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斯太太會為一家人準備早餐,這也是她的愛好,她很享受烹飪的時光。


    看著幾個孩子滿足的品嚐她的勞動成果,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是工作或者是其他都不能滿足她的。


    不會兒,一家人快速的吃完了早餐。


    “我們出去工作了!”


    “小佩頓不和我們一去去了,真是悲傷!”裏奇歎息的開口,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佩頓可一點都看出不出他的悲傷。


    畢竟沒有佩頓和他們分享工資、小費,他們還能多一些零花錢。


    裏奇、凱文、米娜立刻出門,朝著社區門口而去。


    三人需要分工去完成送報紙和牛奶的工作,這也是他們需要早起的原因。


    這份工作其實一點都不困難,他們隻需要從社區門口的驛站處取出這些被定製好的東西。


    然後將之送到相應人的家門口的箱子裏,運氣好,還能得到一筆小費。


    即便是沒有他們三人,社區服務公司也有相應的員工消耗一些時間完成這件事,或許是值班的門衛或者是巡邏的保安。


    對於資本家而言,一定的薪酬,壓榨出來最大的勞動力,才是最好的。


    如今,多出了幾個勤工儉學的臨時工,反而是讓社區服務公司多出一份額外的薪酬損失。


    不過社區服務公司的負責人也不在乎,在他看來,消耗公司的資金,為他個人換來一位警察局長的人情,這是值得的。


    甚至在他看來,將這件事放在公司層麵上,對於公司的發展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人情是個人的,但是公司也能受到警察局資源傾斜帶來的好處。


    無論是警力資源的傾斜,或者是提升社區服務的品質都是值得的。


    相較而言,一份薪酬消耗,算不得什麽。


    這一次,佩頓沒有跟隨著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去工作。


    昨晚上他已經從克裏斯先生那裏得到一份薪酬更高的工作。


    警察局的臨時工助理,這是規則範圍內的工作。


    許多大人物的後輩都需要這樣的工作,暫時學習、曆練一下。


    佩頓年紀小,還能加上一個勤工儉學的名頭,讓人找不出絲毫的問題。


    吃過了早餐,克裏斯先生、太太,佩頓,三人正在祈禱。


    這祈禱一日三次,三餐之後進行。


    本來西部的牛仔向來隻信仰自己手中的槍,但是隨著克裏斯先生結婚,他漸漸有了更多的信仰,關於家庭、未來、政治抱負……


    既然多了如此之多的元素,那麽,多出一個上帝也無所謂了。


    佩頓和克裏斯先生的祈禱都並不複雜,隻是幾個動作,幾句祈禱詞。


    反倒是克裏斯太太絕對是一個最虔誠的信徒,等送別了家人,她獨自祈禱的時候。


    她還會取出舊約《聖經》,披上披肩,學著牧師的模樣,反反複複的進行祈禱的儀式。


    有時候,克裏斯先生都開玩笑說:“看吧,你們的媽媽,可真有做牧師的天賦。”


    對於自家母親的信仰,佩頓保持尊重,同時對於家裏的幾本猶太人珍藏書籍,《塔木德》、舊約《聖經》、《十誡》……


    佩頓也抱有一定的興趣,畢竟傳說這幾本書蘊含著猶太民族的智慧,是猶太人的財富鑰匙。


    這些書,上輩子佩頓就看過,不過是中文翻譯版。


    現在看過了更正宗的版本,佩頓也沒發現有太多的不同,無非是宗教色彩更加濃厚,沒有中文譯者對於那些財富故事的探討。


    至於說收獲?


    當然,看過之後,的確有收獲,但是也無需太過於高看。


    其實每一本書隻要讀下去,必然都有收獲。


    哪怕你去讀十年的《阿衰》,或許你也會覺得其中蘊涵了世上絕倫的哲學。


    嬉笑怒罵皆是表象,其中蘊涵了深刻的哲學道理,每一個小故事都是一種隱射,簡直是真正的財富。


    當然,這些哲學或許連作者也沒有考慮過,他們隻是屬於你自己的財富。


    一本書、某種作品從誕生之後,就再不是屬於作者的了,尤其是在作者死亡之後,被不斷的注解、翻譯,成為無數人手中的工具。


    魯迅一個寫書的,懂什麽兩顆棗樹?


    包括現在我們所說的那些古代典籍,各家學派的經典,經過一代人一代人的注釋、詮釋……


    為了迎合每一個時代,這些書籍被賦予了太多作品之外的東西。


    由此產生了太多的傳奇色彩。


    無論中外,皆是如此!


    國外有什麽世人的《聖經》、《羊皮卷》不得不讀的傳世經典、《塔木德》一個民族的智慧……


    我們不還是流傳著半步《論語》治天下的傳說嗎?


    拋出那些傳奇色彩,當真讓佩頓來對比,上麵的東西都太小兒科了。


    《刑法》裏麵絕對有更多財富的密碼。


    甚至學論語你不一定能治理天下,但學會刑法,你一定會知道如何合法的不被治理?


    如何在法庭上聲情並茂的與法官探討你的未來?


    同樣是發財,同樣是行走在法律的邊緣,有些人被抓了,有些人沒有,要學會找原因,學習很重要。


    離開家,站在社區門口,沒等待多久,他便看到了福雷斯。


    此時的福雷斯額頭上洋溢著些許汗水,佩頓也是見怪不怪,福雷斯這是跑步過來的。


    對著福雷斯點點頭,佩頓開口道:“跑!”


    “好!”


    兩人保持著相同的步伐,開始圍繞著鎮上周圍的主要幹道奔跑起來。


    兩人選擇的道路,還是比較科學的,從福雷斯家所在的第一十七號公路線,繞著城區,跑兩圈,進入三號線,直接抵達學校。


    ……


    數學課課堂上,福雷斯眼睛不眨的盯著黑板,少有的認真起來。


    這很是正常,大多數女教師的課堂上,福雷斯總是能多出幾分注意力。


    而且這是數學課,數學老師莉娜老師對福雷斯十分偏愛。


    用她的話:“福雷斯,你要是我的兒子就好了!”


    不要誤會,這是那種對成績優異好學生的偏愛。


    沒錯,福雷斯是好學生,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


    去年的這堂數學課,福雷斯得了A+的評價,班級裏能得找個評價的隻有三個人。


    不要懷疑福雷斯能不能聽懂、學好數學。


    前些日子,莉娜老師找出來一個“高等數學的課外拓展題”,題型有些類似後世的高級奧數題。


    佩頓親眼見證了福雷斯是如何一步一步將這道難題解答出來的。


    福雷斯並非是白癡,他雖然思維意識遲鈍,不善表達,但是屬於內秀選手,思維的完善程度在同年齡階段孩子之中很高。


    這是時代所謂是智商檢測,根本測試不準確,擁有自閉症的愛因斯坦,小時候也被當做白癡對待。


    課堂上,佩頓繼續自己的創作,再一次填充了一條關於牧師的人物劇情線。


    設計一些理智而又癲狂的話語。


    “大主教們都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是的,我也認同這句話,我相信科學是可以解釋神學的。”


    “神學是存在的,也是符合科學的。”


    “神靈也是存在的,隻是還要我們更多的時間去尋覓,用科學的方式。”


    “科學始終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個問題,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一個問題。”


    “在沒有尋找到細菌之前,人們也將細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視作神靈的懲罰,但是科學證明了這不是神靈的懲罰。”


    “維薩裏解剖屍體,讓我們邁步進入現代生物學,讓我們走進了曾經我們所說的神靈的領域。”


    “若是我們繼續推行科學,我們未嚐不可以找到神靈,解剖他,用科學的思維來解釋他的存在。”


    “或許我們不在一個緯度,我們需要更多的認識。”


    “或許神也是人,無非是掌握了更多的科學技術,乃至於破解了生命密碼的人。”


    “終究有一天,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方式,將我們送上神靈的領域,人造神,未必不能!”


    看著自己設計的這個人物形象,佩頓第一次覺得這不像是一個牧師,反倒是像一個科學家。


    不過在神學中,再癲狂的牧師都是存在的,動不動就異端、燒死他,這些人的心理不正常很合理。


    一個像科學家的理智牧師,帶著一絲絲的癲狂,很正常,不是嗎?


    按摩一下太陽穴,看了看時間,佩頓開口道:“福雷斯,下課去打球吧!”


    可惜,佩頓的這一道聲音絲毫不能影響福雷斯的專注聽課,他的注意力全部在黑板上。


    佩頓有些羨慕的看了一眼福雷斯,這份專注能力是他不具備的。


    對於感興趣的東西,福雷斯總是能投入百分百的專注。


    而佩頓的心思太雜,專注力較之福雷斯相差甚遠!


    或許佩頓這就是赤子之心!


    原來的故事之中,福雷斯被視作美國精神,不就是因為他專注一件事,都能將之做得極致?


    配合上白癡的身份,更是顯得美國夢震撼!


    輕輕觸動一下福雷斯的肩膀,福雷斯才轉過頭來,困惑的看著佩頓。


    “下課,打球!”佩頓再一次重複道。


    福雷斯點點頭,繼而轉頭,繼續盯著黑板。


    兩人所說的打球,並非是現在校園最流行的“橄欖球”“棒球”,而是不太受歡迎的籃球。


    沒錯,現如今,籃球很不受歡迎,一點都不流行!


    我們通常評價一項體育運動的影響力、流行程度,從他的職業賽事就能得到體現。


    為何足球是公認的第一運動?


    首先是因為足球最早建立了職業規則,擁有廣泛的愛好者,從業者數量也很多。


    千年前,秦檜就因為傳球好,得到了賞識。


    同時更明顯的一個標誌,則是足球最高賽事——世界杯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不下於奧運會。


    但是如今這年頭,美國籃球的職業賽事才創立不到十年。


    最初不過是一些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板不想自家的體育運動館場地空著,才找人成立的體育賽事。


    籃球賽事還處於史前時期,一定都不流行。


    是的,不是上古時期,而是史前時期!


    現在距離張伯倫等人所屬的上古巨獸時期還很遙遠。


    如今奧爾巴赫接過凱爾特人的教鞭才不到三年,拉塞爾還沒進大學。


    屬於凱爾特人的八連冠還未開始,至於現代化籃球更是不見蹤跡。


    現如今,在美國這片土壤,並沒有太多籃球存在的空間。


    橄欖球、冰球、棒球才是最流行的三大球。


    當然,即便是在後世,NBA最巔峰的時候,美國的四大體育運動之中,籃球也從來不是首位。


    他或許超過了冰球,棒球,但是橄欖球永遠是聯邦公民的首選。


    每年NFL超級碗開始的時候,全美都要陷入瘋狂,那一場體育場中央的匯演,更是被中國人稱作“美國春晚”。


    當時的NBA聯盟總裁,大衛恩斯特看出來美國的環境如此,尋求從外部超車。


    隨著NBA布局全球,進行NBA推廣計劃。


    一代代的造神,從魔鳥到四大中鋒、飛人,乃至是後來的四大分衛、小皇帝詹姆斯……


    無數的超級球星被推出,成為聯盟的牌麵,NBA在全球的影響力才有後世的驚人


    佩頓上輩子是一個籃球愛好者,甚至稱得上是半專業籃球運動員,在大學時,也是校隊的成員。


    這輩子被要求學習一項運動之後,他自然首先選擇了這項運動。


    至於福雷斯則是被他拉進來的,成為他的陪練對象。


    籃球不流行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至少籃球場很空曠,課堂時間,佩頓和福雷斯都能玩一玩。


    “你不行啊,福雷斯,我用左手都能打爆你!”


    佩頓左手手持籃球,一個crossover快速的變向,突破了福雷斯,在籃筐下,一個小勾手上籃成功之後,大笑道。


    福雷斯一言不發,隻是看著手中的籃球,這副呆呆的表情讓佩頓沒有一絲絲裝逼的快感。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副表情更是讓他想到了日後的石佛鄧肯,都是呆呆的。


    佩頓再一次運球突破,胯下運球。


    嘭!


    一個精彩的搶斷。


    球已經出現在了福雷斯的手中,就剛才的那一刹那,福雷斯順著佩頓節奏的變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搶斷。


    專注性,在福雷斯身上表現得淋漓精致。


    兩人的身體素質都不錯,福雷斯在甩脫了矯正器之後,發育也迎來了飛速的增長,現如今比佩頓還高出幾厘米。


    依照著如此的發育,佩頓甚至懷疑,福雷斯會不會像小說裏一般,長到二米二?


    搖搖頭,佩頓不在多想,長高一些沒什麽不好的。


    他們一家人在身高方麵也很突出。


    克裏斯先生是接近一米八五的大個子,而他的兩個哥哥更是一米九幾的個子。


    若是不出問題,佩頓也能長到一米九幾。


    佩頓和福雷斯在身體硬件上,兩人差不了多少,都能跑能跳,長得比同年人高許多。


    才二年級,佩頓就已經長到一米五幾,而福雷斯已經接近一米六。


    不得不說,在身體發育這方向,人種的不同,差距很明顯。


    詹姆斯十八歲麵相就堪比三十歲,嗯,很成熟,這是黑人的天賦。


    至於白人,波姬·小絲十五歲就發育得徹底成熟,在《青春珊瑚島》之中,隨著一片片衣縷的脫下,不著片縷,酮體美妙,舉手投足之間,散發出迷人的氣息。


    上一世的田信很難相信他的性啟蒙老師居然年紀比他還小。


    (那時候,田信十六歲,電影裏的波姬·小絲在參演電影的時候,準確說才十四歲,看過電影的人,就能對聯邦男女發育情況歎為觀止,怎麽能如此早熟?)


    在聯邦高中,除了少數的例外,幾乎找不到未曾嚐試禁果的男女。


    佩頓的哥哥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橄欖球明星,他們身旁總是少不了鶯鶯燕燕。


    女朋友比衣服換得還快,佩頓可不相信,他們的女朋友隻是換,不是玩的。


    嗯,換著玩!


    這是社會風氣,也是發育快速造成的。


    此時的福雷斯身體紮實,擁有一雙大手。


    福雷斯日後能在對抗性驚人的橄欖球賽事成為橄欖球全美全明星,擁有一副好身體是必須的。


    現如今,佩頓欺負福雷斯也不過是欺負他經驗不足。


    交換球權,這一次是福雷斯持球,他的球風絲毫沒有華麗感可言,永遠是幾招。


    永遠不停歇的奔跑、主動尋求對抗、突破到籃筐之下打板45度進球。


    45度打板進籃是佩頓交給他的,越看越像鄧肯。


    二十分鍾很快過去,兩人的鬥牛對抗性很強,此時彼此都是汗如雨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盜夢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糖蟲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糖蟲子並收藏諸天盜夢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