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無漢祿可食?荀彧的真實情況
從錦衣衛開始橫推諸天 作者:愛吃糖三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周寧的決議,張道陵、南華道人、左慈、於吉等道門大賢,自然是沒有任何的異議。
無論周寧是準備在薊縣登基繼位也好,又或者是單純地告祭天地也罷,與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幹係。
不過對於賈詡和荀彧等臣子來說,這其中所代表的意義就絕然不同了。
新都定在什麽位置,可是會影響到國家政治、以及經濟等層麵的。
“王爺準備在薊縣告祭天地,可是準備將薊縣定位新朝國都?”
稍稍斟酌了一番,隻見荀彧緩緩站起身來,神色誠懇地說道:“薊縣雖然是千年古縣,可是地處邊陲,實在不是新都的妥善選擇。
論及天下適合為國都之地,當屬長安和洛陽為最。
長安據秦嶺天險,洛陽有表裏山河,都是龍脈所在之地。
不過王爺您欲要取漢室而代之,再以長安和洛陽為國都,就難免有些不妥了。
好在我神州浩土,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千年古城。
無論是冀州鄴城,又或者是豫州許昌,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比較而言,幽州薊縣實在是不占什麽優勢。”
對於周寧準備取漢室而代之這件事情,荀彧的心裏麵早就已經有所預料。
按照此方世界原本的軌跡,荀彧應該是曹操的肱骨重臣,結果最終因為曹操欲要進位魏公才鬱鬱而終。
坊間傳聞,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
說什麽出仕三十年,荀彧最終再無漢祿可食。
其實這都是扯淡,荀彧既然輔佐曹操,那麽他又怎麽可能不清楚曹操心裏麵的誌向呢?
荀彧就算是鬱鬱而終,那也是因為夾在世家和曹操之間的緣故。
當時曹操的麾下,多以潁川世家子弟為官。
無論是郭嘉也好,荀彧和荀攸也罷,都是出自於潁川世家,或者說是河南世家。
但是當曹操一統北方以後,為了平衡朝堂之上的局勢,他便準備進爵魏王。
既然是魏王,那麽自然是以魏郡為封地。
等到曹操稱帝以後,魏郡自然就會是京畿地區,而鄴城則是會順理成章地成為大魏國都。
可偏偏鄴城乃是河北之地,其中自有河北世家生存。
而曹操定下魏王的稱號,其中自然是有引河北世家中人進入朝堂,與河南世家平衡對抗的深意。
如果曹操並非是進位魏公,而是稱陳公、宋公、鄭公等號。
那麽荀彧絕對不會因為夾在河南世家與曹操之間進退兩難,最終落得一個鬱鬱寡歡身死的下場。
因為陳、宋、鄭等地,都屬於是河南之地。
曹操以這些地方為封國,河南世家的勢力自然會隨之水漲船高。
荀彧能夠成為曹操的謀主,除去他自身的能力出眾以外,其背後也免不了河南世家的支持。
河南世家極其不希望曹操將封國定在河北之地,他們當然要向曹操表達出自己的不滿。
而荀彧這個得到了他們所支持,並且在曹操麾下極其重要的荀家子弟,自然就成為了他們逼迫曹操的媒介。
可偏偏荀彧也清楚曹操的謀劃,他在勸說一番無果以後,就隻剩下了自我了斷一途。
畢竟前者乃是扶持培養自己的家族,後者乃是賞識重用自己的主公。
荀彧做不到叛離自己的家族,也同樣做不愧對自己的主公。
不過在周寧的麾下,就根本無需擔心世家彼此之間鬥爭不斷的問題了。
這倒不是說,周寧的麾下就沒有世家存在。
而是因為周寧取得現如今的成就,並非是依靠某一地世家集團的支撐。
在周寧的麾下,那些世家子弟皆盡乃是他手中的棋子。
從一開始的時候,周寧麾下大軍的將領,便是來自於各個地方。
比如說呂布、張遼、高順等人出自於並州,黃忠出自於荊州南陽,張濟和閻行等人則是涼州人士。
待到周寧開始啟用文臣以後,更是完全杜絕了某地世家集團獨大的情況。
賈詡、荀彧、郭嘉、程昱、陳宮、審配、沮授、劉曄等謀士。
其中既有寒門世家之分別,又有分別來自於不同的州郡。
某一方世家集團,想要在周寧的麾下占據更為沉重的分量,那完全就是不可能的情況。
再加上周寧那超然世外的恐怖修為,他的勢力當中,完全就是由他一人乾綱獨斷。
外人想要左右他的意誌,莫非以為他手中的繡春刀不夠鋒利嗎?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荀彧才會對於周寧準備取漢室而代之一事有所預料。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一番私心存在,例如建議周寧定都許昌,這便是為了他們河南世家而謀劃。
當然,荀彧心裏麵更多地還是在為周寧著想。
如若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提出以鄴城為新都這個選擇了。
“文若此言不乏道理,不過本王卻是另有計較!”
淡淡地看了荀彧一眼,周寧輕笑一聲說道:“本王之所以在薊縣建立祭壇,確實是有將薊縣作為新朝國都的想法。
長安洛陽也好,鄴城許昌也罷,確實是千年古城,風水寶地。
可是這些地方,距離邊疆實在是有些遙遠。
如果在中原腹地建立國都的話,對於邊疆的百姓難免會有些顧及不到。”
說到這裏,周寧稍稍頓了一頓,而後神色鄭重地繼續說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乃是為帝王者,最基本的準則。
待到本王登基繼位以後,將親自坐鎮於北疆。
但有胡虜還敢南下侵犯,本王會讓他們知曉本王手中的繡春刀鋒利與否。”
靜靜地聽完了周寧的訴說,在場當中的所有人皆盡心潮澎湃至極。
對於周寧的豪言壯語,哪怕是張道陵、南華道人、左慈、於吉等道門大賢,亦是深深觸動不已。
而賈詡、荀彧等臣子,更是滿臉激動興奮地神色。
這個時候,荀彧心裏麵的擔憂盡數消散一空,他也不再有什麽異議。
隻見他長身一拜,神色恭敬地說道:“王爺高瞻遠矚,荀彧深感欽佩!”
無論周寧是準備在薊縣登基繼位也好,又或者是單純地告祭天地也罷,與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幹係。
不過對於賈詡和荀彧等臣子來說,這其中所代表的意義就絕然不同了。
新都定在什麽位置,可是會影響到國家政治、以及經濟等層麵的。
“王爺準備在薊縣告祭天地,可是準備將薊縣定位新朝國都?”
稍稍斟酌了一番,隻見荀彧緩緩站起身來,神色誠懇地說道:“薊縣雖然是千年古縣,可是地處邊陲,實在不是新都的妥善選擇。
論及天下適合為國都之地,當屬長安和洛陽為最。
長安據秦嶺天險,洛陽有表裏山河,都是龍脈所在之地。
不過王爺您欲要取漢室而代之,再以長安和洛陽為國都,就難免有些不妥了。
好在我神州浩土,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千年古城。
無論是冀州鄴城,又或者是豫州許昌,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比較而言,幽州薊縣實在是不占什麽優勢。”
對於周寧準備取漢室而代之這件事情,荀彧的心裏麵早就已經有所預料。
按照此方世界原本的軌跡,荀彧應該是曹操的肱骨重臣,結果最終因為曹操欲要進位魏公才鬱鬱而終。
坊間傳聞,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盡。
說什麽出仕三十年,荀彧最終再無漢祿可食。
其實這都是扯淡,荀彧既然輔佐曹操,那麽他又怎麽可能不清楚曹操心裏麵的誌向呢?
荀彧就算是鬱鬱而終,那也是因為夾在世家和曹操之間的緣故。
當時曹操的麾下,多以潁川世家子弟為官。
無論是郭嘉也好,荀彧和荀攸也罷,都是出自於潁川世家,或者說是河南世家。
但是當曹操一統北方以後,為了平衡朝堂之上的局勢,他便準備進爵魏王。
既然是魏王,那麽自然是以魏郡為封地。
等到曹操稱帝以後,魏郡自然就會是京畿地區,而鄴城則是會順理成章地成為大魏國都。
可偏偏鄴城乃是河北之地,其中自有河北世家生存。
而曹操定下魏王的稱號,其中自然是有引河北世家中人進入朝堂,與河南世家平衡對抗的深意。
如果曹操並非是進位魏公,而是稱陳公、宋公、鄭公等號。
那麽荀彧絕對不會因為夾在河南世家與曹操之間進退兩難,最終落得一個鬱鬱寡歡身死的下場。
因為陳、宋、鄭等地,都屬於是河南之地。
曹操以這些地方為封國,河南世家的勢力自然會隨之水漲船高。
荀彧能夠成為曹操的謀主,除去他自身的能力出眾以外,其背後也免不了河南世家的支持。
河南世家極其不希望曹操將封國定在河北之地,他們當然要向曹操表達出自己的不滿。
而荀彧這個得到了他們所支持,並且在曹操麾下極其重要的荀家子弟,自然就成為了他們逼迫曹操的媒介。
可偏偏荀彧也清楚曹操的謀劃,他在勸說一番無果以後,就隻剩下了自我了斷一途。
畢竟前者乃是扶持培養自己的家族,後者乃是賞識重用自己的主公。
荀彧做不到叛離自己的家族,也同樣做不愧對自己的主公。
不過在周寧的麾下,就根本無需擔心世家彼此之間鬥爭不斷的問題了。
這倒不是說,周寧的麾下就沒有世家存在。
而是因為周寧取得現如今的成就,並非是依靠某一地世家集團的支撐。
在周寧的麾下,那些世家子弟皆盡乃是他手中的棋子。
從一開始的時候,周寧麾下大軍的將領,便是來自於各個地方。
比如說呂布、張遼、高順等人出自於並州,黃忠出自於荊州南陽,張濟和閻行等人則是涼州人士。
待到周寧開始啟用文臣以後,更是完全杜絕了某地世家集團獨大的情況。
賈詡、荀彧、郭嘉、程昱、陳宮、審配、沮授、劉曄等謀士。
其中既有寒門世家之分別,又有分別來自於不同的州郡。
某一方世家集團,想要在周寧的麾下占據更為沉重的分量,那完全就是不可能的情況。
再加上周寧那超然世外的恐怖修為,他的勢力當中,完全就是由他一人乾綱獨斷。
外人想要左右他的意誌,莫非以為他手中的繡春刀不夠鋒利嗎?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荀彧才會對於周寧準備取漢室而代之一事有所預料。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一番私心存在,例如建議周寧定都許昌,這便是為了他們河南世家而謀劃。
當然,荀彧心裏麵更多地還是在為周寧著想。
如若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提出以鄴城為新都這個選擇了。
“文若此言不乏道理,不過本王卻是另有計較!”
淡淡地看了荀彧一眼,周寧輕笑一聲說道:“本王之所以在薊縣建立祭壇,確實是有將薊縣作為新朝國都的想法。
長安洛陽也好,鄴城許昌也罷,確實是千年古城,風水寶地。
可是這些地方,距離邊疆實在是有些遙遠。
如果在中原腹地建立國都的話,對於邊疆的百姓難免會有些顧及不到。”
說到這裏,周寧稍稍頓了一頓,而後神色鄭重地繼續說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乃是為帝王者,最基本的準則。
待到本王登基繼位以後,將親自坐鎮於北疆。
但有胡虜還敢南下侵犯,本王會讓他們知曉本王手中的繡春刀鋒利與否。”
靜靜地聽完了周寧的訴說,在場當中的所有人皆盡心潮澎湃至極。
對於周寧的豪言壯語,哪怕是張道陵、南華道人、左慈、於吉等道門大賢,亦是深深觸動不已。
而賈詡、荀彧等臣子,更是滿臉激動興奮地神色。
這個時候,荀彧心裏麵的擔憂盡數消散一空,他也不再有什麽異議。
隻見他長身一拜,神色恭敬地說道:“王爺高瞻遠矚,荀彧深感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