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九月初十。


    劉備率大軍抵達雒陽,公孫瓚與張燕亦率軍跟隨其後。


    不過此時的雒陽,早已人去樓空,見不到半個西涼軍的影子。


    九月初八的一場大火,除了把蔡府燒了之外,並沒有對雒陽城造成絲毫的損傷。而董卓死後,李儒便按照林朝的意思站了出來,立刻就穩住了場麵。


    群龍無首的西涼軍見了李儒,就跟見了親人一樣,馬上就投入了他的懷抱,趕都趕不走的那種。當然,對外名義上是以張濟為首。


    據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監軍傳出來的消息,朝廷校尉張濟乃大漢忠良,因不滿國賊董卓擅權專政,荼毒蒼生,所以聯合了一代大儒蔡邕,準備為國除賊。


    而蔡邕膝下二女雖是女兒身,但巾幗不讓須眉,情願以身飼虎,下嫁於國賊董卓,隻為找到鏟除國賊的機會。


    天可憐見,終於在成婚當晚,萬惡的董賊放鬆了戒備。


    於是乎,大漢忠良張濟與大儒蔡邕定計火燒自家宅邸,情願與董賊同歸於盡,以身殉國。而蔡家的兩位貴女更是手刃國賊,為蒼生除害!


    幸而蒼天有眼,不絕忠良。董賊及一眾黨羽全都被大火燒死,唯蔡邕與張濟二人僥幸活了下來。


    如今國賊已死,身為大漢忠良的張濟將軍自然該率軍西進,迎奉天子。


    所以,當劉備抵達雒陽時,整個雒陽城雖依舊如昔,但城中的西涼軍團早已消失不見。


    當然,還有一件事卻很巧合的發生了。


    之前被董卓征調的十萬民夫,竟然全部聚集到了城門口,準備向長安進發。這些人還帶著董卓在雒陽搜刮的糧食,金銀,準備一路運往長安。


    而負責押送的人,正是張繡。


    林朝的計劃,趙雲此次回到孟津關的時候,便已經匯報給了劉備。此時見到張繡,劉備自然知道是什麽意思。


    於是,正義使者劉使君一聲怒喝,頓時嚇得張繡心驚膽顫,納頭便拜。


    隨後,劉使君大聲怒斥一番董卓這種草菅人命的行為,並要求張繡當場釋放這十萬民夫。


    張繡不敢不從,隻得下令民夫各回各家。


    於是,十萬民夫紛紛跪地叩首,感謝劉使君的仁義善舉!


    此情此景,與當年漢高祖劉邦入關時,與秦地民眾約法三章的場景是何其相似。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同樣的仁心仁德,同樣的萬民歡呼,同樣的萬眾歸心。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安撫了民眾之後,劉備更是將董卓搜刮而來的糧食分發了一大部分,使那些饑不敢食的百姓有了活路。


    做完這一切之後,時間已經到了晚上。


    由於未有詔令,又怕軍隊擾民和為旁人詬病,劉備並沒有讓大軍進城,反倒是駐紮在了城外不遠處。


    大營中。


    劉備召集了一眾文臣武將,開始升帳議事。


    此刻的軍營中,卻多了兩個新麵孔,徐榮與張繡。


    早在趙雲趕到孟津關,隻身入關見到徐榮,並且將董卓已死的消息告訴他時,徐榮就選擇了乖乖投降,根本不用趙雲恐嚇。


    正如林朝預料的那樣,徐榮宦海沉浮多年,如今的他非常識時務,宛若一顆堅定的牆頭草。


    隨後,徐榮大開關隘,並親自派出戰船迎接劉備入關,把姿態放得很低。


    劉備當然很滿意,當著全軍的麵大聲誇獎了徐榮一番。


    但無論是把臂同遊和抵足而眠,這兩種高級待遇徐榮卻沒有享受到。


    相比之下,還不如張繡。好歹張繡在城門口投誠時,劉備還親自把他扶了起來。


    眾人到齊後,林夕在眾目睽睽之下走了出來,捧著董卓首級獻給了劉備。


    此時距離董卓身死已經過去了兩天時間,為防首級腐爛變形,林夕特地命人將首級醃製了一番,但足以辨認出麵部輪廓。


    “哈哈哈!董賊,你霍亂朝綱,鴆殺天子,早該有此下場!”


    望著董卓首級,劉備仰天大笑道,心情都舒暢了許多。


    自從得知董卓毒殺了天子之後,劉備胸中就憋了一股怨氣,直到此時親眼看到董卓首級,這口氣才順暢了,整個人精神為之一振。


    不過提起了毒殺天子,劉備又想起了一個人,便開口問道:“那親手殘害天子的李儒何在,為何不見其人首級?”


    作為弑君者,李儒的罪可不比董卓小多少。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把目光放到了趙雲和典韋身上。


    典韋依舊抱著木盒,麵無表情,且一言不發。


    倒是趙雲,見劉備的目光看向自己,心中又想起了林朝對自己講述的計劃,以及那番宏圖偉業,他內心掙紮了好一會,才拱手道:


    “回主公,監軍入雒本就是冒險之舉,當時隻顧著誅殺董賊,等反應過來時,李儒已……不知所蹤,想來應該是死在了亂軍之中。”


    “哼!”


    聞言,劉備猶覺憤憤不平道:“那倒是便宜此賊了!”


    說著劉備又看了一眼董卓首級,心中感慨萬千。


    能有今日之功,全賴子初不避生死,親涉險地啊!


    可惜為了不引起關東諸侯的忌憚,此功卻無法宣之於眾,是某對不住子初啊!


    正因此功無法令世人知曉,某才要更加獎賞子初一番,可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劉備心中打定主意後,便一揮袖,命令道:“來人,將董賊頭顱掛在城門樓上懸示四海,昭示世人,這便是國賊的下場!”


    “唯!”


    話音落下,馬上有人走向前,拿起董卓首級走了出去。


    到了這時候,劉備才開口向典韋問道:“君明,為何不見子初與子義前來?”


    “主公,監軍一日前便帶著子義向西進發,去迎奉天子去了。”典韋說著,走上前將木盒呈上,“監軍臨行前,特命某將此物獻給主公,並言此物何去何從,請主公定奪!”


    劉備端著木盒看了看,又開口問道:“這是何物,居然連子初都拿不定主意?”


    “稟主公,此乃傳國玉璽。”


    典韋的聲音不大,甚至一如既往的低沉,但聽在劉備和眾人的耳中,卻宛若驚雷一般。


    “什麽,竟是傳國玉璽!”


    劉備驚呼一聲,他萬萬沒想到,林朝留給他的,居然是此等神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很核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秋隕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秋隕S並收藏這個三國很核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