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號飛船,李行舟正在修煉,每天研究星主留下的教學資料。


    他的修為境界緩慢而穩定地提升著,已經觸及次行星級的門檻。


    但想要突破,那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行舟,找你商量一件事。”李行舟修煉時,黎望舒卻找上門來。


    “望舒,什麽事?”李行舟看到黎望舒臉色有些凝重的樣子,他稍稍一愣。


    有大事發生?


    但在藍星這裏,他掌控飛船,任何場麵都能應對,有什麽事能讓黎望舒都一臉凝重?


    “有一艘飛船找到了我,問我願不願意成為星主記名弟子。”


    黎望舒的話語,讓李行舟立刻明白過來。


    飛船。


    除了零號以外,又有其他飛船到達藍星。


    李行舟和黎望舒說過飛船相關的事,所以她對飛船比較了解,對記名弟子的事情自然也清楚。


    “零,怎麽回事?”李行舟問道。


    “是我透露的消息。”零回複道,“我通知了許多飛船,讓他們前來藍星選擇弟子。其實,這也是以往的慣例了,一些潛力超等的星球,往往出現不止一個星主弟子。”


    “但是,成為記名弟子後,必須突破第九層,才能晉升正式弟子。


    第九層有著危險,甚至會在其中死亡,而我們飛船智能對此無法幹涉。


    所以,我通知了這些飛船,讓你們自願選擇。


    若是被選定成為星主記名弟子,三百個宇宙周期之內,必須挑戰第九層。


    當然,也可以選擇放棄這個機會。”


    零解釋了一下規則。


    三百個宇宙周期,也就相當於藍星三百多年,在這個時間內突破,乃是底線,星主弟子不能招收一些廢物。


    有些文明,幾千個周期才突破第九層,實在太垃圾。


    就是不斷地磨時間,反複挑戰第八層,磨礪自己,通過漫長歲月的積累以後,才敢挑戰第九層。


    這種不算天才,最多算有點勤奮而已,進步得實在太慢。


    糾結,李行舟現在明白黎望舒為何要來找他商量了。


    這件事實在危險。


    第九層可不是開玩笑的,李行舟在其中都非常艱難,九死一生。


    黎望舒前去挑戰的話,有通過的機會,但死亡率也不低。


    李行舟心中擔憂。


    “你的想法呢?”李行舟反問黎望舒。


    “我想試一下。”黎望舒道。


    李行舟猶豫了一段時間,終於道:“我理解你,按照你內心的想法去做吧。”


    “好。”


    “小心,第九層,沒有把握時不要強行挑戰,畢竟還有三百個宇宙周期的準備時間。”


    “我知道的。”黎望舒微微一笑。


    她離開零號飛船,返回華青國當中。


    “這次,我會竭盡全力。”


    李行舟進步得太快了,現在有一個機會,讓她能稍稍趕上李行舟的腳步,黎望舒不想錯過。


    而且,人類進入星空時代以後,黎望舒見識到許多強大種族,眼界更加開闊。


    人類要崛起,必須依靠眾人的努力,不能將壓力都放到李行舟一人身上。


    黎望舒緊握拳頭,下定了決心。


    她聯係上飛船:“我同意成為星主記名弟子。”


    “認證通過,現在,傳授你吾主的無上法訣,群星歸一訣。”


    “以後你就是吾主的記名弟子,若是你能夠突破試煉空間第九層,則成為正式弟子。”


    “此法訣僅限你一人修煉,未經許可不得傳授他人,違者,殺!”


    機械聲響起,和零號如出一轍的話語,這聲音,來自6280號飛船。


    光束照耀,黎望舒得到了一道新的法訣。


    群星歸一訣。


    “這就是行舟所說的群星歸一訣?嚐試一下,掌握此訣,想必我的實力能比以前提升一些。”


    黎望舒閉關潛修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成功修成法訣第二重。


    從第三重開始,黎望舒就感受到難度了,反複嚐試都沒能成功。


    之前李行舟傳下星空呼吸法,已經能夠超越藍星所有的法訣。


    但群星歸一訣卻是比星空呼吸法更要強大許多。


    群星歸一訣,乃是星主所創,被尊為星河第一神典。


    不過群星歸一訣太過複雜,很多星主弟子都無法完全發揮其威力,法訣九重變化,大多數弟子都停留在七八重的樣子,能夠修煉到第九重的極少。


    而星空呼吸法,修煉起來相對簡單一些,若是修煉到頂點的話,能夠比肩群星歸一訣的第五重。


    李行舟現在也隻是修煉到群星歸一訣的第四重變化,對第五重有所感悟,可能還得再花費一段時間才能突破。


    群星歸一訣修煉難度大,但上限高,修煉到頂點,有橫掃星河之能。


    星空呼吸法修煉起來簡單,效果也好,但上限不如群星歸一訣。


    其實星空呼吸法更適合民眾學習,便於推廣。


    時間流逝,一轉眼,距離終局之戰已過去二十年。


    人類得到中央帝國技術傳輸,也差不多有二十年時間。


    這二十年裏,人類一方麵努力發展科技,一方麵也在加強修煉。


    藍星靈能濃度提升至原先的1.5倍,再加上修煉了星空呼吸法,人類強者數量不斷增長,年輕一代當中也是天才輩出,不斷進入飛船當中挑戰,進行磨礪提升。


    科技方麵,發展得更是迅速。


    中央帝國傳輸的科技內容很多,其中有一項是醫療、生命類的科技。


    通過研究這門技術,人類攻克了諸多疾病,壽命也大大延長。


    寧路遠的外婆壽命也增長了不少,甚至變得比以往更加年輕。


    理論上,生命科技達到頂峰的話,可以讓一個生靈壽命完全解除限製,獲得永生。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當然,這個永生和永生者境界不是一回事。


    永生者境界,力量與恒星比肩,逍遙於宇宙之間,觀星辰生滅,這才是真正的永恒。


    而通過科技達到的永生,隻是壽命足夠長,或許稱為不老比較合適。


    這種情況下,遭受巨大力量破壞的話,還是會死亡。


    而且,中央帝國隻傳授了部分基礎技術,高端的沒有傳下來,人類現階段還是做不到真正的壽命無限,隻是大幅延長而已。


    通過計算機模型預測,若是定期接受生命科技治療,普通人的壽命可以延長到五百歲。


    若是配合修煉,哪怕修煉境界不高,也可以將壽命延長到一千歲以上。


    但,再往後,機體還是要衰老,死亡。


    可以活到五百歲,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滿足了,生命科技治療比較簡單,花費不多,普通人也能承受得起。


    而且,華青國正在大力發展,投入許多資源,計劃在未來免費為民眾進行生命科技治療。


    同時,人類的能源科技也在不斷提升,加緊研製宇宙飛船。


    李行舟擁有的零號飛船極為高端,哪怕在宇宙當中也算是很稀有的東西。


    但畢竟隻有一艘,不屬於諸國。


    人類,還是需要擁有自己的飛船,並且需要的數量很多。


    一個文明,如果沒有星際航行的能力,永遠被困在一顆星球上,那未來恐怕難有多大的發展。


    各國現階段的目標,乃是製作出能夠達到0.1倍光速的飛船。


    至於躍遷到亞空間,並加速到超越光速,人類暫時沒有這個能力,那對科技的要求太高。


    聽起來,0.1倍光速,太弱了,哪怕是飛行一光年這麽短的距離,都得花費十年時間。


    一光年距離,需要以光速飛行一年,而0.1倍光速的話,自然得花費十年。


    生命星球間的距離,動輒數十光年,數百光年。


    這種距離,以0.1倍光速得飛行幾百年,幾千年。


    但是,哪怕0.1倍光速,人類想達到都很艱難,需要巨大能量。


    根據動能定理,E=0.5mv2。


    可以看出,動能和速度v的關係極大,乃是平方關係。


    速度越大,物體具備的能量就越多,而且不是線性增長,而是爆炸式增長。


    那麽反過來,要將一個物體加速,越往後,加速起來越艱難,需要的能量極多。


    一個質量稍微大一些的物體,若是以0.1倍光速撞擊藍星,恐怕都足以造成生物大滅絕,就像當年滅掉恐龍一樣。


    那顆撞擊恐龍的小行星,遠遠沒有0.1倍光速這麽快。


    0.1倍光速的飛船,可以作為武器使用了。


    這種級別的能量,不是區區核彈能比擬的。


    “達到0.1倍光速都這麽難,更不用說達到亞光速,甚至跳躍到亞空間,超光速。以中央帝國傳輸給我們的技術,恐怕做不到這點,能源體係還需要再變革,我們要自己研究。”


    許多科學家都愁眉苦臉,同時也堅定了研究的決心。


    科學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不能總想著讓中央帝國傳輸技術。


    事實上,中央帝國傳過來一部分技術,已經讓人類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


    往後的路,人類要自己想辦法繼續走了。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人類世界越發繁榮。


    滅掉機械帝國,並壓縮了一些荒野區的區域,海洋凶獸也退居深海,絲毫不敢來犯。


    人類度過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安寧時期。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段時間經濟也很繁榮,一些調查顯示,各國民眾的幸福感都達到巔峰狀態。


    盡管科技研發速度慢了下來,遭遇一些挑戰,但世人都相信,隻要繼續努力,人類遲早能攻克難關。


    而此時,正在修煉當中的李行舟,卻突然收到了一條消息提示。


    “警報,距離藍星約四十一光年處,監測到伽馬射線暴通過,能量指數極高,預計這個伽馬射線暴將會在四十一年後擊中藍星,請提前做好準備。”零的聲音響起。


    “伽馬射線暴?”李行舟一愣。


    他當然知道這玩意。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一種強烈的爆射現象,有可能來源於超新星爆發,也有可能來自兩顆黑洞合並,或者中子星合並這些情況。


    伽馬射線暴,爆發時間有長有短,爆發的能量也有大有小。


    不同的伽馬射線暴之間差異很大。


    人類曾經監測到一些伽馬射線暴,威力非常強勁,短短幾十秒內,所放射出的能量相當於幾百個太陽一生中所放出的能量總和。


    這種能量,若是近距離擊中藍星,可以將藍星燒得渣子都不剩。


    而且,這種伽馬射線暴還不是最強的,人類在1997年和1999年還監測到兩次能量更為強大的伽馬射線暴,將宇宙都給照亮。


    還好,這些伽馬射線暴爆發時,距離藍星非常遙遠,能量傳遞到來之時,已經很微弱,所以藍星沒有受到什麽影響。


    伽馬射線暴,對藍星的影響主要就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伽馬射線暴爆發時釋放的能量,二是距離藍星有多遠。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伽馬射線暴的爆發方向並沒有朝著藍星而來,這種情況自然毫無影響。


    有人猜測,伽馬射線暴是宇宙大過濾器的一種。


    很多文明還在發展階段,未能研究出星際航行的能力,就被伽馬射線暴掃死了。


    其實,藍星以前也可能遭受過伽馬射線暴打擊。


    科學家猜測,4.4億年前的奧陶紀生物大滅絕,超過85%的物種消失,就是伽馬射線暴導致的。


    當時,一顆遠在6000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發,伽馬射線暴到來,擊穿並電離了藍星大氣層,形成酸霧,並且將臭氧層摧毀。


    酸霧阻隔陽光,導致氣溫下降,全球變冷,而臭氧層破壞則是導致了陽光中的紫外線沒了阻隔,可以直接穿透大氣來到地麵,殺死大量浮遊生物,破壞了食物鏈的底層。


    李行舟很清楚伽馬射線暴的威力,自然十分重視。


    弱一點的伽馬射線暴,不用理會,對藍星影響不大。


    但零在話語當中,對於這個即將到來的伽馬射線暴,可是用了“能量指數極高”這種描述。


    “零,怎麽回事?詳細說說。”李行舟道。


    零說道:“我在六千多萬年前,於星際航行的時候,曾在路途上放置下探測器。


    這探測器一直漂浮在宇宙當中,剛剛通過虛擬網絡給我發來消息,監測到伽馬射線暴掃過,根據數據計算,預測將會在四十一年後擊中藍星。


    你知道,伽馬射線暴是以光速前進的,所以人類不可能提前監測,一旦監測到,也就是伽馬射線暴擊中藍星的時候。


    但是,借助虛擬網絡,亞空間傳輸,信息可以超光速,所以我提前收到了探測器的消息。


    現在你最好趕緊做準備,否則這個伽馬射線暴到時將會摧毀藍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能複蘇:我獲得了不死之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暴中的海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暴中的海燕並收藏靈能複蘇:我獲得了不死之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