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消息泄露


    八百裏加急是古達最快的通訊方式。在戰時更是頻頻使用。


    他們所到之處無人可以阻攔,情節嚴重者,馬上騎士甚至可以以妨礙公務的罪名,將對方誅殺。


    這天,柔和的秋日剛剛升起,正當百姓活動的時候,強而有力的馬蹄聲出現在了鬧市中。


    大宋律法嚴明,在鬧市中是不允許縱馬奔馳的,除了一些無法無天的二世祖以外,隻有八百裏加急的信使有這個特權。


    這在鬧市中飛奔的人正是八百裏加急的信使。


    見對方身份,百姓猜疑之餘,人人避退。


    在宋朝平民百姓是可以自主的商議國家大事的,羅騰飛的捷報頻傳,讓這些百姓亢奮之餘,也多了許多茶餘飯後的閑話。


    故而,這信使一出現,立刻引起了鬧市中百姓的議論。


    由於羅騰飛戰無不勝,在百姓心中威望極高,人人都認為信使傳來的是捷報,各自再猜羅騰飛又打了什麽勝戰。


    正當那信使來到鬧市中央人口密集之處,異變突!


    信使坐下的戰馬似乎不堪受力。雙腿一軟,跪倒在地,將信使遠遠的甩了出去,直飛三丈開外。


    四周百姓驚呼了一聲,不知所措。


    這時,王庶領著十餘護衛來到了信使身旁。


    護衛扶起了“奄奄一息”的信使。


    王庶道:“我乃樞密使王庶,你有何要事如此著急?”


    信使喘了口氣,叫道:“快,快通知官家,西夏出兵十數萬支援金兵。我軍行跡敗露,被近三十萬大軍困在黎陽,請求支援……”一口氣接不上來,暈了過去。


    這消息由信使的口中傳到四周百姓的耳中無疑是晴天霹靂。


    三十萬大軍,三十萬大軍是什麽概念?


    將整個汴京城裏的人加起來才三十萬左右,圍困羅騰飛的兵力達三十萬?


    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不過一刻,整個汴京都知道了這一事情。都知道為了對付羅騰飛,金、西夏兩國一共出動了三十萬大軍,而且已經將羅騰飛圍困了起來,情況危急,等待支援。


    宋朝自古不缺愛國誌士,在他們的宣傳下,這消息還在不斷的蔓延。


    汴京皇宮大殿。


    “怎麽會這樣?”趙構爆跳如雷,手指跪在地上的王庶罵道:“混賬東西。你,你是怎麽辦事的?”


    王庶戰戰兢兢的跪在趙構麵前,不住的磕頭,口中直呼死罪,哀叫著好像是一條受過主人狠狠“教訓”的狗一樣。


    但若有人看見他的麵容,卻會現王庶麵向地上的臉龐露得卻是冷笑,與他口中出的聲音完全不同。


    也難怪趙構會如此暴怒,這一切皆是因為他們的計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依照王庶原定的計劃本是這樣的:他們將羅騰飛的動向,確切情報告訴完顏兀術,然後羅騰飛受到金國的圍攻,無糧無援,孤立無助,陷入絕地,最後借金人的手除去羅騰飛。


    這是主要目的,也是計劃的大綱。


    還有一切細節王庶都為趙構擬訂好了。


    王庶心知事情一旦到了極其惡劣的地步,羅騰飛必然會派人來求援。若讓百姓或者朝中大臣知道這一消息,他們若不派兵支援,便說不過去了。


    所以,這隱瞞北方的戰況是他們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隻要將消息壓住,即便事後,他們也可以借口說不知道北方的戰事。所以沒有派出援兵,表示自己對於羅騰飛戰死毫無幹係,將消息推得一幹二淨。


    王庶特命所有關於戰事的八百裏加急都秘傳他一人,不給外人知曉。此舉正是為了隱瞞戰況,為他們不派援兵尋找借口。


    但今日一事,卻讓他們功虧一簣,整個汴京,整個中原,乃至整個天下都即將知道這一個消息,他們又如何隱瞞的下去。


    “王大人也太不小心了,竟會犯下這種過錯。”麵對趙構的盛怒,王次翁的語氣卻有些幸災樂禍。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人言宰相肚裏能撐船,而王次翁的肚裏卻容不下一絲一毫的塵垢。


    在王次翁的眼中王庶本是他提拔出來的人才,但是最近卻因在對付羅騰飛一事中出了妙計,搶了他的風頭,成為了趙構身旁的紅人。


    王次翁嫉恨在心,暗生不滿,見王庶此刻犯錯,自是少不了一番冷嘲熱諷。


    王庶苦笑道:“相公也別嘲笑我了,我哪裏料到事有那麽湊巧那信使正好摔在了我的麵前,將消息稟報了出來。”


    趙構雖恨王庶壞他好事,但也知此刻並非責怪王庶的時候,叫起了王庶,強壓著怒氣道:“事已至此,朕此刻也不想追究誰的責任,你們說現在我們應該怎麽辦?”


    王庶道:“一個字‘拖’,我們沒有料到西夏人也會參上一腳,但是他們的加入對於我們來說有利而無害。他們將羅騰飛困在了黎陽。雖然兵力並未如傳言一般有三十萬。但二十四、五萬卻是有的。在二十五萬大軍的圍困下,羅騰飛縱使有通天之能也插翅難飛。我們隻需拖延支援的時間,在羅騰飛出事以後再行出兵,可堵天下悠悠之口。”


    趙構歎道:“也隻好如此了。”


    “對了!”趙構想了又想,頗感羞愧的道:“金國、西夏皆是虎狼,切勿讓楊副統製出現意外。”這一次決定,楊瑛存在的因素占據大頭,若楊瑛出現意外,便得不償失了。


    王庶心底鄙夷,趙構已經不知幾次要他保證楊瑛安全了。


    王庶達道:“皇上放心,楊副統製所在的水軍是不會跟金兵、西夏兵交戰的,她的安全可以保證。”


    趙構鬆了口氣,正打算稟退二人,突然收到了嶽飛的上疏。


    趙構神色不由劇變。


    讓人將奏章呈上,趙構翻了翻大致的看了一眼,眼中已然給怒火覆蓋。


    “啪!”的一聲,奏章給他丟出了好幾丈遠。


    王次翁察言觀色,試問道:“相公,這嶽飛可又再提支援羅騰飛一事?”


    趙構怒道:“那嶽飛除了說這些,還會有什麽好事!可惡……”


    在十餘日前,趙構便以收到嶽飛的上疏,說明一切,表示西夏意指羅騰飛。請求出兵支援。當時趙構便覺駭然,心中充滿了危機:他深知嶽飛用兵如神,決勝千裏。雖然名氣不如羅騰飛響亮,但能力決不再羅騰飛之下。若他領嶽家軍支援,以羅騰飛、嶽飛兩人的本事,很有可能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對於嶽飛生出了深深的忌憚,為了穩定他的心,趙構特地回信道:“卿之所奏,皆為假象,未必是真。商洛一帶乃是中原門戶。必不可失。卿駐守此地,不可妄動。否則商洛丟失,大事去矣。”


    趙構說得好聽,其實就是要嶽飛按兵不動,恪守本分。


    可嶽飛便是嶽飛,在這國家大事上絕對不容任何馬虎。


    好,既然趙構說他是假象,不實,他便廣派人馬探知確切的消息後,又度上疏擺出事實,懇請趙構讓他出兵支援羅騰飛,合兩軍之力,一同對敵。


    這一次事實俱在,趙構也不知應該如何回答嶽飛。


    王次翁撿起奏章,細細看後,怒道:“這該死的嶽飛,處處跟相公作對。以前議和如是,現在依舊如是。持功自傲,可恨,可恨!”


    這宋朝名將推羅騰飛,其次嶽飛、吳玠、韓世忠、吳璘等人。


    但若論戰功,羅騰飛穩居第一,其次是嶽飛,再次是吳玠,至於韓世忠、吳璘等人便要遠遜以上一個檔次。


    所以在宋朝威望最高的大將正是羅騰飛、嶽飛、吳玠三人,這三人也是主和派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如今吳玠已然病故,羅騰飛也不足為據,唯有嶽飛依舊穩穩當當的在商洛手握重兵。


    王次翁見趙構對嶽飛已經是極度不滿,趁機調撥了起來。


    趙構這時也想起嶽飛過往的種種,眼中透露著深深的殺機。


    這時,王庶也看了嶽飛的奏章,如以往一樣,嶽飛的奏章在表明事實以後,常常會寫出他的計策戰術,以定趙構之心。此次也不例外。嶽飛已經瞧中了西夏兵的弱點。


    西夏兵化整為零,瞞天過海將十數萬大軍藏於河內,意味著不能攜帶戰略物資,一切後勤支援皆由金國負責。


    他在奏章表示他意圖截斷西夏糧道,然後請北方義軍襲擾金國糧道,讓金、西夏有斷糧之危。


    再以韓世忠支援羅騰飛,跟金國打持久戰。


    金國農耕並不達,時日一久,二十五萬大軍的消耗,將會拖垮金國國力,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種種細節分析,麵麵俱到,無不體現嶽飛過人的軍事水平,戰略目光。


    若依照嶽飛之計來行,雖未必能夠破金,但救出羅騰飛、讓金國國力大幅度下降絕無問題。


    但若真如此,他跟羅騰飛、東方勝定下的大計也便打水漂了。


    王庶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的道:“絕對不能依照嶽飛的辦法行事。既然嶽飛想打,就讓他去打潼關,打關中。就說是圍魏救趙,攻西夏必救之地。至於羅騰飛處,自有援兵配合,無需他來勞心。”


    趙構也拿秉性剛直的嶽飛毫無辦法,聽王庶如此說來,點頭道:“隻好如此了!”他語氣無奈,眼中卻露著讓人不寒而栗的光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傾天下之絕世悍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豪並收藏權傾天下之絕世悍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