓逼急了,倒戈相向,兵臨城下,土崩瓦解,金鑾易主,國號更名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江哲這話說的是很重了,李敏等人也坐不住了,撲通撲通全跪下了。
江哲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其實朕又何嚐不知道,這土地改革,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李敏剛才所說的問題,確實值得慎重考慮,但是你們既然也都認為這土地改革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那麽中間的問題,我們可以再詳定條例,加以解決,但是法令的推行,卻是不能停止的。我們不能因為困難而不敢有所作為。”
李敏等人都知道,江哲的倔脾氣這是又犯了。這個時候,說什麽也是沒用的,而且他們確實也都明白,江哲的這個新法利大於弊,他們也確實沒有什麽好理由來阻攔,隻好選擇同意。
於是,江哲的土地新政第二招“公地放領”便這麽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