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工作忙,寫不成字,我碼字速度又慢,所以,即使大封推期間,更新也很不給力,還是兩更,請大家原諒。但是,現在的兩章分量還是很足的,一般都是3k多甚至是4k,更得還是不算少的,我已經很盡力了。另外,懇求書友大大們訂閱推薦月票支持啊拜謝了。


    王彥斌看著報紙上關於肖飛新作的新聞。


    他麵色陰沉,撇了撇嘴。


    王彥斌是京華新報的記者,一年多點之前,就在肖飛新作第一次親密接觸正引發華人世界轟動之際,他帶著一個自稱是輕舞飛揚的女孩去到河陽一中,打算搭乘肖飛的順風車幫著女孩一舉殺入演藝圈揚名立萬。


    可恨的是,肖飛算計了他一把,讓他在河陽這小地方虎落平陽翻了船,不但被警察修理了一晚,還被河陽警方將案底傳給了自己單位。


    為此,他還被京華新報重重處罰。


    要不是王彥斌關係夠硬,沒準就直接給報社掃地出門了。


    這過去的一年,肖飛帶給他的負麵影響一直像個陰影一樣籠罩著他,讓他諸事不順,痛苦不堪。


    一年過去,他的轟然倒塌的形象好不容易恢複了一點。現在沒什麽人再拿異樣的眼光看待他了。


    因了這次的挫折,王彥斌心底,對肖飛十分的恐懼卻又恨之入骨。如今,他看見關於肖飛的報道,見自己的仇人現在越發的名聲大噪。火爆得不行,內心的嫉恨跟一團火似的燒得他難受。


    他想。得想個法子報複一下這小子。


    不能讓他好過嘍


    王彥斌覺得,眼前。明朝那些事兒貌似就是個機會。


    王彥斌對學術界狗皮倒灶的事知道得不少,像肖飛寫的這什麽明朝那些事兒估計很多專業人士都會不服氣,認為寫得太淺薄不專業,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知道有多少人虎視眈眈,正等待著捋胳膊挽袖子的大肆批判,試圖靠踩人而出人頭地。


    他想,若是能找幾個曆史方麵的專家,做個采訪,批判一下明朝那些事兒這作品。給肖飛一個沉重的打擊,也還不錯吧


    王彥斌手托著下巴,越想越覺得自己這想法不錯。


    現在的媒體,幾乎一邊倒地都是在捧肖飛的臭腳,把明朝那些事兒給吹得什麽似的,自己這樣唱反調,貌似也是可以製造一兩篇好新聞的。


    這是一舉兩得的事啊。


    趁著其他媒體還沒反應過來,自己還是要抓緊時間趕緊炮製肖飛的負麵新聞。


    王彥斌這麽想著,拿起電話開始給自己的朋友打電話。他一跑社會新聞的記者。並不認識學術界尤其是像曆史這樣偏門學科的大牛。


    想要找到合適的采訪人選,那肯定是要朋友托朋友,關係托關係,才能找得到的。


    不過。王彥斌很幸運,他剛打了兩個電話,就有一個朋友給他推薦了一個人選:北大曆史係博士生周超。


    周超是北大曆史係主任呂澤林的得意門生。是國內小有名氣的青年明史專家,主攻的研究方向就是明史。寫過一係列的重要明史論文。


    王彥斌了解了周超的具體情況之後,很是滿意。


    他的那位朋友將周超的傳呼給了王彥斌。


    王彥斌迫不及待地給周超打了個傳呼。給他留了個言,表明自己的身份:京華新報的記者,有事找你,請回電。


    這時候,周超正一個人待在寢室裏翻看著這兩天的京城各家報紙。


    他將明朝那些事兒目前公布出來的章節全都找了出來,擺在麵前翻來覆去的查資料做考證。


    結果,周超就發現,肖飛的這部類似曆史演義的書,雖然戲說的成份不小,但史料的運用真的是很嚴謹,所有曆史事跡都有顯著的出處,同時也加上了作者的考證。


    這書寫得還是很嚴密的。


    由此可看出,作者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並不是胡亂拚湊的遊戲之作。


    一部通俗曆史評書一樣的作品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經是相當難得了。就目前這書可看到的內容來看若是都保持這樣的水準,普通人看完明朝那些事兒就足可以對明代的曆史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要知道,普通的民眾,他們對曆史了解並不深刻,他們對各朝各代的曆史都隻是知道一個皮毛,也就是上學的時候曆史課本上學到的那麽一點點。


    這個時候,網絡又是剛剛起步,絕大多數的人們是不上網的,網絡上也沒有像後世那樣的豐富曆史積澱。


    就是對曆史很感興趣,想要探究一番的人,也是不得其門而入的。


    現在好了,有了明朝那些事兒,大家想了解一下明史,又嫌那些曆史典籍論著太枯燥乏味的,看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就足夠了。


    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啊


    那麽,它有沒有缺點呢


    周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有它的缺點還相當大


    曆史是很客觀的一件東西,一直來,曆史學家都被要求尊重史實,不能隨意地表達自己的主觀思想。


    而明朝那些事兒這書裏,作者像個萬能的神似的,對這些曆史史實指手畫腳隨意臧否點評。


    這個,不能說不行,但點評過多,主觀的東西過多,就很容易犯主觀主義的錯誤,這是很讓人詬病的。


    除了這個,周超還發現,明朝那些事兒對曆史史實有很多很自我的細節發揮,如,這上麵說,朱元璋給地主放了12年的羊,這個細節好像就不是那麽準確的。


    周超正在皺眉研究著。一邊想,一邊考證。一邊將明朝那些事兒裏麵的他認為的錯漏之處用筆記下來。


    正在這個時候,他放在一旁的bp機突然響了起來。有一條信息進來。


    周超拿起來看了一眼,他就看到上麵居然寫著:我是京華新報的記者,有事找你,請回電。後麵留了個電話。


    周超就笑了。


    這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自己正想著怎麽找記者合作,將自己對明朝那些事兒的批判思考發表出來,記者就主動上了門。


    他抓起桌上的插卡式固定電話就撥打了這個自稱是京華新報記者的人的電話。


    您好我是周超,您是哪位電話接通,周超彬彬有禮問道。


    王彥斌倒是沒想到。周超的電話回得這麽快,他剛打完傳呼還沒過半分鍾,對方電話就打過來了。


    您好,周博士,我叫王彥斌啊,我是京華新報的記者,我想給你做個專訪,可以嗎王彥斌說道。


    哦哪方麵的專訪呢


    就是想了解一下你關於明朝那些事兒這部書的一些觀點和評論。周博士是學曆史的,肖飛又是北大曆史係的學生。您對明朝那些事兒這書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吧王彥斌說。


    周超心裏更是驚喜。


    這真是太巧了,沒想到,對方找自己過來,竟然也是為著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


    可以的。周超滿口答應下來。


    一個小時之後。周超就和王彥斌坐在了一個茶樓的小包裏麵。


    周博士好。


    王記者好。


    兩人見麵問好,王彥斌要了點茶點,就開始了試探性的采訪。


    王彥斌害怕周超會跟肖飛關係甚佳。那樣的話,想要對方說肖飛的壞話。批駁肖飛的作品估計不太可能。


    周博士,你跟肖飛關係如何肖飛現在可是北大風頭最勁的學生啊王彥斌笑著說道。


    周超冷哼了一聲:哼王記者邀我過來不會是也想讓我給肖飛唱讚歌的吧那我恐怕會讓您失望了。


    周超知道。最近兩天,北大曆史係好多跟肖飛關係比較近的學生被記者爭相采訪,目的都是為了深入挖掘肖飛寫作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手資料。


    這位王記者一開口先問自己跟肖飛的關係,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王彥斌是何目的。


    但他不管王彥斌是何目的,他今天過來見王彥斌就是為了炮轟肖飛泄私憤而來的。


    他一定要說服這位王記者將自己批判肖飛作品的觀點都寫下來,形成報道並刊發在報紙上。


    王彥斌看見周超這反應,心裏就笑了。


    單隻看這一點,他就知道,眼前這位周博士想必跟肖飛之間的關係並不那麽融洽,沒準還有不小的仇怨。


    那就好啊


    不用自己多費口舌了。


    不, 不,當然不是,我今天約您過來,就是想聽聽您這樣的專業人士對明朝那些事兒的真實看法,好的壞的,您都可以說,我想做與眾不同的新聞,我這話您能理解嗎王彥斌嗬嗬笑著說道。


    周超笑了,看這位王記者臉上表情及話裏的暗示,他也是想做點標新立異的報道吧


    那他就是想聽對明朝那些事兒的批判咯。


    我可以毫不客氣地給明朝那些事兒兩個字的評語,這倆字就是:垃圾周超冷笑著說道。


    哦,願聞其詳。王彥斌一下子抖擻起了精神。


    直接用垃圾評之,這可真夠激烈的,看來,自己這篇新聞是一定能夠做得好看了的。


    不說別的,就隻說肖飛跟同門博士師兄的恩怨糾葛,就肯定有不少人會感興趣的。


    那我就逐條說道一下


    洗耳恭聽。王彥斌從兜裏掏出個錄音筆,打開來,又攤開了采訪本,準備將要點記錄下來。


    周超就開始大肆批判起來。


    他的主要批評有這麽幾條。


    第一個,他認為,明朝那些事兒不是曆史類的專著,充其量是個很業餘的演義,跟天橋那兒的說書人似的目的不是研究曆史,而是為了娛樂大眾。所以,這書格調很低,很俗,難登大雅之堂,勉強算是一本曆史快餐文。


    第二個,明朝那些事兒其實跟學術不沾什麽邊,最多算是個讀史劄記,作者讀讀明代的曆史,然後,按照曆史的大致發展順序,把自己所看的內容用比較逗比較痞的話寫下來,再發表一些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評論,讓看客哈哈一笑,完事這對嚴肅的曆史研究是個極大的傷害


    第三個,肖飛的這部書裏存在太多的史料錯誤,單隻是目前能看到的章節,就至少有一二十處之多。


    錯誤之一,作者介紹到朱元璋的家族時,如此寫道:在朱元璋出生後一個月,父母為他取了一個名字元時慣例:朱重八,這個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們這裏再介紹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點。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親我們介紹過了,叫朱五四。


    取這樣的名字不是因為朱家是搞數學的,而是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隻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記戶口的人一定會眼花。


    作者大概忘記了,元朝建國才不過百年,到它完全征服南宋,一統中原時,已經是1279年了。


    由此我們可以推算,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肯定不是元朝人,而是在南宋統治時期出生的,那麽,為何朱元璋的祖父也是以數字來命名的呢還有,朱元璋的曾祖先祖,都更加肯定不是元朝的人了,為何他們也都是以數字命名的呢


    這裏,我可以肯定的告訴王記者你,肖飛所寫是個天大的謬誤,其實,古代的時候,很多朝代漢人都有以數字取名的傳統,不止是元朝如此。


    周超娓娓講著,不大一會就將明朝那些事兒裏的謬誤列出了一大堆。


    王彥斌聽在耳中,頻頻點頭,心裏是高興至極。他心想,這就是所謂駁得體無完膚吧


    可是,既然明朝那些事兒那麽多的錯誤,為何呂澤林和錢大理兩位曆史名家就沒有幫助肖飛斧正呢


    王彥斌對此有些不得其解。


    或許,兩位曆史學家也不過是礙於麵子才替肖飛站台呐喊的吧事實上,沒準他們連肖飛的書稿都沒看的吧


    唉沒想到,著名的曆史學者也這麽不靠譜,為這麽一本狗屁不是的書站台推薦,一世英名,到了老,竟然是要毀掉了啊。


    感謝周博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您這麽一講,我大有醍醐灌頂之感,頓時就悟了,我這就回去寫稿子,咱們隨時保持聯係如何王彥斌得到了一手資料就想趕緊回去,就向周超告辭道。


    也好,王記者忙去吧。周超道。


    等王彥斌走後,周超深吸了一口氣,無限怨毒地自語道:我這篇專訪發出來,不信對你造不成沉重打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藝圈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十八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十八朵並收藏文藝圈梟雄最新章節