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


    劉備大營中。


    今日,林朝將劉備麾下文武全都召集了過來,商議進兵討董的戰術規劃。


    前兩日袁紹入營後,並沒有表現出要搶奪盟主之位的意圖,因此袁術非常滿意,認為這都是林朝的功勞。


    當然,袁紹趁機提出寬恕王匡的請求,袁術也一並同意了。


    之所以控製王匡,就是為了震懾袁紹和他的一幫小弟,此刻袁紹已經屈服,自然也沒必要使聯軍內部再生嫌隙。


    袁術甚至走下高台,親自為王匡鬆綁,以寬慰其心。


    與此同時,劉備順勢提出起兵攻入雒陽,袁術也直接同意。


    原本曆史上,關東諸侯之所以停滯不前,就是因為盟主袁紹壓根不想跟董卓開戰,其他人也樂得摸魚。


    眼下袁術當了盟主,自然不會這麽幹耗著。


    在原本曆史上,若沒有袁術的糧草支持,孫堅又哪能一路高歌猛進,最後攻破洛陽。從這點來說,無論袁術是否忠心漢室,至少在討董這方麵,他淮南骷髏王可不含糊。


    袁術下令,三日後起兵,進軍討董。而此戰的最終目標,就是攻破洛陽,誅殺董卓。


    同時他想起林朝的功勞與能力,順便任命林朝為盟軍軍師,讓他製定一個進軍方略出來。


    對此,林朝表示行軍打仗這種大事,我哪懂啊!


    我林子初隻會招攬人才而已……


    關於這點,剛剛當上林朝護衛的太史慈可以作證。


    奈何袁術不信,非要林朝擔任軍師。


    無奈,林朝隻好拱手領命,勉為其難的接過了這個千鈞重擔。


    所以,才有了眼下這場會議。


    而劉備之所以營中,也是因為袁術此時心情大好,正拉著劉備、孫堅、馬騰、張燕等人一起開懷暢飲。


    這種行為,學名叫做吃席……


    太史慈最近也很鬱悶。


    此次會盟,他從北海率兩千兵馬前來助陣。


    兩千兵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比起人多勢眾的劉備軍團,隻能算是九牛一毛。但自己好歹是北海太守孔融的代表,就算歸順你劉玄德麾下,聽你調遣,最起碼也得給個軍司馬當當吧。


    可是……太史慈隻當上了徐州長史,監軍林子初的護衛。


    你們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對此,太史慈雖然不至於生出怨恨,但也免不了有些鬱悶和不滿。


    劉玄德枉有仁義之名,實無容人之量,識人之明,終非明主。


    也罷,此番討董過後,某也算完成了孔太守之托,到時候解甲歸田,專心孝順老母就是了。


    然後,作為貼身護衛的他,被林朝指派了一項任務,召集各營將領前來議事。


    也正是這個不起眼的任務,讓太史慈徹底改變了心意。


    接到命令之後,太史慈帶著三五個士卒來到酸棗城外的大營之中。徐州集團的兵馬,除了盟軍大帳裏有關羽率領的一萬兵馬外,剩下的全都駐紮在此。


    太史慈望著眼前巨大的營盤,望著裏麵正在操練的士卒,望著往來巡視的將士,不由得歎了口氣。


    不知何年何月,某才能有統率一軍的機會!


    對於建功立業這種事,太史慈心中比任何人都要渴望。


    營寨門前,太史慈被守營士兵攔了下來,問他要印信以證明身份。


    太史慈從懷中掏出一方印綬,正是林朝的私人印信,也是唯一能在軍中任何地方暢行無阻的監軍印綬。


    守營士兵接過印綬觀看了一番,下一刻卻猛然跪倒在地,雙手將印綬舉過頭頂奉還,口中大呼道:“拜見將軍!”


    同時,旁邊的守營士兵趕緊轉身向營中跑去,看樣子是去稟報消息去了。


    見士卒對自己奉若神明一般,太史慈不由得微微一愣,心中明白這是林朝這枚印綬的威力。


    林監軍區區一介讀書人,不曾想在軍中威望居然如此之高!


    太史慈接過印綬,隨即打馬入營。


    走了沒多久,就見到徐晃帶著朱靈已經出了軍營,正向自己走來。


    對於徐晃其人,太史慈了解不多,隻知道他是劉備麾下校尉。最出名的戰績,便是在泰山郡以千破萬,大敗且陣斬泰山賊首昌豨。


    又有傳聞說此人不善言辭,卻治軍甚嚴。


    討董之前,劉備將徐晃從校事府中調任了出來,讓他獨領一軍,朱靈為副將,共同征戰雒陽。


    隔著老遠,徐晃便抱拳大聲道:“久聞太史將軍大名,今日有幸相會!”


    啥?


    我很出名嗎!


    徐晃身為軍中宿將,卻對自己如此客氣,太史慈有些受寵若驚,也不敢怠慢,趕緊下馬回禮道:


    “見過徐將軍!將軍喚某子義就好。”


    徐晃大步走了過來,臉上掛著笑容,說道:“那某也不客氣了,你我表字相稱,如何?”


    關於林朝的護衛,徐晃自然知道意味著什麽,隻是有些酸。


    畢竟就算是自己,當初也被張遼搶了先,才沒能當上林朝的護衛,


    他徐公明作為軍中第一老實人,卻並不傻,對於這個未來的一軍主將,自然存了結好之意。


    隻是太史慈卻不明就裏,還以為徐晃是在客套,當即連稱不敢。但徐晃執意如此,他也不好推拒,隻得順著徐晃的意思,雙方以表字相稱。


    “子義,監軍令你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兩人入營之後,徐晃開口問道。穀


    “此事某也不知,監軍隻說讓諸將共去玄德公大帳中集結,共商大事。”


    聞言,徐晃眼中露出一絲興奮。


    “看來是要起兵了……”徐晃輕聲自語,又衝太史慈說道,“子義稍待,某這就令人去請諸位將軍,等人到齊後,咱們再一同前往拜見監軍。”


    聞言,太史慈又是一愣。


    這不是我這個護衛該幹的活嗎,為何你徐公明卻如此積極?


    而且從入營開始,太史慈就感覺徐晃對自己的態度有些不對勁,甚至有刻意結好的意思。


    這不應該啊!


    他徐公明身為一軍主將,哪用得著屈尊結交自己一個小小的護衛!


    不過徐晃這麽安排,他也不好多言。


    片刻後,張飛、趙雲,孫觀、孫康等一眾將領全都到了。


    然後,令太史慈疑惑的地方又來了。


    當諸將見到自己後,紛紛向自己見禮。甚至他能從孫康眼中看到明顯的羨慕與渴望。


    連糙漢子張飛,也上下打量著自己,時不時發出‘嘿嘿’的笑聲,讓太史慈後背一陣發涼。


    唯一正常些的,大概隻有趙雲了。


    太史慈不是蠢人,經過方才的見聞之後,他已然似有所悟。


    自己這個護衛的地位……好像跟自己理解的不大一樣。


    見眾人全都到齊了,趙雲站起來開口道:“諸位,走吧,莫讓監軍與諸位先生等太久。”


    眾人全都點了點頭,魚貫而出。


    快走出營盤時,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趙雲走在了太史慈身邊,同時開口笑道:“子義如今擔任監軍護衛,以後你我當多多走動一番。”


    太史慈:……


    好吧,某收回之前的話,這趙子龍也不大正常。


    太史慈實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便開口向趙雲問道:“趙將軍,請恕某愚鈍。這監軍護衛之職……難不成有何特殊之處?”


    “子義竟然不知?”趙雲劍眉一挑,開口笑道。


    太史慈木然地搖了搖頭。


    “嗬嗬,監軍心意,某不敢妄自猜測,子義日後便知。”


    趙雲溫和笑道,說罷大步向前走去,留太史慈在原地一臉懵逼。


    眾將來到營帳中之時,林朝與賈詡、郭嘉、荀攸、荀諶等人正圍著地圖探討進軍路線。


    此刻郭嘉的表情有些激動,指著地圖上的雒陽大聲道:“我軍現在酸棗,沿著此路向西進發,隻要攻破滎陽與成皋,便能長驅直入,抵達雒陽城下。此路前後不過二百餘裏,也不用擔心糧草補給,是最合適的進軍路線!”


    聽他說完,旁邊的荀攸搖了搖頭,反駁道:“奉孝,你可曾想過,如何攻破滎陽與成皋。作為雒陽八關之一,又是兗州與豫州最快的進兵路線,董賊定然在此囤積了大量士卒。


    而西涼軍又久在邊關,身經百戰,足可稱天下第一等精銳。若董賊使其出城野戰,我軍恐不能勝。”


    言為之意,就是拚硬實力,咱們不一定拚得過董卓。


    荀諶開口道:“公達此言,某不敢苟同。董賊雖強,但戰場形勢向來瞬息萬變,強弱在人。我軍已在酸棗,難不成要舍棄滎陽路線,改走他路?這豈非舍近求遠!”


    “友若此言甚是!”郭嘉附和道。


    “叔父,某不是這個意思。”荀攸再次搖頭道,“滎陽路線,自然不能放棄。但孤注一擲,向來兵家大忌。聯軍人多勢眾,理當發揮此優勢,可多麵進軍,以強大的兵勢威逼雒陽,時日一舊,董賊軍心必亂,屆時方可大舉進攻。”


    “那要多少時日?公達須知,我軍此次出征,隻有不到半年的糧食。就這還是子初從徐州那幫世家嘴裏摳出來的,多等一日,我軍的勝算便少上一分。若等到糧盡,還不見董賊軍心動亂,我軍便隻能無功而返……”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咳咳,郭奉孝,你說話注意點。那是徐州世家心存大義,借給我軍糧草而已,你可不要亂說,壞了某的名聲。”


    三人在爭吵,林朝和賈詡卻在一旁看戲,是時不時喝口茶水,顯得很是悠然自在。隻是聽到郭嘉言語不當,林朝才輕咳兩聲,開口提醒道。


    不得不說,人是會互相傳染的。


    賈詡跟林朝待久了,人正慢慢變得不要臉。


    林朝跟賈詡待久了,也有往老銀幣方向進化的趨勢。


    見眾將來了,林朝招呼大家落座,然後一起聽三人爭吵。


    林朝做了一個極為艱難的決定,那就是等三人吵累了,再繼續議事。


    ……


    曹操望著眼前的盟軍大營,嘴角滿是苦澀,心中五味雜陳。


    想起前幾天他一怒之下,領兵進軍,卻不料在汴水河畔,遭遇了徐榮一頓毒打,不僅兵馬被打光了,連衛茲都被張繡一槍刺死……


    一念及此,曹操回來的路上,便一直魂不守舍。


    幸好斷後的曹洪沒死,他跟張繡打了一陣,眼看就要撐不住的時候,許褚卻從旁邊殺出,救了他一命。


    兩人奮力殺出重圍,然後追上了曹操。


    而曹仁、夏侯惇等人,也都僥幸殺出重圍,後來也都追上了曹操。


    去時意氣風發,躊躇滿誌,歸時死裏逃生,損兵折將。


    若換做別人,肯定沒臉再回來了。


    可曹操不一樣,他這一生失敗的次數,可不比劉備少多少,但都沒有將他打垮。


    他心中仍有討董的誌向,仍有為衛茲報仇的意願。


    所以,他又回來了!


    看了一眼身後諸將,他又想起了戰死的衛茲,眼角閃過一絲淚光。


    但下一刻,曹操抬起袖子,慢慢擦拭著臉上的灰塵,當灰塵被抹去之時,他眼中又重新煥發了鬥誌。


    “走,隨某入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很核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秋隕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秋隕S並收藏這個三國很核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