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皇上要來了,所以你才見不到難民!”王霸恨恨的說道。(.無彈窗廣告)
“這又是為什麽?”陳紫殤在旁插話道。
江哲卻已是麵沉如水,冷冷的說道:“是不是你們根本就沒有放難民進城?”
王霸一抬手,遮斷江哲冷冷的目光,說道:“王爺,你也不用衝我瞪眼。難民確實沒放進城來,都在西門外堆著呢,不過這可不是我的主意。”
“你是石城縣令,不是你的主意是誰的主意?”江哲怒道。
“我的王爺啊!”王霸苦著臉說道,“我雖然是這石城的知縣,可是這兒也是宣州府衙的所在啊。三生不幸,知縣附郭,我真不知道上輩子造了什麽孽,這輩子就當了這附郭知縣。”
“你的意思是宣州知州下的令不準難民進城?”江哲立刻便醒悟過來,口氣略緩了緩說道。
“除了那位隻會溜須拍馬的吳智吳大人,還有誰能下這種狗屁不通的命令?”王霸的話語裏充滿了對知州的不滿。他自然看的出,江哲明顯是對不準百姓進城的行為大為不滿,所以這個狀他告的是信手拈來。
江哲卻並沒有要馬上追究哪一個人責任的意思,而是又問道:“我們進城的時候,南門明明大開嘛,難道難民不知道從南門進城嗎?”
王霸一拍大腿說道:“王爺,你也太小瞧我們的吳大人了。如果把南北門也關了,那麽皇上來了怎麽辦?吳大人要給皇上看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四門緊閉,那能叫祥和嗎?”
江哲動容了,緊盯著王霸說道:“他用的什麽法子,讓難民都聚於一處?”
王霸歎了一口氣說道:“咱們的吳大人調了城中的軍隊,凡是有跑出地界的難民,一律當場格殺的!”
“什麽?”張曉和陳紫殤都是一臉的驚訝。
江哲也是麵色一寒,沉聲說道:“他如此做法,難道就不怕災民嘩變嗎?”
王霸頓足說道:“他不怕,可我怕啊。你們知道我為什麽中午飯沒吃就出城去難民的營地了?就是因為災民已是群情激奮,和當兵的已經開始吵吵起來了,我過去的時候已經開始動手了,有幾個還見了血。”
“現在怎麽樣了?”江哲急急問道。
“當然是已經平息下來了。”王霸咧嘴笑道,“不然卑職怎麽能到王爺這兒來伺候呢?”
江哲聽了王霸這句話便知道,此人有上進心,因為他想巴結自己;但是他又不會官場那套齷齪的巴結手段,這句話聽起來是巴結,可是還是有毛病的,因為他還是把災民的事情排在了伺候王爺前麵。不過這也正說明了他確實是一個心中裝著老百姓的好官。
所以,江哲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雙方一旦動上了手,便會越打火氣越打,火氣越打便越打的凶,你是怎麽做的?”
王霸仔細看了一眼江哲,也笑著說道:“王爺,沒想到你嬌生慣養的,居然還能了解這些?沒錯,就像你所說的,他們是越打火氣越大,火氣越打嗓門也就越大,那麽多人都在瞎嚷嚷,我過去後,根本就沒人聽我的。”
張曉和陳紫殤聽他說的緊張,便也在旁追問道:“他們不聽你的?那你是怎麽讓他們平息下來的?”
王霸咧嘴一笑說道:“我一見好好說話沒人聽,便動了點心眼,我把一匹馬的尾巴點著了,那匹馬吃痛之下,向著人群一衝,便把雙方衝開了。然後我趁機跳了出來,大吼一聲‘老子是石城縣令王霸,都他媽的給老子住手,誰再敢動一動,老子把他頭發也點了,不管是當兵的,還是逃難的,有一個算一個。’”
說到這兒,王霸得意的一翹下巴,又說道:“你還別說,卑職這一下,還真把在場的都鎮住了,這才老老實實聽我說話。然後卑職就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才暫時平息了一場暴亂。”
江哲聽他說的簡單,但也知道實際情況肯定不簡單,不然他也不用在那兒耗了大半天的時間了,便又問道:“這麽多的難民,都是從哪裏來的?我怎麽沒聽說哪裏鬧災啊?”
“哎呦,我的個王爺來。”王霸一拍大腿,說道,“這年頭,除了咱們江南道,哪兒沒難民啊?難民沒地方去,就隻好朝江南道來,實話跟你說吧,這兒年年都有難民,隻不過今年特別多了一點而已。”
“年年都有難民?”江哲一臉不相信的說道,“這怎麽可能?哪裏有年年鬧在的道理?”
王霸撇了撇嘴唇說道:“王爺,你以為隻有天災才能有難民嗎?更多的難民是人禍造成的。這也為什麽你們在京裏聽不到消息的原因,發生了天災,可以向皇上要錢賑災,可是人禍怎麽要錢啊?所以自然沒人上奏。”
“人禍?”江哲緊緊的皺著眉頭,說道:“這些年周邊諸國都還算友好,除了西突厥年前侵犯過一次邊關之外,並沒有戰事發生啊?就是年前的那場戰事,西突厥也沒有破關嘛。哪裏有什麽人禍發生?”
“王爺,你沒到過下麵,自然不知道下麵的情況。”王霸搖了搖頭,說道,“你說的那都是外麵的禍事,那玩意也就天災一樣,一樣是可以趁機跟皇上要錢的,真正的人禍是內禍。”
“內禍?”江哲皺眉問道,“怎麽解釋?”
“這裏麵的道道很多,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明白的。”王霸欲言又止。
“今兒叫你來,便是要聽你說的。你盡管說來。”江哲沉聲說道。
王霸又猶豫了一下,見江哲的目光之中充滿了熱切,這才沉聲說道:“人禍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因為稅收太重。”
江哲眉頭一皺,疑惑地問道:“我大唐采用十五稅一的稅率,談不上是苛捐雜稅吧?”
王霸揉了揉鼻子,說道:“王爺,你說的那是朝廷的稅率,實際上地方的各級官吏的苛捐雜稅是層出不窮的。老百姓受不了,就隻能將地賣給有錢的仕紳,然後變成佃戶,以此來逃避稅收,於是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沒了地,沒了糧。土地才是鐵飯碗啊,有了土地才有飯,沒了土地,沒了吃的,自然就變成難民了。”
江哲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微微的點了點頭,他在京的時候便已經知道土地兼並已經非常嚴重,所以有意的加快了土地改革的步伐,可是沒想到到了地方上,才知道土地兼並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王霸是石城縣令,他想的還隻是一城一地的問題,可是江哲作為大唐朝的皇帝,他不得不想的更遠。
作為從現代穿越過來的人,江哲可是非常清楚曆史上改朝換代的農民起義的主要原因是什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土地兼並所致的兩極分化、苛捐雜稅迫使農民走投無路,才揭竿而起舉行起義。希望造反後能實現均田地、均貧富的平等願望。
這一點從起義的老百姓所喊出的口號便能夠了解個大概。例如,曆史上唐朝時的黃巢起義時的口號是“天補均平”;宋朝時王小波、李順起義的口號是“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宋朝時鍾相、揚麽起義的口號是“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明朝時李自成起義的口號是“均田免糧”;清朝時太平天國的起義口號是“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親們,非常不好意思,又是加班到10點多,一鬥到家已經是10點40了,又是個龜速選手,再不發出來就斷更了,所以這章隻有2500字,還請見諒啊!)
“這又是為什麽?”陳紫殤在旁插話道。
江哲卻已是麵沉如水,冷冷的說道:“是不是你們根本就沒有放難民進城?”
王霸一抬手,遮斷江哲冷冷的目光,說道:“王爺,你也不用衝我瞪眼。難民確實沒放進城來,都在西門外堆著呢,不過這可不是我的主意。”
“你是石城縣令,不是你的主意是誰的主意?”江哲怒道。
“我的王爺啊!”王霸苦著臉說道,“我雖然是這石城的知縣,可是這兒也是宣州府衙的所在啊。三生不幸,知縣附郭,我真不知道上輩子造了什麽孽,這輩子就當了這附郭知縣。”
“你的意思是宣州知州下的令不準難民進城?”江哲立刻便醒悟過來,口氣略緩了緩說道。
“除了那位隻會溜須拍馬的吳智吳大人,還有誰能下這種狗屁不通的命令?”王霸的話語裏充滿了對知州的不滿。他自然看的出,江哲明顯是對不準百姓進城的行為大為不滿,所以這個狀他告的是信手拈來。
江哲卻並沒有要馬上追究哪一個人責任的意思,而是又問道:“我們進城的時候,南門明明大開嘛,難道難民不知道從南門進城嗎?”
王霸一拍大腿說道:“王爺,你也太小瞧我們的吳大人了。如果把南北門也關了,那麽皇上來了怎麽辦?吳大人要給皇上看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四門緊閉,那能叫祥和嗎?”
江哲動容了,緊盯著王霸說道:“他用的什麽法子,讓難民都聚於一處?”
王霸歎了一口氣說道:“咱們的吳大人調了城中的軍隊,凡是有跑出地界的難民,一律當場格殺的!”
“什麽?”張曉和陳紫殤都是一臉的驚訝。
江哲也是麵色一寒,沉聲說道:“他如此做法,難道就不怕災民嘩變嗎?”
王霸頓足說道:“他不怕,可我怕啊。你們知道我為什麽中午飯沒吃就出城去難民的營地了?就是因為災民已是群情激奮,和當兵的已經開始吵吵起來了,我過去的時候已經開始動手了,有幾個還見了血。”
“現在怎麽樣了?”江哲急急問道。
“當然是已經平息下來了。”王霸咧嘴笑道,“不然卑職怎麽能到王爺這兒來伺候呢?”
江哲聽了王霸這句話便知道,此人有上進心,因為他想巴結自己;但是他又不會官場那套齷齪的巴結手段,這句話聽起來是巴結,可是還是有毛病的,因為他還是把災民的事情排在了伺候王爺前麵。不過這也正說明了他確實是一個心中裝著老百姓的好官。
所以,江哲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雙方一旦動上了手,便會越打火氣越打,火氣越打便越打的凶,你是怎麽做的?”
王霸仔細看了一眼江哲,也笑著說道:“王爺,沒想到你嬌生慣養的,居然還能了解這些?沒錯,就像你所說的,他們是越打火氣越大,火氣越打嗓門也就越大,那麽多人都在瞎嚷嚷,我過去後,根本就沒人聽我的。”
張曉和陳紫殤聽他說的緊張,便也在旁追問道:“他們不聽你的?那你是怎麽讓他們平息下來的?”
王霸咧嘴一笑說道:“我一見好好說話沒人聽,便動了點心眼,我把一匹馬的尾巴點著了,那匹馬吃痛之下,向著人群一衝,便把雙方衝開了。然後我趁機跳了出來,大吼一聲‘老子是石城縣令王霸,都他媽的給老子住手,誰再敢動一動,老子把他頭發也點了,不管是當兵的,還是逃難的,有一個算一個。’”
說到這兒,王霸得意的一翹下巴,又說道:“你還別說,卑職這一下,還真把在場的都鎮住了,這才老老實實聽我說話。然後卑職就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才暫時平息了一場暴亂。”
江哲聽他說的簡單,但也知道實際情況肯定不簡單,不然他也不用在那兒耗了大半天的時間了,便又問道:“這麽多的難民,都是從哪裏來的?我怎麽沒聽說哪裏鬧災啊?”
“哎呦,我的個王爺來。”王霸一拍大腿,說道,“這年頭,除了咱們江南道,哪兒沒難民啊?難民沒地方去,就隻好朝江南道來,實話跟你說吧,這兒年年都有難民,隻不過今年特別多了一點而已。”
“年年都有難民?”江哲一臉不相信的說道,“這怎麽可能?哪裏有年年鬧在的道理?”
王霸撇了撇嘴唇說道:“王爺,你以為隻有天災才能有難民嗎?更多的難民是人禍造成的。這也為什麽你們在京裏聽不到消息的原因,發生了天災,可以向皇上要錢賑災,可是人禍怎麽要錢啊?所以自然沒人上奏。”
“人禍?”江哲緊緊的皺著眉頭,說道:“這些年周邊諸國都還算友好,除了西突厥年前侵犯過一次邊關之外,並沒有戰事發生啊?就是年前的那場戰事,西突厥也沒有破關嘛。哪裏有什麽人禍發生?”
“王爺,你沒到過下麵,自然不知道下麵的情況。”王霸搖了搖頭,說道,“你說的那都是外麵的禍事,那玩意也就天災一樣,一樣是可以趁機跟皇上要錢的,真正的人禍是內禍。”
“內禍?”江哲皺眉問道,“怎麽解釋?”
“這裏麵的道道很多,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明白的。”王霸欲言又止。
“今兒叫你來,便是要聽你說的。你盡管說來。”江哲沉聲說道。
王霸又猶豫了一下,見江哲的目光之中充滿了熱切,這才沉聲說道:“人禍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因為稅收太重。”
江哲眉頭一皺,疑惑地問道:“我大唐采用十五稅一的稅率,談不上是苛捐雜稅吧?”
王霸揉了揉鼻子,說道:“王爺,你說的那是朝廷的稅率,實際上地方的各級官吏的苛捐雜稅是層出不窮的。老百姓受不了,就隻能將地賣給有錢的仕紳,然後變成佃戶,以此來逃避稅收,於是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沒了地,沒了糧。土地才是鐵飯碗啊,有了土地才有飯,沒了土地,沒了吃的,自然就變成難民了。”
江哲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微微的點了點頭,他在京的時候便已經知道土地兼並已經非常嚴重,所以有意的加快了土地改革的步伐,可是沒想到到了地方上,才知道土地兼並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王霸是石城縣令,他想的還隻是一城一地的問題,可是江哲作為大唐朝的皇帝,他不得不想的更遠。
作為從現代穿越過來的人,江哲可是非常清楚曆史上改朝換代的農民起義的主要原因是什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土地兼並所致的兩極分化、苛捐雜稅迫使農民走投無路,才揭竿而起舉行起義。希望造反後能實現均田地、均貧富的平等願望。
這一點從起義的老百姓所喊出的口號便能夠了解個大概。例如,曆史上唐朝時的黃巢起義時的口號是“天補均平”;宋朝時王小波、李順起義的口號是“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宋朝時鍾相、揚麽起義的口號是“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明朝時李自成起義的口號是“均田免糧”;清朝時太平天國的起義口號是“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親們,非常不好意思,又是加班到10點多,一鬥到家已經是10點40了,又是個龜速選手,再不發出來就斷更了,所以這章隻有2500字,還請見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