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這丫頭還算幸運,小的時候正趕上洪氏和徐青山剛剛創辦得味樓,精力大多數都放在了得味樓的經營之上,再加上當時又有了台哥兒,對明月難免就有些顧不上。


    幸好還有個祖母,把明月帶在身邊細心照料,言傳身教,還專門送去村裏的學塾跟著讀了幾年的書,性子倒是養的極好,沒有隨了洪氏。


    許是因著覺得對明月有些虧欠,或許還有明月一直都很聽話懂事兒的緣故,洪氏和徐青山夫妻倆對明月素來極為疼愛。


    洪氏一瞪眼,連徐章也覺得發怵,明月卻眼睛一轉,笑嘻嘻的說道:“呸呸呸!是女兒說錯話了,阿娘對咱們都是一般疼愛,是天下頂好頂好的阿娘!”


    洪氏強忍著笑意,暼了明月這丫頭一眼:“你個鬼靈精,就數你嘴巴最甜!”


    明月衝著洪氏怪笑一下,吐了吐舌頭,笑著說道:“阿娘要是再說下去,這飯菜可都要涼了!”


    一旁正抱著雞腿狂啃的小台哥兒也順勢插了一句:“要是冷了雞腿就不好吃了!”


    顯然小台哥兒對自家七姐的話很是認同,竟然還能在吃雞腿的同時抽出空檔來插話。


    這話剛一出口,洪氏就一眼瞪了過去。


    小台哥兒恍若無睹般繼續抱著雞腿狂啃。不給洪氏訓斥的機會。


    徐章見狀不對,趕忙說道:“阿娘,孩兒許久都沒回家了,阿娘不妨給孩兒說說家裏的事情,也叫孩兒心裏頭有個數。”


    對付洪氏最好的方法不是硬剛,而是迂回,直接岔開話題,讓洪氏沒時間糾結方才的事。


    聽到徐章的話,洪氏的臉上頓時就出現笑容,也顧不上再給徐章夾菜,一樁樁一件件說起了近些年來家裏發生的事情。


    比如兩個堂姐徐錦和徐繡先後說了人家,夫家雖不是什麽士紳富戶,卻也是不缺吃穿的殷實人家,還先後替夫家誕下子嗣。


    兩個姐姐的夫家也都是極好的人家,知根知底,兩個姐夫也都是能吃苦肯上進的,有徐家的庇佑幫扶,日子也越過越好。


    家裏頭在老家附近置了大片的田地,出錢請人把大灣村外頭的一部分荒地也給開墾了出來,和村裏人置換田地,填補些銀錢,建成了一個莊子,好讓祖父和祖母養老。


    祖父也終於實現了夢想,成了小地主,每日就背著雙手,在田間地頭來回的逛,生怕有人來偷地裏的產出。


    祖父和祖母還住在大灣村的老宅,莊子上的田地也都租賃給了大灣村和四近村寨的村民們耕種,祖父和祖母隻在老宅最近的兩塊菜地裏種些時令的蔬菜,在家裏養些雞鴨大鵝什麽的。


    也不知祖父怎麽忽然喜歡起了狗,叫徐章的二伯弄來了四五隻小狗,如今已經都已經可以看家護院了。


    祖母也不在堅持親自下地勞作,而是在家裏幫著帶起了孩子,大房的重孫樂哥兒,二房的樓哥兒,淑蘭剛剛生下的那對龍鳳胎,小三房的明月,台哥兒。


    每天孫子孫女,重孫什麽的都照看不過來,老太太哪裏還有心思再去下田。


    如今的老宅已經被重新翻新了一邊,成原本空曠的後院也被重修了一遍,改成了一排倒座房加個後院。


    家裏頭的四頭老牛也被拉到了莊子上,被伺候的比以前更好了,還多了不少同伴。


    大嫂嫂小梁氏已經懷上第二胎了,把大伯母大梁氏高興的跟個什麽似的,都快把小梁氏當成祖宗給供上了,一點重活都不讓她沾。


    如今徐青山的重心放到了商行之上,便把徐彬帶去了得味樓幫洪氏打理得味樓的生意,這樣洪氏也能騰出手來照看小八和小九。


    徐彬讀過書,能寫會算,口齒也算伶俐,而且為人忠厚老實,上手很快,得味樓在他的經營之下,生意雖說沒有更上一層樓,卻也是蒸蒸日上。


    還有二嫂嫂淑蘭,成親的第一年就給徐文生了一對雙胞胎,聽說現在又懷上了。


    四哥徐文已經過了武鄉試,如今在家勤練武藝,學習兵法,順便照顧老婆孩子,今年年底便要來東京,準備參加明年開春後的武舉。


    值得一說的是二伯母傅氏,和傅家的舅舅們合夥在溧水鎮開的食肆,如今已經開遍了整個宥陽的鄉鎮,已經開始朝著江寧其他地區的鄉鎮擴散了。


    有徐文和徐晴還有亭哥兒在中間做紐帶,二伯和二伯母原本有些惡劣了的關係也逐漸緩和起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二伯母傅氏也謹記一點,沒有將食肆往得味樓所在的任何一個縣城發展,走的也是物美價廉的方向,做的事底層的尋常百姓們的生意。


    說起來倒是和許貞家有些類似。


    有了一個在東京城做官的徐章,徐家也算是風生水起,正式躋身為宥陽的大戶人家,便是宥陽知縣,也對徐家之人也都極為禮遇,從未怠慢。


    畢竟現如今徐章可是正六品的集英殿修撰,若論品階,比正七品的宥陽知縣整整高了兩級。


    而且徐章還頗受官家看重,被委以重任,派往淮南賑災,在其他人眼中,這已經是鍍金準備提拔的意思了。


    俗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辦事,宥陽知縣又不傻,不說攀關係,如此能與徐章交好的機會,他又怎會放過。


    還有小六徐晴,以前和徐章的關係也是最好的,如今也開始相看人家了,洪氏說盛維和李氏有意撮合徐晴和李氏娘家的侄兒,二伯和二伯母傅氏也有意和盛家親上加親。


    李家是長梧母親李氏的娘家,和宥陽的盛家大房一樣,也是經商的,家裏頭生意做得頗大,和盛維也有不少合作,家資極厚,是宥陽和左近幾個縣有名的大家族,人口遠要比盛家要昌盛的多。


    李氏準備撮合的那個娘家侄兒,是李氏嫡親兄長的嫡子,雖不是長子,卻也頗為能幹,小小年紀便跟著父親學著打理商行,頗有幾分手段。


    便是在整個李氏一族之中,也是難得的少年才俊,登門說親的人也不在少數。


    李家雖然是商戶,但這些年來也在不斷的培育家中子弟讀書,希望能夠出現一位進士,能夠助離家改換門庭,成為下一個盛家。


    還辦起了族學,族中但凡年紀合適的,不論男女,皆可去族學進修,分文不取。


    聽說現如今李家之中,有一個叫做李洵的後輩,年紀雖然不大,但在讀書上麵卻頗有天資,去年已經過了府試,中了秀才,如今正在準備來年的鄉試。


    ······


    一說起家裏頭的事情來,洪氏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有說不完的話,一句接著一句,一件事兒接著一件事兒。


    徐章豎著耳朵聽的仔細,雖一邊吃著飯,卻不忘在心底默記揣度。


    從洪氏的口中將這幾年家裏發生的事情大概都聽了一遍,徐章這才忽然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很多的美好的東西。


    連小時候關係極好,一直對自己很是照顧的兩個堂姐成親也沒有回去觀禮。


    徐章的心底先是湧出無數遺憾,可當想到現如今他們的幸福生活之時,卻又覺得很是欣慰。


    台哥兒啃完一個大雞腿,又吃了兩塊紅燒肉,一小塊魚肉之後就連打好幾個飽嗝,貼身的嬤嬤替他盛了碗湯叫他自己拿著調羹喝了壓了壓!


    明月要迫保持身材,而且洪氏做的飯菜她也吃了這麽多年,新鮮感早就過去了,是以吃的也不多。


    最後徐章隻能在洪氏那寸步不移的殷切目光之下,將滿滿一大桌子的飯菜悉數掃入自己口中。


    徐章猜的果真沒錯,洪氏還叫人蒸了一盆五香臘肉糯米飯,端上來的時候還是熱氣騰騰的,甚是香甜。


    台哥兒聞到香味,眼睛都看直了,死活都要吃,洪氏便叫人用小碗,給他們姐弟二人一人盛了一碗,自己也盛了一小碗。


    剩下的全都被推到徐章麵前。


    俆章本想說自己吃的差不多了,可在洪氏那殷切的目光之下,隻能硬著頭皮把滿滿一大盆的五香臘肉檽米飯一粒不剩的都吃進了肚子裏頭。


    眼看著俆章的肚子慢慢鼓了起來,洪氏這才滿意的收回了目光。


    洪氏本還想抓著徐章問東問西一下子的,可睡在房間裏的樓哥兒卻忽然醒了,哭聲震天,丫鬟和婆子都哄不好,洪氏隻能親自過去照顧。


    俆章揉著已經撐的圓滾滾的肚皮,總算是鬆了口氣。


    明月看著俆章不住點頭,眼中滿是欽佩。


    一旁的小台哥兒眼睛裏頭甚至已經泛著小星星了,看向俆章的目光之中滿是崇拜,一會兒盯著俆章的臉看,一會兒又盯著俆章的獨自看,眼睛越來越亮。


    然後走到俆章麵前,抬眼看著俆章,發自肺腑的道:“五哥真是厲害,竟然能吃這麽多!”


    小小年紀的台哥兒哪裏懂那麽多,隻單純的以為吃的越多的人越是厲害。


    “五哥也教教我好不好,我也想像五哥一樣,一頓飯能吃這麽多東西!”


    “這樣以後阿娘要是再做好吃的,我就不用擔心吃不下了!”


    看著一臉憧憬的小台哥兒,俆章和明月對視一樣,相顧無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混亂不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混亂不堪並收藏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