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懿的回答讓曹操非常滿意,不過如此直接又讓他心馬朗長於政務反應不過來還好說,這司馬懿瞬間就判斷出必須立即斬斷與其他世家的關聯,還順著自己的心意提出解決方法,可見其陰狠毒辣,不過得到這個結果也是好事,不怕他沒才能就怕他不暴露,有今天這個表現,其他人可不是吃素的,看著郭嘉和賈詡眼中閃動的光芒就知道。(.)
不提司馬朗的不解,司馬懿心中那個懊悔簡直就沒法提,衝動真是魔鬼,了解曹操的心思可也不必馬上就提出符合心意的建議,看看旁邊那些人精的反應就知道自己這次分明是弄巧成拙,郭嘉可是最受曹操器重的超級智囊,數次大型行動都是出自他的手筆,賈詡在西涼雖然沒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厲害,可司馬家的細作從沒放棄對他的監視,一下被兩人盯上,往後的日子可怎麽過,一想到這點就欲哭無淚。
楊風躲背後一個勁偷樂,司馬懿竟然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打死他也想不到,不過他也不想想現在司馬懿才多大,頂多二十的年紀能夠有這種表現已經非常不錯,就算郭嘉他們哪個不是久經戰陣鍛煉出來,初出茅廬就能有如此表現已經說明世家的培養能力。
曹操故作不知追問道:“仲達似乎言猶未盡,不如將你的通盤考慮一一解說,也好讓孤的心裏好受些。”
司馬朗牢牢閉上自己的嘴巴,弟弟地出色他是知道。可沒想到超過自己這麽多,雖然兩人主攻方向不同,但對於韜略方麵的學習卻是同步進行,一想到弟弟平時的隱藏就覺得心寒,看向他的眼光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陌生,也許是家族裏有人另外專門教他,這個想法象條毒蛇不斷噬咬著他。
司馬懿長長吸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臣以為主公應當派出大軍攻擊荊州和江東。[]表明對他們利用小動作動搖北方的不滿態度。能夠趁勢打下幾個要點則是再好不過。雖然主公結束北方大戰又與外族重開戰火牽製了很大的力量,不過能夠用於對付南方的兵力也足以實現這個目的,臣認為樊城和新野兩座荊州地重鎮最好拿下,從此徹底關閉荊州北上地大門,至於江東控製地揚州則要挑選一個適合大軍行動的地方進攻,臣以為應當先把靈靈壁和泗攻下,至於下蔡要看時機如何。把淮水以北控製在主公手裏方為上策,如若不然,江東隨時都可動用水軍運送大軍渡過淮水進犯徐州或沿著穎水北上進犯兗州。”
郭嘉折扇隨著一記清脆的聲音合上,微笑的看著司馬懿:“仲達果然大才,隻是這南方戰端一開如何才能結束?荊州與江東在主公壓力下聯合起來又該如何對付?要知道他們兩家一旦聯合整個長江就結成一個整體,沒有了可利用的空隙主公統一大業如何完成?”
司馬懿心裏苦笑,這麽大問題交給自己是不是太不地道,但看出郭嘉那笑容下危險。不得不把自己平時揣摩的計劃給端出來:“奉孝先生過獎了。我也隻是平時經常研究形勢有點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就當是拋磚引玉希望您不要取笑。”
郭嘉笑意越發濃厚:“仲達不妨直言,是不是高見一會自然見分曉。我與主公都等著你。”
司馬懿越發難受起來,這郭嘉本身就夠難纏,還要加上曹操地威壓,還給不給人活路,萬分忌憚下還不得不全部說出來:“臣始終不相信荊州和江東能夠聯合起來對抗主公,要知道他們之間的仇恨已經不可調和,即便是主公大軍壓境也無法改變因為孫堅之死而交惡的兩地,除非...”
郭嘉緊追不放:“除非什麽?仲達不需有任何顧慮,我們還沒想到會有什麽意外,你來給我們說說。(.好看的小說)”
司馬懿滿腦門的官司,你鬼才郭嘉外加賈詡還會想不到,說出去誰信,不過他也徹底看清形勢,司馬家已經無法脫離曹操的戰車那就幹脆貼緊,幹咳一聲正容說道:“除非荊州和江東某一方換個主人,此次針對主公的言論攻擊就是出自雙方的默契,不過荊州劉表卻對此毫不知情,乃是鹿門擅自的行動,作為荊州最大世家地龐家牽頭來完成,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劉表已經忍無可忍,一向支持漢室地龐家絕對不會讓劉表在荊州牧這個位置上呆的太久,而且他們已經有後備選擇,那就是劉備,此人號稱中山靖王之後,其真假姑且不論,畢竟漢室子孫太多,這亂世一起也無法查證,但這就是機會,隻要換下劉表以劉備取代就有了合作的基礎,目前荊州有‘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地說法,這出身鹿門的兩人又拒絕劉表的征召,擺明是開始造勢為後來加入並抬高劉備地位造勢,也許很快就會發難。
不過江東孫策其人性情如火,能否同意還是個問題,其智囊周
就提出一統長江與北方劃江而治,因為與荊州的糾葛為父報仇,但後來必定是為這個目標努力,主公的壓力必然促成雙方的聯合,對於統一大業極為不利,因為臣意以為稍打即可不必壓迫過甚。”
賈詡不經意的問道:“仲達對南方形勢了解頗深,這建議倒是極為中肯。”
司馬懿渾身冷汗直冒,苦笑著說道:“文和先生莫要欺我年幼,以先生和鬼才奉孝先生,還有王佐之才的文若先生所見,必有更為高明的見解,何苦拿我開心。”
荀?深深看了司馬懿一眼,問道:“仲達也莫要欺我等年老,不必壓迫過甚意在讓兩家交惡,但長期交戰必然損傷南方元氣,相信你也能想到這一點,再有保留...”
司馬懿背上衣衫全被打濕,連忙回答:“文若先生別急,這就說出來。”整理一下思緒再度開口:“以劉備來說,他麾下關張勇猛無雙,外加陳到和管亥等一眾黃巾悍將,得到荊州後實力必然大漲,有龐家牽頭相信本地世家也會鼎力相助,江東孫策麾下也同樣是猛將如雲,惟一區別隻在於智囊,周瑜一人就足以讓劉備焦頭爛額,不過劉備麾下已經有徐庶存在,突襲廬陵得手其能力可見一斑,如果再加上臥龍鳳雛勢必超越江東,即便根基未穩也不是獨木支撐的江東可以比擬,雖然不知兩人的能力如何,但單以名聲而論他們應當不在周瑜之下,即便稍有不足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曆練就可以獨擋一麵。
兩相對比,實力差別其實並不大,關鍵還在水軍上,掌管荊州水軍的蔡和黃祖能力不足,多年以來被江東壓著打,要不是江夏城堅難攻,荊州還沒等劉備接手就已經被孫策攻占,不過這其中可能有龐家在暗地裏支持,不然維持這種局麵的可能性很小,江東世家在孫策的強力壓製下被迫歸於其麾下,難免心有不服,長年對峙的原因也許就在此,但是經過數年統治,江東人心還是漸漸歸附,除了山越不時作亂扯後腿,江東可以說已經不是荊州能夠吃下的,就算龐家全力支持也不可能,這才是雙方聯合的基礎。
相較而言,主公水軍過於弱小,臣曾經聽聞有甘寧甘興霸奉命組建水軍,但依然不看好,倉促成軍與熟習水戰大為不同,何況北地士卒適應水戰也要時間,因此想與南方全麵開戰還要拖延日久,不如另辟他途,例如西進長安謀奪兩川,臣以為此策最好,占據兩川意味著荊州和江東的長江防線頓成廢物,即便聯合也不是主公對手,何況他們一旦得知兩川落入主公第一反應就是先下手奪取對方全部地盤,整合整個南方才有一拚之力,否則落敗是遲早的事情。”
郭嘉他們在這段話結束後終於放過了司馬懿,聚在一起嘀咕著什麽,曹操看著司馬懿怎麽看怎麽舒服,心狠不是問題,關鍵是那大局觀的強悍,郭嘉和賈詡難免有老去的一天,後續接班人在考察中的還有陳登和陸遜兩人,目前看來還要加上一個司馬懿,這樣曹昂未來的班底就夠了,等到兒子上來應該是對外擴張,有司馬懿坐鎮中央主持大局,其他人掃蕩四方也不錯,不過陳登和陸遜的發揮機會太少,看來有必要讓他們針對南方寫份折子上來看看。
討論很快就結束,郭嘉將他們討論的結果寫在一張紙上遞給曹操。
曹操接過紙邊看邊笑,看完後宣布各人的任職:“梁習,賈逵,溫恢,張既政務大才,中書省和門下省各去兩人,望你等盡心盡力學習,為日後就任州刺史積累經驗,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到時候再次考核不合格的話就隻能擔任一小吏終此一生,司馬朗則去尚書省幫助程程大人,司馬懿你文武全才大局觀不錯,奉孝和文和一致要求你去兵部跟隨他們,孤已經準了,你明日就去那裏報到。
今日到此為止,你們去吧。”
六人施禮離去,司馬兄弟有意拖後一步,等四人離去後司馬朗埋怨道:“仲達鋒芒太露,又有此大逆不道的說話,今後世家之間再無我家立足之地。”
司馬懿苦笑著說道:“兄長三思,你認為主公會給我們左右逢源的機會嗎?借機靠攏是家裏的決定,可斬斷與其他世家聯絡則是主公的要求,孰輕孰重您應該能想到,但這未必是壞事,我就不信以我的能力不能闖出一片天空。”
說到這裏自信的司馬懿大步離去,司馬朗在原地想明白後苦笑著離開,確實,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由不得司馬家搖擺不定,主動送上門來哪可能還繼續象以前,長歎一聲放下過往的考慮,不過以今天看到主公的能力,為他效力也未必太差。
不提司馬朗的不解,司馬懿心中那個懊悔簡直就沒法提,衝動真是魔鬼,了解曹操的心思可也不必馬上就提出符合心意的建議,看看旁邊那些人精的反應就知道自己這次分明是弄巧成拙,郭嘉可是最受曹操器重的超級智囊,數次大型行動都是出自他的手筆,賈詡在西涼雖然沒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厲害,可司馬家的細作從沒放棄對他的監視,一下被兩人盯上,往後的日子可怎麽過,一想到這點就欲哭無淚。
楊風躲背後一個勁偷樂,司馬懿竟然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打死他也想不到,不過他也不想想現在司馬懿才多大,頂多二十的年紀能夠有這種表現已經非常不錯,就算郭嘉他們哪個不是久經戰陣鍛煉出來,初出茅廬就能有如此表現已經說明世家的培養能力。
曹操故作不知追問道:“仲達似乎言猶未盡,不如將你的通盤考慮一一解說,也好讓孤的心裏好受些。”
司馬朗牢牢閉上自己的嘴巴,弟弟地出色他是知道。可沒想到超過自己這麽多,雖然兩人主攻方向不同,但對於韜略方麵的學習卻是同步進行,一想到弟弟平時的隱藏就覺得心寒,看向他的眼光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陌生,也許是家族裏有人另外專門教他,這個想法象條毒蛇不斷噬咬著他。
司馬懿長長吸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臣以為主公應當派出大軍攻擊荊州和江東。[]表明對他們利用小動作動搖北方的不滿態度。能夠趁勢打下幾個要點則是再好不過。雖然主公結束北方大戰又與外族重開戰火牽製了很大的力量,不過能夠用於對付南方的兵力也足以實現這個目的,臣認為樊城和新野兩座荊州地重鎮最好拿下,從此徹底關閉荊州北上地大門,至於江東控製地揚州則要挑選一個適合大軍行動的地方進攻,臣以為應當先把靈靈壁和泗攻下,至於下蔡要看時機如何。把淮水以北控製在主公手裏方為上策,如若不然,江東隨時都可動用水軍運送大軍渡過淮水進犯徐州或沿著穎水北上進犯兗州。”
郭嘉折扇隨著一記清脆的聲音合上,微笑的看著司馬懿:“仲達果然大才,隻是這南方戰端一開如何才能結束?荊州與江東在主公壓力下聯合起來又該如何對付?要知道他們兩家一旦聯合整個長江就結成一個整體,沒有了可利用的空隙主公統一大業如何完成?”
司馬懿心裏苦笑,這麽大問題交給自己是不是太不地道,但看出郭嘉那笑容下危險。不得不把自己平時揣摩的計劃給端出來:“奉孝先生過獎了。我也隻是平時經常研究形勢有點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就當是拋磚引玉希望您不要取笑。”
郭嘉笑意越發濃厚:“仲達不妨直言,是不是高見一會自然見分曉。我與主公都等著你。”
司馬懿越發難受起來,這郭嘉本身就夠難纏,還要加上曹操地威壓,還給不給人活路,萬分忌憚下還不得不全部說出來:“臣始終不相信荊州和江東能夠聯合起來對抗主公,要知道他們之間的仇恨已經不可調和,即便是主公大軍壓境也無法改變因為孫堅之死而交惡的兩地,除非...”
郭嘉緊追不放:“除非什麽?仲達不需有任何顧慮,我們還沒想到會有什麽意外,你來給我們說說。(.好看的小說)”
司馬懿滿腦門的官司,你鬼才郭嘉外加賈詡還會想不到,說出去誰信,不過他也徹底看清形勢,司馬家已經無法脫離曹操的戰車那就幹脆貼緊,幹咳一聲正容說道:“除非荊州和江東某一方換個主人,此次針對主公的言論攻擊就是出自雙方的默契,不過荊州劉表卻對此毫不知情,乃是鹿門擅自的行動,作為荊州最大世家地龐家牽頭來完成,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劉表已經忍無可忍,一向支持漢室地龐家絕對不會讓劉表在荊州牧這個位置上呆的太久,而且他們已經有後備選擇,那就是劉備,此人號稱中山靖王之後,其真假姑且不論,畢竟漢室子孫太多,這亂世一起也無法查證,但這就是機會,隻要換下劉表以劉備取代就有了合作的基礎,目前荊州有‘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地說法,這出身鹿門的兩人又拒絕劉表的征召,擺明是開始造勢為後來加入並抬高劉備地位造勢,也許很快就會發難。
不過江東孫策其人性情如火,能否同意還是個問題,其智囊周
就提出一統長江與北方劃江而治,因為與荊州的糾葛為父報仇,但後來必定是為這個目標努力,主公的壓力必然促成雙方的聯合,對於統一大業極為不利,因為臣意以為稍打即可不必壓迫過甚。”
賈詡不經意的問道:“仲達對南方形勢了解頗深,這建議倒是極為中肯。”
司馬懿渾身冷汗直冒,苦笑著說道:“文和先生莫要欺我年幼,以先生和鬼才奉孝先生,還有王佐之才的文若先生所見,必有更為高明的見解,何苦拿我開心。”
荀?深深看了司馬懿一眼,問道:“仲達也莫要欺我等年老,不必壓迫過甚意在讓兩家交惡,但長期交戰必然損傷南方元氣,相信你也能想到這一點,再有保留...”
司馬懿背上衣衫全被打濕,連忙回答:“文若先生別急,這就說出來。”整理一下思緒再度開口:“以劉備來說,他麾下關張勇猛無雙,外加陳到和管亥等一眾黃巾悍將,得到荊州後實力必然大漲,有龐家牽頭相信本地世家也會鼎力相助,江東孫策麾下也同樣是猛將如雲,惟一區別隻在於智囊,周瑜一人就足以讓劉備焦頭爛額,不過劉備麾下已經有徐庶存在,突襲廬陵得手其能力可見一斑,如果再加上臥龍鳳雛勢必超越江東,即便根基未穩也不是獨木支撐的江東可以比擬,雖然不知兩人的能力如何,但單以名聲而論他們應當不在周瑜之下,即便稍有不足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曆練就可以獨擋一麵。
兩相對比,實力差別其實並不大,關鍵還在水軍上,掌管荊州水軍的蔡和黃祖能力不足,多年以來被江東壓著打,要不是江夏城堅難攻,荊州還沒等劉備接手就已經被孫策攻占,不過這其中可能有龐家在暗地裏支持,不然維持這種局麵的可能性很小,江東世家在孫策的強力壓製下被迫歸於其麾下,難免心有不服,長年對峙的原因也許就在此,但是經過數年統治,江東人心還是漸漸歸附,除了山越不時作亂扯後腿,江東可以說已經不是荊州能夠吃下的,就算龐家全力支持也不可能,這才是雙方聯合的基礎。
相較而言,主公水軍過於弱小,臣曾經聽聞有甘寧甘興霸奉命組建水軍,但依然不看好,倉促成軍與熟習水戰大為不同,何況北地士卒適應水戰也要時間,因此想與南方全麵開戰還要拖延日久,不如另辟他途,例如西進長安謀奪兩川,臣以為此策最好,占據兩川意味著荊州和江東的長江防線頓成廢物,即便聯合也不是主公對手,何況他們一旦得知兩川落入主公第一反應就是先下手奪取對方全部地盤,整合整個南方才有一拚之力,否則落敗是遲早的事情。”
郭嘉他們在這段話結束後終於放過了司馬懿,聚在一起嘀咕著什麽,曹操看著司馬懿怎麽看怎麽舒服,心狠不是問題,關鍵是那大局觀的強悍,郭嘉和賈詡難免有老去的一天,後續接班人在考察中的還有陳登和陸遜兩人,目前看來還要加上一個司馬懿,這樣曹昂未來的班底就夠了,等到兒子上來應該是對外擴張,有司馬懿坐鎮中央主持大局,其他人掃蕩四方也不錯,不過陳登和陸遜的發揮機會太少,看來有必要讓他們針對南方寫份折子上來看看。
討論很快就結束,郭嘉將他們討論的結果寫在一張紙上遞給曹操。
曹操接過紙邊看邊笑,看完後宣布各人的任職:“梁習,賈逵,溫恢,張既政務大才,中書省和門下省各去兩人,望你等盡心盡力學習,為日後就任州刺史積累經驗,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到時候再次考核不合格的話就隻能擔任一小吏終此一生,司馬朗則去尚書省幫助程程大人,司馬懿你文武全才大局觀不錯,奉孝和文和一致要求你去兵部跟隨他們,孤已經準了,你明日就去那裏報到。
今日到此為止,你們去吧。”
六人施禮離去,司馬兄弟有意拖後一步,等四人離去後司馬朗埋怨道:“仲達鋒芒太露,又有此大逆不道的說話,今後世家之間再無我家立足之地。”
司馬懿苦笑著說道:“兄長三思,你認為主公會給我們左右逢源的機會嗎?借機靠攏是家裏的決定,可斬斷與其他世家聯絡則是主公的要求,孰輕孰重您應該能想到,但這未必是壞事,我就不信以我的能力不能闖出一片天空。”
說到這裏自信的司馬懿大步離去,司馬朗在原地想明白後苦笑著離開,確實,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由不得司馬家搖擺不定,主動送上門來哪可能還繼續象以前,長歎一聲放下過往的考慮,不過以今天看到主公的能力,為他效力也未必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