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位河南軍統帥大發雷霆之際,那百二十個負責襲擾的五商盟精銳卻是在接到了王仁鬆的飛書指令後,借著尚未散去的大霧的掩護,以及那強勁馬力的支持,悄然迂回去了那一萬三千河南軍的背後,與負責在河南軍背後設伏截斷河南軍後路的一百人匯合了。
至於王仁鬆為何會下達這個命令,卻是因為在十一日的夜晚臨近子時之際,一路上累死累活千趕萬趕的一萬五千中央朝廷官軍與兩千汴梁軍,終於風塵仆仆的趕到了偃師縣城之中。
尚未睡下的王仁鬆立刻與官軍還有汴梁軍的統帥見了麵,並且立刻與隨軍而來的中央朝廷的政務人員做了工作的交接,將偃師縣城的一應軍政事務全都交給了那些前來接手的中央朝廷的政務人員。
在雙方交接完畢後,王仁鬆便與官軍還有汴梁軍的統帥連夜討論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而在雙方會麵的半個時辰之中,不但五商盟精兵快速的召集了起來,便連官軍還有汴梁軍的兵將們都甲不離身的短暫的休息了一小段時間,同時補充了些食物與水。
很快的,王仁鬆便與兩軍統帥們商定好了作戰方案,就是趁著河南軍尚未得到消息之前,連夜行軍五十裏,直接殺向那兩萬河南軍。
落日前後的襲擾戰,王仁鬆已然得知了結果,對於那一百二十人所創下的戰果,王仁鬆自然是很高興。也是因此,王仁鬆才會想到要趁著對方剛遭偷襲,士氣正低落之際,要再給對方一個打擊了。
若非王仁鬆自己手中的兵員數量太少,直接殺過去容易給他自己造成極大的傷亡數,王仁鬆或許根本就不會等官軍還有汴梁軍到偃師縣城,就直接帶著剩下的八十手下,一股腦的殺過去了。
虎牢關之戰,王仁鬆用手中的三百主力輕鬆打敗了一萬河南軍守軍,而且他這三百將士還沒有任何死亡的,可以說不但打出了東洲五商盟英勇無敵齊魯兵的形象,同時也打出了王仁鬆自己的強大聲望。
當然了,饒是如此,在中央朝廷官軍以及汴梁軍之中,還是有不少人對於王仁鬆虎牢關之戰的戰績表示了懷疑,對王仁鬆統率軍隊的能力表示懷疑。
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的,畢竟總是有人會嫉妒那些比他們優秀的人,自然會認為某些優秀的人有被誇大的嫌疑了。
還好這兩個趕到偃師縣城的官軍與汴梁軍的統帥卻沒有輕視王仁鬆,這兩位可是自打五商盟派出軍隊參戰後,便一直帶著各自屬部,跟在五商盟王仁鬆部的後邊的。王仁鬆帶兵打,這兩位就帶兵接收。虎牢關是這兩位中的那位汴梁軍統帥所部人馬接收的,鞏縣則是那位官軍統帥所部人馬接收的。
當然,也是因為王仁鬆原本攻打鞏縣卻不按原計劃,突然折向西直插洛州城,才使得這兩位統帥在鞏縣附近與王仁鬆分開了。而兩人在王仁鬆留下的一百精兵的幫助下輕鬆拿下了鞏縣後,便不做停留的直接向著偃師縣城支援而來。
也是因為這兩位統帥是一直跟在王仁鬆部後邊撿現成的便宜,才會使得兩人對於王仁鬆佩服的五體投地,偃師縣城三軍統帥的會麵會議,到最後居然成了王仁鬆主持與安排,官軍統帥還有汴梁軍統帥聽令執行了。
按照之前東洲五商盟與中央朝廷還有汴梁王的協議,東洲五商盟出兵幫助中央朝廷攻打河南王,汴梁王協助東洲五商盟還有中央朝廷的行動,而打下來的那些城鎮村落,東洲五商盟一個都不要,汴梁王隻要虎牢關這個開封府西邊進入洛州的最重要的關卡,以及虎牢關東邊的那些原本屬於河南王的城鎮村落,而虎牢關以西則是交由中央朝廷。
是故虎牢關是汴梁軍接收的,而鞏縣則是官軍接收的。至於其他的有利於三方彼此的協議,就不在此一一贅敘了。
這偃師縣城是虎牢關以西的重要城鎮,自然是交由官軍接收。而那位官軍統帥在三軍統帥會議完之後,便留下了一千步兵與一百騎兵留守偃師縣城,剩下的一萬四千大軍,則會跟在王仁鬆部的後麵,與汴梁軍一起襲殺向河南軍了。
這來到偃師縣城的一萬五千多官軍,有一萬二是步兵,剩下的三千多都是騎兵。而那兩千汴梁軍因為是輔助作戰,而且為了保證機動與速度,汴梁王完全是派出的純騎兵得到。汴梁王手中總共是一萬騎兵,為了協同與五商盟還有中央朝廷的軍隊,他一口氣拿出了五分之一。
如今三軍匯合一起,除了王仁鬆部的八十銀甲輕騎外,還有官軍的三千騎兵以及汴梁軍的兩千騎兵,而當大軍開拔向西後,官軍的那一萬一千隨軍出征的步兵,就被五千多騎兵給甩在馬屁股後邊了。
當然了,騎兵先行,步兵跟後,那些官軍步兵們卻也得拚了老命的去追趕那些騎兵,竟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了。
未完待續。。。。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至於王仁鬆為何會下達這個命令,卻是因為在十一日的夜晚臨近子時之際,一路上累死累活千趕萬趕的一萬五千中央朝廷官軍與兩千汴梁軍,終於風塵仆仆的趕到了偃師縣城之中。
尚未睡下的王仁鬆立刻與官軍還有汴梁軍的統帥見了麵,並且立刻與隨軍而來的中央朝廷的政務人員做了工作的交接,將偃師縣城的一應軍政事務全都交給了那些前來接手的中央朝廷的政務人員。
在雙方交接完畢後,王仁鬆便與官軍還有汴梁軍的統帥連夜討論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而在雙方會麵的半個時辰之中,不但五商盟精兵快速的召集了起來,便連官軍還有汴梁軍的兵將們都甲不離身的短暫的休息了一小段時間,同時補充了些食物與水。
很快的,王仁鬆便與兩軍統帥們商定好了作戰方案,就是趁著河南軍尚未得到消息之前,連夜行軍五十裏,直接殺向那兩萬河南軍。
落日前後的襲擾戰,王仁鬆已然得知了結果,對於那一百二十人所創下的戰果,王仁鬆自然是很高興。也是因此,王仁鬆才會想到要趁著對方剛遭偷襲,士氣正低落之際,要再給對方一個打擊了。
若非王仁鬆自己手中的兵員數量太少,直接殺過去容易給他自己造成極大的傷亡數,王仁鬆或許根本就不會等官軍還有汴梁軍到偃師縣城,就直接帶著剩下的八十手下,一股腦的殺過去了。
虎牢關之戰,王仁鬆用手中的三百主力輕鬆打敗了一萬河南軍守軍,而且他這三百將士還沒有任何死亡的,可以說不但打出了東洲五商盟英勇無敵齊魯兵的形象,同時也打出了王仁鬆自己的強大聲望。
當然了,饒是如此,在中央朝廷官軍以及汴梁軍之中,還是有不少人對於王仁鬆虎牢關之戰的戰績表示了懷疑,對王仁鬆統率軍隊的能力表示懷疑。
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的,畢竟總是有人會嫉妒那些比他們優秀的人,自然會認為某些優秀的人有被誇大的嫌疑了。
還好這兩個趕到偃師縣城的官軍與汴梁軍的統帥卻沒有輕視王仁鬆,這兩位可是自打五商盟派出軍隊參戰後,便一直帶著各自屬部,跟在五商盟王仁鬆部的後邊的。王仁鬆帶兵打,這兩位就帶兵接收。虎牢關是這兩位中的那位汴梁軍統帥所部人馬接收的,鞏縣則是那位官軍統帥所部人馬接收的。
當然,也是因為王仁鬆原本攻打鞏縣卻不按原計劃,突然折向西直插洛州城,才使得這兩位統帥在鞏縣附近與王仁鬆分開了。而兩人在王仁鬆留下的一百精兵的幫助下輕鬆拿下了鞏縣後,便不做停留的直接向著偃師縣城支援而來。
也是因為這兩位統帥是一直跟在王仁鬆部後邊撿現成的便宜,才會使得兩人對於王仁鬆佩服的五體投地,偃師縣城三軍統帥的會麵會議,到最後居然成了王仁鬆主持與安排,官軍統帥還有汴梁軍統帥聽令執行了。
按照之前東洲五商盟與中央朝廷還有汴梁王的協議,東洲五商盟出兵幫助中央朝廷攻打河南王,汴梁王協助東洲五商盟還有中央朝廷的行動,而打下來的那些城鎮村落,東洲五商盟一個都不要,汴梁王隻要虎牢關這個開封府西邊進入洛州的最重要的關卡,以及虎牢關東邊的那些原本屬於河南王的城鎮村落,而虎牢關以西則是交由中央朝廷。
是故虎牢關是汴梁軍接收的,而鞏縣則是官軍接收的。至於其他的有利於三方彼此的協議,就不在此一一贅敘了。
這偃師縣城是虎牢關以西的重要城鎮,自然是交由官軍接收。而那位官軍統帥在三軍統帥會議完之後,便留下了一千步兵與一百騎兵留守偃師縣城,剩下的一萬四千大軍,則會跟在王仁鬆部的後麵,與汴梁軍一起襲殺向河南軍了。
這來到偃師縣城的一萬五千多官軍,有一萬二是步兵,剩下的三千多都是騎兵。而那兩千汴梁軍因為是輔助作戰,而且為了保證機動與速度,汴梁王完全是派出的純騎兵得到。汴梁王手中總共是一萬騎兵,為了協同與五商盟還有中央朝廷的軍隊,他一口氣拿出了五分之一。
如今三軍匯合一起,除了王仁鬆部的八十銀甲輕騎外,還有官軍的三千騎兵以及汴梁軍的兩千騎兵,而當大軍開拔向西後,官軍的那一萬一千隨軍出征的步兵,就被五千多騎兵給甩在馬屁股後邊了。
當然了,騎兵先行,步兵跟後,那些官軍步兵們卻也得拚了老命的去追趕那些騎兵,竟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了。
未完待續。。。。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