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氣漸漸熱了,楚青衣的身體也慢慢好起來,武功也恢複了幾分。
她在祈寧苑養傷也養了快有一月。
這一月間,寧宛然與楚青衣已結成了極好的朋友。
寧宛然慕楚青衣爽朗而瀟灑,不類這個年代的女子。
楚青衣卻覺寧宛然沉靜優雅,外柔內剛,行事自有準則,做事又極小心謹慎。
二人相識愈久,便愈加親密。
寧宛然便也知道原來楚青衣當日楚青衣入宮確是為了找人。
楚青衣有個妹妹,是極小便失散了的。後來她自藝成之後便一直到處尋找,隻是當年失散的時候年紀小,早不記得長相,隻隱隱記得妹妹的後腰有一塊胭脂胎記,是被賣了給青樓的。隻是人海茫茫,各地青樓無數,一時卻哪裏去尋。
她個性瀟灑不羈,自幼兒便是做男孩養大,生的又酷似男子,武功既高,又是最看不得人欺人的,在江湖行走了幾年,便闖下了偌大的名頭。
她雖行事張狂卻也小心,這麽多年,江湖倒也無人知她原是女兒身。
她來北霄卻是因為聽了朋友言說,北霄宮中年前有一名宮女入宮,據驗身的女官說的,腰上卻有一塊胭脂印。
楚青衣聽了這個消息。自是欣喜如狂。匆匆趕到北霄。找了朋友拿了皇宮地形圖。當晚便進了宮。
不曾想按了圖走。卻無意中走到了雍和殿。引起了侍衛注意。
本來以他武功。一般侍衛根本不可能發現他地行蹤。卻不巧那日除他外還有其他刺客。一時便驚動了眾多地大內高手。
她離雍和殿又太近。頓時便被幾個大內高手圍攻。不多時便受了重傷。隻得逃出皇宮。她對地形原本不熟。不辨方向一頓奔逃。便逃到了祈寧苑。悄悄潛入寧宛然房中。
寧宛然畢竟是後妃。侍衛也不敢入內細查。倒讓他有了喘息之機。
待北霄帝帶了兩個皇家內侍匆匆趕到之時。她以運了獨門地龜吸**掩去了自己身上地氣味與呼吸。
加之那兩個皇家內侍又頗自信,自覺以自己的武功,房中若是有人,必是逃不開自己的靈覺,便也不曾搜查,倒讓她逃過一劫。
說到此,楚青衣又忍不住火大,便破口罵道:“那群龜兒子,一個二個不是我的對手,便七八個一擁而上,直把老子打的全無還手之力,格老子的,待老子傷勢好了,定要上門,一個個拜訪,若不將他們的蛋黃打將出來,老子便跟了他們姓……”
晴兒正在一邊刺繡,一聽他滿口龜兒子,格老子,手上一緊,繡花針頓時便刺中了手指,不禁哎呀叫了一聲。
寧宛然對楚青衣滿口髒話早已安之若素,她前世見多了飛女,這點小小場麵還不在話下。先是替晴兒看看了手指,見刺的並不甚深,便也放了心。
於是凝眸看著楚青衣淡淡道:“青衣,你難道不覺得這刺客與你同時進宮,太也巧了點!”
楚青衣怔了怔,吃驚道:“你是說……”
寧宛然淺淺的啜了口茶,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楚青衣沉默的坐在那裏,忽然什麽話也不想再說了,隻是麵上陰晴不定,臉色難看至極。(.好看的小說)
寧宛然也不理他,徑自拿了棋譜,拈了子,慢慢按圖擺上。
良久之後,楚青衣才慢慢歎了口氣,劍眉一軒,眼中寒光一閃而過卻又很快斂去,隻對寧宛然道:“宛然,你想好了,若是離開了這裏,怕是今生再也回不了宮了!”
寧宛然注目棋譜,手上極快的放下幾子:“我若還想回去,又怎會求你幫我?”
“雖然宮牆深深,但是以你容貌,若是回宮,那皇帝必……”
寧宛然直截了當的打斷她的話:“你也知宮牆深深,一個女子能有幾多好年華,如何禁得住那般磨折,待得人老色衰,又當何如?”
她秀眉微蹙,眼中略帶了幾分愁意。
楚青衣歪頭看了她一眼,忽然嘴角一勾,便露出一個邪魅的笑容:“宛然如此容貌,當真是我見猶憐,我怎舍得讓歲月磨折了你去!今晚……你若肯好好服侍於我……我倒可考慮傳你一門駐顏之術!”
旁邊晴兒哀叫一聲,繡花針又已刺在了手上。
寧宛然噗哧一聲,早笑了起來。
###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時已近秋,江南卻仍是一派錦繡風光。湖邊草長鶯飛,湖中荷葉田田。若非堤上偶爾飄來的幾片落葉,當真絲毫不見頹敗氣象。
寧宛然彎了腰,捧起一泓秋水。
耀眼的日光下,清澈的江水閃動著盈盈的光澤。
她心中便是一片喜樂與安詳。
再見了,祈寧庵;再見了,北霄;
再見……不……
是永別了,那深深的宮牆……
逃脫的計劃在有了楚青衣的幫助後,變得很是容易。
以至於楚青衣甚至還極有興致在眾尼姑麵前扮演了一回風流刺客調淑妃,貞潔妃憤而自盡,小侍女忠心隨主的戲碼,用來報複寧宛然強迫他去亂葬崗,找回兩具女屍以掩飾行跡的事件。
一場大火後,她們三人留下二具焦屍,便悄悄逃離了祈寧庵。
一路從北霄到了南嶽,才依稀聽說北霄寧氏淑妃於祈寧庵薨逝。帝念其為國祈福,於國家社稷有功,命以皇貴妃禮歸葬皇陵,侍兒連晴忠心隨主,封正六品女官,隨葬。
聽了這個消息,寧宛然自是鬆了口氣。
###
北霄宮中,宣曄殿,北霄帝安然坐在龍椅之上,冷冷的看著跪在地上如篩糠般的小尼。
“說罷!那日情況究竟如何?”聲音是一貫的清冷無情。
那小尼何曾見過這般場麵,早顫抖的說不出話來。好半晌才方才磕磕巴巴的將事情說了。
北霄帝隻是冷冷的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神色冷凝至極。聽完之後,沉默一會,才揮手令小尼退下。自己卻慢慢的起了身,案幾上,一朵牡丹開的正豔。
他記得,那是今晨雲妃派人送來的,說是今日趕早兒帶著露水兒剛折的。
他手撫著桌麵,緩緩用力,指力到處,桌角已是慢慢裂了。
選妃殿前,傲然而立的少女……月華殿中甜美的小女子……嬌縱而任性的吃著醋,裝倔強的模樣……祈寧苑中空靈優雅的女子……
他輕輕的歎了口氣,那日自祈寧苑回宮,原就想派人接她回來的,隻是一來事多,二來也想讓她再多吃些苦頭……免得回了宮,又自囂張跋扈得讓人不能忍受……卻不想……
他皺了皺眉,忽然覺得自己這般模樣,竟是兒女情長,不似個皇帝作風了……
不耐的甩甩頭,他開口喚道:“文鍾……”
隨侍的內監忙上來應諾行禮。
他淡淡吩咐道:“擬旨:寧氏淑妃因病薨於祈寧庵,念其為國祈寧有功,特恩賜以皇貴妃禮葬於佑陵,宮女連晴……忠心隨主,封正六品女官,隨葬……”眼中冷光倏然一閃,他又道:“再去催一催,令大理寺嚴查刺客事件!”
她在祈寧苑養傷也養了快有一月。
這一月間,寧宛然與楚青衣已結成了極好的朋友。
寧宛然慕楚青衣爽朗而瀟灑,不類這個年代的女子。
楚青衣卻覺寧宛然沉靜優雅,外柔內剛,行事自有準則,做事又極小心謹慎。
二人相識愈久,便愈加親密。
寧宛然便也知道原來楚青衣當日楚青衣入宮確是為了找人。
楚青衣有個妹妹,是極小便失散了的。後來她自藝成之後便一直到處尋找,隻是當年失散的時候年紀小,早不記得長相,隻隱隱記得妹妹的後腰有一塊胭脂胎記,是被賣了給青樓的。隻是人海茫茫,各地青樓無數,一時卻哪裏去尋。
她個性瀟灑不羈,自幼兒便是做男孩養大,生的又酷似男子,武功既高,又是最看不得人欺人的,在江湖行走了幾年,便闖下了偌大的名頭。
她雖行事張狂卻也小心,這麽多年,江湖倒也無人知她原是女兒身。
她來北霄卻是因為聽了朋友言說,北霄宮中年前有一名宮女入宮,據驗身的女官說的,腰上卻有一塊胭脂印。
楚青衣聽了這個消息。自是欣喜如狂。匆匆趕到北霄。找了朋友拿了皇宮地形圖。當晚便進了宮。
不曾想按了圖走。卻無意中走到了雍和殿。引起了侍衛注意。
本來以他武功。一般侍衛根本不可能發現他地行蹤。卻不巧那日除他外還有其他刺客。一時便驚動了眾多地大內高手。
她離雍和殿又太近。頓時便被幾個大內高手圍攻。不多時便受了重傷。隻得逃出皇宮。她對地形原本不熟。不辨方向一頓奔逃。便逃到了祈寧苑。悄悄潛入寧宛然房中。
寧宛然畢竟是後妃。侍衛也不敢入內細查。倒讓他有了喘息之機。
待北霄帝帶了兩個皇家內侍匆匆趕到之時。她以運了獨門地龜吸**掩去了自己身上地氣味與呼吸。
加之那兩個皇家內侍又頗自信,自覺以自己的武功,房中若是有人,必是逃不開自己的靈覺,便也不曾搜查,倒讓她逃過一劫。
說到此,楚青衣又忍不住火大,便破口罵道:“那群龜兒子,一個二個不是我的對手,便七八個一擁而上,直把老子打的全無還手之力,格老子的,待老子傷勢好了,定要上門,一個個拜訪,若不將他們的蛋黃打將出來,老子便跟了他們姓……”
晴兒正在一邊刺繡,一聽他滿口龜兒子,格老子,手上一緊,繡花針頓時便刺中了手指,不禁哎呀叫了一聲。
寧宛然對楚青衣滿口髒話早已安之若素,她前世見多了飛女,這點小小場麵還不在話下。先是替晴兒看看了手指,見刺的並不甚深,便也放了心。
於是凝眸看著楚青衣淡淡道:“青衣,你難道不覺得這刺客與你同時進宮,太也巧了點!”
楚青衣怔了怔,吃驚道:“你是說……”
寧宛然淺淺的啜了口茶,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楚青衣沉默的坐在那裏,忽然什麽話也不想再說了,隻是麵上陰晴不定,臉色難看至極。(.好看的小說)
寧宛然也不理他,徑自拿了棋譜,拈了子,慢慢按圖擺上。
良久之後,楚青衣才慢慢歎了口氣,劍眉一軒,眼中寒光一閃而過卻又很快斂去,隻對寧宛然道:“宛然,你想好了,若是離開了這裏,怕是今生再也回不了宮了!”
寧宛然注目棋譜,手上極快的放下幾子:“我若還想回去,又怎會求你幫我?”
“雖然宮牆深深,但是以你容貌,若是回宮,那皇帝必……”
寧宛然直截了當的打斷她的話:“你也知宮牆深深,一個女子能有幾多好年華,如何禁得住那般磨折,待得人老色衰,又當何如?”
她秀眉微蹙,眼中略帶了幾分愁意。
楚青衣歪頭看了她一眼,忽然嘴角一勾,便露出一個邪魅的笑容:“宛然如此容貌,當真是我見猶憐,我怎舍得讓歲月磨折了你去!今晚……你若肯好好服侍於我……我倒可考慮傳你一門駐顏之術!”
旁邊晴兒哀叫一聲,繡花針又已刺在了手上。
寧宛然噗哧一聲,早笑了起來。
###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時已近秋,江南卻仍是一派錦繡風光。湖邊草長鶯飛,湖中荷葉田田。若非堤上偶爾飄來的幾片落葉,當真絲毫不見頹敗氣象。
寧宛然彎了腰,捧起一泓秋水。
耀眼的日光下,清澈的江水閃動著盈盈的光澤。
她心中便是一片喜樂與安詳。
再見了,祈寧庵;再見了,北霄;
再見……不……
是永別了,那深深的宮牆……
逃脫的計劃在有了楚青衣的幫助後,變得很是容易。
以至於楚青衣甚至還極有興致在眾尼姑麵前扮演了一回風流刺客調淑妃,貞潔妃憤而自盡,小侍女忠心隨主的戲碼,用來報複寧宛然強迫他去亂葬崗,找回兩具女屍以掩飾行跡的事件。
一場大火後,她們三人留下二具焦屍,便悄悄逃離了祈寧庵。
一路從北霄到了南嶽,才依稀聽說北霄寧氏淑妃於祈寧庵薨逝。帝念其為國祈福,於國家社稷有功,命以皇貴妃禮歸葬皇陵,侍兒連晴忠心隨主,封正六品女官,隨葬。
聽了這個消息,寧宛然自是鬆了口氣。
###
北霄宮中,宣曄殿,北霄帝安然坐在龍椅之上,冷冷的看著跪在地上如篩糠般的小尼。
“說罷!那日情況究竟如何?”聲音是一貫的清冷無情。
那小尼何曾見過這般場麵,早顫抖的說不出話來。好半晌才方才磕磕巴巴的將事情說了。
北霄帝隻是冷冷的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神色冷凝至極。聽完之後,沉默一會,才揮手令小尼退下。自己卻慢慢的起了身,案幾上,一朵牡丹開的正豔。
他記得,那是今晨雲妃派人送來的,說是今日趕早兒帶著露水兒剛折的。
他手撫著桌麵,緩緩用力,指力到處,桌角已是慢慢裂了。
選妃殿前,傲然而立的少女……月華殿中甜美的小女子……嬌縱而任性的吃著醋,裝倔強的模樣……祈寧苑中空靈優雅的女子……
他輕輕的歎了口氣,那日自祈寧苑回宮,原就想派人接她回來的,隻是一來事多,二來也想讓她再多吃些苦頭……免得回了宮,又自囂張跋扈得讓人不能忍受……卻不想……
他皺了皺眉,忽然覺得自己這般模樣,竟是兒女情長,不似個皇帝作風了……
不耐的甩甩頭,他開口喚道:“文鍾……”
隨侍的內監忙上來應諾行禮。
他淡淡吩咐道:“擬旨:寧氏淑妃因病薨於祈寧庵,念其為國祈寧有功,特恩賜以皇貴妃禮葬於佑陵,宮女連晴……忠心隨主,封正六品女官,隨葬……”眼中冷光倏然一閃,他又道:“再去催一催,令大理寺嚴查刺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