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都陘隔絕幽並兩州,取下軍都陘,如果張純、張舉想要進攻並州,那麽他們就要繞更遠的路程。


    有長城的防守,還有烽火狼煙的示警,也能讓黃巾軍擁有更多的時間。


    而且,代郡、上穀郡兩郡也有黃巾軍現在最缺少的東西——戰馬還有土地,還有大量的人口。


    代郡、上穀兩郡不僅有大量的耕田,還擁有二十多萬的人口。


    在亂世之中,人口,土地,這些就是支撐軍隊擴充的基本。


    現在黃巾軍占據了並州,河東半郡,許安治下總人口卻隻有一百多萬,實在是地廣人稀。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混戰時期,袁術的地盤大體在江淮一代,南陽,九江,壽春,淮南一帶。


    看起來占據的地盤十分之小,不過隻有數郡之地,但實際上僅南陽郡一郡之地,便有三十七城邑,五十多萬戶,近兩百五十萬的人口。


    比並州和涼州兩州的總人口還要多出了一倍。


    所以許安現在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不然。


    這也是劉宏之所以並沒有太過於重視許安,反而是更為重視涼州的叛亂其中的原因之一。


    涼州雖然人口不過四五十萬人,比並州還少,但韓遂等人不僅僅是漢人的統領,還是羌族的首領,算上羌人,算上北地的遊牧民族,涼州的威脅在劉宏的眼中遠勝許安。


    而並州的地理位置,也讓黃巾軍能擴張的地方實際上選擇並不多。


    北方是苦寒之地,黃巾軍並無多少的騎兵,要討伐匈奴還為時尚早,隻能先行防禦。


    而且襲取北地最多隻是多了一些牧場罷了。


    西進也沒有辦法西進,前往西方的道路要經過漢軍控製的上郡、匈奴人控製地區,長途行軍談何容易,更何況涼州是韓遂的地盤。


    許安聯盟韓遂還來不及,他沒有任何理由去攻伐作為潛在盟友的涼州。


    張純、張舉這支幽州的叛軍,要等到明年的八月,穩定了幽州的局麵後,才會南下進攻漢廷。


    如果許安想要往冀州方向擴張,那麽必然會遭遇冀州軍的迎頭痛擊。


    但冀州雖是河北經濟和人口第一大州,而且並無險地可守,黃巾軍就算攻占城池,但是卻絲毫無用,不能發展。


    河內郡和冀州也是一樣,而且黃巾軍若是進攻河內,冀州兩地,隻怕是漢廷會將黃巾軍的威脅度提至最高的等級。


    至於河東郡,現在有重兵把守,於夫羅麾下上萬匈奴胡騎,還有上萬漢軍存在,依托城池艱險,河內,美陽兩地隨時可以支援。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河東郡不說固若金湯,但許安要想攻下,必然是會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


    現在若是要尋求擴張,那麽隻有一個地方。


    那就是正處於叛亂之中的幽州,黃巾軍如今控製了太行山,而代郡、上穀兩郡就在太行山軍都陘以西。


    這兩郡之地因為幽州之亂,兵力也將被大大的削弱了,正是一舉攻下兩郡的良機。


    閻忠審視著沙盤還有地圖,向著一旁的鷹衛百戶問道:“幽州叛亂的情況可有情報?”


    “將軍請看地圖。”


    那鷹衛百戶先行了一禮,隨後舉起了一旁的長鞭指向地圖上的幽州區域,解釋道。


    “張純、張舉和烏桓人同時起兵,主要集中在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之地,而將軍命我們仔細勘察的居庸關西側,上穀郡、代郡兩郡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


    “兩郡的郡兵數量無法統計,但是我們探聽到情報,兩郡正在調集郡兵,還有義從通過居庸關,前往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平叛。”


    “如果我軍稍等一些時日,應該能等到其內地空虛之機。”


    “不過。”


    那鷹衛百戶麵色微微有些難堪。


    “上穀烏桓大人難樓,統部眾九千餘落,自稱為王,在諸郡烏桓中人數最多,他並沒有參與反叛,如果他幫助漢軍,恐怕是我們攻取代郡還有上穀郡最大的阻礙。”


    閻忠雙眉緊蹙,盯視著身前的地圖。


    最大的變數就是上穀郡北部的烏桓,兩郡的郡兵不過萬人。


    此時驍騎營已經回到並州,並州還有上萬名步卒可以出擊,若是隻有漢軍,那麽代郡和上穀兩郡輕而易舉便可取下。


    閻忠緩緩坐了下來,連日的奔波,還有太行山的氣候,讓他顯得有些疲憊。


    “你叫什麽名字,可是世家子?”


    閻忠看著侃侃而談的那鷹衛百戶有些好奇,此人倒是不像是他平日見到那些黃巾軍中的軍卒,看起氣質、和談吐,倒像是世家出身的子弟。


    “在下張平,並非世家子,是上黨郡長子城道堂第一期畢業生。”


    閻忠微微闔目,他記憶之中,也有一個叫做張平的人。


    “河東郡鷹衛情報司被破襲,在一夜之間,被漢軍盡皆拔除,隻有一人僥幸逃脫,那人就叫做張平,是你嗎?”


    “正是。”


    張平點頭應道。


    整個河東郡的鷹衛,隻有他一人從地道之中逃脫了出來,也正是憑借這份功績,提升為鷹衛狼的百戶官。


    閻忠打量著張平,許安建立的道堂,確實為黃巾軍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下至文吏、軍中文書,普通的符祝、上至管理一城的官員,還有的身居要職。


    “黃天紙”和“雕版硬刷書”閻忠也已經得知,各地的蒙學也正在開辦。


    而且閻忠之前聽聞過許安聽起軍校一事。


    好像叫做什麽軍事院校。


    隻教學有關於行軍作戰、排兵布陣之類的有關於軍略的知識。


    而且還說要分兩個級別,一個是培養臂如軍候、軍司馬這也的軍官,一種是培養屯長、隊率這也的基礎軍官。


    閻忠合起了絹扇,用絹扇敲著沙盤的盤沿。


    幽州的局勢有些複雜,變數太大,但黃巾軍想要擴張,卻隻有攻略上穀郡、代郡兩地。


    “十五日之後,傳信給張純、張舉,就說我們願意出兵支援他們起兵,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幫我們和上穀郡的烏桓取的聯係。”


    閻忠站起身來,心中已是有了定計。


    “現之即刻傳信給大賢良師,說明代郡和上穀郡的情況。”


    “請求調集驍騎營,武卒營、兩部軍兵東進代郡,我會親自領軍從飛狐陘出佂,兩路齊出,先攻代郡。”


    “鷹衛繼續探察情報,首重軍都陘,等到兩郡援兵通過軍都陘了,即可稟報於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