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下官劉虞,拜見乾王!
從錦衣衛開始橫推諸天 作者:愛吃糖三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留下賈詡和黃忠兩大親信坐鎮洛陽中樞,周寧親率一萬精騎往大漢北疆而去。
隨行的文臣武將,比之正在攻打西涼的曹孟德還要豪華。
不僅僅有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等絕世猛將跟隨。
更是有荀彧和戲誌才、審配、沮授等頂尖謀士同行。
周寧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大漢最北疆的幽州。
沿途當中,周寧並沒有掩藏什麽行跡。
因此他麾下大軍的東西,自然被幽州牧劉虞所察覺。
劉虞做為漢室宗親當中屈指可數的人物,他身上的擔子絕對不輕。
坐鎮邊疆,抵禦大漢北境的胡人侵犯,足可以見得以往朝廷對於他的器重。
不同於毫不掩飾自己野心的劉焉,以及暗藏野望的劉表。
劉虞對於朝廷中樞,倒是從來沒有過什麽異心。
真要說起來的話,他最多也就是對周寧有幾分不滿罷了。
得知了周寧在派遣大軍征討西涼的同時,還親自率兵直奔幽州而來以後。
劉虞臉上的神色也不禁微微一愣,隨即便流露出幾分自嘲之色。
不愧為是大漢數百年來第一位異姓王,這位乾王還當真是藝高人膽大。
對方在眼下漢室搖搖欲墜的情況之下,竟然還膽敢兵分兩路。
要麽就是對方有十足的信心,認為涼州和幽州根本動搖不了對方統治,天下其他勢力也不敢輕舉妄動。
要麽就是對方,純粹就是一個無智莽夫。
而周寧能夠剿滅鎮壓關東十幾路諸侯聯軍,他的手段和能力早就已經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即便是劉虞,他雖然對周寧頗為不滿,可也絕對不敢小覷了周寧。
因此劉虞的心裏麵清楚,對方既然膽敢僅僅隻率領一萬騎兵前來,那顯然是沒有將他們幽州視為什麽強敵。
自嘲一笑過後,劉虞的目光自下方心腹文武的身上掃視而過。
隨即,隻聽他緩緩說道:“既然乾王直奔幽州而來,那麽爾等便隨本官一同前往邊境親迎吧!”
耳中聞得此言,田疇的臉上不禁泛起了幾分的擔憂之色。
“使君,眼下乾王來意不明,萬一他抱有敵意的話。”
他斟酌了一番,緩緩出聲說道:“您此番前去迎接,豈不是正好自投羅網?”
一身甲胄的鮮於銀、鮮於輔等將領,對於劉虞可謂是忠心耿耿,他們比之田疇來更為擔憂周寧會對劉虞不利。
因此當田疇口中的話音落下以後,他們幾人立刻越眾而出,主動請纓道:“使君,您乃是萬金之軀,又豈能親身涉險?
還是由末將等人代為迎接吧!
倘若對方當真是來者不善的話,末將等人必將拚死將對方阻攔在幽州之外。”
劉虞很是欣慰地看了看鮮於銀、鮮於輔等將領,不過他最終還是緩緩地搖了搖頭。
“沒有本官的允許,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
隨即,隻聽他輕笑了一聲說道:“本官對朝廷忠心耿耿,從來就沒有分毫半點的異心。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乾王想要尋本官的麻煩,最多也就是奪了本官的位置罷了。
但是爾等卻不同,這幽州可以沒有了本官,絕不能沒有爾等。
如若不然的話,邊關之外那些異族必將為霍我幽州的百姓。”
好生安撫住了自己麾下的一眾文武,劉虞最終力排眾議,堅持帶人前往幽州邊疆去親迎周寧。
劉虞親自前來迎接自己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時間便被錦衣衛傳到了周寧的手中。
對於劉虞的選擇,周寧倒是也並不覺得奇怪。
且不說劉虞本身便沒有什麽野心,單單是董卓、袁紹之流的例子在前。
他就算是當真有什麽野心,那也要好好的考慮一番得罪了自己將會是什麽下場。
很快,周寧麾下的一萬精騎,以及劉虞所帶領的五千兵馬匯合到了一起。
周寧吩咐大軍就地停下,而他則是帶著麾下文武,以及百餘名親衛,無所畏懼地朝著劉虞而去。
別看周寧並沒有帶領大部隊人馬,但是單單周寧一人,就足可以鎮壓數萬大軍。
因此劉虞那點兵馬,根本就不足以威脅到周寧的安危。
眼見得周寧輕裝簡行而來,劉虞麾下的田疇等人亦是在心裏麵暗暗地長鬆了一口氣。
周寧此舉顯然表明表明了他這一次率軍前來,並非是要刻意地針對他們幽州。
當然,田疇等人的心裏麵也是明鏡一般。
對方之所以態度和善,那是因為自家使君親率他們前來迎駕。
如若不然的話,等待他們的結果,恐怕就是那一萬精騎長驅直入了。
劉虞帶著麾下文武快步來到了周寧的車架前方,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拜禮。
“下官劉虞,拜見乾王!”
其實以劉虞的身份以及官職,哪怕是麵對周寧,他也無需這般放低姿態。
畢竟劉虞乃是漢室宗室,而且還是一州之長,總攬整個幽州的文武政事。
放眼整個大漢王朝之內,劉虞都是身份地位站在巔峰的少數幾人。
但是劉虞卻是將身段放的極低,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周寧表明,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並沒有什麽異心存在。
掀開帷幔,周寧緩緩走下車架,他的臉上泛起了幾分和善的笑容。
親自出手將劉虞攙扶了起來,周寧神色和煦地說道:“劉幽州牧快快請起,不必如此拘禮!”
劉虞順勢站起身來以後,他再次神色鄭重地說道:“王爺為朝廷鎮壓不臣,匡扶社稷,可謂是勞苦功高。
下官除了大禮參拜之外,實在是想不出如何才能夠表達對王爺的感激之情。”
站在劉虞的立場之上,劉協和劉辯相爭,已然使得大漢天下出現了亂象。
而董卓和袁紹兩人的舉動,不管他們的借口如何,終究還是將漢室愈發日薄西山的情況暴露在了天下人眼中。
若是不出什麽意外的話,接下來便是劉姓漢室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局麵。
身為宗室,劉虞自是對此憂心忡忡。
結果誰曾想到,原本被天下人視為又一個王巨君的周寧,竟然接連鎮壓了各方叛逆,重新維護住了大漢的統治。
因此隻要周寧一日不取漢而代之,那麽劉虞便會一日承認他這位異姓王的存在。
隨行的文臣武將,比之正在攻打西涼的曹孟德還要豪華。
不僅僅有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等絕世猛將跟隨。
更是有荀彧和戲誌才、審配、沮授等頂尖謀士同行。
周寧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大漢最北疆的幽州。
沿途當中,周寧並沒有掩藏什麽行跡。
因此他麾下大軍的東西,自然被幽州牧劉虞所察覺。
劉虞做為漢室宗親當中屈指可數的人物,他身上的擔子絕對不輕。
坐鎮邊疆,抵禦大漢北境的胡人侵犯,足可以見得以往朝廷對於他的器重。
不同於毫不掩飾自己野心的劉焉,以及暗藏野望的劉表。
劉虞對於朝廷中樞,倒是從來沒有過什麽異心。
真要說起來的話,他最多也就是對周寧有幾分不滿罷了。
得知了周寧在派遣大軍征討西涼的同時,還親自率兵直奔幽州而來以後。
劉虞臉上的神色也不禁微微一愣,隨即便流露出幾分自嘲之色。
不愧為是大漢數百年來第一位異姓王,這位乾王還當真是藝高人膽大。
對方在眼下漢室搖搖欲墜的情況之下,竟然還膽敢兵分兩路。
要麽就是對方有十足的信心,認為涼州和幽州根本動搖不了對方統治,天下其他勢力也不敢輕舉妄動。
要麽就是對方,純粹就是一個無智莽夫。
而周寧能夠剿滅鎮壓關東十幾路諸侯聯軍,他的手段和能力早就已經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即便是劉虞,他雖然對周寧頗為不滿,可也絕對不敢小覷了周寧。
因此劉虞的心裏麵清楚,對方既然膽敢僅僅隻率領一萬騎兵前來,那顯然是沒有將他們幽州視為什麽強敵。
自嘲一笑過後,劉虞的目光自下方心腹文武的身上掃視而過。
隨即,隻聽他緩緩說道:“既然乾王直奔幽州而來,那麽爾等便隨本官一同前往邊境親迎吧!”
耳中聞得此言,田疇的臉上不禁泛起了幾分的擔憂之色。
“使君,眼下乾王來意不明,萬一他抱有敵意的話。”
他斟酌了一番,緩緩出聲說道:“您此番前去迎接,豈不是正好自投羅網?”
一身甲胄的鮮於銀、鮮於輔等將領,對於劉虞可謂是忠心耿耿,他們比之田疇來更為擔憂周寧會對劉虞不利。
因此當田疇口中的話音落下以後,他們幾人立刻越眾而出,主動請纓道:“使君,您乃是萬金之軀,又豈能親身涉險?
還是由末將等人代為迎接吧!
倘若對方當真是來者不善的話,末將等人必將拚死將對方阻攔在幽州之外。”
劉虞很是欣慰地看了看鮮於銀、鮮於輔等將領,不過他最終還是緩緩地搖了搖頭。
“沒有本官的允許,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
隨即,隻聽他輕笑了一聲說道:“本官對朝廷忠心耿耿,從來就沒有分毫半點的異心。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乾王想要尋本官的麻煩,最多也就是奪了本官的位置罷了。
但是爾等卻不同,這幽州可以沒有了本官,絕不能沒有爾等。
如若不然的話,邊關之外那些異族必將為霍我幽州的百姓。”
好生安撫住了自己麾下的一眾文武,劉虞最終力排眾議,堅持帶人前往幽州邊疆去親迎周寧。
劉虞親自前來迎接自己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時間便被錦衣衛傳到了周寧的手中。
對於劉虞的選擇,周寧倒是也並不覺得奇怪。
且不說劉虞本身便沒有什麽野心,單單是董卓、袁紹之流的例子在前。
他就算是當真有什麽野心,那也要好好的考慮一番得罪了自己將會是什麽下場。
很快,周寧麾下的一萬精騎,以及劉虞所帶領的五千兵馬匯合到了一起。
周寧吩咐大軍就地停下,而他則是帶著麾下文武,以及百餘名親衛,無所畏懼地朝著劉虞而去。
別看周寧並沒有帶領大部隊人馬,但是單單周寧一人,就足可以鎮壓數萬大軍。
因此劉虞那點兵馬,根本就不足以威脅到周寧的安危。
眼見得周寧輕裝簡行而來,劉虞麾下的田疇等人亦是在心裏麵暗暗地長鬆了一口氣。
周寧此舉顯然表明表明了他這一次率軍前來,並非是要刻意地針對他們幽州。
當然,田疇等人的心裏麵也是明鏡一般。
對方之所以態度和善,那是因為自家使君親率他們前來迎駕。
如若不然的話,等待他們的結果,恐怕就是那一萬精騎長驅直入了。
劉虞帶著麾下文武快步來到了周寧的車架前方,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拜禮。
“下官劉虞,拜見乾王!”
其實以劉虞的身份以及官職,哪怕是麵對周寧,他也無需這般放低姿態。
畢竟劉虞乃是漢室宗室,而且還是一州之長,總攬整個幽州的文武政事。
放眼整個大漢王朝之內,劉虞都是身份地位站在巔峰的少數幾人。
但是劉虞卻是將身段放的極低,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周寧表明,自己對朝廷忠心耿耿,並沒有什麽異心存在。
掀開帷幔,周寧緩緩走下車架,他的臉上泛起了幾分和善的笑容。
親自出手將劉虞攙扶了起來,周寧神色和煦地說道:“劉幽州牧快快請起,不必如此拘禮!”
劉虞順勢站起身來以後,他再次神色鄭重地說道:“王爺為朝廷鎮壓不臣,匡扶社稷,可謂是勞苦功高。
下官除了大禮參拜之外,實在是想不出如何才能夠表達對王爺的感激之情。”
站在劉虞的立場之上,劉協和劉辯相爭,已然使得大漢天下出現了亂象。
而董卓和袁紹兩人的舉動,不管他們的借口如何,終究還是將漢室愈發日薄西山的情況暴露在了天下人眼中。
若是不出什麽意外的話,接下來便是劉姓漢室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局麵。
身為宗室,劉虞自是對此憂心忡忡。
結果誰曾想到,原本被天下人視為又一個王巨君的周寧,竟然接連鎮壓了各方叛逆,重新維護住了大漢的統治。
因此隻要周寧一日不取漢而代之,那麽劉虞便會一日承認他這位異姓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