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完善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對後人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


    而這部曠世奇書的開篇,便是始計篇,始計篇的開頭,就是這句話,雖隻有寥寥二十幾字,卻字字如金,分量十足。


    戰爭的間隙,林朝往往喜歡隨身帶上一部孫子兵法,能不能真正理解並不重要,主要是它逼格高,足以把自己打扮成儒將的模樣。


    隻是有時候裝模作樣的時間多了,林朝竟真看進去了。


    正如此時,帳外不到十裏就是兩軍正在廝殺的戰場,但是他在帳中卻泰然高臥,捧著一本兵法看得津津有味。


    此時正好看到了這一句,林朝便皺著眉頭思索了起來。


    後世常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又是戰爭的結果。


    而作為好幾千年前的古人,孫武子顯然提前把這句話給悟透了。


    始計篇通篇都在講計,但在林朝看來,講得卻是提前謀算。


    開篇第一句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戰爭是國之大事,關係到政權的死生存亡,不能不慎重對待考慮。


    由此可見,孫武子已經提前勸過你了。


    沒事大家就好好過日子,千萬不要搞事,搞事就可能會死,可能會亡國,可能會傾覆宗廟社稷。


    所謂的天下無敵,大概就是大家都放下刀兵,坐在一起好好談談,豈不美哉!


    設想雖好,但絕對無法實現。


    不過沒事,孫武子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跟你講完戰爭的危害後,接著又告訴你怎麽打。


    老陰陽人了……


    大概是從五個方麵,七種情況來對比。


    這些都是根據事實情況為基礎,總結出來的通通達達的大道理!


    但是說完這些後,孫武子筆鋒一轉,直接又說了一句,在後世人看來很牛逼的話。


    兵者,詭道也!


    這短短五個字,卻不知被後來多少人奉作金科玉律,終生求索。


    比如,郭嘉就是其中的典型。


    善出奇計製敵者,往往可以少勝多。而這,正是兵家的最終追求。


    可惜,成功者寥寥無幾。


    所謂奇謀,其本質和奇跡差不多,都是因為無法複製才能流芳千古。


    說到赤壁之戰,誰人不驚歎周郎之英姿!


    哪怕一千八百多年後,周公瑾的迷弟迷妹,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謂赤壁之戰,不過是窮途末路下最無奈的抉擇。


    不打,曹操便要跨江而過,拿下江東,拿下二喬,拿下吳國太!


    妻子與嫂子與義母的存亡危在旦夕……


    現實根本沒有給周瑜第二種選擇,他隻能硬著頭皮**。


    若有的選,他肯定更想擺足車馬士卒,跟曹操來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無他,因為這樣勝算更高。


    所以很多人追求的奇謀妙計,往往是在自身實力足夠的情況下,才能嚐試施展,因為就算敗了,也不影響大局,更不損害根基。


    若身處弱勢,還要盲目追求什麽奇謀妙計,一旦玩不好,就隻能打出GG。


    這也是為什麽,孫武子會把這五個字,寫在那些大道理下麵。


    就是告訴你,沒實力不要作死,老老實實發展,穩紮穩打才是硬道理!


    正如眼下的戰局一樣,林朝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單憑孫康的部隊,已經能和沮授打得有來有回,麾下又有一千王牌軍隊陷陣營,自然有資格嚐試一下奇謀妙計。


    當然,林朝所謂的奇謀妙計,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人海戰術……


    簡稱關門,放賈詡!


    “監軍,該啟程了!”


    耳聽得遠處的廝殺聲慢慢弱了下來,典韋走了進來,抱拳向林朝開口道。


    林朝將手中竹簡收了起來,開口問道:“我軍又敗了?傷亡如何?”


    典韋開口答道:“傷亡約有三四百人。”


    聞言,林朝點了點頭。


    七千人的隊伍,一場戰鬥下來有三四百的傷亡,也差不多了,沮授應該不會懷疑是假賽。


    事實上,這幾天以來,孫康帶著麾下將士,幾乎每天都要跟沮授幹上一場。


    因為這是林朝的命令。


    至於勝敗嘛,不重要,按照自己的水平發揮,不貪功冒進就行。


    反正你總不能指望孫康打得過沮授。


    接到這個命令之後,孫康還以為林監軍要考校自己領兵作戰的能力,於是鉚足了勁要給沮授一個教訓。


    而他也不負眾望,打出了風采,打出了水平,一連三四天,都吃了敗仗……


    當然,每次戰敗之後,林朝非但不會怪罪,反而好言安慰,鼓勵他重整旗鼓再戰。


    如今的林朝就像一顆充電器,孫康垂頭喪氣,惶恐不安的進去,最後精神百倍的出來……


    林朝開口笑道:“拔營啟程吧,待會伯台的敗兵也該到了,我們得提前為他再選一處地方安營寨紮才是。”


    當然,還得繼續給他充電……


    聞言,典韋開口問道:“監軍,這次往哪撤退?退多少裏?”


    林朝看了一眼地圖,淡淡開口道:


    “往北邊大陸澤方向,撤退……三十裏。”


    “唯!”


    典韋一抱拳,走了出去。


    林朝也準備出帳,卻看到身後的呂虔並沒有跟上來,不禁開口問道:“子恪?”


    “監軍,屬下在。”


    呂虔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抱拳,而是低著頭應了一聲,臉上看不出息怒,聲音也有些低沉。


    “你看上去……有心事?”


    跟呂虔相處也有段時間了,林朝一眼就看出這家夥在想什麽,便開口笑著問道。


    “監軍……屬下不明白。”


    呂虔思慮片刻後,才滿臉疑惑地開口道。


    “有何疑慮,直說便是。”


    “監軍,敵方不到萬人,且戰力平平,您為何不讓我等出陣?反而坐看他孫伯台一敗再敗!”


    說著,呂虔一抱拳,麵色有些激動地開口道:“監軍,屬下雖不才,但自問也比他孫伯台**一些。隻要監軍一聲令下,再調撥五百陷陣將士給屬下,屬下必能大敗敵軍!”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這家夥,原來是吃敗仗吃得鬱悶了。


    林朝笑著反問道:“大敗敵軍之後呢,又該如何?”


    “這……”


    呂虔頓時語塞。


    打敗敵軍不就行了嗎,之後肯定是帶著人馬回徐州啊,還能怎麽樣?


    不過林朝略有深意的目光告訴他,事情絕不會這麽簡單。


    “心中存疑是好事,這證明你有求知欲。不過現在某不想解答你之疑慮,且慢慢看吧,看到最後再說。”


    說到這裏,林朝又在心中加了一句。


    如果這次我沒有翻車的話……


    ……


    “哼,泰山賊也不過如此!”


    張郃望著又一次敗逃的孫康所部,冷哼一聲,露出了輕蔑的笑容。


    隨後縱馬回營,將戰況稟報沮授。


    “軍師,此戰我軍斬首三百,賊軍一路向北敗逃而去!”


    此時沮授正高坐主位,審配坐在一旁左下首的位置。


    聽到張郃匯報的戰況,沮授臉上不僅沒有喜色,反而皺起了眉頭,開口問道;“不是向東,而是向北?”


    “不錯!”


    張郃再度抱拳回道。


    沮授一揮袖道:“某知道了,俊乂你且去整頓士卒,安置傷者,某隨後便去巡視一番。”


    “唯!”


    張郃應聲而出。


    沮授用兵,向來信奉穩紮穩打,因此每次戰前戰後,他都會在軍中巡視一番。安撫士卒,檢查器械,後勤糧草,以及周圍的地形。


    這些東西關乎到士氣與成敗,沮授向來非常謹慎。


    隻是……為何會向北敗逃?


    等張郃走後,審配走了過來,盯著地圖看了一會,才開口道:“公與,再往北走五十裏,便是大陸澤範圍。賊軍此去,不出兩日便可到達薄落津。”


    “關鍵不是地方,而是方位。”沮授開口道,“徐州明明在東邊,可這夥泰山賊卻向北而逃,這究竟是為何?”


    沮授和審配早已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孫康所部突然之間有了糧草,這背後絕對是林朝的手筆。


    因為此刻兗州諸侯還在圍困廣宗,壓根不可能過來摻和。就算過來,也不可能暗中供給孫康糧草。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猜對了。


    林朝供給孫康糧草,這就說明孫康已經歸降了劉玄德,那他孫康敗逃之後,就該往東邊去,而不該往北。


    畢竟,徐州就在東邊。


    這也是二人眼下最困惑的地方。


    思慮良久,審配才緩緩開口道:“莫非……他林子初在北邊安排了兵馬接應?”


    “接應,如何接應?”


    沮授反問道:“泰山賊流入冀州,已經一月有餘。而自兗州與我冀州同時發兵後,各個關隘便已經戒嚴,若林子初真安排了人馬接應,咱們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在數月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今日之戰況!但是……”


    說到這裏,沮授冷笑一聲,後麵的話並沒有說出口,但審配已經明白了。


    這絕對不可能!


    林子初若真有未卜先知之能,那這仗也不用打了,大家等著投降就行。


    “廣宗那邊呢?”審配再次開口問道。


    “據探報傳來消息,劉玄德麾下大將關雲長,軍師荀公達,郭奉孝,從事荀友若皆在營中。隻少了林子初,及一千兵馬。”


    審配搖頭一笑,歎息道:“這就沒錯了,林子初肯定帶著這一千人,偷偷把糧食運給了對麵的賊子。可憐兗州諸侯,竟毫無察覺!”


    沮授了點了點頭,看著審配道:“一千人馬並無左右戰局之能,他林子初就算身在敵營,也無傷大雅。隻是為何往北,某還是有些想不通……”


    你想不通,說得好像我能想通一樣。


    見沮授望著自己,審配也隻能攤開雙手,搖了搖頭。


    “想不通,那便不想了。”沮授搖頭一笑,“他林子初的心思,哪能全數猜中。隻要確定沒有援軍,便可一路高歌猛進,且看這夥賊子能逃到何處去!”


    沮授的判斷並不是空穴來風,反而是進行了多方麵的考量之後,得出的結果。


    所以,審配也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正南,你說咱們此戰若是……生擒了他林子初,豈不是大快人心!”


    這句話說完,沮授自己都覺得暢快,忍不住大笑起來,作戰術後仰姿態。


    旁邊的審配到是很清醒,瞥了他一眼,其中盡是鄙夷的神色。


    依照眼下的情況,審配不懷疑能戰勝林朝,


    至於活捉……


    你沮公與真敢開口!


    但凡有兩粒花生,你也不至於醉成這樣,真是口氣比腳氣還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很核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秋隕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秋隕S並收藏這個三國很核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