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財政問題,在於開源節流。


    開源一事,有屯田還有各種佂稅等法的推行,逐漸的步入了正軌。


    無論是從財政出發,還是從軍事出發。


    黃巾軍如此規模的軍隊,精兵簡政迫在眉睫,必須要妥善解決。


    不過對於將近十萬人的軍隊縮減,使之變為五萬餘人的常備軍,卻是一項嚴峻的任務。


    人員安置、軍隊情緒、社會問題,這些都必須要考慮到。


    這些問題都潛藏著的問題,並非是一言可決之事。


    許安在府衙之中來回渡步。


    很多的事困擾著他,現在已經是187年,中平四年了。


    幽州的叛亂就在八月份,從幽州傳遞消息到並州再到河郡,還要些時日,但北方的曆史沒有遭到太多的改變。


    張純、張舉和丘力居的叛亂,差不多也已經醞釀好了。


    再過些時日,幽州叛亂的消息就會震動天下,這也將使得那位高坐在皇宮之中的漢室皇帝震怒不已。


    唯一有些影響的便是,漢帝劉宏提前批準了劉焉提出的下放權柄之事,這一詔令,多半會使得幽州的兵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張舉、張純的叛亂受到的阻礙應該會比曆史上更大一些,不過這些並不是問題。


    畢竟張舉、張純兩人和烏桓合謀起兵,三郡烏桓皆以其為首,聲勢浩大無比。


    他們屯兵肥如,寇略青、幽、冀三州,甚至驍勇如公孫瓚都被其擊敗了。


    許安之前派出去前往豫州汝南郡,還有青兗徐兩州的鷹衛也傳來了消息。


    他們已經和當地的隱藏起來的太平道教徒,還有潛伏在山林之中的黃巾軍取得了聯係。


    原來的時空中平五年(188),年初,青、兗、徐、豫四州百萬黃巾複起,再度震動朝野。


    可是四州的義軍卻沒有一個統一的領袖,隻是各自為戰,最終漢廷派遣下軍校尉鮑鴻,討伐聲勢最為浩大的豫州汝南郡葛陂縣的黃巾軍。


    雙方大戰於葛陂,鮑鴻成功擊破葛陂黃巾軍。


    而後除去青州黃巾外,豫、兗、徐也隻能被各個擊破,逐漸被漢廷掌控局麵。


    隻有青州的黃巾軍尚有戰鬥之力。


    自中平五年(188)十月起,青州的黃巾餘部複起,一路攻城略地,很快發展到幾十萬人。


    當時青州的州郡官吏見到黃巾軍旌旗將至,皆是棄城奔逃,不敢與之接站。


    漢獻帝初平二年(191),青州黃巾30萬眾攻打泰山,為太守應劭所敗,青州黃巾軍隻能退卻。


    又與徐州黃巾殘部聯合,西入冀州攻勃海郡,欲與黑山軍會合,但在東光遭到公孫瓚的圍追堵截,黃巾軍遭遇慘敗,隻能重新返回青州。


    初平三年(192)四月,青州黃巾再度集結,號稱百萬之眾,南下進攻兗州,擊破了兗州刺史劉岱軍隊,攻入兗州,斬殺了劉岱。


    但是緊接著青州黃巾軍也遇到了他們最大對手——曹操。


    青州黃巾集結重兵與曹操軍在壽張大戰,青州黃巾軍再度遭遇了慘敗,隻能退走。


    同年十二月,曹操軍一路追擊青州黃巾軍於濟北。


    青州黃巾逃無可逃,隻能再戰,可惜最終還是失敗,隻能選擇歸降。


    於是曹操以黃巾精銳者編為青州兵,青州黃巾之亂直到這時,曆經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終於平息。


    青、兗、徐、豫四州太平道的信徒足有上百萬之眾。


    許安之前一直以來的圖謀,便是想要完成曆史張燕沒有完成的事業——和青州黃巾成功會師。


    雖然相隔冀州,但這並非癡人說夢。


    許安知道這段曆史,他當初選擇南下和朱儁決戰,堵上整個太行黃巾的未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一路以來馬不停蹄,攻伐河東,攻伐並州,厲兵秣馬,就是為了圖謀這件事。


    原本時空青、兗、徐、豫四州黃巾軍各有統領,彼此不服,難以支援。


    現在卻不一樣了,許安是張梁的親傳弟子,繼承了太平道的仙書《太平經》。


    更是擒獲了張郃,殺張郃為人工將軍張梁報仇,而後更是在葵城擊敗了朱儁,一雪黃巾軍戰敗之仇,威名震天下。


    而在許安的帶領下太行黃巾軍一路演變為並州黃巾軍,天下十三州,黃巾軍已取一州之地,此時的並州黃巾軍正呈如日中天之勢。


    天下太平道皆以其為首,許安接任大賢良師。


    從鷹衛緹騎返回來的情報,四州黃巾軍的統領,還有太平道領袖當確認了鷹衛緹騎的身份後,對其皆是無比的尊重,並且承認了許安大賢良師的地位。


    對於許安提出的軍略也表示尊從,並沒有人提出異議。


    四州黃巾軍合而為一,一同進取,統一起義的時間,定然會比原來的聲勢更為浩大。


    許安選定的時間,在於中平五年(188年)八月之時。


    因為這個時候,幽州叛軍已經差不多占領了整個幽州。


    野心勃勃的張純看穿了漢帝國的虛弱,於是派遣烏桓峭王南下攻取冀州。


    烏桓峭王率領步騎五萬餘人,一路南下,勢如破竹。


    一路攻破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波及青州。


    同月,公孫瓚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


    張純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


    公孫瓚繼續追擊,但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


    直到圍城的丘力居軍因為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才得以幸免遇難。


    而許安的計劃就是這個時候,青、兗、徐、豫四州的黃巾軍同時起兵,集結北上,響應張純、張舉的軍隊。


    自己領兵東出太行山,進攻冀州,與四州黃巾軍會師於冀州。


    許安比之曆史上的張燕不知道強大了多少倍,武卒營、銳士營近萬人,驍騎營四千餘騎,各部久經戰陣的老兵也有數萬。


    這便是許安的底氣,並州地廣人稀,容納百萬人綽綽有餘。


    隻不過……


    許安也清楚的知道,就算他圖謀如此之久,就算有張純、張舉的配合,但這四州百萬黃巾,隻怕能成功抵達太行山,進入並州的終究不會太多。


    從青州到並州,這一路注定是由無數的屍骨的堆積而成的死亡之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