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不遊而牧


    回宮後,趙嬈的事牛弘連董氏麵前都不敢提,怕傳到那些婆婆級的女人的耳朵裏。要是她們心猿意馬,後宮又會多出n多事來。


    董卓的事,肯定不能就這樣算了。其問題的嚴重性不在於貪贖,而是對帝國的靖邊方略陽奉陰違。如果這類事件不外理,任其發展下去,以後大漢帝國的政令出帝都就變了,那皇權還有威嚴嗎?


    這事在西郡波瀾不興還反映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帝國士人和將領對待遊牧民族的態度。總的來說,漢人還是把羌人當異類,隻是在策略上張上有所不同而已。有的人主張剿,趕盡殺絕。另一些人主張撫,和睦相處。剿,剿得盡嗎?


    牛弘是個現代人,看過不少穿越類小說的高論。說是可以同化,這完全是胡說八道。一種文明或文化的形成與這個人群的生存方式密不可分。把遊牧人群遷徙到內地種地,幾代以後他們就是農業文明的成員。如果讓內地漢人去放牧,幾代以後他們反而被同化成遊牧人。高原地區的草原生態脆弱,在那裏搞農耕文明會引來生態災難。


    嚴格來說,用民族來區分漢人與遊牧人群是不嚴謹的。無論是漢人,還是匈奴人、羌人、鮮卑人或烏桓人,身體的長相差不多,應該都是這塊土地上原始文明人類傳下來的後人。[.超多好看小說]追根尋源,應該是同一個種族。總不能因為兄弟倆一個種田就叫農族,另一個打魚就叫漁族吧。


    人類按不同的生存方式甚至宗教信仰劃分族類的做法簡直是作繭自縛。這是一種巨大的內耗,甚至會帶來血惺的屠殺。


    多少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的農耕族類與遊牧族類可以說恩冤交錯。殺戮隻會加深隔閡,使雙方在情感上漸行漸遠。


    牛弘知道,發動一場戰爭,把周邊的遊牧部落並入大漢帝國的版圖容易,真正有效控製這大片區域則比較難。能不能讓遊牧部遊從此不遊而牧,定居下來呢?


    牛弘決定就這一問題先在帝國高層進行討論,看是否可行。


    於是,牛弘召集了太傅、太尉和兩位帝國參議進行商議。還把在野的杜密也召來參與,兼聽則明麽。


    牛弘先談了自己的想法。北方的邊患,表麵上看起來是北方部族不服王化,與大漢帝國作對,其實根子在帝國的靖邊策略上。如果帝國長期以來,不以固守長城為目標,逐步擴大影響區域,北方的問題是可以徹底解決的。


    牛弘這樣一說,弄得其它人都不敢說話。因為牽涉到對大漢帝國曆代先皇靖邊策略的非議。


    “那你們說說,麵對強大的大漢帝國,那些遊牧部族為什麽敢屢屢侵犯呢?”牛弘換個角度,想聽聽他們怎麽說。


    太傅陳蕃秘太尉張奐說的沒有什麽新意,一個說帝國的靖邊策略不穩定,時而剿,時而撫,不利於化外之民的王化。一個說,外族人一般情況下怕大漢帝國,不敢主動侵擾。隻有在食物短缺,生存受到威脅時才會鋌而走險。


    鄭玄認為,帝國應該揚威於天下,外族才會害怕。要是那個外族殺一個漢人,應該殺十個外族人來報複。隻有這樣,邊境才能安定。


    劉寵認為,帝國應該施恩於外族,就象這次救助歸附大漢的部族一樣。外族感恩,定會四海來歸。


    杜密則認為,救助不能成為一種慣例。他說:“第一次救助,外族感覺絕處逢生,會感恩戴德;第二次救助,外族會感激;第三次救助,外族就會覺得平常,理所當然。萬一外族陷入困境時帝國無力救援,那時更會生怨。草民認為,救助不宜作常法。”


    牛弘覺得杜密還是有水平的,不屬於腐儒,考慮問題比較周全。


    “能不能讓遊牧部族定居下來呢”?牛弘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遊牧部族天生飄忽不定。哪兒水草豐茂就趕著牧群往那兒遷,怎麽可能定居下來。”太傅說道。


    “大漢也有旱澇之災,大漢的子民怎麽又能定居下來呢?”牛弘反問道。


    “漢人有房子,土地。那都是帶不走的。既使災年逃荒,還是會回家的。”太傅不明白牛弘為什麽要這樣問。


    “對!問題就在這裏。”牛弘說,“遊牧部族的全部家當除了牧群外,就是一頂帳篷。可以駝在馬背上到處遊動。”


    牛弘接著說:“那些劫掠我大漢帝國的部族可以跑掉,或者自認為可以跑掉,才沒有後顧之憂。要設法讓他們定居下來,讓他們有個家,他們才不敢侵擾大漢帝國的邊境。隻要他們定居下來,帝國可以設郡縣管理。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陛下英明。”杜密是個心高氣傲的人,這句不純粹是奉承。


    “可以用去年的雪災,向歸附大漢的部族說明定居的好處。有了房子牧舍,雪下得大牛羊也不會凍死。”太尉張奐說。


    “好主意”,牛弘說,“要動員歸附大漢的部族修造房子,定居下來。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件事一開始就要做好,做個好的榜樣。才能讓其它部族跟著做。”


    “陛下,羌人和匈奴人去年受了災,損失慘重。可能沒錢修房子。”太傅說。


    “一開始,大漢帝國可以對修房子定居的部族實行補助。隻要他們完全定居下來了,就給他們編冊,享受大漢子民的待遇。”牛弘現在國庫裏有錢,說話的口氣就是不一樣。


    “陛下,是不是對異族太好了。大漢的流民還有很多沒房子住呢。”橋玄心裏肯定在想,這天子有點象散財童子。


    “朕當然不會意氣用事,虧待大漢的子民。朕不僅要考慮大漢子民眼前的生計,還要為他們長遠的幸福著想。”這個問題牛弘非得講透,否則那些大臣們心裏有疑慮,就會事倍功半。


    “對於大漢帝國的流民來說,光給他們房子住是不夠的,還需要土地。他們才能夠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牛弘接著說,“一方麵帝國的內地郡縣沒有這麽多土地,另一方麵邊郡大量的土地沒有人耕種。要是邊患問題不解決,連犯人刑滿後都不願意留在邊郡。這不僅對靖邊不利,也使得內地郡縣的人口過剩。隻要邊境安全了,流民可以到邊郡定居。帝國不僅可以給他們房子,還可以給他們土地。”


    “隻要邊境的外患解除了,可以節省大量的防禦費用。有了錢,可以為帝國子民做更多事情。朕的心裏怎麽會不想著帝國的子民呢?”


    “老夫愚鈍,全憑陛下開導”。橋玄可能是想過來了。


    “對於那些不真心歸附大漢的部族,這房子不是恩賜,是牢籠。隻要有了這房子,他們心裏就有了牽掛,想對帝國起異心就要惦量惦量。”牛弘說道。


    話說到這裏,下麵就是一片叫好聲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靈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石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石浪並收藏漢靈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