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翻看最後一封密信,麵色陡然一變,霍然站起了身來。


    由於起身的太過於急切,身軀還帶動了身前的案桌。


    案桌翻倒在地,案桌之上原本堆疊的整整齊齊的公文自然也沒有辦法幸免,瞬間散落了一地。


    許安的舉動也讓一旁的閻忠感到有些錯愕,他還是很少見到許安這麽失態的時候,尤其是許安入主了並州之後日子裏,更是罕見。


    上一次見到許安神色變化如此之大的時候,還是鷹狼衛將內部腐敗的事情告訴了許安,才使得許安勃然大怒。


    “怎麽了?”


    閻忠合上了手中的書冊,皺眉問道。


    隻是才一開口,他便從許安的眉宇間看出了喜悅神色,看起來這是一個好消息。


    許安一把抓住閻忠的衣袖,神色略有些激動。


    不過許安也知道自己確實有些失態,許安強自壓抑著情緒對閻忠說道。


    “董卓敗退,孫堅占據洛陽,賈詡選擇歸附我太平道了!”


    閻忠微微一怔,他沒有想到那一封信真的把賈詡叫了過來。


    “此事當真?!”


    閻忠雖然知道許安不會騙人,但是他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不信,你看密信,哈哈哈哈。”


    許安將手中的密信遞給了閻忠,放聲笑道。


    “不僅如此,他還給我們送來一份大禮!”


    “大禮?”


    閻忠楞一下,他不知道許安口中所指的大禮是什麽。


    展開了手中的密信,閻忠的瞳孔緩緩的開始了放大,密信之上的消息確實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黃紙黑字,卻是寫的清清楚楚。


    上麵還蓋著鷹衛千戶官和探聽消息暗探印章和手印,這是鷹狼衛保證了消息的準確性的證據。


    每一封密信,都會有三個指印,兩個印章。


    第一個指印是坐探或者耳目的指印,第二個則是情報處百戶官的認定印章,還有指印。


    第三個指印則是鷹衛千戶的認定印章,還有指印。


    三個指印,兩個印章缺一不可,所有的情報都要經過核實。


    本來許安讓閻忠寫那封書信,隻是想要讓賈詡見到董卓西撤之時,能夠考慮加入黃巾軍之中,而不是在西涼軍之中一條路走到黑。


    但是在許安的預想之中,最好的情況,就是賈詡選擇了在董卓兵敗丟失洛陽的時候直接選擇北上太行,加入太平道。


    而不是等到董卓徹底兵敗身死之後,賈詡才選擇北上歸附。


    但是現在的情況,遠遠比許安當初預想的最好情況還要好上數倍。


    因為賈詡不僅僅是帶著他麾下的三千軍卒歸附,還說服了並州軍的張揚。


    現在張揚麾下的八千軍兵,和賈詡的三千軍兵正往太行陘的天井關一帶前行,他此時收到書信的時候,可能賈詡和張揚兩人已經帶著一萬一千名軍卒進入了天井關之中,已經休整的差不多了,隨時可以往上黨郡去。


    河內郡懷縣的關東聯軍此時隻有一萬多人,而且還並不是什麽精銳。


    現在關東聯軍的精銳正被袁紹帶領著,前往高邑,袁紹正在圖謀冀州,根本無暇分身。


    王匡清楚自己的水平,還有自己的軍略,賈詡和張楊帶領的軍兵眾多,王匡絕對不敢去阻攔。


    而且就算王匡腦抽,真的去攔截賈詡和張揚前往太行陘,那麽如今領軍駐守在天井關的於毒,絕對會給王匡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閻忠喜笑顏開,笑道:“果然是一份大禮!”


    “五千五百名騎兵,不是西涼的健勇,就是原來並州軍的騎軍,有這五千五百人,西征涼州我軍的勝算將會再高上一大截。”


    閻忠一瞬間便想到了西征涼州的事情,將兩者聯係了起來。


    當初丁原就任並州牧的時候,因為並州被許安所占,所以是在河內郡就任,後麵大部分時間也輾轉於河內郡、河東郡兩地。


    其所募集的軍卒,除了少部分的並州人外,實際上多為河東和河內兩郡的人。


    河內、河東、河南三地,統稱為三河地區。


    由於遷都洛陽,三河地區成為拱衛司隸的要地。


    再加上三河地區土地肥沃,沃野千裏,天然的優勢使得其經濟無比的繁榮。


    三河地區尚武氣息厚重,那些豪強家的子弟,富裕的良家子從小便有優渥的家境,並不太缺乏戰馬,因而騎**通,也成了最好的騎兵兵源。


    或許他們一開始會因為經驗稀少而遭遇失敗,但是很多的情況下,三河地區的人隻要被募集成兵後,經過了短暫的訓練之後,便會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三河騎驍勇善戰,並非是吹噓出來的名頭,而是上百年來,一場又一場的大戰得來的榮耀。


    現在許安麾下的驍騎營,是由少部分的冀州黃巾曆戰的騎兵還有原來並州的漢騎組成,他們裝備著良好的甲胄和鋒利的兵刃,因此戰力驚人。


    但是驍騎營到目前為止,經過了數次的大戰,減員也比較嚴重,雖然也經過了數次的征兵,但是如今隻有五千之數。


    如今的黃巾軍不算屯田兵,還有各地的防守部隊,許安麾下的直屬部隊。


    兩營武卒、四營的銳士,共計有兩萬餘人,加上黃天使者、陷陣營,許安的親軍,共計有兩萬三千餘人。


    現在黃巾軍武卒和銳士的裝備相比於初成軍的時候,有了長足的進步,武卒更是配備了手部,大腿部的防護,原本的近戰的步兵還裝備上了強弩。


    驍騎營雖然現在駐紮於河東郡,但實際上還是直屬於許安。


    而除了驍騎營和武卒、銳士外,許安麾下直屬的還有並州營、上穀營兩營的騎兵,各有三千六百騎。


    並州營就是並州義從,由歸附的匈奴部落胡騎組成,這三千人無一不是南匈奴的健勇,說是百裏挑一,千裏挑一都不為過。


    並州營的騎軍,主體是六百漢騎,由白饒統領,葵城之戰眭固戰死後,白饒不知道和於毒說了什麽,主動跟隨在許安麾下。


    白饒弓馬嫻熟,驍勇並不輸於眭固多少,也有帶兵隻能,所以並州營組建時,許安第一個想到的將官便是白饒。


    並州營多是並州義從,善於騎射,其戰馬耐力持久,善於奔馳,南匈奴以善射聞名,但也可以持銳突陣。


    斥候、探查,遊鬥等大小事也基本上由並州營處理。


    並州營是弓騎兵,而上穀營則是衝擊騎兵。


    上穀營由上穀烏桓部的騎兵組成,由張遼統領,閻柔、閻誌兄弟二人任副將。


    烏桓盛產爆發力強的戰馬,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烏桓突騎之名亦名聞天下。


    現在上穀營已經有五百餘騎裝備上了衝擊專用的馬鎧。


    這馬鎧和此時通用的馬鎧都不太一樣,是許安親自設計的馬鎧,馬鎧的部位隻護住了前麵,側麵和背部並沒有鎧甲防護。


    雖然總體的防護力減弱了不少,但是也讓有限的產能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更多的戰馬批上了馬甲,而且也一定程度減輕了戰馬的負擔,使其可以有更長的作戰時間。


    涼州的內戰現在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韓遂和馬騰兩人如今打出了真火,雙方在邊界線出動了大量的軍兵,不少的高級將校都陣亡在此次大戰之中。


    韓遂和馬騰的勢力已經削弱了差不多的兩成水平,閻忠和許攸兩人分析了鷹衛傳來的密信之後,最後認為在明年,也就是永漢二年(190年)的秋後起兵,最為妥當。


    那個時候韓遂和馬騰兩人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實力最多隻有開戰前的六七成左右,到時候再出動大軍,聯合涼州王氏進攻涼州,勝算將會達到最大。


    涼州作戰,騎兵將會是主力,韓遂和馬騰兩人麾下騎兵眾多,絕對不會守城坐以待斃,必然想用優勢的騎軍,在野戰之中擊敗黃巾軍。


    所以目前黃巾軍可以調動的常備騎兵,驍騎營、並州營、上穀營加起來也隻有一萬二千餘騎。


    算上現在各地的駐軍騎兵,徐晃麾下的騎軍,李德的度遼軍,可以調動也隻是兩萬騎,到時候進攻涼州,肯定是不夠,肯定還需要征召大量的騎軍。


    共計出動的騎兵應當在五萬之數,不過主力精銳還是這一萬二千名騎兵。


    說實話,這個數量和質量,許安的心中還是有些沒有底氣,曆史上的韓遂和馬騰兩人能夠盤踞在涼州之地數十年並非隻是僥幸。


    原本的時空之中,就算因為內鬥,韓遂和馬騰兩人實力大損,進而失去了角逐天下的機會,但是韓遂和馬騰兩人仍然據守涼州長達數十年,直到建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才徹底攻破涼州勢力。


    這個時候距離涼州最初的叛亂已經過了三十六年,由此可見一斑。


    許安和閻忠還有許攸三人也沒有想著靠著一戰就占據整個涼州,六萬騎兵還是有些太少,對於本土作戰的韓遂和馬騰來說。


    韓遂和馬騰麾下的騎軍眾多,他們要是想的話,可以隨時在當地的羌族之中征召大量的騎軍。


    雖然這些牧民戰鬥力肯定是沒有正規軍要強,但是許安麾下也隻有大概兩萬的正規騎軍,其餘的也是從南匈奴部和烏桓部征募來的普通牧民。


    雖說草原部族民風彪悍,但是他們不僅是武備上遜色於正規的騎軍,在素質還有其他各種各樣地方都要差上一籌。


    涼州經曆了數年的大戰,韓遂和馬騰麾下都有不少的精銳的部隊,絕對比許安麾下的精銳騎兵要多。


    所以許安這一次也是想故技重施,利用涼州王氏作為內應,以精銳騎兵閃擊涼州,迅速占據、北地、安定、漢陽三郡的城池關隘。


    再利用外交或者是計策,分化、打擊韓遂和馬騰,最終迫使韓遂和馬騰臣服。


    韓遂和馬騰兩人曆史上也是因為連番的戰敗,還有嚴重的內耗,無奈接收了現實,按照推測,韓遂和馬騰兩人很大的機會會選擇屈服。


    天下亂局已現,但是韓遂和馬騰兩人現在還沒有壓服對方,統一涼州,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逐鹿天下的最後機會,這個時候如日中天的黃巾軍來了,無疑是一個優秀的選擇。


    這個謀劃,是許安和閻忠、許攸三人經過了推演得出的大概結果,不過現實形勢瞬息萬變,不到最後誰也不敢斷言取勝。


    不過這一次賈詡離開了董卓,選擇北投太平道,還將張揚一並帶來,同時帶來了近六千多名精銳騎軍,無疑是給許安幫了一個大忙。


    張揚其人早在並州之時便已經揚名,勇武過人,是一名不可多得全能型將領,無論是騎軍的戰法和步卒的運用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而那近六千名精銳騎兵,更讓閻忠看重。


    有了這近六千名精銳騎兵,在之後的涼州之戰中,黃巾軍將會取得更大的優勢,勝算又添了一成。


    閻忠心潮澎湃,他看到的是張揚,是這近六千名騎軍。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讓許安如此激動的並非是張揚,也並非是那近六千名善戰的騎兵,而是賈詡本人,以及賈詡家族的勢力。


    因為王信的原因,許安對於涼州世家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賈詡祖上乃是西漢長沙王太傅賈誼,賈誼師從西漢宰相張蒼,張蒼師從儒學三巨頭之一的荀子,張蒼乃是荀子的關門弟子,得意門生。


    而張蒼的侄兒就是西漢趙王張耳,而巧的是前涼張軌就是張耳的後裔,後世居於武威郡。


    而賈氏一脈也和西漢張氏如出一轍,世居於武威郡,武威郡賈氏一族可謂正統的儒學世家,可以說得了賈詡,便得了半邊的武威郡。


    閻忠和賈詡一樣都是武威郡人,閻忠雖然出身世家,但是相比於賈詡卻是相差頗大。


    眼下韓遂雖然名義上占據武威郡,實際上卻是和張氏,賈氏兩大宗族共同治理。


    若是賈詡說動賈氏加入太平道之中,那麽武威郡一戰可下。


    到時候黃巾軍占據了武威、北地、安定、漢陽四郡,韓遂和馬騰兩人的勢力將會被壓縮在南麵的金城、隴西、武都三郡之地,退無可退,逃無可逃。


    而占據了武威,也截斷了張掖郡和南部諸郡的聯係,一舉而兩得。


    屆時,韓遂和馬騰將會敗的更慘,也將更早的讓韓遂和馬騰看清形勢,最終走上談判的案桌,選擇加入太平道之中,連困獸之鬥的想法都沒有半分。


    至於韓遂和馬騰投靠董卓這一選項,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


    因為就算韓遂和馬騰兩人真的達成共識,選擇投靠董卓,董卓也絕對不會答應,除非董卓做好了和黃巾軍全麵開戰的準備。


    而事實上,董卓現在已經是失去了所有銳氣,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徹底的陷入了墮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有賈氏的幫助,將會使得黃巾軍能夠有能力攻取武都郡,沉重打擊韓遂和馬騰。


    而得到賈詡的投靠,無疑是再添一大助力。


    曆史上的賈詡被後人稱為毒士,《三國誌》之中評曰:“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意思便是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過,能做出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和張良、陳平是同一類人才。


    和閻忠的評語相差無幾,都言其有張良、陳平之才。


    原本的時空之中,在王允聯通呂布誅殺了董卓之後,清算涼州殘黨之時。


    眾人慌張不以,以為陷入了死境,但是賈詡卻絲毫不慌,獻上了“反攻長安”之計。


    後來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比較清楚,李傕、郭汜置之死地而後生,連破呂布、徐榮,一路攻入長安,掌控了朝政。


    李郭之亂後,賈詡又輾轉投靠到了張繡的賬下。


    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擊敗曹操。


    後來賈詡又勸說張繡歸降曹操,張繡歸降之後,曹操不僅沒有任何報複,甚至還與其結為姻親,最後張繡在北征烏桓途中因病去世,還被封為了諡定侯。


    無論是人心還軍略,賈詡都可謂是了如指掌。


    其後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賈詡更是判定了輸贏。


    官渡之戰時曹操明顯是弱勢一方,但賈詡認定曹操必勝,後官渡果然大勝。


    而赤壁之戰前,曹操明顯占據了上風,幾乎不可能敗北,但是賈詡卻勸說曹操說,認為應該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沒有采納賈詡的建議,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人心、軍略,賈詡通曉,而天下大勢的走向也被賈詡看的清楚。


    其後,馬超、韓遂起兵討伐曹操,曹操與其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聯盟,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地區。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


    曹丕登基為帝後,拜其為帝師,為報賈詡之恩,又拜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


    又封其幼子賈訪為列侯,任命其長子賈穆為駙馬都尉。


    賈詡終其一生,每一次做出的決策可謂都是正確至極,沒有一次出錯。


    不過這一切現在隻有許安一人知道,知道賈詡的故事。


    就是極為看重賈詡的閻忠,認為其有良、平之才,但是也不過是覺得賈詡有潛力,有才智,也絕對想不到原本時空之中賈詡居然可以做到這般地板。


    東漢末年到三國的謀士之中,賈詡絕對可以位居前例。


    有賈詡相助,太平道前行的腳步必定會更加的快速。


    許安吐出了一口濁氣,從太行山時的一窮二白,沒有半個可以商議的人,到如今閻忠、許攸,再加上賈詡。


    雖然隻有三人,但是三人的智謀卻都是當時一流,可以引為謀主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