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眾諸侯各於荒地上屯住軍馬。曹操來見袁紹曰:“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本初按兵不動,何也?”紹曰:“諸兵疲困,進恐無益。”操曰:“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何疑而不進?”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曹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遂自引兵萬餘,領夏侯兄弟、曹氏兄弟、李典、樂進,星夜來趕董卓。
楊風看到一隊兵馬出發,結合演義一想,情知不妙,曹操到底還是忍不住單獨出發去追擊董卓,雖然知道他此行有驚無險,但這三國裏多了一個自己,蝴蝶效應雖然暫時還看不出來,但天知道會不會扇到曹操頭上去,這老曹可是自己認定的改革者,被一翅膀扇沒就隻能地方哭去,連忙去向公孫瓚請戰。公孫瓚看到他就心煩,話都不多一句直接就把他轟出大帳。
楊風急忙去找趙雲和楊達,三人躲到營帳裏商量起來。
楊風仔細搜索過營帳四周,確定沒人了就趕緊說:“曹操獨自領軍出發去追擊董卓,真是麻煩,從董卓挑撥離間諸侯,趁機收攏兵力,不慌不忙的撤退來看,他身邊有強力謀士存在,李儒可以做得到不少,但挑撥離間絕不是李儒的手法,所以我確定是賈詡在謀劃,後路會有埋伏等著追擊的諸侯,曹操追上去可是把自己送進虎口。”
趙雲被他連珠炮一樣的話轟的頭暈腦花,連聲說道:“別急別急,這賈詡是何方人士,讓你這麽緊張,曹操就算有危險也有能力自己退回來吧?”
楊風也知道是自己急昏頭了,連忙解釋道:“賈詡此人少年時並不出名,隻有當時名士漢陽閻忠為他驚異,說他‘有良(張良)、平(陳平)之奇’。後來賈詡因此察舉孝廉為侍郎,不久因有病辭官,回歸西涼武威,路上遇見羌人,與其同行的數十人都被羌人抓住。賈詡見脫身不得,便騙他們說:‘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外甥,果然羌人不敢殺他,還把他送回附近城裏,他回到城裏馬上通報城守聚兵擊殺羌人,他的那些同伴卻全都被殺了。[]”
楊風停頓一下讓他們消化,看他們基本了解就接著說:“從這件事來看,賈詡此人深通人性,善於從人性入手定計,而且後手狠辣,出手絕不容留後患以免報複,所以曹操就這麽不知深淺的追去有很大可能全軍覆沒,一個人都剩不下。”
趙雲一直聽楊風說曹操怎麽好怎麽好,不自覺也把曹操當自己未來主公,急忙說道:“那風弟你有什麽想法,快說說看,不然可來不及援救。”
楊風定下神,沉聲說道:“我們就帶大哥的一千白馬義從急速前去,隻要救出曹操就是勝利,其他的暫時都放一邊。”
趙雲問道:“不和公孫瓚打個招呼恐怕不太好?這一千軍隊可都是他的,我們私自出兵,回來弄不好可能會被斬首示眾。”楊達在一邊連連點頭。
楊風思索了一會,胸有成竹的說:“不要緊,我們隻是輕騎急襲,損失不會很大,回來就宣揚說是公孫瓚急公好義,救盟友於危難,大義壓下他不會多說什麽,最多把我們趕出他的軍隊,不再是他的部屬。”
趙雲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下來,三人分頭開始準備,公孫瓚沒想到楊風這麽大膽,等接到消息,楊風他們半夜偷偷出發已經很久,隻能站在空曠的營地那目瞪口呆。
曹陽城前二十裏處,曹操欲哭無淚,追擊一開始很順利,截下很多百姓,讓他們逃離戰場,哪知道接近弘農的時候,呂布迎頭殺來,剛派夏侯惇去抵擋,李傕從左邊殺來,連忙叫夏侯淵前去抵擋,最後一路右邊也來了,那是郭汜引軍殺來,再派曹仁去迎擊,無奈自己的兵太少,被三路鐵騎一衝就站不住腳,隻好一路敗退回來,一直到這裏才聚攏殘兵,夏侯惇還被呂布打成重傷,直到現在都昏迷不醒,要不是親兵奮力救下,可能這會都已經是屍體一具。[]
一聲炮響,讓曹操手足冰涼,一支軍隊從側麵席卷而來,旗幟上書寫一個大大的“徐”字,卻是諸侯為了搶功紛紛進駐洛陽沒顧上其他地方,董卓任命的滎陽太守徐榮才得以脫身,趕緊逃離那個孤島向長安進發,怎麽說都是董卓的部下,不回去也沒地方去,總不能因為董卓拋棄就呆在滎陽等死。
好在徐榮為了隱蔽,把大軍劃分成兩部分,前軍已經過去很遠,隻剩後軍一萬人才和曹操遭遇上,不然兩下一圍曹操就徹底玩完,不過這也讓曹操燃起希望,隻要拚死一搏還有回去的希望。
曹軍開始拚命,剩餘士兵在曹仁曹洪還有夏侯淵的帶領下鼓起勇氣向徐榮大軍攻去,希望殺出一條血路。
徐榮不愧為董卓手下第一智將,將一萬大軍再次一分為二,不緊不慢左右合擊,逐步消耗曹軍剩餘不多的體力,曹軍在這種消耗戰裏慢慢絕望,再看不到能夠平安逃離的希望。
曹操顧不上丟失家當的痛苦,往斜刺裏死命逃去,徐榮望見,搭箭上弓,亂軍中隻射中曹操肩膀。
曹操箭都來不及拔就繼續逃命,剛奔上一個小山坡,躲在那的兩個徐榮士兵撲出,兩槍齊舉把他刺下馬來,連忙擒獲綁好準備拿去領賞,曹洪飛馬趕來,刀光連閃砍死兩個做著發財夢的小兵救下曹操。
曹操硬脾氣上來死活不願意離開,說道:“吾死於此矣,賢弟可速去!”曹洪曰:“公急上馬!洪願步行。”曹操曰:“賊兵趕上,汝將奈何?”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好一句‘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曹操大驚失色,戰局太亂,什麽時候又有軍隊來到戰場都不知道,曹洪警惕的護衛在曹操馬前,仔細看去卻是一隊全騎白馬的騎軍,一看領軍的人就楞了,曹操什麽時候和公孫瓚有這麽大交情,居然派出大將趙雲領軍前來救援。
楊風看到曹操滿腦門的疑問線,就說道:“公孫將軍怕曹將軍有失,特意命我等前來援助。”完了還捉狹的對曹操眨眨眼,曹操立刻明白過來,這隻是他們自做主張前來,要他回去幫忙打掩護,連忙點頭,雖然搞不清這是為什麽,但救命的人就在眼前,容不得他不點頭。
楊風轉頭對楊達說:“曹將軍他們久戰身疲,你留下來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我和大哥前去衝陣,順便把徐榮捉拿下來。”楊達不情願的點點頭。
趙雲見楊風交代完畢就舉起長槍,然後向前一揮,一千白馬義從在他們的帶領下發起衝鋒開始衝擊徐榮大軍。
曹操看得那個暈乎乎,這時代都是哥哥發號,弟弟跟從,怎麽到楊風這裏卻全然不一樣。
徐榮也看到白馬義從的到達,心裏發苦,由於他是受命守城,董卓調撥給他的全是步兵,騎兵一個都沒有,大軍左右分開在圍剿曹操是好事,但這會就變得致命,為了便於指揮他已經深入戰場來不及離開。
楊風和趙雲分做兩隊,一左一右充分發揮騎軍優勢,如同兩把尖刀,穿陣而過,襲向徐榮。
徐榮一直呆在滎陽沒聽說過楊風兩人的名聲,不甘心就此束手,拚死一槍向趙雲刺去,趙雲眼皮都不撩,手裏銀槍一圈一放,徐榮手裏的長槍就飛向半空,徐榮親兵還來不及反應衝前保護,楊風伸手一提就把呆住的徐榮抓上馬背疾馳離開,親兵們發瘋追趕,可人哪裏有馬快。
一柱香時間都不到徐榮就被抓,曹操看的目瞪口呆,騎軍的威力表露無餘,心裏暗下決定以後一定要組織一支強大的騎軍。
楊風來到曹操麵前,也不管他在那發呆,揚聲大喊:“西涼士兵都給我聽著,你們的將軍被我抓獲,要想活命的就乖乖丟下武器投降。”
戰場上的戰鬥慢慢停下來,曹仁,、李典、樂進和夏侯淵保護著重傷不醒的夏侯惇來到曹操身邊,對突然出現並扭轉戰局的趙雲和楊風連連道謝。
徐榮被丟下地去,精神不振,這也難怪,誰知道這夥人會怎麽處置他,剛剛還打的正歡,這會就成了階下囚,反差實在太大。
楊風對曹操說:“這徐榮該怎麽處置才好?”
曹操怒火上來就想下令斬首,但看到楊風又在對他連連眨眼,看看戰場立刻明白過來,招降要比斬殺好,不然人數占優的西涼軍亂起來可無法收拾,平複下心情,盡量和藹的對徐榮說:“董卓乃不義之人,將軍何不棄暗投明歸降於我?”
楊風在一邊幫腔:“徐將軍你好好想想,董卓隻顧自己逃跑,把你象垃圾一樣丟棄在滎陽,不管不顧,曹將軍則和他不同,為了兄弟和手下將士,誓死不逃,我可是都聽到的,你不用再猶豫,這麽好的主公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徐榮思考了一會,就向曹操行跪拜大禮,表示願意歸降,曹操大喜,趕緊親自上前扶起來,身邊一眾人都紛紛恭喜曹操得到大將。
戰鬥結束,開始收攏士兵,徐榮既然已經投降就把剩餘西涼士兵都集中過來,並在征得曹操同意後,將不願意和他東歸的人發給糧草讓他們回董卓那邊或者西涼去。
回洛陽的路上,曹操感覺象在夢裏,追擊慘敗到隻剩幾千士兵,兄弟重傷不醒,後來又被徐榮圍攻,差點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最後白馬義從的突然出現,救下他們還讓他收獲一員大將,士兵還比來時還更多。
曹操看著楊風,眼裏冒出熱切的光芒:“不知以後有沒有和三位共同馳騁疆場的機會?”招攬之意昭然若揭,他心裏明白這個三人組以楊風為首,隻要搞定他其他兩人就必然跟來,想起虎牢關前兩人雙戰打敗呂布的英姿,眼光不由更加熱切三分。
楊風被看的身上直冒雞皮疙瘩,暗想老曹是不是有什麽特殊愛好,麵上不敢露出異樣表情,含糊說道:“以後會有機會的。”要讓曹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非跟他拚命不可。
曹操一聽就明白,不再多說,和旁邊的徐榮聊起來,他要趕緊收服這個的心才行。
其他眾人精明的不發一語,曹洪剛想說話被卻拉住,但心裏記住了曹操的表現。
楊風看到一隊兵馬出發,結合演義一想,情知不妙,曹操到底還是忍不住單獨出發去追擊董卓,雖然知道他此行有驚無險,但這三國裏多了一個自己,蝴蝶效應雖然暫時還看不出來,但天知道會不會扇到曹操頭上去,這老曹可是自己認定的改革者,被一翅膀扇沒就隻能地方哭去,連忙去向公孫瓚請戰。公孫瓚看到他就心煩,話都不多一句直接就把他轟出大帳。
楊風急忙去找趙雲和楊達,三人躲到營帳裏商量起來。
楊風仔細搜索過營帳四周,確定沒人了就趕緊說:“曹操獨自領軍出發去追擊董卓,真是麻煩,從董卓挑撥離間諸侯,趁機收攏兵力,不慌不忙的撤退來看,他身邊有強力謀士存在,李儒可以做得到不少,但挑撥離間絕不是李儒的手法,所以我確定是賈詡在謀劃,後路會有埋伏等著追擊的諸侯,曹操追上去可是把自己送進虎口。”
趙雲被他連珠炮一樣的話轟的頭暈腦花,連聲說道:“別急別急,這賈詡是何方人士,讓你這麽緊張,曹操就算有危險也有能力自己退回來吧?”
楊風也知道是自己急昏頭了,連忙解釋道:“賈詡此人少年時並不出名,隻有當時名士漢陽閻忠為他驚異,說他‘有良(張良)、平(陳平)之奇’。後來賈詡因此察舉孝廉為侍郎,不久因有病辭官,回歸西涼武威,路上遇見羌人,與其同行的數十人都被羌人抓住。賈詡見脫身不得,便騙他們說:‘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外甥,果然羌人不敢殺他,還把他送回附近城裏,他回到城裏馬上通報城守聚兵擊殺羌人,他的那些同伴卻全都被殺了。[]”
楊風停頓一下讓他們消化,看他們基本了解就接著說:“從這件事來看,賈詡此人深通人性,善於從人性入手定計,而且後手狠辣,出手絕不容留後患以免報複,所以曹操就這麽不知深淺的追去有很大可能全軍覆沒,一個人都剩不下。”
趙雲一直聽楊風說曹操怎麽好怎麽好,不自覺也把曹操當自己未來主公,急忙說道:“那風弟你有什麽想法,快說說看,不然可來不及援救。”
楊風定下神,沉聲說道:“我們就帶大哥的一千白馬義從急速前去,隻要救出曹操就是勝利,其他的暫時都放一邊。”
趙雲問道:“不和公孫瓚打個招呼恐怕不太好?這一千軍隊可都是他的,我們私自出兵,回來弄不好可能會被斬首示眾。”楊達在一邊連連點頭。
楊風思索了一會,胸有成竹的說:“不要緊,我們隻是輕騎急襲,損失不會很大,回來就宣揚說是公孫瓚急公好義,救盟友於危難,大義壓下他不會多說什麽,最多把我們趕出他的軍隊,不再是他的部屬。”
趙雲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下來,三人分頭開始準備,公孫瓚沒想到楊風這麽大膽,等接到消息,楊風他們半夜偷偷出發已經很久,隻能站在空曠的營地那目瞪口呆。
曹陽城前二十裏處,曹操欲哭無淚,追擊一開始很順利,截下很多百姓,讓他們逃離戰場,哪知道接近弘農的時候,呂布迎頭殺來,剛派夏侯惇去抵擋,李傕從左邊殺來,連忙叫夏侯淵前去抵擋,最後一路右邊也來了,那是郭汜引軍殺來,再派曹仁去迎擊,無奈自己的兵太少,被三路鐵騎一衝就站不住腳,隻好一路敗退回來,一直到這裏才聚攏殘兵,夏侯惇還被呂布打成重傷,直到現在都昏迷不醒,要不是親兵奮力救下,可能這會都已經是屍體一具。[]
一聲炮響,讓曹操手足冰涼,一支軍隊從側麵席卷而來,旗幟上書寫一個大大的“徐”字,卻是諸侯為了搶功紛紛進駐洛陽沒顧上其他地方,董卓任命的滎陽太守徐榮才得以脫身,趕緊逃離那個孤島向長安進發,怎麽說都是董卓的部下,不回去也沒地方去,總不能因為董卓拋棄就呆在滎陽等死。
好在徐榮為了隱蔽,把大軍劃分成兩部分,前軍已經過去很遠,隻剩後軍一萬人才和曹操遭遇上,不然兩下一圍曹操就徹底玩完,不過這也讓曹操燃起希望,隻要拚死一搏還有回去的希望。
曹軍開始拚命,剩餘士兵在曹仁曹洪還有夏侯淵的帶領下鼓起勇氣向徐榮大軍攻去,希望殺出一條血路。
徐榮不愧為董卓手下第一智將,將一萬大軍再次一分為二,不緊不慢左右合擊,逐步消耗曹軍剩餘不多的體力,曹軍在這種消耗戰裏慢慢絕望,再看不到能夠平安逃離的希望。
曹操顧不上丟失家當的痛苦,往斜刺裏死命逃去,徐榮望見,搭箭上弓,亂軍中隻射中曹操肩膀。
曹操箭都來不及拔就繼續逃命,剛奔上一個小山坡,躲在那的兩個徐榮士兵撲出,兩槍齊舉把他刺下馬來,連忙擒獲綁好準備拿去領賞,曹洪飛馬趕來,刀光連閃砍死兩個做著發財夢的小兵救下曹操。
曹操硬脾氣上來死活不願意離開,說道:“吾死於此矣,賢弟可速去!”曹洪曰:“公急上馬!洪願步行。”曹操曰:“賊兵趕上,汝將奈何?”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好一句‘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曹操大驚失色,戰局太亂,什麽時候又有軍隊來到戰場都不知道,曹洪警惕的護衛在曹操馬前,仔細看去卻是一隊全騎白馬的騎軍,一看領軍的人就楞了,曹操什麽時候和公孫瓚有這麽大交情,居然派出大將趙雲領軍前來救援。
楊風看到曹操滿腦門的疑問線,就說道:“公孫將軍怕曹將軍有失,特意命我等前來援助。”完了還捉狹的對曹操眨眨眼,曹操立刻明白過來,這隻是他們自做主張前來,要他回去幫忙打掩護,連忙點頭,雖然搞不清這是為什麽,但救命的人就在眼前,容不得他不點頭。
楊風轉頭對楊達說:“曹將軍他們久戰身疲,你留下來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我和大哥前去衝陣,順便把徐榮捉拿下來。”楊達不情願的點點頭。
趙雲見楊風交代完畢就舉起長槍,然後向前一揮,一千白馬義從在他們的帶領下發起衝鋒開始衝擊徐榮大軍。
曹操看得那個暈乎乎,這時代都是哥哥發號,弟弟跟從,怎麽到楊風這裏卻全然不一樣。
徐榮也看到白馬義從的到達,心裏發苦,由於他是受命守城,董卓調撥給他的全是步兵,騎兵一個都沒有,大軍左右分開在圍剿曹操是好事,但這會就變得致命,為了便於指揮他已經深入戰場來不及離開。
楊風和趙雲分做兩隊,一左一右充分發揮騎軍優勢,如同兩把尖刀,穿陣而過,襲向徐榮。
徐榮一直呆在滎陽沒聽說過楊風兩人的名聲,不甘心就此束手,拚死一槍向趙雲刺去,趙雲眼皮都不撩,手裏銀槍一圈一放,徐榮手裏的長槍就飛向半空,徐榮親兵還來不及反應衝前保護,楊風伸手一提就把呆住的徐榮抓上馬背疾馳離開,親兵們發瘋追趕,可人哪裏有馬快。
一柱香時間都不到徐榮就被抓,曹操看的目瞪口呆,騎軍的威力表露無餘,心裏暗下決定以後一定要組織一支強大的騎軍。
楊風來到曹操麵前,也不管他在那發呆,揚聲大喊:“西涼士兵都給我聽著,你們的將軍被我抓獲,要想活命的就乖乖丟下武器投降。”
戰場上的戰鬥慢慢停下來,曹仁,、李典、樂進和夏侯淵保護著重傷不醒的夏侯惇來到曹操身邊,對突然出現並扭轉戰局的趙雲和楊風連連道謝。
徐榮被丟下地去,精神不振,這也難怪,誰知道這夥人會怎麽處置他,剛剛還打的正歡,這會就成了階下囚,反差實在太大。
楊風對曹操說:“這徐榮該怎麽處置才好?”
曹操怒火上來就想下令斬首,但看到楊風又在對他連連眨眼,看看戰場立刻明白過來,招降要比斬殺好,不然人數占優的西涼軍亂起來可無法收拾,平複下心情,盡量和藹的對徐榮說:“董卓乃不義之人,將軍何不棄暗投明歸降於我?”
楊風在一邊幫腔:“徐將軍你好好想想,董卓隻顧自己逃跑,把你象垃圾一樣丟棄在滎陽,不管不顧,曹將軍則和他不同,為了兄弟和手下將士,誓死不逃,我可是都聽到的,你不用再猶豫,這麽好的主公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徐榮思考了一會,就向曹操行跪拜大禮,表示願意歸降,曹操大喜,趕緊親自上前扶起來,身邊一眾人都紛紛恭喜曹操得到大將。
戰鬥結束,開始收攏士兵,徐榮既然已經投降就把剩餘西涼士兵都集中過來,並在征得曹操同意後,將不願意和他東歸的人發給糧草讓他們回董卓那邊或者西涼去。
回洛陽的路上,曹操感覺象在夢裏,追擊慘敗到隻剩幾千士兵,兄弟重傷不醒,後來又被徐榮圍攻,差點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最後白馬義從的突然出現,救下他們還讓他收獲一員大將,士兵還比來時還更多。
曹操看著楊風,眼裏冒出熱切的光芒:“不知以後有沒有和三位共同馳騁疆場的機會?”招攬之意昭然若揭,他心裏明白這個三人組以楊風為首,隻要搞定他其他兩人就必然跟來,想起虎牢關前兩人雙戰打敗呂布的英姿,眼光不由更加熱切三分。
楊風被看的身上直冒雞皮疙瘩,暗想老曹是不是有什麽特殊愛好,麵上不敢露出異樣表情,含糊說道:“以後會有機會的。”要讓曹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非跟他拚命不可。
曹操一聽就明白,不再多說,和旁邊的徐榮聊起來,他要趕緊收服這個的心才行。
其他眾人精明的不發一語,曹洪剛想說話被卻拉住,但心裏記住了曹操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