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朔方郡西北部、青鹽澤。


    這裏聚集著十餘萬的匈奴老弱婦孺,還有兩萬多名匈奴的騎兵。


    越來越靠近朔方郡的邊境,越來越靠近鮮卑人的地景。


    匈奴不僅要防備後續可能趕來的追兵,也要防備可能出來的鮮卑人。


    黃巾軍的先鋒已經擊潰他留下的一支殿後部隊。


    須卜需要做出最終的抉擇。


    正如須卜所想,北麵果然也有入侵的軍隊,那是烏桓的騎兵,應該是上穀郡的烏桓人。


    隨著烏桓人而來的,還有一些依附鮮卑的部族,這些鮮卑人是來趁火打劫的。


    沿路很多逃亡的匈奴部族都匯入了須卜的隊伍,但是這些人中,多是老弱婦孺,族中的青壯多死於戰陣之中。


    現在須卜的麾下,算上後來陸續加入的匈奴騎兵,勉強聚集起了九萬名騎兵,但這也使得他要分出更多騎兵來保護這些老弱婦孺。


    而就在逃遁的這些時間,也讓須卜發現了事情的轉機。


    這就是為什麽匈奴人停留在青鹽澤附近的原因。


    北麵的烏桓人還有西方的羌人似乎隻是占據了部分地盤,便沒有再主動進軍。


    這也讓須卜看清了局勢。


    烏桓人和羌人雖然是黃巾軍的盟友,但是這兩家,都不願意和匈奴人發生大規模的交鋒,從而損耗軍力,存有保存實力的心理。


    既然沒有烏桓人和羌人的幫助,須卜便決定不再南逃。


    而匈奴留在後方的斥候,稟報追擊的軍隊隻有一支黃巾軍的騎軍,隻有兩萬餘人時,更是堅定了須卜的決心。


    出了朔方的地界,就是鮮卑人。


    鮮卑人的地界注定是不能久留,雖然現在的鮮卑並沒有之前檀石槐在位時那麽的強盛,但是仍然不是匈奴可以擊敗的。


    匈奴隻能不斷的向西方逃遁。


    而向著西方遠行,那麽注定是一條不歸之路,沿途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才能找到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


    甚至可能,全族死在往西方的逃亡的路上。


    須卜剛剛登上匈奴單於的位置,匈奴部就遭受了幾乎要滅族的危急,這也使得須卜的威信大失,匈奴各部皆是對其開始失去了信心。


    甚至有傳言,須卜是殺害前任單於羌渠的幕後凶手,因為他做出這些天怒人怨的事,上天降罪於他,而狼神也不願意再眷顧匈奴。


    三月十六日,須卜率領一幹頭人在青鹽澤的湖畔祭祀匈奴的先祖。


    隨後七萬餘名匈奴的騎兵被須卜召集了起來,他們向著上天,向著狼神一起祈禱,隨後在須卜的帶領下,向著東方開赴而去。


    他們將會在青鹽澤的東方,迎戰緊隨而來的兩萬黃巾軍。


    青鹽澤畔,十餘萬匈奴的老弱婦孺皆是目視著他們部族的勇士向東而去。


    他們都知道這將是決定著匈奴命運的一戰,甚至這個匈奴是否還會存續的一戰。


    古老的歌謠回蕩在青鹽澤外,回蕩在匈奴人的營地之中。


    伴隨著連綿不絕的角號聲,在那猶如雷霆般的馬蹄聲,七萬餘名匈奴的騎兵跟隨著他們的單於,義無反顧的向著東方疾馳而去。


    ……


    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上,大量的遊騎在上方遊戈。


    那是黃巾軍的斥候騎兵。


    土黃色的旌旗組成的長龍在草原上緩緩向著西北方行進而去。


    許安騎乘在馬上,他的臉上也沾滿了塵土。


    “多久了。”


    許安偏頭向著一旁的閻忠詢問道。


    “有十一天了。”


    閻忠緊了緊身上的戰袍。


    本來許安考慮到閻忠年事已高,不想讓閻忠跟隨,但是閻忠執意要跟過來。


    追擊匈奴的勝負,所獲得的戰果,決定了黃巾軍後麵的發展。


    若是黃巾軍能贏的漂亮無比,那麽烏桓人、涼州軍,鮮卑人、在草原上都不敢再小瞧黃巾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而且黃巾軍還可以收獲大量的輜重,牲畜,人口。


    許安皺了皺眉頭,他還是低估了後勤的壓力,這次追擊損耗實在是太大了。


    這十一日的消耗,遠勝於內地作戰一月的錢糧耗費,補給線實在是太長了。


    甚至若不是附近歸附的匈奴部族也可以提供一些糧食給黃巾軍,補給的壓力會更大。


    難怪漢武帝時期北征匈奴,甚至耗費了幾代人積累的錢財。


    “報!!!”


    就在許安和閻忠低聲交談時,一聲大喊讓許安瞬間抬起了頭。


    “前方二十裏處,發現匈奴大軍的蹤跡!!!”


    一名風塵仆仆的黃巾軍斥候,滿臉興奮的縱馬而來,大聲的向著許安稟報著。


    許安轉頭看向閻忠,兩人的眼中皆是出現了欣喜的神色。


    終於找到了!


    許安抬頭看向天空,此時才是辰時,還有很多的時間。


    “通令全軍,緩步前進,保存體力,準備迎接大戰!”


    黃巾軍的行軍隊列之中在收到發現匈奴人的蹤跡消息後,瞬間響起了震天的呼聲。


    十一日,整整十一日的時間,他們終於發現了匈奴人的主力。


    ……


    午時三刻。


    黃巾軍緩緩進入了匈奴人布置的戰場。


    南匈奴部依靠在一處土丘紮下了大營。


    許安麵色肅穆的看著審視著眼前匈奴人的營地。


    匈奴人的營寨的規模,如同昔日下曲陽城外那些漢軍一般龐大。


    浪花翻騰,入目之處,漫山遍野盡是那匈奴的騎兵,不可計其數。


    但許安卻沒有一絲懼意。


    匈奴騎兵在這裏嚴陣以待。


    這裏是須卜骨都候選定的決戰地點,南匈奴想在這裏擊退黃巾軍。


    想必須卜骨都候也是發現了涼州軍和烏桓人沒有止步的原因,知道隻要擊退了黃巾軍的追擊部隊,就可以重新掌控部分的局勢,解除現在的危局。


    遠方,匈奴的大陣。


    人嘶馬沸,無數的騎士來回的跑動,揚起陣陣塵土。


    黑色旌旗匯聚在一起,披散的黑發迎風飄揚,在草原上形成了一片片黑色雲彩。


    許安牽引著顯目棗紅馬,站立在土黃色的大纛旗下。


    軍令已經下達。


    無數的土黃色旌旗搖曳。


    黃巾軍的軍陣有條不紊的慢慢向前鋪開。


    伴隨著嘹亮的戰鼓聲,還有黃巾軍獨特的木哨音,黃巾軍緩緩的步入了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