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暗流洶湧,江東的複蘇消息暫時還沒傳到北方,下知道了也不會當一回事,他們集體陷入工作狂潮,大軍整訓縮編如火如荼,沒錯,就是縮編,越來越好的待遇使得無數人打破頭都想進入軍中,新一輪的募兵令讓許多對那些被封爵的士兵羨慕的要死的人紛紛響應,不過當他們到達募兵點的時候才知道要求的嚴格。
“你,膽敢虛報年齡,明明十四敢說自己十八,滾!”
“別以為自己長著娃娃臉就可以蒙混過關,你看看自己的大肚。”
“看看你那精瘦的模樣,估計連把大刀都拿不起來,還來當兵,回去讀書參加科考才是正途。”
“老頭,年級大了該在家享受享受清福,別來這瞎搗亂,不走?衛兵,給我把他扔出去,頭發都白了還來湊熱鬧。”
負責募兵的人忙得滿頭大汗,奈何自從曹擦封賞給那些征戰外族的東西一宣揚,想當兵的人就多了起來,雖然封地都在幽並兩州,還都隻是最低的子爵,但豐厚的讓人眼紅,子爵三級:一級就擁有良田百畝,宅院一座,二級擁有良田兩百畝,宅院一座,三級良田四百畝,宅院一座,額外還有一枚勳章,正麵刻著一個人以大刀砍下狼頭做仰天長嘯狀栩栩如生的圖案,背後則是刻著他從軍以來最大的功績,隨同勳章發放的還有一卷記載著他征戰一生所有功績地書冊。這還沒完,他們擁有見官不拜的權力,任何官員都不能對他們行刑,如有過錯將會由兵部接管,地方官員要是動手倒黴的隻會是自己。
這樣的獎勵讓所有人為之瘋狂,按照魏王公布的法令。一共五級爵位,每級爵位又分三級,每一級獎勵都是向上增加,後麵的還不清楚是什麽,但光看這最低級地子爵就已經夠了,連封賞在北疆邊地都不在乎。
荀?停下工作,甩甩酸麻的手臂,抱怨說道:“兵部真是胡鬧。折騰出這麽大麻煩,不過以這情況看來,主公是鐵了心要文武並舉,不再以漢時的文重武輕來治理天下。”
荀攸也停下手裏的事情,輕笑說道:“這不算什麽,當初大漢立國文人根本不占任何優勢,周亞夫,衛青,李廣等一代又一代將星拱衛大漢才成就盛世,不然如何把匈奴打得拱手稱臣。數百年邊疆安靖,可惜後來薰仲舒確立儒家地位後就排斥武人,雖然曾經作用甚大,但後來大漢的衰落卻與他關係重大,要不是武人地位急劇衰落,哪至於淪落到被外族欺負上百年。”
荀?不滿的說道:“正世也是胡鬧。對軍中事務指手畫腳,這和他先前所說盡量退出不參與主公決策的說法完全不同,這爵位製度被他一插手,賞賜直線上升,這樣下去誰還會來當文官,要不了多久連個最低的縣令都沒人願意擔任,光靠那些武夫能行?”
荀攸倒是沒在乎這些:“文若,你就別在這擔心出亂子。文官係統也會有大地變化,主公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你都說了文武並舉,怎麽可能丟下不管。你就拭目以待好了。我擔心的卻是關於世家方麵的問題,主公多次表示對世家壟斷土地不滿,要對他們做出遏製,我們家估計也逃不過這場劫難。”
荀?冷哼一聲說道:“得了吧,你我都清楚世家的能耐,主公要動手隻會把自己取得的成就賠進去,估計連曹家都會消失,想必主公自己也知道,曹家也是世家,不過是現在最大的一個世家,毀滅世家就是毀滅自己你覺得主公會這麽做嗎:”
荀攸長歎道:“就是知道這一點才認為主公會對世家下手,由於我們的存在,荀家已經膨脹到難以控製的地步,有我們在還好說,後世子孫萬一動了邪念怎麽辦?世家不缺人才,但總會產生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昔日漢高祖不過一介亭長,最後還不是統一天下。”
荀?反倒樂觀起來:“看來公達還不清楚,奉孝所在的兵部分解在即。”
荀攸大驚,臉色變幻不定:“這是怎麽回事?文若你得給我好好說下,一段時間沒注意,竟然有這種事發生。”
荀?將兵部將分解成為四部分地事情一一說來,末了還痛苦的說道:“還遠不止這些,據說軍校也在籌建,軍校專職培養將校,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忠誠,可以說長久實行以後很可能抹殺掉叛亂的可能性,除非主公的後代做的太過火,不給人活路,具體情況不清楚,這事又是正世
,連奉孝都不知道怎麽實行,要等到軍校正世建立才
荀攸沉思起來,半晌後抬頭說道:“這個軍校估計很快就會建立,主公如今把麾下地盤裏地世家都梳理了一遍,正好是世家力量最薄弱的時候,此時不動作以後世家恢複就麻煩了,但此事我們不宜插手,本家過大肯定不會被放過,如果再插手是自找滅亡。”
兩人一時都沒了說話的心思,世家中人都分外看重家族的延續,可主公曹操的做法又明顯傾向於減弱世家,這種矛盾讓他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忽然噗哧一笑,荀?悠然說道:“公達,我們好像忘記了些什麽。”
荀攸也失笑:“對,主公曾經與我們討論分化世家的做法,正世那小子折騰出一個什麽長子繼承法,當時我們都一致反對,家族血脈的凝重怎麽可能是這種野小子能夠理解的,那一次真是酣暢淋漓,把奉孝那小子打擊地夠嗆,差點沒和我動手打起來,最終這事無疾而終。”
荀?拍拍雙手:“行了,這事不去討論,各地世家被滅掉無數,主公趁機把土地全部收歸手裏,再用來賞賜有功之臣,嘖嘖,江東和荊州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白送主公這麽多肥沃土地,當然,他們也是為了拖延主公統一的步伐,遺憾的是他們的做法正中主公下懷,平定河北後又發動北伐,這會可無力南征,急待全麵掌握剛納入手裏地地盤,都不需要他們動手就可以安穩數年,這下好了,成全主公還白白搭上如此之多的好處,不知道策劃此事的人得知後會是什麽表情。”
荀攸沒好氣的瞪了荀?一眼:“其實他們的做法也十分正確,隻是忽略了主公的真正實力,再說他們的眼光被局限在大漢的土地上,認為隻要單純的統一天下給百姓以安寧就可以,我們也好不到哪裏去,要不是正世點破外族屢屢進犯的緣由,順道眼界放大,我們的做法也是一樣。統一天下並不難,我相信主公在有生之年可以實現,但對外族多半也是照樣延續漢統,打痛他們保證幾十年平靜壓根就想不到徹底鏟除後患。”
荀?拿起一張紙,輕輕吹去上麵點點灰塵:“確實如此,來自林餘的雙季稻已經種植成功,畝產六百斤,你有什麽想法?”
荀攸奪過來仔細看看,搖頭歎息:“文若,我們聯名給族裏發信,要他們收斂起那點心思,別以為主公麾下有我們就可以無限要求權力,唉,貪婪害死人,那些長老都瘋了,就算我們有從龍之功也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麽高。”
荀?點頭:“沒錯,後方政務自從正世提出分化辦法以後就輕鬆許多,這功勞要算大半給他,軍略方麵我們基本沒有插手,這幫老糊塗還以為是當初文人治天下的時候,亂世之中首重武力,什麽時候輪到我們來話事,真是不知所謂。”
兩人達成共識,立即動手寫信,世家子弟對家族的獨有忠誠體現無餘。
寫完信叫人來送走後,荀?皺眉說道:“這正世究竟什麽來曆,我敢拿人頭擔保他師傅絕對不是墨家子弟,看他作為哪裏象墨門中人,除了那點技巧外全無墨門跡象,保甲屬於法家,那可怕的武藝和臨陣能力和兵家關係極重,儒家也能說上一二,當初那通關於儒家的論調弄得我頭暈,事後也忘了追問。”
荀攸翻了個白眼:“誰知道,族裏和當世大家一一聯係過,可沒人知道正世師傅還有這樣的人存在,我也覺得疑問重重,隱士也沒隱的這麽徹底吧,冀州那些世家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大才,隨便流出一兩樣就可以把家族實力提升無數個台階。”
荀?無奈的說道:“也許這是上天恩賜給主公的禮物,老天都想幫助他建立一個萬世王朝。”
兩人一起打個寒顫,不敢再說下去,天人感應之說深入人心,最後這句話要是傳出去非讓人瘋掉不可,不過因為楊風帶來的震撼太多,他們不得不歸功於老天,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麽楊風這樣的人才會主動投靠曹操。
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曹操遲早建立皇朝的兩人繼續忙他們的政事,至於大漢,漸漸從他們心中淡化,假以時日必定會消失,荀家接到他們的信後雖然十分不滿,但也無法可想,隻好死了全麵掌握新王朝的心思。
“你,膽敢虛報年齡,明明十四敢說自己十八,滾!”
“別以為自己長著娃娃臉就可以蒙混過關,你看看自己的大肚。”
“看看你那精瘦的模樣,估計連把大刀都拿不起來,還來當兵,回去讀書參加科考才是正途。”
“老頭,年級大了該在家享受享受清福,別來這瞎搗亂,不走?衛兵,給我把他扔出去,頭發都白了還來湊熱鬧。”
負責募兵的人忙得滿頭大汗,奈何自從曹擦封賞給那些征戰外族的東西一宣揚,想當兵的人就多了起來,雖然封地都在幽並兩州,還都隻是最低的子爵,但豐厚的讓人眼紅,子爵三級:一級就擁有良田百畝,宅院一座,二級擁有良田兩百畝,宅院一座,三級良田四百畝,宅院一座,額外還有一枚勳章,正麵刻著一個人以大刀砍下狼頭做仰天長嘯狀栩栩如生的圖案,背後則是刻著他從軍以來最大的功績,隨同勳章發放的還有一卷記載著他征戰一生所有功績地書冊。這還沒完,他們擁有見官不拜的權力,任何官員都不能對他們行刑,如有過錯將會由兵部接管,地方官員要是動手倒黴的隻會是自己。
這樣的獎勵讓所有人為之瘋狂,按照魏王公布的法令。一共五級爵位,每級爵位又分三級,每一級獎勵都是向上增加,後麵的還不清楚是什麽,但光看這最低級地子爵就已經夠了,連封賞在北疆邊地都不在乎。
荀?停下工作,甩甩酸麻的手臂,抱怨說道:“兵部真是胡鬧。折騰出這麽大麻煩,不過以這情況看來,主公是鐵了心要文武並舉,不再以漢時的文重武輕來治理天下。”
荀攸也停下手裏的事情,輕笑說道:“這不算什麽,當初大漢立國文人根本不占任何優勢,周亞夫,衛青,李廣等一代又一代將星拱衛大漢才成就盛世,不然如何把匈奴打得拱手稱臣。數百年邊疆安靖,可惜後來薰仲舒確立儒家地位後就排斥武人,雖然曾經作用甚大,但後來大漢的衰落卻與他關係重大,要不是武人地位急劇衰落,哪至於淪落到被外族欺負上百年。”
荀?不滿的說道:“正世也是胡鬧。對軍中事務指手畫腳,這和他先前所說盡量退出不參與主公決策的說法完全不同,這爵位製度被他一插手,賞賜直線上升,這樣下去誰還會來當文官,要不了多久連個最低的縣令都沒人願意擔任,光靠那些武夫能行?”
荀攸倒是沒在乎這些:“文若,你就別在這擔心出亂子。文官係統也會有大地變化,主公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你都說了文武並舉,怎麽可能丟下不管。你就拭目以待好了。我擔心的卻是關於世家方麵的問題,主公多次表示對世家壟斷土地不滿,要對他們做出遏製,我們家估計也逃不過這場劫難。”
荀?冷哼一聲說道:“得了吧,你我都清楚世家的能耐,主公要動手隻會把自己取得的成就賠進去,估計連曹家都會消失,想必主公自己也知道,曹家也是世家,不過是現在最大的一個世家,毀滅世家就是毀滅自己你覺得主公會這麽做嗎:”
荀攸長歎道:“就是知道這一點才認為主公會對世家下手,由於我們的存在,荀家已經膨脹到難以控製的地步,有我們在還好說,後世子孫萬一動了邪念怎麽辦?世家不缺人才,但總會產生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昔日漢高祖不過一介亭長,最後還不是統一天下。”
荀?反倒樂觀起來:“看來公達還不清楚,奉孝所在的兵部分解在即。”
荀攸大驚,臉色變幻不定:“這是怎麽回事?文若你得給我好好說下,一段時間沒注意,竟然有這種事發生。”
荀?將兵部將分解成為四部分地事情一一說來,末了還痛苦的說道:“還遠不止這些,據說軍校也在籌建,軍校專職培養將校,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忠誠,可以說長久實行以後很可能抹殺掉叛亂的可能性,除非主公的後代做的太過火,不給人活路,具體情況不清楚,這事又是正世
,連奉孝都不知道怎麽實行,要等到軍校正世建立才
荀攸沉思起來,半晌後抬頭說道:“這個軍校估計很快就會建立,主公如今把麾下地盤裏地世家都梳理了一遍,正好是世家力量最薄弱的時候,此時不動作以後世家恢複就麻煩了,但此事我們不宜插手,本家過大肯定不會被放過,如果再插手是自找滅亡。”
兩人一時都沒了說話的心思,世家中人都分外看重家族的延續,可主公曹操的做法又明顯傾向於減弱世家,這種矛盾讓他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忽然噗哧一笑,荀?悠然說道:“公達,我們好像忘記了些什麽。”
荀攸也失笑:“對,主公曾經與我們討論分化世家的做法,正世那小子折騰出一個什麽長子繼承法,當時我們都一致反對,家族血脈的凝重怎麽可能是這種野小子能夠理解的,那一次真是酣暢淋漓,把奉孝那小子打擊地夠嗆,差點沒和我動手打起來,最終這事無疾而終。”
荀?拍拍雙手:“行了,這事不去討論,各地世家被滅掉無數,主公趁機把土地全部收歸手裏,再用來賞賜有功之臣,嘖嘖,江東和荊州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白送主公這麽多肥沃土地,當然,他們也是為了拖延主公統一的步伐,遺憾的是他們的做法正中主公下懷,平定河北後又發動北伐,這會可無力南征,急待全麵掌握剛納入手裏地地盤,都不需要他們動手就可以安穩數年,這下好了,成全主公還白白搭上如此之多的好處,不知道策劃此事的人得知後會是什麽表情。”
荀攸沒好氣的瞪了荀?一眼:“其實他們的做法也十分正確,隻是忽略了主公的真正實力,再說他們的眼光被局限在大漢的土地上,認為隻要單純的統一天下給百姓以安寧就可以,我們也好不到哪裏去,要不是正世點破外族屢屢進犯的緣由,順道眼界放大,我們的做法也是一樣。統一天下並不難,我相信主公在有生之年可以實現,但對外族多半也是照樣延續漢統,打痛他們保證幾十年平靜壓根就想不到徹底鏟除後患。”
荀?拿起一張紙,輕輕吹去上麵點點灰塵:“確實如此,來自林餘的雙季稻已經種植成功,畝產六百斤,你有什麽想法?”
荀攸奪過來仔細看看,搖頭歎息:“文若,我們聯名給族裏發信,要他們收斂起那點心思,別以為主公麾下有我們就可以無限要求權力,唉,貪婪害死人,那些長老都瘋了,就算我們有從龍之功也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麽高。”
荀?點頭:“沒錯,後方政務自從正世提出分化辦法以後就輕鬆許多,這功勞要算大半給他,軍略方麵我們基本沒有插手,這幫老糊塗還以為是當初文人治天下的時候,亂世之中首重武力,什麽時候輪到我們來話事,真是不知所謂。”
兩人達成共識,立即動手寫信,世家子弟對家族的獨有忠誠體現無餘。
寫完信叫人來送走後,荀?皺眉說道:“這正世究竟什麽來曆,我敢拿人頭擔保他師傅絕對不是墨家子弟,看他作為哪裏象墨門中人,除了那點技巧外全無墨門跡象,保甲屬於法家,那可怕的武藝和臨陣能力和兵家關係極重,儒家也能說上一二,當初那通關於儒家的論調弄得我頭暈,事後也忘了追問。”
荀攸翻了個白眼:“誰知道,族裏和當世大家一一聯係過,可沒人知道正世師傅還有這樣的人存在,我也覺得疑問重重,隱士也沒隱的這麽徹底吧,冀州那些世家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大才,隨便流出一兩樣就可以把家族實力提升無數個台階。”
荀?無奈的說道:“也許這是上天恩賜給主公的禮物,老天都想幫助他建立一個萬世王朝。”
兩人一起打個寒顫,不敢再說下去,天人感應之說深入人心,最後這句話要是傳出去非讓人瘋掉不可,不過因為楊風帶來的震撼太多,他們不得不歸功於老天,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麽楊風這樣的人才會主動投靠曹操。
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曹操遲早建立皇朝的兩人繼續忙他們的政事,至於大漢,漸漸從他們心中淡化,假以時日必定會消失,荀家接到他們的信後雖然十分不滿,但也無法可想,隻好死了全麵掌握新王朝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