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幫的20個獨立領地,按照2:1:1:1的比例,分別分布在本州、九州、四國和北海道四個島上。其中,陳城、韜光養晦的貓爺、香港貝曼、可樂加冰在本州,陳城在關西,韜光養晦的貓爺在關東,香港貝曼和可樂加冰則分別在瀨戶內海和津輕海峽。


    軒夜影和大風吹啊大風吹在北海道,軒夜影在北海道中部山區,大風吹啊大風吹則在宗穀海峽。王逸風和各奔東西在九州,王逸風在中部山區,各奔東西在大隅海峽。萌萌的齊哥和穎億在四國,萌萌的齊哥在中部山地,穎億在豐後水道。


    而我的十個獨立領地,也按照同樣的比例。本州四個,繼光領在瀨戶內海,大猷領在下關,宗憲領在紀伊水道,子龍領在津輕海峽。九州兩個,汝昌領在對馬海峽,世昌領在大隅海峽。北海道兩個,銘傳領在宗穀海峽,步蟾領在根室海峽。四國兩個,學良領在豐後水道,虎城點在土佐灣。


    十個臥龍幫玩家中,有五個跟我的位置重複。這不是失誤,而是形勢逼人。因為後麵五個過來的時候,大和幫基本上控製倭國的形勢了,而我暫時還不能理會這邊,所以隻能讓他們跟我挨在一起。好在這些海峽終究也是重要的,要不然我也不會在這裏布子了,所以也不算浪費。


    不過這樣一來,臥龍幫也就隻有五個出擊方向了,分別是關東、關西、北海道、九州、四國的山區。每個山區隻有一個玩家在。不過我的目標本身就是要把大和幫打服,並不是要***奪飛地,所以出擊方向少了最好。


    而根據現代日本的人口分布特點,我最終把決戰之地放在了關西。因為從大和幫的重視程度來說,單單在關西就集中了40個獨立領地。剩下60個獨立領地,均分在其他四個地方。也就意味著關西一帶,是大和幫的核心利益區。


    而選擇在關西決戰,最重要還是因為我最強大的兩個兵種,【蔡卯兵】和【王偉兵】,屬於【繼光領】,而繼光領正好在關西一帶。我也沒有帶著其他兵力,直接將30個加強所的蔡卯兵帶著出征,相當於90個營的兵力,接近一個路的兵力。剩下的兵力還要守家,不能帶得太多。畢竟家裏麵還有巨量的鄉民需要保護。


    並且99%的鄉民,現在的等級都才50多級,根本在大和幫的虎狼之師麵前就是一盤菜。再說我現在帶著5級的蔡卯兵,品階和等級帶來的攻防血加成就是11倍,再加上綠色兵種的成色,相當於55倍攻防血的加成。而大和幫在這邊的兵種同樣是後起之秀,無論是品階等級的加成,還是成色的加成,都比我少了一半,在實力對等的情況下,剛好不被破防且能秒殺。


    更兼兵種都是由90級的黃巾水軍組成,等級帶來的實力就更加強悍了。同時我自己現在的實力經過前期優勢和多種加成之後,已經差不多擁有二級武將的實力了。這樣的實力就連對方的頂級武將都能夠對抗。所以不到一個路的兵力,也差不多可以拖出來打了。


    我並不需要去尋找大和幫的主力,隻需要沿著瀨戶內海沿岸,一直向關西內陸挺進就可以了。因為我除了做任務,還沒有在這邊占領過飛地,現在正是需要占領飛地的時候。也就是在我大張旗鼓挺進的時候,大和幫已經得到消息,迅速帶著大軍就堵過來了。


    除了30個加強所的蔡卯兵之外,我同時還帶著一個加強所的王偉兵。這個加強所一般沒有作戰任務,主要的工作就是情報和斥候。對於斥候工作,所有在《三國時代》呆過的玩家,都有一整套經驗。而俺熊二在這個遊戲呆過好幾年,自然也是爛熟於心。而我的斥候比大和幫更加有優勢的地方,就在於我的斥候是能夠隱身滴。就這一個優勢,就足以讓自己的情報工作更加有利。


    所以大和幫的行軍,我幾乎全部掌握在眼裏。而自從我把大和幫派出的斥候消滅了一大半之後,大和幫就隻能大概掌握到我的行蹤了。


    很快前方的斥候已經探聽明白,這一次過來圍攻我的兵力,達到了兩個健帥部。而這兩個健帥部之中,還有一個健帥部的兵力,很明顯是從荊州帶過來的,因為這些王偉兵也是從荊州過來的,常年跟荊州水軍打交道,從那個範兒就知道對方幾斤幾兩了。


    這個情報不由讓我心裏一個咯噔。荊州水軍也是80級以上,現在至少在85級。而且大和幫從荊州帶過來的兵力,很有可能有從荊州帶過來的兵種。自從跟我在範家亭一戰,大和幫玩家的荊州兵種,可都升到了七八級。這樣算下來,這些兵種跟我的差距就不大了,至少是可以破防的樣子。一個健帥部打一個路,實力上的差距完全可以用人數來彌補。


    大概是比較清楚,這一戰的目標可能是我,所以大和幫將這一個健帥部的兵力都集中到一起,另外一個健帥部隻是負責包圍,這個健帥部明顯才是用於正麵作戰滴。


    盡管在範家亭一戰,我得到了【水軍之神】的稱號,但後來玩家經過研究之後,認為我的水軍是因為作為義勇軍兵種,才能提升到那麽高的等級。而上一次在繼光領碰到的兵力,沒有那麽多人數,經過計算,也就是5級兵種的樣子。這樣一計算,大和幫心裏也就有底了。勝負還難料,但活捉的幾率是大減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和幫還是有信心跟我一戰的。


    但這得雙方情報對等的情況下。如果是麵對麵刀對刀槍對槍,大和幫憑著人數的優勢,不僅不會落敗,還會有一定優勢。如果在有利的環境下,還能對我打一個殲滅戰。但我占有情報的優勢,不可能給對方那個機會。所以我決定給大和幫的主力先來一個埋伏戰,敲掉對方的依靠,接下來就好辦了。


    戰場很快就選好。我不需要打殲滅戰,隻需要消滅對方大部分主力,剩下的就不足為慮了。所以埋伏戰的選擇地也就沒有那麽挑剔。相反,我選擇了一個最不適合打埋伏的地形。盡管依舊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但對方很容易攻到麵前,很容易就能夠形成突破。在這樣的地形下,對方的心理一定會放鬆一些,這時候就可以趁對方不備,打一個成功的埋伏。


    如果選擇了其他的地形,單單是對方派出的斥候,就不好解決。因為對於這些地形,大和幫玩家一向比較熟悉,都知道會有埋伏。他們的斥候也就會提前出來查看。如果我搞定了他們的斥候,他們也就自然明白我的意圖了。而我現在選擇的地形,屬於任何玩家都不會當回事的地形。尤其是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因為誰都知道,這種地形要突圍,那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很快大和幫的主力大軍就進入了最適合攻擊的地段。我一聲令下,蔡卯兵的弓箭立刻就飛了出去。唐星把弓箭兵作戰的特色帶入了孫秋兵和飛蝗兵,戚繼光又把孫秋兵和飛蝗兵的特色帶到了蔡卯兵,這些特色立刻就給大和幫帶來了麻煩。


    事實上,這還是唐星帶來的弓箭兵特色第一次在戰場上揚威。此前其他玩家隻在菲菲的流星兵手底下吃過虧,而且吃虧的隻是四大幫,大和幫並沒有切身的感受。而現在,大和幫一下子明白了在這種地形不派斥候是一個多大的錯誤。


    首先是蔡卯兵的拋射。由於唐星跟黃誠甘靜有過交流,給孫秋兵帶來的弓箭特性中,就有對拋射的加強,還有對射程和攻擊力的提升,所以單單是拋射,立刻就給大和幫帶來了大麻煩。明明大和幫對於遠處也有警戒,盡量走在被射不到的地方,但襲擊一開始,拋射還是落在了大軍中間。


    而蔡卯兵根本就不給對方反應的機會,一邊拋射,還一邊向對方包抄。很明顯,這是要用少數人包圍多數人的節奏。現在大和幫無論向哪個方向逃跑,都會受到蔡卯兵不死不休的拋射攻擊。


    盡管一開始掛掉的人不多,但中箭的人,血條卻掉得非常多。人人都挨不了第二下。所以從第二輪攻擊開始,就已經陸續有成片的大和幫兵力掛掉了。


    花了十秒鍾的時間,大和幫從最初的慌亂再到了解形勢然後到做出應對,這個過程已經全部完成。由此可見大和幫的戰鬥素養。但也就是這十秒鍾的時間,蔡卯兵已經連續攻擊了20輪,大和幫一個軍的人馬就已經沒了,還有至少三個軍的兵力,都隻需要一輪攻擊就可以掛掉。


    大和幫的應對是,首先看清我軍有多少路的埋伏兵力,然後分出兵力,從各個方向上進行突擊。反正這一戰大和幫這些主力的任務就是尋找我決戰。現在我找上門來,大和幫覺得正好。


    於是接下來的戰鬥,原本向前衝的蔡卯兵,變成開始放鴿子了。在眼前的地形,並不利於決戰。而且弓箭兵的威力沒有得到發揮,這個強項必須要充分利用才行。


    鴿子放了半分鍾,因為要一邊放鴿子一邊放箭,所以殺傷力小了些,最終隻搞定了大和幫兩個軍的兵力。而這時候蔡卯兵已經各自退到了山坡上。這正是我此前選擇的真正決戰之地。如果大和幫一開始就被擊潰,這些決戰之地就用不上了。但以我對大和幫的了解,當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一步還是要走的。


    大和幫看到我軍停下,大受鼓舞。三個軍的損失,在他們看來,還可以接受。畢竟整整一個健帥部的兵力,如今他們還是占優。隻要衝到麵前,那就是他們的強項了。接下來在不到半個軍的損失之後,大和幫就衝進了點射的射程。而這時候,才是他們真正噩夢的開始。


    拋射跟點射,自然不能同日而語。拋射是沒有目的性地攻擊,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效果並不大。而一開始點射,那就鐵定是兩箭一個。為了最大限度發揮蔡卯兵的作用,每個方向上的蔡卯兵都對準了前排的敵軍放箭,而且都是兩個人一組,每放一次箭,必有一個敵軍被放倒。而後排的敵軍,首先要經過前排的阻擋,然後跑不出兩步,又會中箭。


    短短的路程,等到大和幫攻到麵前,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已經沒有了。這也意味著,雙方的兵力對比,已經不到兩倍了。在這種兵力對比之下,大和幫想要倚多為勝,那就完全是癡人說夢了。畢竟蔡卯兵的實力擺在那裏,這可不僅是一個能夠放箭的兵種,步戰也同樣不差。要不然人家孫秋也不會做山賊。


    最關鍵的是,現在這些蔡卯兵,還有戚繼光的鴛鴦陣。鴛鴦陣是什麽?曆史上戚繼光帶著三百個戚家軍,消滅了三千倭寇,最後死掉了三個人,戚繼光還認為傷亡太大,放聲大哭。你就可以想見這個陣勢的強大。再加上現在蔡卯兵居高臨下,那個陣仗更是摧枯拉朽。


    但現在大和幫已經沒有選擇了。一旦選擇撤退,則蔡卯兵那奪命的弓箭又要開始肆虐,到時候連打都沒有打,自己的人就已經完全拚光了。現在敗局已定,最佳的戰果,就是衝上去跟對方廝殺,臨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就算十個拚一個,那也必須拚。要不然就不是大和幫了。


    而蔡卯兵這時候正按照我的要求,繼續等在山腰。因為接下來,對大和幫必須“半登而擊”,也就是得等他爬到一定高度再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畫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浩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浩古並收藏大畫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