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兵益州
從錦衣衛開始橫推諸天 作者:愛吃糖三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張魯而言,自己究竟能否繼續為官,他其實並不是很在意。
張魯之所以占據漢中之地,無非就是為了方便弘揚五鬥米教罷了。
不過此時此刻,張魯對於傳教之事也沒有了什麽信心底氣。
畢竟有著大賢良師張角的先例在,朝廷十有八九可能會禁止五鬥米教在漢中傳道。
倘若朝廷當真禁止傳教的話,張魯倒也並非不是無法接受。
他們天師府張家一脈雖然開創了五鬥米教,可是其根本卻並不在五鬥米教之內。
隻不過這五鬥米教畢竟是先祖所開創,張魯作為後人,總不好任由其斷了傳承吧。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魯方才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放棄五鬥米教,反而是想辦法除掉周寧。
可是現如今的局勢,卻是張魯根本就沒有實力去抵抗周寧。
所以他自然就選擇了識時務,順勢而為。
如果說能夠擺脫五鬥米教的話,對天師府張家來說,也不是不能夠接受。
真正讓張魯所在意的地方,其實是周寧是否會指點於他。
讓他也如於吉、南華、左慈那般,一窺天人境界之上的風采。
周寧看著張魯那一副期待的模樣,輕笑了一聲緩緩說道:“張太守如果願意調任洛陽的話,閑暇時間到是不妨來與本王論道一番。”
耳中聞得此言,張魯頓時眼睛一亮,他朝著周寧深深一拜,恭敬地說道:“能夠與王爺論道,實乃公祺之榮幸。
待到公祺將漢中之地妥善交給朝廷以後,便動身前往洛陽去拜見王爺。”
對於張魯來說,什麽權勢地位,又哪裏比得上參悟天地大道更加重要呢?
說到這裏,張魯突然間想到了一件事情,他臉上的神色稍稍有些尷尬。
隨後,隻聽他繼續說道:“先前是公祺糊塗,已經提前邀請了紫虛上人。
如若不出意外的話,紫虛上人眼下恐怕已經進入漢中之地了。”
張魯口中的話音落下以後,南華道人有些玩味地捋了捋頰下白須,他輕笑一聲說道:“紫虛老道也來了啊,如此便由貧道去見紫虛道友,定勸得他重歸正途。”
微微頷首,周寧衝著南華道人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麽便有勞南華道長了。”
“王爺且先行返回洛陽,貧道隨後便至!”
南華道人拱手施了一禮,而後便與張魯一同騰空而去,前往漢中去安排歸順周寧麾下的諸般事宜了。
目送兩人離去以後,周寧看向了左慈和於吉兩人,他神色和煦地說道:“兩位道友若無他事,便與本王一同返回洛陽吧!”
“那貧道兩人就叨擾王爺了!”
左慈和於吉相視一笑,隨後拱了拱手說道。
大漢帝都,洛陽城之內。
原益州牧,現如今的漢王劉焉陳兵十萬於益州各大險要關隘的消息,早就已經傳回了洛陽當中。
最為重要的是,洛陽派往雒縣前去傳旨的小黃門,剛剛進入雒縣地界,就被劉焉下令斬殺。
劉焉如此舉動,無疑是在向天下人表明了益州的反抗之心堅定無比。
朝堂之上,許多文武大臣紛紛叫囂著要派出大軍踏破益州,捉拿劉焉。
隻不過周寧眼下並不在洛陽城之內,涉及到大軍調遣,自然無人膽敢擅自僭越決定。
乾王府之內,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周寧麾下的心腹齊聚一堂,商議著應該如何應對益州的動作。
隻不過眼下劉焉已經鐵了心要反抗周寧,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派遣大軍討伐以外,其他的對策皆盡乃是無用功。
然而周寧不在洛陽之內,哪怕黃忠作為鎮守司隸地區的大將,他有權利調動洛陽之內的所有軍隊。
可是向外征討不臣這種事情,又豈是黃忠能夠輕易做主的?
就在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人愁眉苦臉的時候,一道輕笑突然間傳入了他們的耳朵裏麵。
“諸位卿家,因何如此眉頭緊皺啊?”
耳中聞得此言,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人臉上的神色皆盡為之一振。
隨即,所有人齊齊起身行禮道:“臣等拜見王爺!”
“不比拘禮,都入座吧!”
緩緩渡步行入王府議事大堂之內,周寧神色親善地擺了擺手說道:“本王不在洛陽之時,朝中局勢有勞諸位費心了。”
“為王爺分憂,乃是臣等的職責所在!”
所有人再次行了一禮,而後紛紛入列就座。
緊接著,隻聽賈詡出聲稟報道:“啟稟王爺,您離開洛陽這段時日。
益州錦衣衛校尉所有八百裏加急傳來,劉君郎斬殺了前往雒縣傳旨的黃門使者,並且陳兵十萬於益州邊關。
茲事重大,臣等不敢擅作主張,還請王爺您乾綱獨斷。”
周寧聞言挑了挑眉頭,自己前往抱犢山不過半月的時間,劉焉就斬殺了朝廷派遣過去的黃門使者,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不過從劉焉蠱惑張魯召集人手對付自己的舉動來看,周寧到也並沒有感到什麽意外。
這位僭號稱王了劉君郎,顯然是打定主意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微微頷首,周寧神色輕鬆地笑著說道:“既然他劉君郎自取死道,那麽本王便成全他。”
“傳本王命令,京郊大營調動五萬勁卒攻打益州。”
大袖一揮,周寧神色肅穆地下令說道:“此戰以漢升為帥,誌才為軍師。
子輔、子錦等大將隨行,務必要拿下益州。”
雖然經過了虎牢關一戰以後,張任和張繡兩人的軍職爵位有所提升。
不過相較於周寧麾下的其他大將而言,仍舊是尚且有些差距。
因此周寧便打算借助征伐劉焉的大戰,好讓自己麾下這兩名曾經的親兵校尉建功立業。
“臣等謹遵王爺之命!”
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人聞言,皆盡是神色莊重地拱手應命道。
隨即,被周寧點名為軍師的戲誌才站了出來,他有些憂慮地開口說道:“王爺,益州據巴蜀天險,僅憑五萬大軍恐怕難以攻下此地。”
戲誌才既然被委任為軍師,那麽他自然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雖然質疑自家主公的命令有些不妥,不過戲誌才還是直言不諱地站了出來。
張魯之所以占據漢中之地,無非就是為了方便弘揚五鬥米教罷了。
不過此時此刻,張魯對於傳教之事也沒有了什麽信心底氣。
畢竟有著大賢良師張角的先例在,朝廷十有八九可能會禁止五鬥米教在漢中傳道。
倘若朝廷當真禁止傳教的話,張魯倒也並非不是無法接受。
他們天師府張家一脈雖然開創了五鬥米教,可是其根本卻並不在五鬥米教之內。
隻不過這五鬥米教畢竟是先祖所開創,張魯作為後人,總不好任由其斷了傳承吧。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魯方才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放棄五鬥米教,反而是想辦法除掉周寧。
可是現如今的局勢,卻是張魯根本就沒有實力去抵抗周寧。
所以他自然就選擇了識時務,順勢而為。
如果說能夠擺脫五鬥米教的話,對天師府張家來說,也不是不能夠接受。
真正讓張魯所在意的地方,其實是周寧是否會指點於他。
讓他也如於吉、南華、左慈那般,一窺天人境界之上的風采。
周寧看著張魯那一副期待的模樣,輕笑了一聲緩緩說道:“張太守如果願意調任洛陽的話,閑暇時間到是不妨來與本王論道一番。”
耳中聞得此言,張魯頓時眼睛一亮,他朝著周寧深深一拜,恭敬地說道:“能夠與王爺論道,實乃公祺之榮幸。
待到公祺將漢中之地妥善交給朝廷以後,便動身前往洛陽去拜見王爺。”
對於張魯來說,什麽權勢地位,又哪裏比得上參悟天地大道更加重要呢?
說到這裏,張魯突然間想到了一件事情,他臉上的神色稍稍有些尷尬。
隨後,隻聽他繼續說道:“先前是公祺糊塗,已經提前邀請了紫虛上人。
如若不出意外的話,紫虛上人眼下恐怕已經進入漢中之地了。”
張魯口中的話音落下以後,南華道人有些玩味地捋了捋頰下白須,他輕笑一聲說道:“紫虛老道也來了啊,如此便由貧道去見紫虛道友,定勸得他重歸正途。”
微微頷首,周寧衝著南華道人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麽便有勞南華道長了。”
“王爺且先行返回洛陽,貧道隨後便至!”
南華道人拱手施了一禮,而後便與張魯一同騰空而去,前往漢中去安排歸順周寧麾下的諸般事宜了。
目送兩人離去以後,周寧看向了左慈和於吉兩人,他神色和煦地說道:“兩位道友若無他事,便與本王一同返回洛陽吧!”
“那貧道兩人就叨擾王爺了!”
左慈和於吉相視一笑,隨後拱了拱手說道。
大漢帝都,洛陽城之內。
原益州牧,現如今的漢王劉焉陳兵十萬於益州各大險要關隘的消息,早就已經傳回了洛陽當中。
最為重要的是,洛陽派往雒縣前去傳旨的小黃門,剛剛進入雒縣地界,就被劉焉下令斬殺。
劉焉如此舉動,無疑是在向天下人表明了益州的反抗之心堅定無比。
朝堂之上,許多文武大臣紛紛叫囂著要派出大軍踏破益州,捉拿劉焉。
隻不過周寧眼下並不在洛陽城之內,涉及到大軍調遣,自然無人膽敢擅自僭越決定。
乾王府之內,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周寧麾下的心腹齊聚一堂,商議著應該如何應對益州的動作。
隻不過眼下劉焉已經鐵了心要反抗周寧,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派遣大軍討伐以外,其他的對策皆盡乃是無用功。
然而周寧不在洛陽之內,哪怕黃忠作為鎮守司隸地區的大將,他有權利調動洛陽之內的所有軍隊。
可是向外征討不臣這種事情,又豈是黃忠能夠輕易做主的?
就在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人愁眉苦臉的時候,一道輕笑突然間傳入了他們的耳朵裏麵。
“諸位卿家,因何如此眉頭緊皺啊?”
耳中聞得此言,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人臉上的神色皆盡為之一振。
隨即,所有人齊齊起身行禮道:“臣等拜見王爺!”
“不比拘禮,都入座吧!”
緩緩渡步行入王府議事大堂之內,周寧神色親善地擺了擺手說道:“本王不在洛陽之時,朝中局勢有勞諸位費心了。”
“為王爺分憂,乃是臣等的職責所在!”
所有人再次行了一禮,而後紛紛入列就座。
緊接著,隻聽賈詡出聲稟報道:“啟稟王爺,您離開洛陽這段時日。
益州錦衣衛校尉所有八百裏加急傳來,劉君郎斬殺了前往雒縣傳旨的黃門使者,並且陳兵十萬於益州邊關。
茲事重大,臣等不敢擅作主張,還請王爺您乾綱獨斷。”
周寧聞言挑了挑眉頭,自己前往抱犢山不過半月的時間,劉焉就斬殺了朝廷派遣過去的黃門使者,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不過從劉焉蠱惑張魯召集人手對付自己的舉動來看,周寧到也並沒有感到什麽意外。
這位僭號稱王了劉君郎,顯然是打定主意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微微頷首,周寧神色輕鬆地笑著說道:“既然他劉君郎自取死道,那麽本王便成全他。”
“傳本王命令,京郊大營調動五萬勁卒攻打益州。”
大袖一揮,周寧神色肅穆地下令說道:“此戰以漢升為帥,誌才為軍師。
子輔、子錦等大將隨行,務必要拿下益州。”
雖然經過了虎牢關一戰以後,張任和張繡兩人的軍職爵位有所提升。
不過相較於周寧麾下的其他大將而言,仍舊是尚且有些差距。
因此周寧便打算借助征伐劉焉的大戰,好讓自己麾下這兩名曾經的親兵校尉建功立業。
“臣等謹遵王爺之命!”
賈詡、荀彧、戲誌才、黃忠等人聞言,皆盡是神色莊重地拱手應命道。
隨即,被周寧點名為軍師的戲誌才站了出來,他有些憂慮地開口說道:“王爺,益州據巴蜀天險,僅憑五萬大軍恐怕難以攻下此地。”
戲誌才既然被委任為軍師,那麽他自然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雖然質疑自家主公的命令有些不妥,不過戲誌才還是直言不諱地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