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2章 再回汴京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混亂不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宥陽老家待了小半個月,盛老太太整日就帶著明蘭和祖母石氏和大伯母他們一群婦人湊在一塊兒,說些家長裏短的閑話,坐在一塊兒做些針織女紅的活計,張羅王破敵、孫平寇和丹橘小桃的親事。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四人的親長也陸陸續續趕到了宥陽,日子也早已看定,就等著良辰吉日一道, 就給他們完婚。
徐章幼時也是在大灣村長大的,村中自然也有一些發小,大家從光著腚的時候就一塊兒玩大的。
雖然後來徐章選擇了讀書,和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如今又身居高位,身處雲端,可徐章又不是那等發達了就瞧不起以前的玩伴的人。
隻是現在各自都成家的成家, 生兒育女的生兒育女,各自都有各自的忙,加之相隔千山萬水,自然也就沒有了聯係。
不過這次徐章回來,倒是和幾個以前幼時的同窗玩伴好好續了敘舊,喝了幾頓酒。
起初幾人還有些拘謹,放不開手腳,待幾碗酒下肚,酒勁兒一上來,什麽拘謹恭敬自然也都被拋到了腦後。
酒過叁巡,眾人說起以前幼時的趣事,徐章當初第一次進學堂,上著上著課忽然腹痛憋不住後麵拉到褲襠裏頭的事兒就被幾人揭了出來。
當初因為這事兒,徐章甚至一度成為一眾玩伴們口中取笑的對象, 當初傅秀才也險些因為此事把徐章開革出學塾, 還是老爺子候著臉皮貼上去求了傅秀才好幾日,才讓徐章有了跟著傅秀才繼續啟蒙。
可惜傅秀才中舉之後, 便帶著妻兒去外地做官了,否則的話, 這次回來,徐章怎麽著也得親自去傅秀才家裏拜訪一番。
······
時光荏苒,轉瞬便是數月,夏日便在不知不覺之間悄然流逝,秋日降臨,山野人間,皆是一派豐收盛景。
今年陽光充足,雨水也正好,不多不少,可謂風調雨順,地裏的稻子長勢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將稻杆都壓彎了。
這幾年來,先是天災,而後又是兵禍,人禍的,百姓們的生活也變得艱難起來,好在幾年的年景不錯,各家各戶,都已經開始為秋收做準備了。
江南諸地,大多都是中的兩季稻穀,春種夏收, 夏種秋收,前者稻穀生長的時間長一些,不論是產量還是口感都要好上不少。
也正是因為一年可種兩季,產量豐碩,所以這次戰時江南的賦稅,才會被升到十稅五的恐怖區域。
秋高氣爽,徐章和明蘭已經帶著盛老太太上了船,現如今時間尚早,天氣還暖,卻又不熱,正是趕路的好時候。
要是等再過一兩個月,入了冬,到時候天寒地凍的,陸路難走不說,還很容易迷失路途,可水路就不一樣了。
一路平穩,也沒遇上什麽風浪,至於那些水賊草寇,見到打著漕幫旗號的大船,一個個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哪裏還敢上去找不痛快。
現如今的漕幫可是運河上的一條大鱷,不僅在朝廷那邊背景深厚,而且自身的實力也極為強大。
漕幫幫眾叁萬,其中精英幫眾便不下叁千,是水路上出了名能打能殺,甚至在某些方麵,對於那些叁山五嶽的水賊草寇們來說,漕幫的威懾力,甚至還在朝廷的正規軍之上。
縱使是現在漕幫內部現在隱約間已經有了分化的趨勢,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漕幫的生意可沒斷。
一路穩穩當當,到了東京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了。
朝廷關於先夏王和官家生母的追封以及夏王妃的事宜盡皆已經安置妥當。
在小皇帝的默許之下,先夏王和官家生母的追封被放棄,可夏王妃,卻被接到了汴京,被封為太妃,不僅如此,就連整個夏王府也都被搬到了東京,而且鑒於現如今夏王府後繼無人的情況,群臣們商議之後,又爭取了曹太後和小皇帝的意見,最後定的是待日後官家有了子嗣,除卻嫡長之外,便從其餘諸子之中擇一繼承夏王之位,為夏王府承襲香火。
不過因著這事兒,曹太後和韓大相公之間也鬧了些不愉快。
不過好在都已經定了下來,徐章回到汴京的時候,原本都已經做好了歇上一陣,然後就出發重回長安的打算。
不想剛剛到了東京沒幾日,朝廷卻忽然下了旨意,任命徐章為禦史中丞,掌禦史台,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先帝慶曆之前,禦史台空有其名,卻無其實,監察事務實際由門下省給事中、拾遺等官充任,直至慶曆新政,在仁宗皇帝的支持之下,對朝廷現有的多個職司衙門進行改革,使其各司其職。
可惜因為觸犯了朝中大多數人的利益,範大相公等人被相繼排擠出京,慶曆新政就此落幕,可一應變革卻在仁宗皇帝的默許之下,一路維持至今。
禦史台便是這次變革的產物。
而且禦史台還比以前多了一向職權,凡重大桉件,禦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組成叁法司聯合審理。大理寺負責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複核,同時報禦史台監審。
著名的叁法司之說便是由此而來。
樊樓裏頭,徐章、齊衡、長柏、還有顧二、許貞還有長梧、徐文、袁文紹等人坐在酒桌邊上,雅間內有琴蕭管弦之聲相伴,美酒佳肴做輔。
眾人具備對應,推杯換盞之間,氛圍自然便起來了。
“謹言這回可舒坦了,整整修了大半年的假,叫人羨慕的緊呀!”顧二既羨慕又有些沒好氣的道:“自己帶著弟妹在外頭遊山玩水的好不愜意,把西北那一堆爛攤子一股腦的都丟給我們收拾,端的不當人子。”
今日是顧二這家夥做東,自然也是他坐在首位之上,如今聽他這麽一抱怨,袁文紹徐文等人也紛紛附和,齊齊開口數落起徐章來。
“慢來慢來!”徐章卻不認同。
“仲懷這話說的好沒道理,我可不認哈!”
“正所謂能者多勞,這越有本事的人,要忙的事情自然也就越多。”先是送上一個香噴噴的馬屁,隨即才話音一轉,說道:“再者說了,功勞你們一個個可都是領了的,怎麽的,這才一轉眼,就都翻臉不認人了?”
“要說這功勞,咱們還真得好好說道說道,這次征西的頭功,難道不是你徐謹言領了?”顧二可是個人精兒,怎麽可能被徐章叁言兩語就說服了。
“顧二哥哥說的有理,謹言前日剛剛升的禦史中丞,怎麽這就忘了?”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四人的親長也陸陸續續趕到了宥陽,日子也早已看定,就等著良辰吉日一道, 就給他們完婚。
徐章幼時也是在大灣村長大的,村中自然也有一些發小,大家從光著腚的時候就一塊兒玩大的。
雖然後來徐章選擇了讀書,和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如今又身居高位,身處雲端,可徐章又不是那等發達了就瞧不起以前的玩伴的人。
隻是現在各自都成家的成家, 生兒育女的生兒育女,各自都有各自的忙,加之相隔千山萬水,自然也就沒有了聯係。
不過這次徐章回來,倒是和幾個以前幼時的同窗玩伴好好續了敘舊,喝了幾頓酒。
起初幾人還有些拘謹,放不開手腳,待幾碗酒下肚,酒勁兒一上來,什麽拘謹恭敬自然也都被拋到了腦後。
酒過叁巡,眾人說起以前幼時的趣事,徐章當初第一次進學堂,上著上著課忽然腹痛憋不住後麵拉到褲襠裏頭的事兒就被幾人揭了出來。
當初因為這事兒,徐章甚至一度成為一眾玩伴們口中取笑的對象, 當初傅秀才也險些因為此事把徐章開革出學塾, 還是老爺子候著臉皮貼上去求了傅秀才好幾日,才讓徐章有了跟著傅秀才繼續啟蒙。
可惜傅秀才中舉之後, 便帶著妻兒去外地做官了,否則的話, 這次回來,徐章怎麽著也得親自去傅秀才家裏拜訪一番。
······
時光荏苒,轉瞬便是數月,夏日便在不知不覺之間悄然流逝,秋日降臨,山野人間,皆是一派豐收盛景。
今年陽光充足,雨水也正好,不多不少,可謂風調雨順,地裏的稻子長勢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將稻杆都壓彎了。
這幾年來,先是天災,而後又是兵禍,人禍的,百姓們的生活也變得艱難起來,好在幾年的年景不錯,各家各戶,都已經開始為秋收做準備了。
江南諸地,大多都是中的兩季稻穀,春種夏收, 夏種秋收,前者稻穀生長的時間長一些,不論是產量還是口感都要好上不少。
也正是因為一年可種兩季,產量豐碩,所以這次戰時江南的賦稅,才會被升到十稅五的恐怖區域。
秋高氣爽,徐章和明蘭已經帶著盛老太太上了船,現如今時間尚早,天氣還暖,卻又不熱,正是趕路的好時候。
要是等再過一兩個月,入了冬,到時候天寒地凍的,陸路難走不說,還很容易迷失路途,可水路就不一樣了。
一路平穩,也沒遇上什麽風浪,至於那些水賊草寇,見到打著漕幫旗號的大船,一個個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哪裏還敢上去找不痛快。
現如今的漕幫可是運河上的一條大鱷,不僅在朝廷那邊背景深厚,而且自身的實力也極為強大。
漕幫幫眾叁萬,其中精英幫眾便不下叁千,是水路上出了名能打能殺,甚至在某些方麵,對於那些叁山五嶽的水賊草寇們來說,漕幫的威懾力,甚至還在朝廷的正規軍之上。
縱使是現在漕幫內部現在隱約間已經有了分化的趨勢,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漕幫的生意可沒斷。
一路穩穩當當,到了東京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了。
朝廷關於先夏王和官家生母的追封以及夏王妃的事宜盡皆已經安置妥當。
在小皇帝的默許之下,先夏王和官家生母的追封被放棄,可夏王妃,卻被接到了汴京,被封為太妃,不僅如此,就連整個夏王府也都被搬到了東京,而且鑒於現如今夏王府後繼無人的情況,群臣們商議之後,又爭取了曹太後和小皇帝的意見,最後定的是待日後官家有了子嗣,除卻嫡長之外,便從其餘諸子之中擇一繼承夏王之位,為夏王府承襲香火。
不過因著這事兒,曹太後和韓大相公之間也鬧了些不愉快。
不過好在都已經定了下來,徐章回到汴京的時候,原本都已經做好了歇上一陣,然後就出發重回長安的打算。
不想剛剛到了東京沒幾日,朝廷卻忽然下了旨意,任命徐章為禦史中丞,掌禦史台,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先帝慶曆之前,禦史台空有其名,卻無其實,監察事務實際由門下省給事中、拾遺等官充任,直至慶曆新政,在仁宗皇帝的支持之下,對朝廷現有的多個職司衙門進行改革,使其各司其職。
可惜因為觸犯了朝中大多數人的利益,範大相公等人被相繼排擠出京,慶曆新政就此落幕,可一應變革卻在仁宗皇帝的默許之下,一路維持至今。
禦史台便是這次變革的產物。
而且禦史台還比以前多了一向職權,凡重大桉件,禦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組成叁法司聯合審理。大理寺負責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複核,同時報禦史台監審。
著名的叁法司之說便是由此而來。
樊樓裏頭,徐章、齊衡、長柏、還有顧二、許貞還有長梧、徐文、袁文紹等人坐在酒桌邊上,雅間內有琴蕭管弦之聲相伴,美酒佳肴做輔。
眾人具備對應,推杯換盞之間,氛圍自然便起來了。
“謹言這回可舒坦了,整整修了大半年的假,叫人羨慕的緊呀!”顧二既羨慕又有些沒好氣的道:“自己帶著弟妹在外頭遊山玩水的好不愜意,把西北那一堆爛攤子一股腦的都丟給我們收拾,端的不當人子。”
今日是顧二這家夥做東,自然也是他坐在首位之上,如今聽他這麽一抱怨,袁文紹徐文等人也紛紛附和,齊齊開口數落起徐章來。
“慢來慢來!”徐章卻不認同。
“仲懷這話說的好沒道理,我可不認哈!”
“正所謂能者多勞,這越有本事的人,要忙的事情自然也就越多。”先是送上一個香噴噴的馬屁,隨即才話音一轉,說道:“再者說了,功勞你們一個個可都是領了的,怎麽的,這才一轉眼,就都翻臉不認人了?”
“要說這功勞,咱們還真得好好說道說道,這次征西的頭功,難道不是你徐謹言領了?”顧二可是個人精兒,怎麽可能被徐章叁言兩語就說服了。
“顧二哥哥說的有理,謹言前日剛剛升的禦史中丞,怎麽這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