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父女一路走來看來,到了鄴城境內時對韓殤的敬佩之情真隻能用周星星的滔滔江水來形容,一路而來韓殤的臉都被誇紅了好幾十回


    鄴城外十裏官道兩旁哨立著上萬紅甲冀州兵,天空望下猶如一條紅龍盤旋趴在延綿起伏地麵上,韓營所屬冀州幾位文官首腦皆領著手下大小官員數百人立在兩旁,而武將都身披戰甲騎上戰馬立於馬路當中,等候韓殤的到來。


    往來的百姓皆被今天的排場嚇到,繞路通過兩旁的田地往鄴城趕去,不遠處一隊馬車進入眾人的視野,人數不多馬車卻有十二輛,慢悠悠的駛來。


    街道正中,一身白色盔甲的趙雲騎在白駒之上腰板挺的筆直,俊朗的臉上突然露出笑容,對著邊上幾位武將說道:“主公就在車內,我們速速下馬相迎”。


    趙雲、高覽、周倉、高順、廖化、狄武、何義、管亥等皆都下馬以待,文官上下重新整理了下衣裳。


    馬車內一道熟悉之極的身影邁了出來,一身華服錦袍穿在他偉岸的身軀上,顯出了優美的線條,那種文氣中透出霸氣的邪異氣質世間再無第二人,望見前方的迎接陣容他微微有些驚訝。


    前麵百多冀州文武齊聲行禮,浩大的聲勢使這位竄紅的君主心中激動不已,或許他已經學會了怎麽當一個君主,但卻還沒學會如何享受君主帶來的威風。


    剛跨出車廂的蔡家父女亦被這樣的迎接聲勢所震撼,至此他們才領教了一方諸侯所有的氣魄與威風,令見慣了大場麵的漢末大儒蔡邕都有些不知所措。


    韓殤回禮後在幾位首腦的陪同下往鄴城走去,所過之處紅甲士兵皆都單膝下跪行禮,高呼主公萬歲,初聽時韓殤有些不好意思,隨之慢慢的心中暗爽,本來漫長的路如此走來亦不覺的乏味。


    這一些本來都已經夠驚訝了,等他進入鄴城時才被城中圍觀百姓的數量嚇到,街道兩旁,二樓的窗口,甚至屋頂都擠滿了人。一向行事作風低調的韓殤基本很少露麵,別說鄴城百姓、冀州士兵,就算冀州郡縣的小官員見過韓殤本人都在少數,此次列隊相迎百姓如何肯放過一睹廬山真麵目的大好良機呢。


    韓殤一露麵百姓發出整天的歡呼聲,街道兩旁的百姓你推我擠想考近一些,受夠大漢暴政的老人感恩的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哭泣,望著韓殤修長挺拔的身材輪廓俊美的臉頰一些懷春少女皆都臉紅心跳不停搖著手中的手絹。


    ……


    四個月後,冀州大豐收,舉城歡慶。


    州牧府中後院移植來了一片竹林,在竹林內還修建了一個茅草屋,茅草屋前擺放了好些長案,韓殤經常在此享受著自然氣息與手下大臣一起商議政務。


    六月的下午,竹林內涼風拂麵,鳥鳴悅耳傳遞林間,使人靈台清明舒爽,韓殤坐在長案前安逸的品著新沏的綠茶,大地聖貓乖巧的趴在腳邊。


    經過四個月的調養大地聖貓傷勢基本已經痊愈了,它不喜歡看到外人,隻要感到有人進竹林就會躲進竹林深處。


    突然大地聖貓眼中現出不耐煩的神情,“咻”一聲鑽進竹林深處。


    不久之後傳來“沙,沙,沙”的鞋子踏在草地上的聲音,韓殤露出了笑意,此時正是春收過後冀州最忙的時候,無論是沮授還是軍中的趙雲等人都忙的不可開交。


    最閑的莫過於韓殤還有郭嘉,此時的郭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攻破北平上,他修的是兵家雖然天生亦是一把內政能手,但能讓他大放異彩的終究還是在戰場上。


    平時都是郭嘉一個人過來與韓殤商議,今天卻多了兩人,高順與高覽也隨之一同前來,看來是有重大的事情要決定了。


    郭嘉神情頗為興奮,三人行禮後,韓殤示意他們坐下。


    韓殤目光掃過眾人微笑道:“你們三人一同前來是否有要事要我拿主意?”


    郭嘉哈哈一笑道:“主公神機妙算,南皮高幹最近與公孫瓚頻頻接觸看來是有大動作,主公我等是不也該動身起程前往江東了”。


    韓殤點了點頭道:“你們把手頭上的事務處理下,時間也差不多,高覽你為主帥,郭嘉你為軍師進攻北平,高順你前往南皮協助田豐守成”。


    三人大喜,但韓殤心中稍微有一絲不安,他對高覽表麵上是絕對的信任可心底卻沒譜,要不是高順陷陣營未成形一定讓高順掛帥。


    高覽卻不知韓殤的想法眼中燃起無限的戰意,這一戰或是名垂千古或是銷聲匿跡。


    此戰對韓營的重要性自不用說,此戰若勝橫掃北方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到時韓營的發展更加不是其它各路諸侯所能比擬的,可以說爭霸天下有了一個極近完全的開局,當然從此之後將成為眾矢之的。


    即使與全天下為敵韓殤亦不怕,他有這樣的膽氣與實力。借著黃河天險,再有號稱水戰無敵的錦凡賊把守,有北方的強大物資與人口做後盾,來一次十八路諸侯征伐韓殤亦不懼。


    當然方而言之此戰失敗有可能丟掉南皮,但顯然郭嘉對此早有準備。韓殤的想法相對比較特殊或者另類,他最想要的還不是城池或者是軍隊而是人才無論是文將還是武將。


    意外到了河東還收服了錦帆賊甘寧,是他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上次韓殤遭遇暗殺給了韓營啟發,趙雲先後四次去了北平暗殺公孫瓚,第一次去沒找到公孫瓚,第二次去殺了公孫瓚的替身,第三次去又殺了公孫瓚的替身,第四次殺的還是替身,至此就打消了暗殺的念頭。


    自春秋戰國時刺客就頗具爭議,有人說刺客低俗下做以為不恥,亦有人視刺客為英雄豪傑俠義之士,一句士為知己者死多少刺客慷慨赴義名留青史,荊軻刺秦王更是把刺客聲勢推到了顛覆。


    刺殺手段千變萬化,防刺殺手段亦群出不窮。


    時過數百年,太平盛世使刺客沒落甚至被人遺忘,如今風雲再起諸侯爭霸,刺客將再露猙獰,縱觀天下哪一路諸侯沒有幾十個身形相貌一致的替身,以董卓為例恐怕替身不下百人。


    或許韓殤在長安皇宮見的就可能是假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真三國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難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難公子並收藏穿越之真三國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