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形勢跟其他州不同,因為隻需要打一個南陽,所以不需要那麽多兵力。因為荊州的朝廷軍已經在我和徐璆的決策之下,決定劃江而治,所以荊州本身的兵力不需擔心。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從益州過來的兵力。至於雍州,函穀關已經被打下,我的大軍也已經過去了,自顧尚且不暇,更無論增援荊州了。
所以這次我調到南陽的兵力,隻有兩個參帥部。一個參帥部負責埋伏益州援軍,一個參帥部負責解決南陽的問題。其中,四個牙帥部負責守漢水,隻有一個牙帥部負責攻打南陽。這還是因為荊州黃巾玩家不會永遠呆在漢水的緣故。要不然都不用守漢水了。
三點鍾,戰爭開始。南陽主力大軍已經被調走,守衛郡城的隻有守城軍,但是由褚貢親自率領。褚貢的守城安排,可謂滴水不漏。但前提是守城軍裏麵沒有黃巾,或者守城軍裏麵黃巾的職位不高。任何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這句話雖然不是絕對真理,但大部分的情況的確如此。鎮守南門的守城軍曹帥恰好就是黃巾的人,我帶著一個牙帥部的兵力長驅直入。
有了改朝換代和各地黃巾摧枯拉朽的聲勢,守城軍的抵抗決心其實沒有那麽堅決。一旦城門攻破,不但黃巾立刻回到自己的陣營,就連那些不是黃巾的,也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幾個曹帥還想保著褚貢突圍,不過褚貢卻不願意逃走。於是在相互的扯皮之中,大軍已經包圍了所剩無幾的朝廷軍。
我對褚貢的態度就是圍而不打,然後派人勸降。勸降也不是勸他歸降,以我對這個下屬的了解,當然知道那是徒勞無功的。我的條件是褚貢隻要投降,所有願意跟著他走的人,我都會放他們。褚貢大概是想到了臨走時我跟他說的話,覺得留著有用之身也是好的,於是最終接受了我的條件。
如此一來,原本我還打算親自過來把他撈出來的打算也就不用了,正好去接應馬良。反正褚貢回去還是我的麾下,如今南陽丟了,他就更加完全是我的麾下了。到時候他是跑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南陽很快打下。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新野和上庸。隻有拿下新野之後,才能確保南陽的漢水防線。而上庸拿下,則能夠確保擋住益州的援軍。我給這兩個縣各派去了一個曹帥部的兵力,然後就開始整編南陽的降兵。一個遊帥部的守城軍,得到了四個曹帥部的兵力,於是再留下一個遊帥部的黃巾守城就夠了。同時我也調集已經拿下武關的李唐部率部來援,協助守城。這是司州黃巾中最靠近南陽的兵力。
李唐到了之後,一共八個遊帥部的機動兵力,就可以全麵向南陽的各個縣發動攻擊了。因為各個縣的兵力也都已經空虛,首先是新野和上庸被拿下,接下來其他縣城也相繼到手。
不僅如此,早在進攻南陽的同時,我派在漢水的四個牙帥部兵力,就有一個牙帥部先行向樊城發起攻擊了。樊城的情況大致相似,也被一鼓而下。所以整個漢水防線,這時候已經完全掌握在黃巾手中。玩家之間的戰爭,已經全部都是水戰了。
褚貢帶著一個曹帥部的大軍,果然在我軍的“護送”之下,經由樊城返回漢水南岸。這其實也向徐璆傳遞了一個消息,黃巾希望跟他和平。就看徐璆是否開竅了。
黃巾陣營這邊,情況基本安定。所以不用我再打理了。切換到朝廷陣營。漢水邊的戰鬥直接打陣地戰即可。反正黃巾陣營都是狼玩家,都很想過漢水,不愁沒有仗打。現在該是把馬良從江夏接出來了。接出來之後,我還有一個臨時產生的想法。因為江夏這塊地盤,我在安排中忽略了。原本我給黃巾劃出的勢力範圍,就是南陽。但徐璆的心理防線卻是漢水。所以江夏如何打,其實被我漏掉了。
本來馬良占據江夏,對我也是很有好處的。但一來不是自己的地盤,二則江夏主力傾巢而出,馬良守起來其實不容易。所以我還是決定在馬良撤退之後,讓範彊帶兵過去先把江夏占了。反正我在黃巾裏麵,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地盤,就拿江夏開刀吧。
首先找到淩統的大軍,跟淩統一起將戰船開往夏口。馬良已經做好了準備,所有即將撤往江南的百姓,將先期撤離。這讓我不得不快馬加鞭,又趕到落馬港和馬家港,讓馮羽和張允派出船隻一起接應馬良。一直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江夏軍民才撤往馬家堡。看馬良的意思,似乎就要讓江夏軍民暫時在馬家堡生根了。對此我非常樂見其成,因為這對於馬家堡一帶的流民量非常有幫助。
而這邊搞定之後,接下來就是攻略江夏的事情了。反正落馬點也就挨著馬家堡,立刻切換過去。讓範彊、廖化、薑上點起一個裨帥部的大軍,向江夏發動攻擊。
這邊的戰鬥就更加簡單了。馬良撤走了全部軍民,江夏全境已經變成純粹的空城。留下的全部都是黃巾。甚至我的大軍到時,江夏的城池和鄉村都已經被黃巾全部占據了。我也不過就是以【小將軍】和【軍事政師】的身份,宣布江夏直接歸我而已。對此其他黃巾當然沒有意見。剛剛江夏的臨時占領者,我已經讓他們啟程前往雍州,到時候跟我一起攻擊雍州,會讓他們管理一個郡的。至於占領縣城和其他地方的黃巾,則直接就讓他們管理就是了。我不過就是把自己的大軍派下去一起守備而已。
結果的情況是,江夏之戰雖然靠後,戰爭反倒比南陽還先結束。畢竟在南陽的鄉村,因為是帝鄉的關係,很多朝廷陣營的勢力還在扯皮,有的正在作戰,有的正在勸降,不像江夏這邊不戰而勝。
剩下的時間,就是南陽的鄉村繼續掃尾,而漢水邊的玩家之戰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原本我是打算把歸我自己指揮的玩家機動兵力用於過江作戰的,後來覺得這樣反而是多事。所以這些兵力又被我調了回來,緊守漢水防線。我自己的兵力則安排到了隆中一帶。這一帶是黃巾玩家進攻的重點,因為拿下這裏的港口,就可以直撲襄陽。
但黃巾玩家想要過我這一關實在不易。雖然我派出的都是義勇軍,但因為我的義勇軍編製在擴大到曹帥部單位之後,又獲得了一個義勇軍兵種,正好把【甘靜兵】弄成了義勇軍兵種。所以現在我放在漢水上的兵力,都是【甘靜兵】。
豫州戰後,我的軍銜提升到遊帥,義勇軍編製擴大到八個牙帥部。但實際上我在豫州之戰以後,義勇軍的擴編就已經不能擴滿編製了。每個牙帥部的兵力,其實最低的軍職也是隊長。因為我沒有那麽多兵可以調動了。現在我的實際義勇軍兵力,隻有兩個參帥部。
一個參帥部為七星兵,另外一個參帥部為甘靜兵。以【甘靜兵】為班底招攬的義勇軍,全部都是90級以上的係統兵力,對付黃巾的狼玩家,水戰中完全綽綽有餘。其他不說,單單是水麵放箭,就足以讓自己的防線密不透風。
此戰負責指揮作戰的總指揮依舊是秦瓊,甘靜兵的強悍把攻擊隆中的黃巾玩家很快殺得膽寒。以至於黃巾玩家後來都繞著走,不敢再來招惹了。但這當然不是秦瓊想要的,所以秦瓊直接把大軍派出去主動攻擊。
江麵上的黃巾玩家一時間陣型大亂。甘靜兵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了一大圈,也不知道拿了多少軍功,安然回寨。此後秦瓊不時派出大軍攻擊,而黃巾玩家也躲得越來越遠,誰也不願意過來觸黴頭。
等到五點鍾的時候,我再次在兩個陣營都拿到了足夠的軍功,獲取了跟此前同樣的獎勵。黃巾那邊的基礎編製達到9倍,總計27倍。而朝廷陣營這邊,軍銜提升到牙帥,義勇軍編製達到了八個參帥部。四級甲照例多了兩個,兩張獨立領地卡,我則分別派兵到爪哇和傲來去建立領地去了。
接下來兩個小時的時間,依舊跟昨天差不多,全家人在緊張中度過了一個蜜月晚餐時間。轉眼又到了七點半,新的劇情開始,這次是【益州黃巾】。
益州黃巾劇情跟此前的冀州、兗州、豫州比較相似,因為是突然發動,朝廷軍沒有準備。而在黃巾陣營中,益州黃巾的力量又是最強大的。單單是張魯的漢中黃巾(其實是五鬥米道道徒,臨時加入黃巾)就達到了一個裨帥部。此外,張鬆和法正在西川一帶,也發展了很多黃巾。雖然益州的形勢不像其他州那麽聲勢浩大,但因為沒有派人去洛陽附近,所以也有一個參帥部的兵力。
所以這次我調到南陽的兵力,隻有兩個參帥部。一個參帥部負責埋伏益州援軍,一個參帥部負責解決南陽的問題。其中,四個牙帥部負責守漢水,隻有一個牙帥部負責攻打南陽。這還是因為荊州黃巾玩家不會永遠呆在漢水的緣故。要不然都不用守漢水了。
三點鍾,戰爭開始。南陽主力大軍已經被調走,守衛郡城的隻有守城軍,但是由褚貢親自率領。褚貢的守城安排,可謂滴水不漏。但前提是守城軍裏麵沒有黃巾,或者守城軍裏麵黃巾的職位不高。任何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這句話雖然不是絕對真理,但大部分的情況的確如此。鎮守南門的守城軍曹帥恰好就是黃巾的人,我帶著一個牙帥部的兵力長驅直入。
有了改朝換代和各地黃巾摧枯拉朽的聲勢,守城軍的抵抗決心其實沒有那麽堅決。一旦城門攻破,不但黃巾立刻回到自己的陣營,就連那些不是黃巾的,也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幾個曹帥還想保著褚貢突圍,不過褚貢卻不願意逃走。於是在相互的扯皮之中,大軍已經包圍了所剩無幾的朝廷軍。
我對褚貢的態度就是圍而不打,然後派人勸降。勸降也不是勸他歸降,以我對這個下屬的了解,當然知道那是徒勞無功的。我的條件是褚貢隻要投降,所有願意跟著他走的人,我都會放他們。褚貢大概是想到了臨走時我跟他說的話,覺得留著有用之身也是好的,於是最終接受了我的條件。
如此一來,原本我還打算親自過來把他撈出來的打算也就不用了,正好去接應馬良。反正褚貢回去還是我的麾下,如今南陽丟了,他就更加完全是我的麾下了。到時候他是跑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南陽很快打下。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新野和上庸。隻有拿下新野之後,才能確保南陽的漢水防線。而上庸拿下,則能夠確保擋住益州的援軍。我給這兩個縣各派去了一個曹帥部的兵力,然後就開始整編南陽的降兵。一個遊帥部的守城軍,得到了四個曹帥部的兵力,於是再留下一個遊帥部的黃巾守城就夠了。同時我也調集已經拿下武關的李唐部率部來援,協助守城。這是司州黃巾中最靠近南陽的兵力。
李唐到了之後,一共八個遊帥部的機動兵力,就可以全麵向南陽的各個縣發動攻擊了。因為各個縣的兵力也都已經空虛,首先是新野和上庸被拿下,接下來其他縣城也相繼到手。
不僅如此,早在進攻南陽的同時,我派在漢水的四個牙帥部兵力,就有一個牙帥部先行向樊城發起攻擊了。樊城的情況大致相似,也被一鼓而下。所以整個漢水防線,這時候已經完全掌握在黃巾手中。玩家之間的戰爭,已經全部都是水戰了。
褚貢帶著一個曹帥部的大軍,果然在我軍的“護送”之下,經由樊城返回漢水南岸。這其實也向徐璆傳遞了一個消息,黃巾希望跟他和平。就看徐璆是否開竅了。
黃巾陣營這邊,情況基本安定。所以不用我再打理了。切換到朝廷陣營。漢水邊的戰鬥直接打陣地戰即可。反正黃巾陣營都是狼玩家,都很想過漢水,不愁沒有仗打。現在該是把馬良從江夏接出來了。接出來之後,我還有一個臨時產生的想法。因為江夏這塊地盤,我在安排中忽略了。原本我給黃巾劃出的勢力範圍,就是南陽。但徐璆的心理防線卻是漢水。所以江夏如何打,其實被我漏掉了。
本來馬良占據江夏,對我也是很有好處的。但一來不是自己的地盤,二則江夏主力傾巢而出,馬良守起來其實不容易。所以我還是決定在馬良撤退之後,讓範彊帶兵過去先把江夏占了。反正我在黃巾裏麵,現在還沒有自己的地盤,就拿江夏開刀吧。
首先找到淩統的大軍,跟淩統一起將戰船開往夏口。馬良已經做好了準備,所有即將撤往江南的百姓,將先期撤離。這讓我不得不快馬加鞭,又趕到落馬港和馬家港,讓馮羽和張允派出船隻一起接應馬良。一直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江夏軍民才撤往馬家堡。看馬良的意思,似乎就要讓江夏軍民暫時在馬家堡生根了。對此我非常樂見其成,因為這對於馬家堡一帶的流民量非常有幫助。
而這邊搞定之後,接下來就是攻略江夏的事情了。反正落馬點也就挨著馬家堡,立刻切換過去。讓範彊、廖化、薑上點起一個裨帥部的大軍,向江夏發動攻擊。
這邊的戰鬥就更加簡單了。馬良撤走了全部軍民,江夏全境已經變成純粹的空城。留下的全部都是黃巾。甚至我的大軍到時,江夏的城池和鄉村都已經被黃巾全部占據了。我也不過就是以【小將軍】和【軍事政師】的身份,宣布江夏直接歸我而已。對此其他黃巾當然沒有意見。剛剛江夏的臨時占領者,我已經讓他們啟程前往雍州,到時候跟我一起攻擊雍州,會讓他們管理一個郡的。至於占領縣城和其他地方的黃巾,則直接就讓他們管理就是了。我不過就是把自己的大軍派下去一起守備而已。
結果的情況是,江夏之戰雖然靠後,戰爭反倒比南陽還先結束。畢竟在南陽的鄉村,因為是帝鄉的關係,很多朝廷陣營的勢力還在扯皮,有的正在作戰,有的正在勸降,不像江夏這邊不戰而勝。
剩下的時間,就是南陽的鄉村繼續掃尾,而漢水邊的玩家之戰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原本我是打算把歸我自己指揮的玩家機動兵力用於過江作戰的,後來覺得這樣反而是多事。所以這些兵力又被我調了回來,緊守漢水防線。我自己的兵力則安排到了隆中一帶。這一帶是黃巾玩家進攻的重點,因為拿下這裏的港口,就可以直撲襄陽。
但黃巾玩家想要過我這一關實在不易。雖然我派出的都是義勇軍,但因為我的義勇軍編製在擴大到曹帥部單位之後,又獲得了一個義勇軍兵種,正好把【甘靜兵】弄成了義勇軍兵種。所以現在我放在漢水上的兵力,都是【甘靜兵】。
豫州戰後,我的軍銜提升到遊帥,義勇軍編製擴大到八個牙帥部。但實際上我在豫州之戰以後,義勇軍的擴編就已經不能擴滿編製了。每個牙帥部的兵力,其實最低的軍職也是隊長。因為我沒有那麽多兵可以調動了。現在我的實際義勇軍兵力,隻有兩個參帥部。
一個參帥部為七星兵,另外一個參帥部為甘靜兵。以【甘靜兵】為班底招攬的義勇軍,全部都是90級以上的係統兵力,對付黃巾的狼玩家,水戰中完全綽綽有餘。其他不說,單單是水麵放箭,就足以讓自己的防線密不透風。
此戰負責指揮作戰的總指揮依舊是秦瓊,甘靜兵的強悍把攻擊隆中的黃巾玩家很快殺得膽寒。以至於黃巾玩家後來都繞著走,不敢再來招惹了。但這當然不是秦瓊想要的,所以秦瓊直接把大軍派出去主動攻擊。
江麵上的黃巾玩家一時間陣型大亂。甘靜兵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了一大圈,也不知道拿了多少軍功,安然回寨。此後秦瓊不時派出大軍攻擊,而黃巾玩家也躲得越來越遠,誰也不願意過來觸黴頭。
等到五點鍾的時候,我再次在兩個陣營都拿到了足夠的軍功,獲取了跟此前同樣的獎勵。黃巾那邊的基礎編製達到9倍,總計27倍。而朝廷陣營這邊,軍銜提升到牙帥,義勇軍編製達到了八個參帥部。四級甲照例多了兩個,兩張獨立領地卡,我則分別派兵到爪哇和傲來去建立領地去了。
接下來兩個小時的時間,依舊跟昨天差不多,全家人在緊張中度過了一個蜜月晚餐時間。轉眼又到了七點半,新的劇情開始,這次是【益州黃巾】。
益州黃巾劇情跟此前的冀州、兗州、豫州比較相似,因為是突然發動,朝廷軍沒有準備。而在黃巾陣營中,益州黃巾的力量又是最強大的。單單是張魯的漢中黃巾(其實是五鬥米道道徒,臨時加入黃巾)就達到了一個裨帥部。此外,張鬆和法正在西川一帶,也發展了很多黃巾。雖然益州的形勢不像其他州那麽聲勢浩大,但因為沒有派人去洛陽附近,所以也有一個參帥部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