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最終還是死了,死在林朝的算計之下。


    先是多次夜襲佯攻,如同障眼法一般的疲敵之計,成功讓張純相信,這最後一波進攻才是殺招。


    任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趙雲會隱藏在普通士卒之中,在這一記殺招之中,又給他來了一波絕殺。


    林朝之計,可謂是無限套娃,給了張純無限驚喜。


    所以,雖然距離甚遠,但是在張純毫無防備之下,趙雲這一箭還是中了。


    雖然隻射中右臂,但箭矢上塗滿了劇毒。隻要張純在中箭的那一瞬間,沒有選擇砍掉自己的胳膊,那等待他的,就是注定的死亡。


    隻是,現在的張純還沒意識到,仍然強忍著右臂的疼痛,還在指揮大軍奮戰。


    關羽等三人見趙雲一擊得手,也不再繼續鏖戰,而是選擇迅速撤軍。


    直到劉備軍全部撤出戰場後,張純這才鬆了一口氣,卻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整個人眼前一黑,就要昏倒在地。


    “將軍,您的傷口!”


    旁邊一個親兵扶住張純,指著他右臂的傷口,滿臉驚恐地叫道。


    張純這才注意到,右臂上的傷口已然紫青一片,甚至流出的鮮血也不再是殷紅色,而是帶著惡臭的黑色。


    “這……箭……有毒……”


    張純虛弱道,說話已經上氣不接下氣,隨時都有昏迷過去的風險。


    ……


    “子龍,那張純可曾中箭?”


    見眾將歸來,林朝在典韋的護衛下迎了上去,開口問道。


    趙雲下馬,抱拳道:“監軍,屬下幸不辱命,射中了張賊的右臂。”


    “好,子龍神射,張純必死無疑!”林朝麵帶喜色誇獎道。“如此,中山可定!”


    正如林朝預料的一樣,張純知道自己中毒之後,趕緊喚來了隨軍醫師為自己診治,但醫師看完張純的傷口後,卻連連搖頭歎息。


    無奈,張純隻得強撐著中毒的身體,下令全軍撤回北平。


    大軍拔營北還之時,張純已經神誌不清,隨後便陷入了昏迷。


    終於在渡過徐水,即將進入北平城的時候,張純再也支撐不住,毒發身亡。


    <a id="wzsy" href="http://m.slkslk.com">思路客</a>


    一代奸雄,就此窩囊死去!


    張純死後,軍中士氣斷崖式下跌,所剩的殘兵敗將不知去往何方,隻得繼續據守北平。


    又過了數日,劉備大軍北上,渡過徐水,將整個北平城四下包圍了起來。這時候也不用講究什麽圍三闕一了,而是全方位包圍起來,連一隻蚊子都飛不出去的那種。


    眼下張純已死,中山大局已定,在不能北上幽州的情況下,北平城內隻剩一群殘兵敗將,再怎麽負隅頑抗,開城投降也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耗著,耗到城內糧盡,耗到敵軍撐不下去自行敗亡。


    十月中旬,冀北第一場大雪落下的時候,劉備給劉焉上了一封請功奏表,將這數月以來,大大小小的戰事,戰果,全都匯報了一遍,同時也將有功之士的名單都列舉了出來,請劉焉上報天子,為眾將士請功。


    劉焉收到奏表後,大喜過望,絲毫沒有耽擱,連夜上奏給了朝廷。


    當然,他在奏表中,免不了為自己增光添彩。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在他冀州刺史劉君朗的英明領導下,中山都尉劉玄德才能取得如此戰果。朝廷就算有封賞,也是他拿大頭,劉備拿小頭。


    對於這一點,在官場混跡多年的劉備心知肚明,也不點破。


    畢竟能拿三成,還得看人家的臉色。


    劉焉上表之後,同時也發動了自己在朝中的關係,以此戰功為契機,期望達成自己回京的目的。


    在劉焉心心念念的盼望下,終於十一月上旬,朝廷下了詔令,召劉焉回京任宗正,同時命劉備回京表功。


    接到詔令的那一刻,劉焉雙手都有些微微顫抖,心中激動無以言表,立刻就給劉備寫了封書信,命他同自己一起進京。


    三日後,鈞命送達劉備手中。


    中軍大帳內,劉備召開了一場重要的會議,而會議內容就兩個字,抉擇。


    是現在就動身,跟劉焉一起入京接受封賞,還是坐等北平城內敵軍投降之後,再動身入京。


    當劉備將劉焉的書信傳示眾人之後,麾下文武分成了兩派。


    田豐,關羽,張飛三人讚成現在就入京,接受封賞。畢竟仗打了半年,眼下已經告一段落,北平城中守軍不足為慮。


    眼下最應該做的,就是入京接受天子封賞,以此激勵士氣,明定賞罰,同時劉備這個中山都尉的官職,也可以再往上升一升,麾下文武也能加官進爵。


    倒不是說田豐幾人貪圖功勞,而是劉備眼下隻是中山都尉,卻實際掌控了整個中山郡,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意味。


    若能將中山都尉變成中山太守,那劉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將中山發展成自己的地盤,以此招賢納士,治理百姓。


    再者,現在中山已定的消息早就表奏了上去,劉備若不趕緊入京爭取中山太守的位置,萬一朝廷再派一位太守過來,劉備如何自處?


    新太守政令一下,劉備是聽命還是拒絕?


    坐等始終太過被動,不如率先進京,掌握主動權。


    而荀諶,趙雲,林夕等人則表示反對,認為現在北平未定,不是入京的好時機。


    兩方爭論了半晌,也不能說服對方,反倒把劉備吵得頭都大了。


    最後,他還是習慣性的把目光放到了林朝身上。


    “子初,你有何見解,為何一言不發?”


    林朝笑道:“回玄德公,朝隻是在想一個問題,若不能將這個問題想明白,何時入京都不合適。”


    此言一出,爭論不休的眾人都把目光放到了林朝身上。


    “什麽問題,居然如此關鍵?”


    劉備不解地問道,同時也替眾人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入京是肯定要入的,隻是何時入,怎麽入,最終無非都要落在兩個字上。”


    看著眾人不解的神情,林朝緩緩笑著開口道:“利益。”


    聖人有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大庭廣眾之下,林朝將利益二字赤裸裸地說了出來,這是眾人都沒有想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很核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秋隕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秋隕S並收藏這個三國很核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