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為何文官武將,盡皆背叛?
崇禎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沒死! 作者:今日和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講到這裏,其實已經沒什麽問題了。
盡管這夥北麵援軍直接固守山海關,不再接近京城,但是崇禎他們如今又還哪裏需要所謂援軍?
城內之前五千的新軍,能出城打仗的就三千人,都輕易打垮闖軍一萬人,甚至還俘虜五千,以至於現在城外的闖軍都在商議是走是留了。
消化完這些闖軍俘虜之後,京城的新軍更是一舉超越萬人。
一萬新軍,全部擺出城,就算將闖賊全部擊潰都正常。
當時,事實是這個事實,但是崇禎心中的想法卻肯定不會這麽簡單。
前幾天剛剛被當朝首輔、兵部尚書並一眾大臣背叛,現在又是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等一幹帶兵大將的背叛。
文武支柱,雙雙背叛,崇禎當真心態不穩了。
一個人,一批人有問題,那當然是他們的問題,但是如果無論是誰,在需要的時候都出現問題,那崇禎就不得不考慮,是不是自己出了什麽問題。
援軍這一手操作,讓崇禎當真有些懷疑自己了。
猶豫再三,崇禎還是衝著太祖朱元璋問道:
“太祖,為何文武百官,盡皆背叛?是他們全都有問題,還是朕出了問題?”
“哪來的盡皆背叛,戰死的殉國的文武你都當不存在了?”
朱元璋何等人物,幾十年的複雜狀況都處理下來,崇禎的狀態在他眼中如同透明。
他懶得一點點寬慰,直接反問一句。
“但是太祖,終究還是大多數的文官武將都是如此。”
崇禎苦澀搖了搖頭,但是視線之中,仍有堅毅。
“你問這話意義何在,是要歸咎自身引咎而退?還是指望怨天尤人拋棄責任?”
一路殺出來的朱元璋,對這樣消極的思想,向來不屑,此刻看著崇禎,他再次發問。
話語中並沒有留下什麽情麵,畢竟,崇禎雖然不老,但是也是三十來歲的人了,就算是他的十多代後的後人,但朱元璋也不至於把他當個孩子去哄。
困惑正常,但要是一困惑就撐不起來,扛不動責任,那至少皇帝這個位置,不會適合他!
“當然沒有,”崇禎搖頭否定,之前十多年他尚且一直勉力支撐,如今好不容易形勢大好,他又如何會輕言放棄?
“但這若確實是朕的問題,朕自然要了解清楚,並且改正。否則若是到了新朝,又是這番背叛不斷,朕如何治理國家,如何讓天下昌平?”
文武盡皆背叛,這如何不讓人心冷心寒?
太祖在此,這些問題,自然都不算什麽大問題,畢竟一切都可以憑強軍碾壓,但有不服直接趟平。
可是這要是換成天下大安,太祖重新閉關修煉,那一旦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便是天下變色,龍椅易主的危局!
若是屆時好不容易再次打下的將山,卻因為自己而落於旁姓甚至外族,那他便當真是百死莫辭了。
聽了崇禎這話,朱元璋的臉色好看了些:
“這樣的擔憂倒是正常,不過,沒什麽必要。”
“城內文官,明顯是出於對戰勝無望,外加保命心切,故而投靠闖賊。”
“城外武將,本心中更談不上當真背叛,不過是軍閥思想,單純想著保全自身罷了。”
“若要講他們為何會如此,歸根到底,這是他們心中沒有大明,沒有朝廷,沒有你這個皇帝!”
朱元璋講的都是很淺顯的東西,崇禎自然也想得到。
問題在於,他在位已經近二十年,朝廷的文武百官,尤其是大官,幾乎都稱得上是他一手提拔上來。
選出來,認為可靠的文官武將如此隻顧自身,他這個皇帝又如何能辭其咎?
這個疑惑,崇禎自然講了出來。
然後,朱元璋瞅了他一眼,講道:
“能想到這些,你倒也算是能夠反省自身,沒錯,要從你自己身上找原因,那絕對找得到,而且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你帝王心術完全不到家!”
“我看了你登基之後的那些政治舉措,都什麽個玩意兒?一點製衡一點明察能力都沒有,大明從你接手落到今天這地步,你的責任絕對少不了。”
但是說完這個,不等崇禎反應,他便接著又講:
“但是大明崩塌的罪魁禍首自然不是你,不然我早在尋到京城的第一時間就把你給幹掉,自己上了。”
“之所以數百年的大明淪落到這般京師都被賊寇攻破,根本原因是大明的根子已經都爛了,你覺得你選出來的這些官吏大都表現如此差勁,那是因為如今的天下,能不差勁的已經不多了!”
大明立國這麽多年,朝廷對於底層的控製能力已經變得極差,但從稅收從開國到現在居然幾乎是連年減少便能看出問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休養生息兩百多年,怎麽可能人口土地反而是連年減少?
不過是被權貴們給私藏匿下罷了。
被私藏的越多,朝廷必然更加困難,而那些私藏者的力量也就越大。
看似是女真讓大明一步步走到滅亡,但是實際上,大明的生命早就被官吏權貴、王孫貴族給掏空了。
“你在屎堆子裏找,能找到什麽好的?難能有那麽幾個明臣強將,又哪裏敵得過整體的大勢?”
“正是因此,我才說不再直接接手大明的疆土,而是重新以刀兵打下將山,將那些對民眾敲骨吸髓的渣滓統統滅掉!”
“等天下掃清,屆時朝堂之上的能臣幹將自然就不會少。你這中人之姿的執政能力,也能撐起新的大明了。”
朱元璋如是講解。
聽到這裏,崇禎心中籠罩的霧霾,也一下子掃蕩清楚,神情也再次變回堅毅果決的樣子。
不過,細細琢磨著太祖的話,崇禎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那太祖,這般打下天下,確實天下都能為之一清,但若仍舊如此按部就班,豈不是過上兩三百年,新的大明也仍然會出現如今這般的問題?”
“這是你現在考慮的事情嗎?天下都沒打下來,你就想著傳承百年後的事情了?!”
“先想清楚怎麽解決當前的問題吧!”
朱元璋直接將崇禎的問題略過。
盡管這夥北麵援軍直接固守山海關,不再接近京城,但是崇禎他們如今又還哪裏需要所謂援軍?
城內之前五千的新軍,能出城打仗的就三千人,都輕易打垮闖軍一萬人,甚至還俘虜五千,以至於現在城外的闖軍都在商議是走是留了。
消化完這些闖軍俘虜之後,京城的新軍更是一舉超越萬人。
一萬新軍,全部擺出城,就算將闖賊全部擊潰都正常。
當時,事實是這個事實,但是崇禎心中的想法卻肯定不會這麽簡單。
前幾天剛剛被當朝首輔、兵部尚書並一眾大臣背叛,現在又是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等一幹帶兵大將的背叛。
文武支柱,雙雙背叛,崇禎當真心態不穩了。
一個人,一批人有問題,那當然是他們的問題,但是如果無論是誰,在需要的時候都出現問題,那崇禎就不得不考慮,是不是自己出了什麽問題。
援軍這一手操作,讓崇禎當真有些懷疑自己了。
猶豫再三,崇禎還是衝著太祖朱元璋問道:
“太祖,為何文武百官,盡皆背叛?是他們全都有問題,還是朕出了問題?”
“哪來的盡皆背叛,戰死的殉國的文武你都當不存在了?”
朱元璋何等人物,幾十年的複雜狀況都處理下來,崇禎的狀態在他眼中如同透明。
他懶得一點點寬慰,直接反問一句。
“但是太祖,終究還是大多數的文官武將都是如此。”
崇禎苦澀搖了搖頭,但是視線之中,仍有堅毅。
“你問這話意義何在,是要歸咎自身引咎而退?還是指望怨天尤人拋棄責任?”
一路殺出來的朱元璋,對這樣消極的思想,向來不屑,此刻看著崇禎,他再次發問。
話語中並沒有留下什麽情麵,畢竟,崇禎雖然不老,但是也是三十來歲的人了,就算是他的十多代後的後人,但朱元璋也不至於把他當個孩子去哄。
困惑正常,但要是一困惑就撐不起來,扛不動責任,那至少皇帝這個位置,不會適合他!
“當然沒有,”崇禎搖頭否定,之前十多年他尚且一直勉力支撐,如今好不容易形勢大好,他又如何會輕言放棄?
“但這若確實是朕的問題,朕自然要了解清楚,並且改正。否則若是到了新朝,又是這番背叛不斷,朕如何治理國家,如何讓天下昌平?”
文武盡皆背叛,這如何不讓人心冷心寒?
太祖在此,這些問題,自然都不算什麽大問題,畢竟一切都可以憑強軍碾壓,但有不服直接趟平。
可是這要是換成天下大安,太祖重新閉關修煉,那一旦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便是天下變色,龍椅易主的危局!
若是屆時好不容易再次打下的將山,卻因為自己而落於旁姓甚至外族,那他便當真是百死莫辭了。
聽了崇禎這話,朱元璋的臉色好看了些:
“這樣的擔憂倒是正常,不過,沒什麽必要。”
“城內文官,明顯是出於對戰勝無望,外加保命心切,故而投靠闖賊。”
“城外武將,本心中更談不上當真背叛,不過是軍閥思想,單純想著保全自身罷了。”
“若要講他們為何會如此,歸根到底,這是他們心中沒有大明,沒有朝廷,沒有你這個皇帝!”
朱元璋講的都是很淺顯的東西,崇禎自然也想得到。
問題在於,他在位已經近二十年,朝廷的文武百官,尤其是大官,幾乎都稱得上是他一手提拔上來。
選出來,認為可靠的文官武將如此隻顧自身,他這個皇帝又如何能辭其咎?
這個疑惑,崇禎自然講了出來。
然後,朱元璋瞅了他一眼,講道:
“能想到這些,你倒也算是能夠反省自身,沒錯,要從你自己身上找原因,那絕對找得到,而且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你帝王心術完全不到家!”
“我看了你登基之後的那些政治舉措,都什麽個玩意兒?一點製衡一點明察能力都沒有,大明從你接手落到今天這地步,你的責任絕對少不了。”
但是說完這個,不等崇禎反應,他便接著又講:
“但是大明崩塌的罪魁禍首自然不是你,不然我早在尋到京城的第一時間就把你給幹掉,自己上了。”
“之所以數百年的大明淪落到這般京師都被賊寇攻破,根本原因是大明的根子已經都爛了,你覺得你選出來的這些官吏大都表現如此差勁,那是因為如今的天下,能不差勁的已經不多了!”
大明立國這麽多年,朝廷對於底層的控製能力已經變得極差,但從稅收從開國到現在居然幾乎是連年減少便能看出問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休養生息兩百多年,怎麽可能人口土地反而是連年減少?
不過是被權貴們給私藏匿下罷了。
被私藏的越多,朝廷必然更加困難,而那些私藏者的力量也就越大。
看似是女真讓大明一步步走到滅亡,但是實際上,大明的生命早就被官吏權貴、王孫貴族給掏空了。
“你在屎堆子裏找,能找到什麽好的?難能有那麽幾個明臣強將,又哪裏敵得過整體的大勢?”
“正是因此,我才說不再直接接手大明的疆土,而是重新以刀兵打下將山,將那些對民眾敲骨吸髓的渣滓統統滅掉!”
“等天下掃清,屆時朝堂之上的能臣幹將自然就不會少。你這中人之姿的執政能力,也能撐起新的大明了。”
朱元璋如是講解。
聽到這裏,崇禎心中籠罩的霧霾,也一下子掃蕩清楚,神情也再次變回堅毅果決的樣子。
不過,細細琢磨著太祖的話,崇禎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那太祖,這般打下天下,確實天下都能為之一清,但若仍舊如此按部就班,豈不是過上兩三百年,新的大明也仍然會出現如今這般的問題?”
“這是你現在考慮的事情嗎?天下都沒打下來,你就想著傳承百年後的事情了?!”
“先想清楚怎麽解決當前的問題吧!”
朱元璋直接將崇禎的問題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