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的立命之本,便是太平道。


    從許安發家開始到如今雄踞並州,這一路上,都離不開黃巾軍、太平道的支持。


    龔都、劉辟、何曼眾多將校,黃天使者、黃巾軍武卒和銳士大量的軍卒,都在宣揚之下,信奉太平道。


    許安也需要太平道。


    太平道的教義經過了更改,已經越來越完善,那些糟粕基本都已經被去除。


    甚至許安還加上了許多教義。


    不過許安知道,這一切都還不夠。


    這一切,許安不能和旁人討論,甚至連閻忠、劉辟都不能告訴。


    劉辟雖然忠心,但他忠於的不是許安。


    而是黃天,而是作為黃天化身許安。


    許安一直都知道,劉辟是一名極為狂熱的黃天使者。


    閻忠野心勃勃,雖然智謀過人,但也不是一個合適的商議人選。


    他出身於豪強世家,而且在涼州也算是大世家。


    雖然閻忠盡心盡力,但許安也感覺到了閻忠對於他發布的一些政令的排斥。


    而且閻忠極為淡漠普通民眾,甚至是有些不屑,雖然他掩飾的很好,但許安還是發現了這一點。


    閻忠所受的教育,多年的耳濡目染,使得他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所以,這一切隻有靠許安自己來定下。


    “太平道……”


    許安用手撐著庭院的樹木,靜靜的思索著。


    他感覺他肩上猶如背負著數座大山一般,沉重無比,幾乎要將他壓垮了一般。


    許安知道自己此刻的決定,將決定太平道的未來。


    船小好掉頭,船大好頂浪。


    黃巾軍勢力若是再大一些,那麽想要再行修改一切就會困難無比。


    代表神權的人絕對不能給予任何世俗的權力。


    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許安自己就是神權和世俗權力結合的受益者,他知道這到底有多麽的恐怖。


    軍隊中的符祝,享有軍隊傳道,還有監察的權力。


    他們之中有的人說話,甚至比直屬的長官,還要有用。


    這樣的情況必須改變。


    “今天除非是十萬火急之事,否則一刻都不要打擾我。”


    許安丟下一句話,徑直走入房間,取過一份黃紙將其攤開,手持毛筆,盤腿坐下沉思了起來。


    時光飛速的流逝,許安的目光不停的閃爍,不時在黃紙上寫寫畫畫,周邊的一切變化都被他拋擲腦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黃天使者得了許安的命令,也沒有讓任何人前來打擾許安。


    就這樣從清晨一直到了深夜。


    許安這才放下了手中的筆杆。


    而案桌上厚厚的一遝黃紙,幾乎被消耗一空了。


    許安終於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受限於這個時代,受限於實際,不可能生搬硬套,他必須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許安不能放棄太平道,這是根本,這也是他一直在宣揚的東西。


    如果放棄,那麽不需要漢軍打過來,黃巾軍就會先行陷入崩潰。


    許安徹底修改了太平道的解釋,經義。


    將仙神之流全部構思了出來,將天庭之說,全部從太平道脫離了出來。


    許安為太平道的仙神說定下了一個背景。


    漢廷和太平道的爭端,正是蒼天和黃天之爭。


    借用太平道原來的承負之說。


    蒼天之死,便是因為漢室不作為,萬千百姓流離失所,當今皇帝暴虐無德,豪強貴族肆意欺淩百姓。


    而這此間種種皆是種下惡果,就承負在了“蒼天”的身上。


    而光和七年,黃巾軍起義失敗,便是蒼天最後的掙紮。


    黃天為了將人間變成太平樂土,建立黃天盛世。


    在蒼天拚死一搏後,於是從仙界下凡,而許安就是黃天的化身,引導世人向道,解放天下。


    等到解放天下後,仙界將會和人界隔絕。


    從此人間也將會太平萬世。


    這樣設定,可以最大程度的斷絕神權影響。


    許安的計劃就是將神學隻作為太平道中占比最小的部分。


    而太平道的核心教義,就是在人世間建立黃天之世。


    而黃天之世,許安也為其下了定義。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民有恒產,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困苦。


    許安又將太平道中之人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信眾,意味信道之人。


    第一類是道眾,意味入道之人。


    普通的民眾隻要相信太平道所宣講的教義,就可以成為信眾,即為信道之人。


    至於道眾,許安的想法,便是將道眾向著後世的政黨演化。


    他需要盡量摒除掉神權的影響。


    神權和世俗權力的結合,這個世界上,隻需要他一人便可以了。


    許安需要這樣的威望,需要這樣絕對的權力,來讓他更好領導太平道這個初興的勢力。


    因為在這個時代,大部分的人思維都被這個時代的所局限。


    隻有他才了解後世的演變,後世的情景,不會被這個時代所局限。


    等到時間的推移,徹底修改教義後的太平道。


    將會徹底摒棄神權,演變成一種思想。


    而黃巾軍的內部的也被許安分成三份——政權、軍權、道權。


    三權分立。


    用以修改後的太平道思想來指導勢力的前行。


    至於基層,還是暫時實行軍管。


    原本帶領鷹狼衛緹騎,或者軍卒巡視鄉聚亭裏的符祝,改變為普通的文吏。


    分為兩撥人輪流巡邏,互相檢查,杜絕隻手遮天。


    道觀在各地先行設立,派遣道眾前去傳播太平道,但是不管理除了傳道之外的任何事務。


    不過設立道觀依舊要錢,所以暫時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設立。


    而黃巾軍中的傷兵,設立地方警察部隊。


    傷重者,殘疾者,開辦識字班,由識字的符祝教導,然後作為地方警察的文職人員。


    輕傷者,傷勢不重,行動靈活的,可以充當警察。


    他們上過戰場,就算輕傷,但都是老兵,比之那些普通的市井流氓,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而這些傷兵作為地方警察,一來可以可以減輕黃巾軍供養的財政壓力。


    二來也讓這些傷兵不至於每日隻能唉聲歎氣,隻能毫無希望的坐等著死亡。


    三來,也可以接替軍管,逐步使得黃巾軍治下,脫離軍管,恢複正常的治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