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十一月,林朝都很忙碌。


    雖說具體事物都交給了其他人,但徐州正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事務頗為繁雜。


    從修繕郯縣的城牆,修橋鋪路,再到一些基礎設施的建立。


    尤其是辦公的衙署,以及劉備的府邸,林朝特地命人著重修繕了一番,反正怎麽華麗,怎麽奢靡就怎麽來。


    當簡雍提出反對意見,說此舉徒損民力,眼下不易太過奢華的時候,林朝直接否決了他的意見。


    對此,林朝有著自己的想法。


    劉備出身草莽,雖性情堅韌,也滿腔雄心壯誌,但有些偏愛享樂,沒事就喜歡拉著大家吃席。


    若隻是如此也就罷了,可最近劉備實在太閑了,居然又愛上了打獵,隔三差五就帶著典韋出城遊獵。


    眼下隻是擁有了徐州,且還未完全掌握,劉備已經開始有墮落的跡象,這還怎麽得了。


    若以後條件更好了,劉備難保不會被這些浮華迷住雙眼,變得隻會飲酒作樂。


    好好的先主,變成了後主。


    就如遷都長安之後的董卓一樣,再也不複之前的豪爽大氣,變成了守家之犬。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林朝與賈詡商議了一夜,最終決定以毒攻毒。


    喜歡奢靡,那就給你打造一個安樂鄉,讓你爽個夠。


    喜歡吃席,那就讓你吃個夠。


    喜歡打獵,那就打個夠。


    這些個奇淫巧技,總有玩厭的那天,反正未來一年半載的主基調是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動作,有充足的時間供劉備玩樂。


    一旦經過了這一波洗禮之後,劉備就算過了這一關。以後若有閑暇時光,也許還會消遣一番,但絕不會再度沉溺其中。


    再者,劉備身為一方諸侯,生活若過於簡樸,也會有損威儀,自然不能奢求他像常人一樣生活。


    除此之外,林朝把未來的戰略規劃,也完善了一遍。


    其實林朝本來想照搬商鞅變法,來針對著治理徐州,不過考慮到商鞅的那套製度太功利了,不利於長治久安,想想還是放棄了。


    商鞅變法的主要手段,就是利出一孔。


    這唯一的孔,正是官府。


    所有的富貴,功勳,賞賜,都隻能從官府手中獲得。


    這麽做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驅農歸戰。


    因此經過變法的秦國才會逐漸強盛,因為商鞅打造的,是一個以國家為單位的戰爭機器。


    但眼下的徐州,這種操作明顯不適用。


    林朝的新規劃,一共打算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治理民生。


    這其中就包括了屯田之法,清掃盜賊,清查吏治,以及最重要的鼓勵生產,通商貿易。


    嚴格來說,無論清掃盜賊也好,整頓吏治也罷,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屯田。隻有百姓手中有糧,官服才能征得糧食,充作軍用。


    而商業貿易則不同,這個是經濟支柱,是需要大批的商賈來完成的。


    但漢代又是個重農抑商的時代,百姓一年交一算錢,商賈則要交兩算,家裏養著的奴婢家仆,也同樣要交兩算。


    由此可見,統治者並不喜歡這群商人。


    貿然興商,絕對會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對,所以林朝準備慢慢著手,爭取在潛移默化間完成這件事情。


    說到生意,徐州境內有數座鐵礦,臨近東海,又有好幾處產鹽之地。


    除了鹽鐵之外,林朝還打算把酒水,紙張的經營權也握在自己手中。


    找些富商來經營,但源頭和最終解釋權,必然要控製在官府手中。


    長此以往,不出數年,徐州將成為富饒之地,劉備集團也能兵精糧足。


    而第三點鼓勵生產,倒不如說是獎勵生產。


    生產不僅僅是產出物資,還包括了人。


    現在的人口太少了,遠遠不夠用。而且連年戰亂,導致女多男少,勞動力大大缺失,無論是征兵還是徭役,響應的人都少了許多。


    為此,林朝不顧眾人反對,強行取消了口賦製度。


    自漢武帝把口賦的征收年齡從七歲變成三歲後,民間溺嬰之風大漲。


    許多窮苦人家因為交不起口賦,而被迫將生下的孩子親手殺死,釀成的人間慘劇不知凡幾。


    林朝不僅取消了口賦,反而還進行獎勵生育。一對夫婦若生子超過三個,到第四個的時候,官服便每年獎勵二十錢,直到十五歲為止,不分男女。


    若孩子途中夭折,便不再獎勵。


    再多生的,以此類推。


    此舉有兩個好處,其一可以阻止民間溺嬰,獎勵的錢財雖然不多,但總能減輕一些家庭負擔。


    其二,這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頗為嚴重,此舉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男女的比例不會失衡。


    有獎勵,自然也要有懲罰。


    若一對夫婦身體健康,成婚一年後還無所出,那便要交三倍的口賦。若隻生一個,交兩倍口賦。生兩個,交一倍口賦。


    <a id="wzsy" href="http://www.yawenku.com">yawenku.com</a>


    除此之外,少女滿十八歲後,要在二十歲之前出嫁,


    二十歲不出嫁者,收兩倍算賦,每兩年加一倍,直到三十五歲為止。


    寡婦為前夫守節三年便要改嫁,不改嫁者,收兩倍算賦。


    改嫁者,可免五年算賦。


    改嫁後生子者,官府更會派人上門道賀,贈一百錢。


    也是以三十五歲為止,三十五歲以上不用改嫁。


    眼下為了人口增長,林朝也顧不得許多了,個中有些不合情理的地方,以後慢慢修改便是。


    不過當他拿出這套方案時,眾人看向他的眼神,頓時變得曖昧了起來。


    散會之後,劉備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某原以為子初你喜歡年歲尚幼的小娘子,可誰知,子初居然有人妻之好。”


    聞言,林朝一口老血差點噴了出來。


    “玄德公,縱然你身為一方諸侯,又怎可憑空汙人清白!”


    任林朝如何辯解,也擋不住劉備那帶有深意的笑容……


    至此,第一步的民生治理,除了經商貿易以外,算是基本成型。


    關於經商貿易,林朝也不急,因為有人比他急。


    遠的不說,就算即將搬到徐州來無極甄氏,以及朐縣糜氏,恐怕不久就會登門拜訪。


    畢竟劉備剛到徐州,還未形成固定的利益體係,這兩家若看不出其中的機會,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得這麽大。


    而第二步,便是戰略規劃。


    拿下泰山郡隻是第一步,未來兩年林朝真正的目標,其實是青州。


    青州地處邊緣,這些年又接連災禍民亂,算是混得比較慘了。就算是現在,青州還盤踞著數十萬的黃巾賊寇,官府根本無力征剿。


    在林朝眼中,這幾十萬人都是現成的資源,可從中篩選充軍,剩下的也能屯田,反正是不能放過。


    而且因為動亂,青州的世家大族基本都跑光了,可謂是地廣人稀,拿下來想怎麽治理都行。


    其次便是訓練兵馬,這點林朝倒是不用管,關羽,趙雲,高順等人都是練兵的好手。


    等到治理好徐州,拿下青州,根基穩固之後,林朝才能實施自己的第三步計劃。


    那就是,削弱世家!


    想要對付世家,就得先看世家的優勢,得看他們為何能盤亙在大漢最頂端百年之久。


    其實也很簡單,就兩個字,錢與權。


    世家隱匿了人口,兼並了土地,卻隻上交給國家一點點錢,體量自然越來越大,手中錢財也越來越多。


    雖然也偶有善舉,可無異於從指甲縫裏摳出來一點扔給百姓罷了,不值一提。


    至於權,則是由知識與製度組成。


    造紙術目前的成本還太高,紙張的質量又差,不易保存,因此沒有大規模鋪陳開來。這讓世家得以繼續壟斷知識,把控智慧的通道。


    而察舉製度又使得世家能苟合在一起,相互舉薦,代代簪纓。


    林朝想削弱世家,也得從這兩方麵下手。


    首先要使世家不能再繼續吸納人口,累積財富,然後想辦法清查他們名下的土地,人口,征收賦稅,才能加以控製。


    其次,便需要廣開學府,開啟民治,推行科舉,斬斷世家壟斷的地位。


    不然殺了一批世家,還會再有一批冒出來,並且將你推翻,就像他們當年推翻王莽一樣。


    而這些,都是吃飽肚子以後才能幹的事情,而且可能要耗時幾十年才能完成。


    眼下這些世家,還是要利用一下。畢竟以後征服天下的過程中,還需要他們出人出力。


    想完這些,林朝不禁長歎一聲,露出一絲苦笑。


    “家事國事天下事,都得一步步來。治大國如烹小鮮……”


    “現在想想,又覺得這句話頗有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很核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秋隕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秋隕S並收藏這個三國很核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