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娘!這是陝西那邊來的奏章,大娘娘可要看看?”禦書房中,須發較之先前又白了幾分的大相公韓章恭敬的道。


    “陝西來的奏章?”曹太後眉梢微挑,若是別的奏折,曹太後未必會有絲毫動容,可自從上次將徐章調離東京之後,再加上曹家那邊來的書信,每每隻要涉及到徐章的事情,曹太後的內心,縱使難以維持平日的安靜與祥和。


    這人呀,隻要做了虧心的事情,事後心裏頭總是難免會冒出雜七雜八的想法念頭來,隻要是一涉及這虧心的人和事,也難免會變得敏感。


    曹太後下意識便點了頭,身側伺候的內侍立馬便上前自韓章手中接過奏折,送到曹太後案前。


    “永平侯抵達長安已有多日,韓大相公對於永平侯在長安的諸般行事如何看?”曹太後一邊翻閱奏折一邊隨口問道。


    徐章在長安城的種種作為自然瞞不過朝堂諸公的眼睛,更加瞞不過曹太後的眼睛。


    “永平侯心係百姓,實乃朝廷之福,大娘娘之福,官家之福。”韓章拱手說道。


    幾句漂亮話而已,誰不會說,韓章並非是勳貴出身,也不是蔭補得的官兒,而是正兒八經通過科舉考試入的仕,能夠從新科進士一路爬到如今當朝宰執的位置,除了能力之外,口才自然也是不缺的。


    “哦?”曹太後卻話音一變:“怎麽,韓大相公也認為永平侯的所作所為沒有逾矩?”


    “逾矩?”韓章確實有些驚訝於曹太後的想法,不禁皺著眉頭,躬身拱手,小心翼翼的問道:“大娘娘何出此言?”


    韓章眉頭微蹙,心裏頭卻不禁暗自生疑,曹太後的態度實在是太過反常,當初讓徐章去陝西路的就是曹太後,可現在徐章才到陝西,所做之事雖然並不在職權範圍之內,可徐章做的隻是提出倡議,最後做決定還是京兆府的官員們。


    徐章借著他自己的地位稍微影響了一下京兆府幾個官員,同時徐章自己牽頭,借助他自己的影響力,帶動了京兆府境內的一應鄉紳大族一起出麵控製京兆府的物價。


    控製物價,防止那些唯利是圖的人借著大雪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以至於造成更大的動亂,這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可若是當真細究起來,徐章一個武官,又不是地方執政的官員,還真有幾分僭越。


    可不論是在韓章還是朝中一眾相公們眼中,徐章的所作所為,都挑不出半點錯漏來。


    曹太後現在卻這麽說,像極了那些個雞蛋裏挑骨頭,沒事兒找事兒的人。


    曹太後神情一緩,展顏輕笑道:“韓大相公沒有誤會便好,永平侯此舉雖有些許僭越之嫌,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若非是擔心朝中有人借此攻汗,哀家都想下旨褒獎永平侯呢!”


    韓章微蹙的眉頭這才鬆開,可神情之間,卻依舊透著幾分凝重:“大娘娘考慮的周到,永平侯年紀輕輕,便屢建功勳,身居高位,風頭太盛,此時確實不是褒獎的時候。”


    “知哀家者,唯韓大相公也!”曹太後臉上笑容愈發燦爛,眼底那縷一閃而逝的別樣光芒,卻無人得見。


    “這幾封奏折,韓大相公可曾閱過?”看著手中的基本奏折,曹太後忽然問道。


    韓章拱手躬身道:“啟稟大娘娘,但凡自各地送入東京的奏章,都會先送到政事堂,由微臣和錢相公審閱之後,從中挑選一些重要的,再取來給大娘娘過目。”


    這本就是朝廷一向的慣例,否則的話,若是所有的奏折都交給皇帝批閱的話,那皇帝不得累死去,哪裏還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曹太後執政以來,朝中無論大事小事,都是先經過政事堂,由韓章與錢灝等人篩選一遍過後,再轉呈給曹太後,可如今從曹太後卻忽然問了這麽一句,便是曆經兩朝的韓章,也有些揣測不清曹太後的心思了。


    “大娘娘,既然如今永平侯已經到了長安,隴西之事是不是可以著手準備了?”


    腦中閃過思緒無數,頃刻之間韓章心中就有了決斷,當即話題一轉,向曹太後進言道。


    隴西便是隴右西部,也就是被吐蕃東部占據的區域。


    曹太後放下手中的奏折,抬眼看著韓章:“西北地區剛剛經曆過一場大雪,便是陝西路也受了不小的雪災,更別說更加偏西偏北的西夏了,韓大相公當真覺得現在是對隴西用兵的好時候?”


    “這······”曹太後這話一出,便是韓章也不禁有些猶豫了。


    關中乃是富庶之地,在這個冬天裏頭,也受到不小的災害,西夏地處關中西北,其氣候更加寒冷,條件也更加艱苦。


    韓章知道曹太後的意思,以往北邊的這些遊牧民族,一旦受了天災,凍死牛羊無數,最後的選擇,無非都是向南侵入宋境,燒殺搶掠,奪取糧草食物,各種牲畜。


    “咱們和西夏之間早有盟約,且自慶曆之後,西北邊疆之地便承平十餘年未有戰事,西夏雖然覬覦關中之心不死,可如今西夏國內可同樣不太平,如今西夏自顧不暇,怕是沒有這個閑心,來管隴西的歸屬。”


    隴西同樣份屬關中,雖不如京兆府這些地方富庶,可和苦寒的西夏來比,卻要好上許多。


    而且隴西就在西夏的眼皮子底下,吐蕃東部的分裂已經有將近半年了,若是西夏當真有意占據隴西之地的話,隻怕早就憋不住出手了。


    就算是顧忌著西軍不敢直接動兵,可明裏暗裏的拉攏總是可以做的,可時至今日,西夏方麵卻始終不見有任何動作。


    “那依韓大相公看,隴西之事,朝廷當如何解決呢?”曹太後神色稍霽,卻把問題又拋了回去。


    對於隴西之事,韓章早已經和錢灝等人商量了不知多少次,早就有了決斷,否則的話,這次來見曹太後的,就不會隻是韓章一個人了。


    “啟稟太後,我朝與西夏已經十餘年未有戰事,西軍休息的也夠久的了,年長日久,難免會有些憊懶疏鬆,疏於訓練,正好趁著這次機會,把西軍的將士們都拉出去好好的練上一練。”


    禁軍糜爛之事,早在嘉佑帝在位時就漏了端倪,否則的話,嘉佑帝又怎會不遺餘力的支持徐章組建神武軍,朝野上下對於此事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呢?


    “永平侯剛剛才去陝西,對於西軍上下從未有過接觸,估計連手下那些個領兵的大將們都不認識,更莫談了解了,如今卻要立馬對隴西用兵,真的能成嗎?”


    曹太後問這話的時候,眉宇之間的擔憂之色毫不掩飾。


    韓章眼中金光一閃,趁勢便道:“大娘娘言之有理,不如從神武軍中,抽調幾位永平侯熟悉慣用的將領,讓他們快馬加鞭趕去陝西,助永平侯一臂之力?”


    曹太後神情一變,臉色有些陰沉:“哀家雖是一介婦人,久居深宮,卻也知道一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今陝西剛剛經曆一場大雪,糧草等一應生活物資想必定是匱乏的,這幾年來,朝廷又遭遇連番變故,先帝兢兢業業數十載,勵精圖治才攢下來的那點家底兒,也被耗的差不多了,若是這個時候對隴西用兵的話,需要征召的民夫,消耗的糧草,都從哪裏來呢?”


    曹太後顯然是做過功課的,這一問,便一針見血,直接問到了問題的關鍵點。


    行軍打仗,不論是哪朝哪代,糧草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大問題,還有運送糧草需要征召的民夫。


    馬上就是春耕了,若是在這個時候用兵,大批量的征召民夫的話,壯勞力們都被征召走了,那地裏的活誰來幹,一家老小靠誰來養活?


    可韓章也不是沒有準備的,當即便道:“大娘娘不愧是將門出身,雖久居深宮,卻仍舊用兵之道,糧草和民夫確實是個大問題。”


    “若是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出兵收複隴西,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曹太後眸光微凝,看著韓章,說道:“韓大相公這是話裏有話呀!”


    韓章忙躬身一禮,說道:“大娘娘明察秋毫,這幾年來,兩浙、淮南、嶺南陸續發生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朝廷為賑災平叛,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要恢複元氣,至少也要一兩年的功夫才行。”


    “是啊!”曹太後略有幾分苦惱的道:“哀家也知道,若是能夠收複隴西,於朝廷而言意味著什麽,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草軍餉支撐,哀家便是想要收複隴西,可西軍的那些軍漢們,怕是也沒有力氣提刀拉弓,與吐蕃人作戰呀!”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韓章卻道:“大娘娘無需擔憂,江南諸地雖需要休養生息暫時無力支撐西征之舉,可蜀地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康,蜀地之富饒,甚至還要勝過關中之地,況且蜀地又在陝西邊上,距離不遠,隻要從蜀地征集糧草便足矣支撐大軍出征所耗。”


    “可如今眼看著可就快到春耕了,若是這個時候調集大軍西征的話,豈非要誤了春耕。”曹太後不甘心的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混亂不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混亂不堪並收藏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