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甄家其他姐妹與陳氏也走上來與諸葛亮打了聲招呼。


    這些都很正常,關鍵是輪到甄宓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


    作為甄薑姐妹的幼妹,自然是和眾女平輩。所以哪怕她年齡再小,也是諸葛亮的長輩。


    顯然諸葛亮也明白這些,剛要向甄宓行禮的時候……


    小丫頭卻怯怯地福了福身,同時脆生生地叫道:“見過孔明哥哥!”


    頓時, 對麵準備行禮的小亮仔愣住了。


    圍觀眾女也是一陣沉默。


    甚至於剛剛出了府的林朝,也剛好聽到了這一句,並成功被逗笑出聲。


    這……好像差輩了吧!


    要不以後你倆各論各的?


    一旦冒出了這個念頭之後,林朝就再也忍不住了,甚至已經腦補出了某個場景。——小正太亮仔對小蘿莉甄宓說:以後咱倆各論各的,我叫你姨, 你叫我哥……


    不行,忍住不能笑……


    不過,終於還是忍不住了!


    林朝的笑聲成功吸引了一眾小姐姐,大家見林朝出了府門,急忙就想湊上去見禮,卻被林朝揮袖阻止。


    “老師!”


    諸葛亮趕緊行了一禮。


    但林朝卻沒搭理他,麵帶笑容地走到了甄宓麵前,開口道:“甄家小娘子,某觀你與孔明年歲相仿,以後兩家不妨多走動一番。”


    這番話八歲的甄宓當然是聽不出什麽意思的,但周圍的眾女可都不笨,頓時看向甄宓的目光就變了。


    當然,早熟的小亮仔瞬間也臉紅了。


    隻有甄宓眨巴了一下眼睛,一臉蠢萌回答道:“姐……長史,我知道了!”


    兄長常說,咱們甄氏要和徐州諸公打好關係,我這也算是幫兄長了吧。


    一想到這裏,小甄宓心中居然還有些竊喜。


    林朝見小丫頭眼珠子轉得飛快, 顯然在打些別的主意,不禁大樂, 笑著揉了揉甄宓的頭。


    “女荀,你且帶她們去采買一番,某與孔明還有些事要談,就不送了。”


    聞言,荀采點了點頭,眉間帶著笑意看了一眼甄宓,又看看了孔明,這才笑道:“夫君,妾身知道了。”


    一群鶯鶯燕燕散後,諸葛亮的目光也隨之遠去,至於目標是誰,已經不必明說。


    啪!


    “哎呦!”


    諸葛亮痛呼一聲,抱著腦袋扭頭不解的看著林朝。


    “老師,你打弟子作甚?”


    林朝拍了拍手,沒好氣道:“人都不見了,你還在看,文若沒教過你非禮勿視嗎!”


    武廟十哲,千古完人,至忠至誠的諸葛丞相,還不是被我林子初一巴掌給鎮壓了!


    爽!


    嗯,趁這時候多打幾次,不然等諸葛亮長大後就夠不著了。


    畢竟這家夥成年之後,可是身長八尺呢!


    總不能跳起來打他膝蓋吧。


    “老師冤我,弟子哪有看……”


    小亮仔鬧了個大紅臉,雖仍在奮力狡辯,但聲音已經越來越弱,找補無力。


    林朝卻不再搭理他,轉而對太史慈笑道:“子義,你看這甄氏幼女如何?”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太史慈:“嗬嗬……”


    “嗬嗬是何意?”


    子義你學壞了啊,林朝心裏想道。


    太史慈當然知道林朝指的是什麽,不過這種事……他該怎麽回答?


    畢竟是林朝的家事,而且甄宓的兄長也是當今徐州治中從事之一,他太史慈哪敢對其妹品頭論足。


    監軍您說您的,又何必帶上末將。


    “也罷,就不難為你了。”


    林朝笑道,腦中又回想起剛才甄宓那丫頭萌萌噠讓人憐愛的神情,忍不住歎息一聲。


    “好一顆水靈靈的小白菜,就是架不住會被某頭豬拱掉……”


    諸葛亮弱弱道:“老師,弟子還在呢……”


    “閉嘴,不然罰你去洗茅房。”林朝惱羞成怒道。


    “噢,知道了。”


    恰逢此時,福叔從府中牽出了一輛牛車,開口笑道:“家主,準備好了。”


    林朝點點頭,衝眾人開口道:“咱們走吧。”


    “去哪?”


    諸葛亮不解地問道。


    “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


    林朝話音落下時,太史慈早已將諸葛亮提溜了起來,放到牛車上和林朝並排而坐。而他自己,則是縱身而起落在兩人麵前,充當起了車夫的角色。


    見諸葛亮小臉上還滿是疑惑的表情,林朝便開口笑道:“阿亮,你不用擔心,文若那邊某已經替你打過招呼了,課業暫免,等你回來的時候再補上。”


    “可是老師,您還沒說咱們此行去幹什麽。”


    “看你年紀輕輕,肯定沒聽說過一個詞吧。”林朝笑得很開心,“積極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大增長,為我徐州民生做貢獻。”


    說簡單點就是——公款吃喝!


    諸葛亮:“???”


    老師,弟子讀得書少,但弟子不傻。


    首先這就不止一個詞好吧。


    林朝坐在牛車上,感受著春日的暖陽,心情瞬間大好。


    牛車雖慢,但比馬車穩太多了,林朝不趕時間,更不想被顛個七葷八素,所以才換了這麽個出行工具。


    “阿亮,眼下車上閑來無事,為師便來考考你,看看你這些日子隨文若學了些什麽。”


    林朝晃了晃手上的折扇,開口笑道。


    羽扇那玩意就是當初林朝靈機一動,為了自己的惡趣味而製作出來的。


    真要講究逼格,還得是折扇。


    別的不說,但就那‘唰’的一聲,想必回頭率不會太低。


    諸葛亮雖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恭敬道:“請老師考校。”


    這時代老師考校學生的課業,幾乎可以類比後世每個年紀的期末考,它關係到老師心中對你的評價,也關係到老師今後對你的態度。


    雖然很突然,但諸葛亮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畢竟子經史籍什麽的,他早就倒背如流了,根本不虛。


    這就牽扯到林朝此行的第二個目的了,那就是親自教導諸葛亮一番。


    有荀彧在,諸葛亮的文化課和思想品德課根本不成問題,但身體力行方麵,還略有不妥。當然,這也跟荀彧的教育理念有關。


    荀彧信奉的是十年積累,一朝開悟。


    先把基本功學紮實了,積累的足夠多,將來投入使用的時候,便能得心應手,直至遇到瓶頸。闖過去,便能活學活用一身才華,不滯於物。


    但林朝信奉的是,讀萬卷書和行萬裏路要同時進行。


    人的慣性和思維一旦成型之後,再想破除或改變,所耗費的代價實在太大。


    若按照荀彧的教法,等成年之後,諸葛亮的積累的確是夠了,但性格和行事風格也就固定了,很難跳出原有的思維去看待事物。


    眼下諸葛亮學的東西已經不少了,當務之急是開拓眼界,不能閉門造車。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很核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秋隕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秋隕S並收藏這個三國很核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