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趁機攻占了定遠城,王猛半夜一直主持著將士巡邏城中,以防有人趁火打劫。
這定遠城不久前經過郭子興起義、元軍攻城,兩次兵亂之後,對於兵卒早就是視之如猛虎,
根本無需惡人渲染,隻要自家軍隊保持著良好紀律,不對城中的百姓造成叨擾,加上自己濠州男兒的身份,很容易讓人收心。
一夜裏,城中的百姓提起心,透過窗戶看著那些打著燈籠,四處巡查將士。
隻見得這些將士不時捆綁幾個四處流竄逃兵、潑皮,但是卻一直沒有對房屋之中的百姓造成絲毫的打攪。
凡是都要對比,無論是郭子興的紅巾或者是元軍,破城之後都是暴虐,燒殺辱虐是少不了的。
王猛手下的軍隊完美的貫徹了不燒不搶……,自然是格外的特別。
第二日,百姓們出門才是看到大大的告示貼在城牆。
“我軍大總管也是濠州男兒,與父老相親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伴隨著一個老者郎朗宣讀這一則告示。
人群之中,頓時一片嘩然,想到昨夜的那些兵卒,這些百姓漸漸有些信服。
定遠城縣衙,王猛坐在大堂,同身旁隻有穿著一身青袍的中年人交談。
“李先生,許久未見啊!”
中年有些唏噓:“上次見到將軍還是王大員外,如今卻是濠州大總管。”
王猛溫和一笑:“前些年,咱商會在定遠開辟市場,還要多謝先生的一臂之恩。”
中年搖搖頭:“本是分內之事,總管手腕高超,懾服淮西,這定遠之事,我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雖是如此,但是王猛對於先生一直都是心懷歉意,尤其是起兵之後,恐連累到先生,還請先生諒解,受王猛一拜!”
說著,王猛頓時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朝著中年躬身。
中年連忙起身,想要扶起王猛:“總管快快起身,許些小事何足掛齒。”
王猛確是久久躬身,遲遲不起。
因為這並非是小事,而且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自己這一拜必須有誠意。
王猛對於這個中年很是看重,因為此人名叫做——李善長。
大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尤其是擅長後勤,有蕭何、文若之才。
見到王猛這般躬身,足以見得誠意。
李善長頓時一番歎息:“鄙人明白總管難處,況且幸得總管顏麵,我李氏一族在郭將軍起義之後,才得以保全。而後元軍來襲,我等族人大多是轉移到城外,更少有損傷,何以責怪總管?”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王猛聞言,才緩緩起身,麵帶笑容:“多謝先生體諒。”
“我軍中尚且缺個主簿,先生可願屈就?”
李善長聞言,有些疑遲。
王猛也靜靜地等著他思索,畢竟是關乎身家性命之大事。
良久之後,李善長才下定決定,對著王猛躬身一拜:“臣李善長拜見主公!”
王猛頓時一笑,攙扶起來李善長。
“咱得到先生,好比是高祖得蕭何也!”
“將軍過獎了!過獎了!”
雖然是這般說,但是看到李善長滿臉的笑意,想來是對於王猛將自己與蕭何相比,十分的得意。
王猛也是大笑,很多年之前,他販鹽在定遠開辟市場的時候,就結識了李善長。
但是彼此身份地位相當,李氏一族也是當地豪族,自然是說不上收服。
索性在李善長的推薦之下,結識了胡惟庸,進而三顧茅廬,將之收服。
現在能得到李善長的投靠,也算是得償所願,王猛自然是心滿意足。
……
“縣衙銀庫有官銀十一萬兩,銅錢六萬吊。”
“糧庫有糧九千擔,鹽九百斤……”
王猛聽到李善長的匯報,不時點點頭。
良久之後王猛才開口道:“先生,如今官軍新敗,正是聞風喪膽之際,接下來還需要廣積糧,高築牆,另外集中縣裏的匠人,打造軍械,同時招募將士。待到咱掃清定遠周邊,兵鋒直逼和滁二州,如此一來才能後方安穩。”
李善長連忙點頭:“如今君臣有別,當不得先生,主公叫我表字百室便是。”
人家說得清楚,識大體,王猛自然不會駁回。
王猛稍稍頷首:“百室,你如何看?”
李善長開口道:“主公約法三章,施展仁政,大善。如何可盡收民心。”
“如今天下大亂,劉福通在北,相繼攻占汝寧府、光州、息州,擁兵數十萬之數,為朝廷忌憚。”
“而徐壽輝在南,擊敗元朝的威順王寬撤不花,攻占了蘄州和黃州,同樣是擁兵數十萬,更是建國稱帝,國號天完,設置“蓮台省”統領百官,引人注目。”
“元庭雖頹,但底蘊猶存,以我所看這兩人不過是為王先驅。就此時刻,主公應潛行發展,修養聲息……”
“不稱王方能王天下!”
王猛猛然點頭,這李善長倒是說到他心裏了。
如今的起義軍看似勢力浩蕩,但是大多是烏合之眾。
更說那徐壽輝簡直愚蠢,現在竟然敢稱帝,難道是害怕元庭不玩命打你嗎?
曆史上不是沒有教訓,袁術稱帝,天下共擊之!
當然,或許也怪不得徐壽輝,畢竟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傀儡。
現在是彭和尚的傀儡,後來又有大權在握的倪文俊,最後更有誅殺了倪文俊的忠臣陳友諒獨掌大權。
從他出任天完國皇帝算起,國號是彭瑩玉選定的,遷都到漢陽是倪文俊主持的,其生命的終結是陳友諒敲定的。
曆史上說他形貌端莊,極類彌勒,才被捧上了帝王之位。
也就是說他隻負責貌美如花,其餘的完全不管事!
不過劉福通的確是真豪傑,若是沒有記錯的話,接下來的幾年裏,劉福通和元軍作戰,少有敗績。
更是牽扯了大部分主力,為各地的義軍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時機。
若不是劉福通牽扯,徐壽輝的天完早就是完了!
而後劉福通也是建宋國,尊韓林兒為帝,而後更是反守為攻,三路北伐,雖然沒能攻破大都,但也攻破了上都。
同時大宋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方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宋政權勢力出現鼎盛局麵。
隻可惜後來內部混亂,各自為營,盛極而衰!
這定遠城不久前經過郭子興起義、元軍攻城,兩次兵亂之後,對於兵卒早就是視之如猛虎,
根本無需惡人渲染,隻要自家軍隊保持著良好紀律,不對城中的百姓造成叨擾,加上自己濠州男兒的身份,很容易讓人收心。
一夜裏,城中的百姓提起心,透過窗戶看著那些打著燈籠,四處巡查將士。
隻見得這些將士不時捆綁幾個四處流竄逃兵、潑皮,但是卻一直沒有對房屋之中的百姓造成絲毫的打攪。
凡是都要對比,無論是郭子興的紅巾或者是元軍,破城之後都是暴虐,燒殺辱虐是少不了的。
王猛手下的軍隊完美的貫徹了不燒不搶……,自然是格外的特別。
第二日,百姓們出門才是看到大大的告示貼在城牆。
“我軍大總管也是濠州男兒,與父老相親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伴隨著一個老者郎朗宣讀這一則告示。
人群之中,頓時一片嘩然,想到昨夜的那些兵卒,這些百姓漸漸有些信服。
定遠城縣衙,王猛坐在大堂,同身旁隻有穿著一身青袍的中年人交談。
“李先生,許久未見啊!”
中年有些唏噓:“上次見到將軍還是王大員外,如今卻是濠州大總管。”
王猛溫和一笑:“前些年,咱商會在定遠開辟市場,還要多謝先生的一臂之恩。”
中年搖搖頭:“本是分內之事,總管手腕高超,懾服淮西,這定遠之事,我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雖是如此,但是王猛對於先生一直都是心懷歉意,尤其是起兵之後,恐連累到先生,還請先生諒解,受王猛一拜!”
說著,王猛頓時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朝著中年躬身。
中年連忙起身,想要扶起王猛:“總管快快起身,許些小事何足掛齒。”
王猛確是久久躬身,遲遲不起。
因為這並非是小事,而且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自己這一拜必須有誠意。
王猛對於這個中年很是看重,因為此人名叫做——李善長。
大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尤其是擅長後勤,有蕭何、文若之才。
見到王猛這般躬身,足以見得誠意。
李善長頓時一番歎息:“鄙人明白總管難處,況且幸得總管顏麵,我李氏一族在郭將軍起義之後,才得以保全。而後元軍來襲,我等族人大多是轉移到城外,更少有損傷,何以責怪總管?”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王猛聞言,才緩緩起身,麵帶笑容:“多謝先生體諒。”
“我軍中尚且缺個主簿,先生可願屈就?”
李善長聞言,有些疑遲。
王猛也靜靜地等著他思索,畢竟是關乎身家性命之大事。
良久之後,李善長才下定決定,對著王猛躬身一拜:“臣李善長拜見主公!”
王猛頓時一笑,攙扶起來李善長。
“咱得到先生,好比是高祖得蕭何也!”
“將軍過獎了!過獎了!”
雖然是這般說,但是看到李善長滿臉的笑意,想來是對於王猛將自己與蕭何相比,十分的得意。
王猛也是大笑,很多年之前,他販鹽在定遠開辟市場的時候,就結識了李善長。
但是彼此身份地位相當,李氏一族也是當地豪族,自然是說不上收服。
索性在李善長的推薦之下,結識了胡惟庸,進而三顧茅廬,將之收服。
現在能得到李善長的投靠,也算是得償所願,王猛自然是心滿意足。
……
“縣衙銀庫有官銀十一萬兩,銅錢六萬吊。”
“糧庫有糧九千擔,鹽九百斤……”
王猛聽到李善長的匯報,不時點點頭。
良久之後王猛才開口道:“先生,如今官軍新敗,正是聞風喪膽之際,接下來還需要廣積糧,高築牆,另外集中縣裏的匠人,打造軍械,同時招募將士。待到咱掃清定遠周邊,兵鋒直逼和滁二州,如此一來才能後方安穩。”
李善長連忙點頭:“如今君臣有別,當不得先生,主公叫我表字百室便是。”
人家說得清楚,識大體,王猛自然不會駁回。
王猛稍稍頷首:“百室,你如何看?”
李善長開口道:“主公約法三章,施展仁政,大善。如何可盡收民心。”
“如今天下大亂,劉福通在北,相繼攻占汝寧府、光州、息州,擁兵數十萬之數,為朝廷忌憚。”
“而徐壽輝在南,擊敗元朝的威順王寬撤不花,攻占了蘄州和黃州,同樣是擁兵數十萬,更是建國稱帝,國號天完,設置“蓮台省”統領百官,引人注目。”
“元庭雖頹,但底蘊猶存,以我所看這兩人不過是為王先驅。就此時刻,主公應潛行發展,修養聲息……”
“不稱王方能王天下!”
王猛猛然點頭,這李善長倒是說到他心裏了。
如今的起義軍看似勢力浩蕩,但是大多是烏合之眾。
更說那徐壽輝簡直愚蠢,現在竟然敢稱帝,難道是害怕元庭不玩命打你嗎?
曆史上不是沒有教訓,袁術稱帝,天下共擊之!
當然,或許也怪不得徐壽輝,畢竟他大多數時間都是傀儡。
現在是彭和尚的傀儡,後來又有大權在握的倪文俊,最後更有誅殺了倪文俊的忠臣陳友諒獨掌大權。
從他出任天完國皇帝算起,國號是彭瑩玉選定的,遷都到漢陽是倪文俊主持的,其生命的終結是陳友諒敲定的。
曆史上說他形貌端莊,極類彌勒,才被捧上了帝王之位。
也就是說他隻負責貌美如花,其餘的完全不管事!
不過劉福通的確是真豪傑,若是沒有記錯的話,接下來的幾年裏,劉福通和元軍作戰,少有敗績。
更是牽扯了大部分主力,為各地的義軍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時機。
若不是劉福通牽扯,徐壽輝的天完早就是完了!
而後劉福通也是建宋國,尊韓林兒為帝,而後更是反守為攻,三路北伐,雖然沒能攻破大都,但也攻破了上都。
同時大宋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方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宋政權勢力出現鼎盛局麵。
隻可惜後來內部混亂,各自為營,盛極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